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黄小寒

我与李龙强老师相识于2011年秋冬之际。那时,他作为受国家“西部之光”计划选派的优秀人才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访问学者。我是他的挂名导师。一年来的短暂相处,使我深深感到,他是一位深入钻研、善于思考,有着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又敢讲真话,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线教员。2012年,他的专著《中国视角的人类哲学》结稿,这是他多年来辛勤研究的成果。

这本《中国视角的人类哲学》,从各章看,具有独特的关注层面,讨论了“人类哲学”内涵的各个分支;从全书看,前后相连,逐层递进,反映了“人类哲学”的理论逻辑。通读全书,我认为,这部著作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生活世界”为背景,敏锐地抓住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变化和社会改革开放涌现出的新问题,以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把这些现象凝练和升华成概念与理论,回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哲学的思考,建构了一个中国视角的人类哲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确立各章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过程中,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形式化讨论,这种“可说”更增加了阐释的清晰性和普遍性。

第三,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解决问题”。在当前的许多理论研讨中,我们看到和听到了过多的“批判”。批判之后怎么办?本书在探索中提出了“建设战略”。有效的引导读者是一本理论著作重点要做的工作。

我相信,本书的读者将会在全书的各章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当然,本书也存在着值得商榷以及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之处。李龙强老师还很年轻。我相信,他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3月10日于燕园 ZzQQos848MDhymC5f/ctaRFtV80F4lFs/eHSz2JV+Y2pFBl6onOEqmbSnkqYm5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