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意义的理解过程与意义的多种形态

理解过程就是不断获得意义的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过程。我们以对文本的理解为例,文本是外在于理解者的客观存在物。文本的符号以声波或光波的方式作为信号刺激物,该文本的符号在大脑中的对应物被激活,大脑就产生对符号的认知反应。也就是对应物被激活后产生了与当初认识并记住该刺激物时的相同的心理反应。这个过程是外部符号转化为大脑内部的符号心景的过程,这是理解的第一步,我们把这一步称为“符号再认”。如果这一步没完成,那么理解就无法进行下去。比如给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德语的人看德语文献,由于他的大脑中没有与德语单词对应的反应物。所以他没办法对这些德语单词产生再认。符号再认顺利完成之后,理解活动进入第二步,即在大脑中以反应物形态存在的“被再认的符号”会与识记该符号时确定的与之对应的外部客观对象在大脑中的对应的反应物建立链接;如果在大脑中以反应物形态存在的“被再认的符号”没有与之对应的外部客观对象,但有在心理空间、艺术空间中存在的栩栩如生的意象,那么该意象在大脑内部也会有对应的反应物,这个反应物就会与“被再认的符号”的反应物建立链接;如果在大脑中以反应物形态存在的“被再认的符号”没有与之对应的外部客观对象,也没有在心理空间中存在的栩栩如生的意象,而是作为符号结构工具存在的虚词、标点符号之类的符号,那么大脑中以反应物形态存在的“被再认的符号”就会与这类符号的“用法的观念”在大脑中的对应物建立链接。大脑中的对应物实质上就是外部刺激的记号。我们把理解过程的第二步称为“记号链接”。一个句子的所有文字在大脑中的对应的反应物之间都建立了链接,链接完成后反应物之间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就会被激活成兴奋状态,该激活状态把孤立的存在于大脑中的意象拼接组装成相对完整的场景,这就是“心景”。产生“心景”时的心理体验和与“心景”相似的外部客观对象刺激时的体验相似。我们把理解过程的第三步称为“激活心景”。完成了第三步,理解过程的第一个层次就算结束了。但是理解者如果不满足于这一个层次,那么他可以继续他的理解过程。“激活心景”是大脑内部发生的心理事件(mental event),这个心理事件本身又可以作为来自大脑内部的刺激作用于大脑本身,大脑又会产生与该刺激对应的反应物。该反应物被激活后又会刺激其他相关的反应物。相关的反应物被激活就会产生新的心景。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体会意蕴。在这个过程里,理解者可以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理解者自身拥有的信息储备越丰富,联想的内容就越多,体会的意蕴也就越深刻。如果没有意识控制,联想可以无穷无尽的进行下去。对于一个掌握了人类全部知识的人来说,给他任意一个句子,他可以通过联想把他掌握的全部知识全部链接起来。从理解的角度来讲,这样的自由联想一定会曲解文本的本意。因此,联想只能根据与语境最相关原则展开联想。也就是联想有一定的限制。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各门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根据语境因素存现的区位,我们将语境系统首先区分为言辞外语境和言辞内语境两个子系统,凡存现于言辞外的语境因素,归属言辞外语境子系统;凡存现于言辞内的语境因素,归属言辞内语境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内又可区分出若干层下位系统。言辞外语境因素分为客观语境因素和主观语境因素两类。客观语境因素包含自然因素(如时间、空间、景物等)和社会因素(如事态、对象、文化、地位、关系等);主观语境因素包含情态因素(如目的、主旨、心境等)和形态因素(如表情、动作等)。言辞内语境因素分为语言态语境因素和言语态语境因素两类。语言态语境因素包含语音、语义和语法等因素;言语态语境因素包含语体、表达方式和逻辑关系等因素。理解者对语境把握的广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文本理解的合理性程度。这个过程我们称为“联想语境”。联想结束后,理解者会形成一个总的印象,如果这个印象很清晰,就会自动的形成用语言文字符号表达的观念。这个过程称为“观念成形”。观念形成就意味着对某对象文本的理解过程的阶段性完成。如果以后理解者获得了相关的新信息,那么又可以开始新一轮的“理解之旅”。

文本的意义就是在理解文本过程中理解者意识到的且被许多其他的理解者认为与文本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心理体验(mental experiences)最契合的心理体验再现的符号表达。文本作为一个由文字符号组成的符号结构可以看作一个新的完整的表符,文本的意义就是表符的所表。心理体验是指心理活动的全部表征、包括认知、意图、情绪、意志等,理解就是力图还原与再现文本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全部心理体验。真实的外部对象在大脑中的对应物与虚构的对象在大脑中的对应物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引起反应物生成的刺激不一样而已。无论是真实存在的外部对象的刺激,还是并不在物理空间中存在的虚构对象的符号物的刺激,都属于外部刺激,因此都能够使大脑相应部位产生对应的反应物。广义文本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符号形成的结构。文本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全部心理体验是意义的原生态,创造出来的符号结构是意义的媒介态、而进行理解活动时理解者产生的心理体验则是意义的意会态,理解者用符号把自己意会到的意义表现出来则可以称为意义的解释态,意义的解释态是以文本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有一个被其他理解者重新理解的要求,其他理解者通过意义的解释态去理解意义的媒介态时产生的心理体验可以成为意义的拟真态。意义的拟真态与意义的原生态的契合度成为判断解释得失成败的标准。如果原文本作者不在世或不在场,意义的原生态无法还原,人们只能依据多数人在理解原文本后生成的解释态之间的共识作为意义的原生态的仿真态。从理论上讲,一定存在一个意义的原生态,因为原文本作者创作文本时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一个已经发生的心理事件。但由于多数原文本作者不在世或不在场,因此,意义的原生态无法由原文本作者来还原。即使原文本作者在世与在场,原文本作者当下的关于创作时的心理体验的回忆也可能发生许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加工改造。总之,意义的原生态总是以过去式存在而不能再现于当下。解释的根本任务就变成通过符合逻辑符合事实符合情理的解释尽快促进理解共识的生成。在理解文本领域没有专家的权威解释,只有权威的解释共识。当然,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的迷信专家权威的心理,权威专家的解释也很容易转化成权威的解释共识。意义的多种存在形态给意义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作者真正的意义是无法完全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表达出来的语言仅仅是意义的媒介态。作者意义的原生态与意义的媒介态已经有间距。意义的意会态与意义的媒介态之间、意义的意会态与意义的解释态之间、意义的解释态与意义的拟真态之间、意义的拟真态与意义的原生态之间、意义的仿真态与意义的原生态之间都存在间距。把意义的原生态通过语言作百分之百的表达与传递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事情。由于心理体验的极其复杂性,即使有技术能够基本再现人在生成意义过程中的心理体验,这种技术也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当然,在某些特殊场合,如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对关键部门的关键人员进行忠诚度测试、对精神病患者和心理出现健康问题者可以进行这种不通过语言而直接探测其内部心理活动的检测。

正是因为意义的复杂性、模糊性,人们才退而求其次,即严格以意义的媒介态本身作为把握意义的依据,因为以语言文字表现的意义的媒介态具有稳定性、逻辑性,这就为通过逻辑分析语言的意义提供了方便。科学语言的正确度是科学语言有没有意义的判据,但正确度不是意义本身。日常语言不以正确度作为其是否有意义的判据,而是依据是否具有语境合理性作为其是否有意义的判据。所谓语境合理性,就是语言在其特定的语境中是否能够顺利实现表达者意图,能够以语言为手段实现其意图,该语言就是有意义的,语言符号表面承载的意义不一定是表达者以语言为手段要实现的意图,甚至二者截然相反。在日常语言交流中,莫名其妙的话、模棱两可的话、老生常谈的话、言不由衷的话、虚情假意的话、荒诞不经的话、颠倒黑白的话、吞吞吐吐的话等等在一定语境中都是有意义的,这一点让那些以追求语言的真值为目的的分析哲学家们特别不能接受,他们对此一概拒斥。其实,语言除了可以作为传递真实信息的符号工具之外,还可以用来传递言外之意、掩饰真相、表达情感、消磨时光、充当行为等。语言活动是人们基本的生存方式,把语言仅仅当作传递信息的工具,是对语言这一伟大发明的极大浪费。 bXsTvDIoMb+xv2oDbYt8MnGQqV4iMm71vJokhufWwrdQ+B/04iwF6ntwDhawO6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