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一、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流行了现代化(modernization)这个术语。1951 年 6 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与会学者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且首先使用“现代化”一词来描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特征。一般而言,现代化是指进步的变化。现代化既可以表达一个发展过程,又可以表达一种最新特点,如发展状态、发展目标、先进水平等。

1865 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生态这个词。他认为动物对于无机和有机环境所具有的关系就叫做生态。1895 年植物生态学创始人瓦尔明奠定了植物生态学的基础。1935 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即有机体必然与它们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就是整个自然界,包括人与自然界运行,而且可自成一个体系,而这个体系可以生生不息地走下去,每个生物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各有其异同之处。1962 年,美国学者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出版,立即引起全球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关注。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梅多斯等人的《增长的极限》报告,引发人们对人类发展前途的争论: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能够支撑人类的长期发展吗?1987 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是,在 20 世纪 70 ~ 80 年代,环境管理是不成功的,生态退化继续发展,污染到处扩散而不是减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马丁·路德大学胡伯教授 1985 年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生态现代化的基本观点有:①现代科学技术是生态改革的核心机制,同时强调在生态改革中经济和市场动力的重要性,市场经济鼓励的、政府促进的工业创新能够促进环境保护;②作为一种资源和风险的管理模式,它将超越各种冲突和利益,通过建立新的环境议程,解决经济增长和相应的环境管理常规矛盾;③不仅把环境挑战看成是危机,也看作是机会;把减少污染看成是加强经济竞争力的工具,而不是要求额外地增加和维持昂贵的末端处理技术;④代表一种前瞻的、预防的环境政策,它采用预防原理,涉及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长期结构变化;⑤采用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

1986 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现代技术的巨大风险引起人们的关注。同年,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贝克教授的《风险社会——走向新的现代性》德文版问世。他在书中提出了后来产生广泛影响的两个概念:风险社会和再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这两个概念迅速在国际学术界传播。再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有:①世界现代化包括两个阶段,即普通现代化(正统现代化)和再现代化。普通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再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②普通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工业社会,再现代化是消解现代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普通现代化的结果,风险社会是再现代化的结果;③在新时期,进步变成自我解构,一种现代化消除另一种现代化,这就是再现代化。再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现代化;④再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工业社会的必然性的解体,被迫去寻找和发明新的必然性、新的相互依赖,甚至是全球性相互依赖;个性化和全球化是再现代化的两个方面;⑤从一个社会时代向另一个社会时代的转变,能够通过没有预先设计的、非政治的和各种论坛的促进来实现。新社会并不总是在痛苦中诞生;⑥再现代化的发生,是工业社会的、悄悄的、没有计划的一种变化,它出现在正常的、自动现代化的末尾,但是,政治和经济秩序是没有改变的和完整的。现代性的激进化,打破了工业社会的结构和信念,打开了通向另一个现代性之门;⑦现代化程度越高,工业社会的基础就越多地被消除、消耗、改变和冲击;⑧再现代化是对风险社会效果的自我对抗,是现代化风险的自我监督;⑨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射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反射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

二、随后,森林生态保护的管理制度在许多先进国家开始了改革和创新,新的现代林业理论产生了。现代林业是指充分利用人类的科学技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利用各种现代社会的条件,引进市场机制,要求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使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需求。林业现代化不是单纯从一个国家的范围内来考察的,而是从全世界范围内来考察的概念。尽管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实现林业现代化的目的、具体道路和方法不同,但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准在世界范围内是一致的。不同国家的林业现代化应该具有不同的道路。

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是:①现代林业功能的多样性。森林的功能多样性决定了现代林业功能的多样性,具体包括现代林业的公益性;现代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现代林业是现代农业的生态屏障;②现代林业的科学性。现代林业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现代科学技术在林业中的运用、林业科学技术的创新;现代林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和目标化;现代林业的科学管理;③现代林业的社会经济特征。森林的多功能性及其效益外部性决定林业的公益性,林业的公益性决定了其社会性。现代林业的社会经济特征,以森林的社会经济价值为基础,以现代社会人类对森林的需求特征为表征,主要体现在林业的公益性广泛为社会所接受;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现代市场的引导;注重全社会的参与;注重林业发展的全球化。

现代林业要求森林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现代林业要以生态经济系统为对象,要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力求林业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才能使林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现代林业也要求代际公平,即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充分考虑后代人永远享受森林资源。现代林业也要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应力求把生产与消费视为统一过程。现代林业还要求从全球角度发展林业。

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是生态林业模式。生态林业是以现代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及先进科学技术成就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通过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在促进森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也就是同步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是实现林业和林区经济与生态功能高效、协调、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经营模式。生态林业的生产不仅不破坏环境,而且还要求随着森林经营的发展逐步趋于良性循环,同时要有较高的木材和林产品产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态林业的本质特征,应是自然和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持续的高效产业。生态平衡理论是生态林业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础。森林达到演替顶极时期,是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时期,也是一种最佳平衡状态,并有较高的生物量。人类科学的认识在于根据自身需要来加以调节,使所经营的森林处于演替的某一时段,以满足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生产、生活多方面的需求。

三、生态林业包含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实现森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模式。现代林业建设必须以林业生态工程的方式来进行,而现代林业正是要求以现代生产技术为生产手段的,同时又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以实现整个林业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调节和反馈,这也正需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针对当前已经发生或者未来将要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对策性意见和整治、消除措施。生态工程的目标就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是生态林业发展的具体实现方式。

现代林业要求打破传统林业的计划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健全林业法律制度、严格林业执法行为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法制化管理,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特别需要针对森林资源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林业立法,明确行为规范,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要通过加强依法治林工作,限制和惩处违法行为,保护合法权益,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尽管人们受到各种自身条件的限制,对林业现代化的认识还不深入。但林业走向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林业走向现代化,也必然要求法律制度的完备和实施。我国的林业企业改革也正在朝着林业现代化的方向如火如荼地进行。

四、森林资源由森林组成,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森林。作为资源的森林,它更强调森林的经济价值,也就是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功能,然而法律中提到的保护森林和保护森林资源,并无实质上的不同。森林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林地面积树种及木材蓄积量等的总称。森林号称“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和蓄水库,它在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滋养人类文明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具有时间、空间、种群等优势,保持着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强大的第一性生产力,在维持环境系统有序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二是它作为环境系统中最大的调节系统,在维持环境系统动态平衡中起着核心作用。森林,就是指存在于一定区域内的以树木或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以及与其所生长的牧地、灌木地、湖泊及沼泽地组成的协调共生的生物社会。根据其生态习性,可分为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竹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把森林划分为以下五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主要是根据森林的用途来划分的。

在我国,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植物和动物。它具有可再生性、生长的周期性和易受人类开发利用的影响等特点。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从而达到减少水患、保护水资源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防风阻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从而达到减少灾害、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目的;此外,森林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可满足人类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森林是多效益的生态系统,其在全球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很重视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但在现实中,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减少等现象日益严重。一年一度的沙尘暴不仅在西北地区肆虐,甚至长驱东进南下,横扫华北、华中、华东的诸多城市。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无疑更为迫切,需要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他的多种功能,比如,作为西部地区的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量为 2397.2814 × 108 立方米。通过对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效益的分析,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总价值每年约为1606.179 × 108 元,相当于长江上游 8 个省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不可不予以高度重视和发展。

五、生态恶化是当代中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搞好生态建设,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政策上的失误等原因,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生态环境状况局部改善而整体不断恶化,森林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较差的问题,成为全部生态问题的焦点。我国森林资源在远古时代极为丰富。在 4000 年前的夏代,森林覆盖率大约为 60%,主要分布于我国年降雨量 400 毫米以上的“东南半壁”。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火田火猎、农垦、战争、建筑、薪炭、帝国主义的掠夺、工业消耗等原因,森林资源渐趋减少。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森林覆盖率缩减为 12.5%,已成为一个贫林国家。当代中国森林资源的基本状况是,1949 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为 12.5%;1989-1993 年第 4 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为13.92%;1994-1998 年第 5 次清查为 16.55%;1999-2003 年第 6 次清查结果为18.21%。由此看出,建国五十多年来森林资源从覆盖率所反映的数量看略有增长,但是森林资源的质量却不容乐观。

由于采伐限额制度的实行,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后,全国森林蓄积年均总生长量与总消耗量随时间推移,都有增长之势,基本处于平衡。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森林资源有优势,也有不足。我国森林类型齐全,树种丰富,珍贵经济林木品种多样;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大,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仍属森林资源贫乏国家。根据 2005 年我国公布的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 年)结果,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 18.21%,而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为 29.6%,我们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处于第 130 位,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量只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1/5 和 1/8。芬兰森林覆盖率达 67%,美国为 33%,澳大利亚为 28.6%,日本已经达到 70%。由于长期以来的过量采伐,我国很多著名的林区资源都濒临枯竭。林地利用率低,生产力低,单位面积蓄积量小,残次林比重大。人工林面积大,质量不高。森林资源的减少加剧了土壤侵蚀,引起水土流失,不但改变了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剧了河流的泥沙量,使得河流河床抬高,增加洪水水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至少应达到 30%以上并分布均匀合理,才能基本上满足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要。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 2009 年 8 月 22 日,在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说,尽管已取得不小成绩,我国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环保工作正处于负重爬坡状态,仍是不争的严峻事实。周生贤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压力继续加大。环保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主动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唯一正确选择就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周生贤认为,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在于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要主动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老路,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随着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的实施,随着坚定不移地推进环境保护,必将带来“产业结构调整、消费水平升级、环境问题转型”。为此,环保部将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解决城镇环境问题等方面,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路。 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经签署第 559 号国务院令,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这一条例将自 2009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条例包括 6 章 36 条,旨在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正在向深度发展,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将是我国今后很重要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态文明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从法制角度增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效益。 RKoDUvqsTy0F2x7jHQA/VekaTc+cJmfN61SuARqaKHvQVa8V2ytH73yPkDbncc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