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范爱农》文本探微

贾小林

鲁迅是很深刻的,所以我总是想先生是不会随便写一词、一句乃至一段文字的;鲁迅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总是想尽可能地去读懂先生的意思。这想法也使我吃尽了苦头,有时候绕来绕去,使自己钻进了死胡同。可我又总希望在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在疑云重生时豁然开朗;然后再把这种思考和顿悟传达给学生。于是便有了这篇关于《范爱农》的题为《希望之为绝望》的短文。

文章从徐锡麟被杀写起。1907年光复会组织安庆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上刺杀巡抚恩铭,乘势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被捕。消息传到东京,便引发了所谓的“同乡会”争执。徐锡麟被杀是和“同乡会”争执确实有因果联系,所以有人认为,这两个方面重点是写二人的争执。这样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前后两面是各有其用意的。徐锡麟刺杀恩铭,“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这里仅用寥寥数语即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封建统治的凶狠残暴。死的有徐锡麟,有秋瑾,家族亦将被牵连。封建统治者对革命者的反抗的血腥镇压是决不手软、决不姑息的,致使“人心很愤怒”。前一层意在揭露封建统治之残暴。

徐锡麟之被杀,引起了“同乡会”之争执。鲁迅主张发电,“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这部分缘起于先生的唤醒民众的启蒙思想;范爱农不主张发电:“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范爱农满腔悲愤的宣泄。持论者以为,“年轻气盛的鲁迅不理解这一切,只是偏激地认为‘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可恶。’”(《教师教学用书》15页。北京出版社,2007年6月)以为是在将范鲁二人做比较,突出表现范爱农思想的冷峻深刻,而鲁迅的肤浅偏激。这里先生的偏激是有的,但着意不是为了写二人谁对谁错,谁深刻谁肤浅。实际上,鲁迅还是比范爱农年长些,而且见解似乎鲁迅也较深之于爱农。作者只是为了用自己的愤激来反衬范爱农的悲愤。打电报有无用姑且不论,单是满怀悲愤的范爱农,怎能用一份电报或几行电文就能一纾爱农悲愤的心情!后一层重点在突出爱农无比悲愤的情感。

第二件事,写的是二人故乡重逢。相同的人生境遇,便是二人“理想的头碰了一个大钉子”(《为了忘却的记念》)。于是“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闲谈之中,说起了当年的逸闻旧事,不仅冰释前嫌,也给我们留下了思索的余地。

“到东京就要假装大脚”,这些号称革命者的青年,依然为“师母”背负着一双沉重的“绣花鞋”;中国读书人的迂腐,即使是革命者,甚至是青年,也是难脱其桎梏的。“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对此,鲁迅都“很不满”,连续两次摇头。意在说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对封建主义和封建思想的批判,鲁迅先生是从来不隐讳的,总是给予无情地鞭挞和嘲讽。

这里我们看范爱农的态度:

“我真不懂你们带这东西做什么?是谁的?”

“还不是我们师母的?”他瞪着他多白的眼。

“到东京就要假装大脚,又何必带这东西呢?”

“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范爱农的答话是带有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的。“还不是”有明知故问的反诘,“谁知道呢?”是无可奈何的感喟。其中自然隐含了范爱农对此种种的态度:不满和无奈。可见,鲁迅和范爱农反封建的思想认识的基点是一致的。

课文第三部分是全文之重点,作者着墨也最多。“报馆案风波”是这部分所写的主要事件,作者以此为介,勾勒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同时也婉曲地写出了范爱农对革命的心里路程。这里作者巧妙安排了两条线索:

一是客观表现辛亥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的“革命者”)投机革命——收买革命——镇压革命——窃取革命果实。

王金发做了革命的都督,“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那些原本“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大概换上了皮袍子了”。鲁迅用极其形象而简洁的语言,一针见血地点明了辛亥革命的实质。这也就恰如阿Q革命之洋钱和女人,革命性质之狭隘局限略可窥见一斑。而这些所谓的革命者对革命之认识亦如阿Q一样肤浅。当一群少年看到了这一点,便“要办一种报来监督他们”,然而却未能看清王金发的蜕化变质,错误地将其用来收买革命的钱视之为“股本”。这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写都督的蜕变,辛亥革命已经变质变味;二是少年对政府和革命的基本认同,对革命的性质缺乏根本性的理解。“报馆案是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了结的,被一群兵们捣毁。”王金发派兵捣毁报馆,德清遭难,“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连绍兴师范学校校长的职位也落在了孔教会会长傅力臣手中。投机,收买,镇压,窃取,这才是辛亥革命之全过程和本来面目。今天我们回视德清带着寸长刀痕的照片,无形中会有这样的认同:辛亥革命不过是一场革命者自取其辱的游戏。

二是写范爱农对辛亥革命的情感态度的变化。革命前,范爱农和作者一样,热切地向往革命,这是他们的政治理想和革命追求。所以当革命到来时,素以喝酒为好的爱农带着“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说:“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革命的到来,使爱农一扫久抑的苦闷,虽然真相却并不尽如人意。“满眼是白旗”“内骨子是依旧的”。可爱农还是竭尽自己之能事。做了学监的范爱农“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绍兴革命也不过是昙花一谢,一切又恢复了旧观。鲁迅要前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这“凄凉”是爱农在认清了现实,对革命的失望乃至绝望之再次碰壁。这也就自然成为爱农之死的社会因素。不难看出,爱农对革命正是循着这样一条线索:向往革命——参加革命——绝望革命——(殉葬革命)。

这里我们不妨截取上面分析的几个结论,一徐锡麟被杀,揭示了封建统治在政治上的凶狠残暴;二绣花鞋事件和让座风波,表明了封建统治在思想上的根深蒂固;三“报馆案风波”,昭示辛亥革命的结局和范爱农精神理想的破灭。一二两部分从历史的客观性上表明辛亥革命的艰巨性,为下文写辛亥革命的失败,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做了张本。和鲁迅一样,范爱农也是一个精神战士。当一个革命者的精神理想被彻底扼杀时,无异于抽却了范爱农的精神生命之灵魂。所以说,辛亥革命的失败是范爱农之死的社会根源。

文章以徐锡麟被杀开头,结尾又以范爱农之死作结,巧妙连缀,别具意义。徐锡麟被满清统治者血腥镇压,预示了革命之残酷和艰巨性;范爱农却死在辛亥革命的当口,死在封建遗老遗少的围攻和排斥中,充分表明爱农的悲剧正是辛亥革命悲剧的缩影和写照。

当然,范爱农之死也有其自身的性格因素。文章的结尾写范爱农死有这样一句话:“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直立着”三个字,形象地归结了爱农的性格特点——固执,倔强,耿介,狷直。这是他与黑暗社会格格不入的体现,也是他追求精神独立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个“眼球白多黑少的人”,作者刻意表现了他的冷峻,揭示他作为一个革命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仇恨。“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回忆“同乡会的争执”,坦然地告白自己对鲁迅的情感态度,表现出了万分的坦诚和直率。辛亥革命时的热情和勤奋,表现了他暂时走出苦闷和颓废的欣喜和兴奋。“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单是这句话,我们又不难看出他生活的窘迫和性格的天真。这让我忽然想到鲁迅评价笔下的另一个人物——刘半农时的一句话——“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鲁迅《忆刘半农》)。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直至他“景况愈困穷”“在各处飘摇”,已是“唯死而已,端无生理”(范爱农致鲁迅信)。所以先生才疑心“他是自杀”。

爱农去了,带着他对革命的满怀隐痛的绝望,也淡去了周遭世界对他的厌恶和迫害。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死,是他对腐朽社会强烈不屈的抗争,也是他作为一个精神战士对辛亥革命的生命的薄奠。

行文至此,我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和范爱农经历大体相同,都留学日本,又都参加了光复会,都是革命的精神战士,可是他们的人生命运之结局却不尽相同,为什么?

在我看来,鲁迅与范爱农的交往时间不长(1905——1912),可二人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对革命的热情期盼,革命失败后的苦闷和彷徨,对朋友的真诚,甚至嬉笑怒骂,很相像。“同乡会的争执”,鲁迅对范爱农有过误解:“天下可恶的人,——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是作者愤激的言语,借此来突出范爱农无比悲愤的心情,对于徐锡麟被杀,鲁迅主张发电报,也表现出了悲痛和愤怒。就此而言,二者的情感态度所指是一致的;甚至后来范爱农直言相告:“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也不过是因误会而起,没有根本的矛盾。第二部分写鲁迅两次摇头,表现出对封建思想的否定和批判;而透过范爱农的语言和表情,可以看出他的认识和思想和鲁迅毫无二致。第三部分对辛亥革命的态度,鲁迅和范爱农一样,经历了向往革命,热情投身,悲怆失望三个阶段。即使在私人感情上,也是相互牵挂,包含着对对方的无尽的思念。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绍兴。“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在范爱农死后不久,鲁迅即写了三首诗悼念,“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甚至在爱农死后十多年,鲁迅还依然牵挂着他唯一的女儿。“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殷殷之情,系于言表。所以贯穿二人生活思想的共同线索为:愤恨——无奈——绝望——苦闷——思念。

身处同样的时代,历经相同的遭遇,感受了同样的思想变化,可他们的结局却迥然而异。在我苦思冥想的当儿,忽然记起了鲁迅在《野草·希望》中引用裴多菲的一句名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和范爱农,一个是在绝望中抗争,走向新生;一个是在绝望中沉沦,走向死亡。

忽然又想起钱理群先生的一句话:“带着极大的屈辱,竭诚奉献了一切,却被为之牺牲的年轻一代,以至整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和放逐。”(《与鲁迅相遇》285页。三联书店,2003年8月)这话是在写鲁迅,我以为更适于范爱农。

(本文刊于《语文学习》2009年11期) q+O0AKHdLigtHCLMFaxVPRh4j5vGtpk+bBbbL6SsoydS51bxHAqsiajmzC86T7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