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多途径整合教学内容 深层次提升思维品质

赵 慧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的天地越来越广泛,而课堂效率的提高,对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要求也越来越急迫。不少语文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尝试着教学内容整合的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收获。但在整合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属于“1+1”似的简单相加,甚至呈现出无序、无逻辑的拼凑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整合偏离了我们最初的意愿,不仅起不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如何高效整合,并更深层次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整合的目的思考。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为了高效性、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依据国家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规定,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对语文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进行的重组,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教学内容的整合高效的标准,就是整合内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助推思维品质提升的作用。我们常说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开展信息提取、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是从感性学习向理性思考的延伸,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好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有利保障。如何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整合优质资源上做了一点尝试,介绍给大家,与同仁共勉。

一、嵌入式整合

嵌入式整合是指将长篇小说的节选内容与整部小说结合,将节选内容放在整部书的背景中学习,以节选篇目为突破口,指导带动整部书学习。这种以节选篇目为主,指导整部书阅读的方式,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作为节选课文,在“人教版”教材中为数不少。例如九年级《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等。学生既要完成节选内容的学习,又要在规定的时段完成整部作品的阅读,单篇学习如果不把它置身于整部作品当中学习,无论是对人物的形象的认识,还是对小说主题的把握都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用嵌入式的方法将节选内容与整部作品巧妙整合,既能准确把握节选内容,又能带动整本书阅读,可谓一箭双雕。

下面是笔者《香菱学诗》授课实录的片段。这节课整合的目的是在学生把握香菱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了解香菱的悲剧命运,从而对香菱学诗的迫切与苦心有更深切的了解,也对《红楼梦》中香菱所代表的一类人物命运有所思考。

第一环节:对香菱学诗过程的进一步分析,初步把握香菱人物形象。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香菱学诗的全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分为了3个阶段,请问是哪3个阶段?

生:拜师论诗;读诗品诗;写诗改诗。

师:结合书上语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香菱学诗的程度?

生:“痴迷”“呆”。

师:正像同学们所概括的,香菱学诗堪称“痴迷”,下面,我们就研读香菱学诗过程,体会作者怎样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香菱的“痴迷”的?

生:……

这一环节紧扣节选文章,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一个执着追求、苦志学诗的痴心女子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环节:探究香菱学诗的原因,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师:品味香菱三首诗的特点,她的进步体现在哪里?

生:第一首诗,且不说词藻如何陈旧、堆砌,单就内容而言,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了——月亮很美。

生:第二首诗,尽管在比喻、渲染方面强于第一首,但是就立意而言并无突破,最多换一个字——月色很美。

生:第三首诗表现出它的“新巧”和“意趣”的。它句句写月,句句有人,句句抒情。

师:香菱第三首诗如何体现“新巧”和“意趣”的?

生:……

师:香菱学诗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生:寄托情感,聊以抒怀了。

生:改变命运。

第三环节:了解香菱的悲剧命运,引发对《红楼梦》的深层思考。

师:著名的红学评论脂砚斋曾这样评价。“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

师:从全书内容来看,香菱学诗改变命运了吗?

生:有。仔细想想香菱孤苦无依的身世,沦为妾侍的身份,在大观园学诗的这段时光,恐怕是她一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了。所以她感到由衷的快乐,由衷的幸福。所以她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如醉如痴!

生:有。无情的命运非但没有让她沉沦麻木,反而使她对精神的追求益发执着,可谓痴心不改。当这样一个女子被赋予诗歌性灵般的光辉时,她的形象在红楼大舞台上便熠熠生辉了!

生:没有。联系整本书的内容,看看香菱的结局,到头来还是难免一死。

生:香菱无法改变命运,她是可悲的,悲其出身仕宦,却年幼无依,沦落红尘,致为呆霸王薛蟠这等人的妾室,饱受凌辱,最终香消玉殒之命运。

生:我看完了《红楼梦》,对香菱小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不仅她的结局是死的,就连大小姐很多都死了,因为那个封建时代的女人都没有好下场。

师:说得好,这位同学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一,她认真读完整本书,将节选内容与整本书结合,准确获取信息;第二,她很会读书,不仅对内容熟知,更重要是她很会思考,从文字到情感,再到深层次思考,思维进一步得到发展。

师:有人说,《红楼梦》是女子的悲歌,亦是女子的赞歌。文中塑造了百余位女子形象,她们或巧笑倩兮,或眉目盼兮,或袅娜风流,或娴雅贞烈,她们就那样一个个走进读者的心中,却又是那样的一个个令人心碎地去了,是因为那些悲剧的人物生活在悲剧的时代。

《香菱学诗》是小说节选,选自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四十八回。这节课教学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针对选文初步了解香菱形象;第二个环节把香菱写的诗歌作为突破口,用“写作动机”的问题讨论,将学生视野引向整本书中关于香菱情节的探讨,进一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第三个环节对香菱悲剧命运的深层思考,超越小说个人命运的思考,上升至对他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思考,以一点突破一线,以一个人物带动整本书学习,从对人物的认识开始到对整部书的深入思考结束。事实证明这种整合费时低,效率高,效果好。

二、比较式整合。

比较式整合是指将一组在某几点相近,但又略有区别的文章组合在一起,选取某一点进行比较,开展深层次的探究学习。它是以小组合作为单位,以任务驱动为策略,以最重点内容为突破口,开展深入有价值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学习的本质规律,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下面是笔者授课的片段,这节课整合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对于作品主题和构思手法进行进一步的比较与分析,由“变”与“不变”的对比中感知小说的特点。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变色龙》“变”与“不变”的探究学习。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发了4篇文章:鲁迅的《故乡》,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变色龙》,让同学们认真阅读这几篇文章,第二天要学习这4篇文章。有一个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这几篇文章放到一起学习?我当时就回答:问得好。为什么放到一起学习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寻找这个答案。哪位同学发现了问题?

生:都是小说。

师:不错,这可以作为一个理由。可是咱们课文里的小说多了,我为什么单把这四篇放在一起,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小说都写了“变”。20年前与20年后闰土的变化;有钱与没钱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中举前与中举后范进的变化;随着狗主人变化的奥楚蔑洛夫的变化。

师:这位同学很敏锐,他有所发现,而且他抓住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咱们这节课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研究,他们都有哪些具体的变化,请快速罗列。

生:……

师:文章中的变化都非常清晰,同学们找得又快又准确。在掌握变的同时,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始终不变的东西是什么?

生:时代环境影响人的世界观,影响人的意识形态。

生:……

师: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这组文章的“变”与“不变”写一篇不低于5000字的小论文。

虽然这些文章内容作者不是一个时代,甚至不是一个国度,看似形形色色,其实用比较法学习,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相同点,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恰恰是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通过分组讨论“变”与“不变”的共性与个性。这类整合是为了用科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学习内容中发现问题,根据线索提示进行推理活动,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习惯。

三、点线式整合。

点线式整合,也叫以点带线式整合,是指所选取的学习内容由几个点位粗线条布控的方式,将所学习的内容连成线,最终形成对作家作品的相对完整可持续性认识。这类学习内容的选择非常适合某一作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写的作品的组合学习,了解作家成长经历及思想认识,重在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系统性。

此学习内容的选择在语文教学中很适合,诸如重要的作家作品,比比皆是,比如中学教材中选取了不少杜甫的诗歌,我们将《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整合在一起,它们分别是杜甫早期、中期和晚年的作品,四首诗连成一条线,它既是杜甫成长的轨迹,又梳理出唐朝的历史脉络,将作家作品与时代紧紧相连。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可是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被后人称作“诗史”,他被称作“诗圣”。

下面是笔者指导授课的一个片段:“读诗人情,品圣人心”。这节课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基本的感知和诵读基础上,能将诗作的内容放在诗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大背景下深入感知,从而理解杜甫为何称之为“诗圣”,进而能更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对杜甫其他诗作、同时期诗人作品有探知和比较的愿望:

师:大家以前对杜甫有哪些了解?

生:“诗圣”

师:同学们,你们知其然,那么可知其所以然呢?杜甫是“诗圣”,那么他为何被称为“诗圣”呢?教材为我们安排的课文中恰恰非常好地体现了杜甫的人生起伏,也为我们揭示了杜甫缘何成为“诗圣”的脉络。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杜甫的诗歌作品来了解、体会和认识。

(出示《望岳》)

生:朗读并讨论交流:(四人为一个小组)自由读诗。

师:《望岳》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你们如何读出这些情感。

生:……

师:此时的杜甫是怎么的形象?能被称为“诗圣”吗?

生:二十四五岁,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对未来,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决心。

人人的二十四五岁,不都是如此么?故而此时的杜甫还称不上“诗圣”。

师:他的雄心壮志是什么?实现了吗?

生:……

师:此后他的壮心理想会有所改变吗?通过品读后面的诗进一步了解。请同学读《春望》。

生:小组读、讨论。

师: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应该如何读出这些情感?

生:……

师:此时的杜甫能被称为“诗圣”吗?他当年的雄心壮志还在吗?

生:战乱中的忧国思家,古今中外的许多文人墨客游子均有过此种情绪。不足以称为“诗圣”。但可贵的是,杜甫年轻时的雄心抱负此时并没有消逝磨灭。

师:任官之后的杜甫呢?他能否进一步“再使风俗淳”呢?且看下一首——《石壕吏》

生:学生分段朗读。

师:这首诗中的杜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旁观者、目击者,不帮不劝不出现,无所作为;无能为力。

师:思考讨论:面对此情此景,为什么杜甫不出面制止?

生:杜甫不便干涉。杜甫时任华州司功参军,政府官员。

生:杜甫干涉阻止又如何?并不能改变什么。于国家战乱的大不幸面前,百姓家破人亡的小不幸阻止了又能怎样?若没有兵力补给,百姓依然遭殃,甚至更惨重。取舍之间,或许眼前为参战而击退敌寇保家卫国的别离之痛,比之将来若无力抵抗而受到乱军侵害的伤痛,稍好一些。

师:此情此景下,杜甫的那份壮心还在吗?《石壕吏》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此时的杜甫是“诗圣”吗?

生:他依然是那个怀有爱国忧民之心的诗人,也正因如此,面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命运竟然矛盾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心中更加痛心难过,悲愤无奈,揪心万分。

师:即便能够“致君尧舜上”,战乱年代下的诗人却依然渺小,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做到“再使风俗淳”。然而此情此景下,杜甫那颗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却越发可贵,越发崇高。请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生:齐读最后几句议论。

师:这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此时的杜甫能被称为“诗圣”吗?

生:……

生:完全可以,庙堂之外,穷困潦倒。却依然心忧天下。

生:欲身先士卒,并死而后已。名符其实是“诗圣”。……

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读悟。这节课整体设计比较强,围绕杜甫何以被称为“诗圣”的问题整合四首诗,以问题和思考推进阅读理解,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由读文进而读人,再以恰当的资料为补充,知人论世,目标明确,问题集中,层次明晰,推进深入,对诗人的形象和圣人情怀认识和把握比较深刻,比较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思维和理解。

教师的思维品质直接决定了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步骤、导学过程及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所以,在上面几个途径的整合中,笔者都关注了学段的能力培养目标,根据学情找到整合材料的有效勾连。因为,整合是为了高效学习,手段很多,但必须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尽可能科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能逐步培养比较、质疑、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刊于《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4期) GKMjV0WONezqLa4nhYxCNUTtz2xDdavhE7HqdJMWzoVtwjSgzZ+DfPa1k8Gen64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