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泰安市域先秦古邦国历史地理考察

史卫东,仲俊涛

通过对泰安市域先秦小邦国有关文献记载进行梳理,初步考证出在夏商周不同时期将今泰安市域为主要活动区域的 16 个小邦国,择其要者,从建国时间、始封君、灭于何国、爵位、依附势力等方面文献考证;继而选取影响大、延续长、遗迹多的若干古邦国,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历史地理学探讨;最后对研究区域古邦国研究保护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设性思考。

一、引言

泰安市背靠泰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是一直以来,泰山旅游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山上、轻山下;重自然,轻人文等诸多不足。一个地区,要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得不断创新、不断扩大经济规模。作为旅游城市的泰安市,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是旅游开发的不竭动力。

本文“泰安市域”指地级泰安市所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 6 个县市区。本文研究时段先秦时期是指(前 21 世纪—前 221 年)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主要包括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政治实体的演进大致可表述为:邦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三种形态,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或可称为初始国家)是小国寡民式的邦国,邦国的进一步发展是王国,王国以后,通过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走向了帝国。

现今国内外遗址旅游已经很发达,如一些文明古国(埃及、中国、希腊等)、古都城(开罗、西安、安阳等),但只限于局部资源较丰富的少数地区。国内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近百年来,在顾颉刚、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不是十分繁荣,只限于北京、上海、西安等中心地点,其他地方还很薄弱。泰安地区地处先秦中国与东夷交汇之地,春秋前后处于齐鲁宋徐莒等大国边缘,地位不是很高,对于这些大国之外的小国史研究相对重视程度不高,开发较薄弱;泰山虽然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但历史人文方面研究深度不够,特别是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该区域聚落遗迹、邦国历史地理研究有待展开。

二、泰安市域古邦国概述

泰安市域地处泰山之阳,上古时期最早是东夷人活动的中心,在其周围陆续发现了独立成长而又相互承袭的新石器时期东夷族系列文化,特别是距今 6400至 4600 年前的大汶口文化较早、较系统地发现于泰安市的大汶口镇,并以其命名,在考古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具有较高知名度。泰安市域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遗址繁多,其中均发现了部落方国的原始都城遗址。

夏商周时期泰山地区虽不是当时的中心区域,但古国并不少,泰安市域有着众多的方国、重要聚落遗址,如长勺、爻、纪、寺、于陵、诸、箕、菟裘、蜀、微、黎、薄姑等,文明依然十分发达。这一时期,特别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君主把土地分给同姓诸侯和功臣,另有一些土地分给从前五帝的后裔,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行使管辖权,今泰安辖区内的方国有:宿国、须句国、鄣国、肥国、铸国、遂国、遇国、舒龚、菟裘国、讙国、蜀国、盛国、谢国、郕国、杞国、艾国等 16 个小邦国。详见表 1。

表1 泰安市域主要古邦国概况

续表

(一)宿国

《世本·姓氏篇》云:宿国、与任、须句、颛臾“同祖”。《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以服侍诸夏”。杜预注:“宿小国,东平无盐县也”。《后汉书·郡国三》:东平国“无盐,本宿国”。《路史·国名纪一》:“宿,男爵,周武封,宋人迁之。杜预云:‘东平无盐有故宿城。无盐城在今之须城东三十六里。隋宿城县也。’”《春秋大事表》:“宿,男爵,风姓。太昊后始封”。据《左传·庄公十年》载:公元前 684 年,宋闵公以宿男属宋而亲鲁为借口,强令宿国迁于宋国内地,以为附庸。又据《元和郡县志》“泗州宿迁”,今江苏宿迁即《春秋》“宋人迁宿之地”。

根据上述记载,结合新近研究可以得出如下论断。宿国,周初武王为了表示对伏羲氏的景仰,封太昊的后代在宿,也就是今故址在东平县东南的无盐故城,是周初分封七十一国之一,风姓,为姬姓之外的异姓诸侯国。春秋时期,公元前 684年,宿国灭亡于宋国。从地名学考证,或许这个被灭掉的宿国被辗转迁移,与今天江苏宿迁有一定渊源。

(二)须句国

须句,又作须朐,太昊后风姓国之一。须句早期的历史不见于文献记载。《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以服侍诸夏。”杜预注:“须句在东平须昌县西北。”《春秋左传注》同年注:“须句,句音劬。《公羊》作‘须朐’。杜注,‘须句,在东平须昌县西北’,则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据《水经·济水注》,今东平县西北亦有朐城,引京相璠云,须句一国二城,盖后迁都,在东平县西北者是。”《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须句氏,子爵,风姓,太昊之后也。郓州寿张县西须句城是其国。子孙,即以国为氏。”《路史·国名纪一》亦云:“须句,子爵,成风国,邾伐而鲁取之。一作朐,《地志》在寿昌西北,今须城西北朐故城者。京相璠云,须朐一国二城两名,非也。盖郓归须城而朐犹是故所。”

春秋前期,作为小国的须句屡遭邾国的侵犯。公元前 639 年曾一度为邾国所灭,国君须句子逃至鲁国。由于鲁僖公的母亲成风是须句国的女儿,便对僖公说:“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蛮夷猾夏,周祸也。若封须句,是崇昊、济而修祀,纾祸也。”因此僖公于次年出兵伐邾夺取了须句,把须句子送回复位。但此后不久,须句再度为邾国所灭。公元前 620 年,鲁文公又出兵伐邾夺取须句,但未再使须句复国,而是把逃奔鲁国的郑文公之子安置在那里,须句至此入于鲁。

(三)鄣国

鄣国,本黄帝后任姓国。西周初,姜子牙受封于齐,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公元前 664 年鄣国被齐国所灭,末代国君鄣胡公被杀。

《路史·国名纪一》云:“鄣,东平无盐东北有鄣城,古章国。章与谢本皆任性。周始以封太公之支子于鄣。”《春秋·庄公三十年》载:“秋七月,齐人将鄣。”杜注:“鄣,纪附庸国。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小国孤危,不能自固,盖齐遥以兵威胁使降附”。《后汉书·郡国志三》:东平国,七城,“无盐本宿国,任性。有章城”。注:“古国,《左传·庄公三十年》,齐取鄣。”古章国,《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章,即鄣国之后也。姜姓,齐太公支孙封于章,为齐附庸之国。今密州有古鄣城,为齐所灭。子孙去邑为章。”雍正、宣统《山东通志》称:“鄣,姜姓,齐太公支孙封于鄣,为齐附庸。春秋庄公三十年,齐人将鄣,今在东平州。”《春秋地理考实》亦云:“鄣,在今东平州东六十里有鄣城集,即鄣故城也。”据此,古鄣国故城在今东平县东六十里之鄣城集。

(四)肥国

肥国,狄族,白狄,媨姓。周室附庸之国,子爵。故地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境。《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杜注:“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肥,白狄也。绵皋,其君名。巨鹿下曲阳县西南有肥累城。”《汉书·地理志上》载:“泰山郡,县二十四,肥城。注:应劭曰:‘肥子国。’”肥国,《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肥氏,恐其现有封于肥乡者。《战国策》赵贤人肥义之后。《风俗通》云:周世侯伯之国,“肥,汉故肥城,在今郓之平阴。《志》肥子国属泰山,唐隶济。然菑川剧自有肥亭,《志》亦云肥子国,盖二邦云。”又,《春秋地名考略》亦云:“肥,又济南府肥城县亦相传为肥子亡国后所居。”雍正、宣统《山东通志》皆云:“肥,齐附庸。应劭曰:泰山郡肥城县,即古肥子国。又,寿光县有肥亭,亦云肥子国。”据此,山东境内肥子国故地有二:一是肥城,二是寿光的肥亭。光绪三十四年《肥城县乡土志》载:“肥子国在县西十里金牛山下,于慎行岱畎记,黄山又西三十里为金牛之山,上有龙渊,下有肥子国。”

由此可见,古肥国,狄人之国。今山西昔阳县东之昔阳故城,即其故都。后为晋所灭。其后,狄人散居各地。主要有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南之肥累城、卢龙县西北之肥如城,以及今山东省肥城县等。

(五)铸国

铸国,文献或又作祝。任姓。《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帝尧之后于祝。”祝,铸也,是为周世侯伯之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臧宣叔娶于铸。”杜注:“铸国,济北蛇丘县所治。”《汉书·地理志上》:泰山郡,县二十四,蛇丘。《后汉书·郡国志三》济北国,“蛇丘,有遂乡,有下讙亭,有铸乡城。”注:“周武王未及下车,封尧后于铸。”《水经·汶水注》:“(汶水)又西径蛇丘县南,县治铸乡故乡城者也。”《路史·国名纪六》:“周世侯伯之国,蛇丘,蛇音移。封者为氏。泰山蛇丘县。”《春秋大事表》:“铸,祈姓,尧后,今山东兖州府宁阳县西北有铸城。”《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三年注》:“《吕氏春秋·慎大览》:‘武王胜殷,命封黄帝之后于铸。’铸亦作祝,铸在今肥城县南大汶河北岸,顾栋高《大事表》谓宁阳西北有铸城。”《世本·氏姓篇》:“铸国,尧后也。在济北蛇邱。”《元和姓纂》:“铸,《风俗通》,铸国也,尧后也,在济北蛇县。”《路史·国名纪四》:陶唐氏后国,“铸,侯爵,祝也。兖之龚丘治,故蛇丘,属济北,有铸乡。然记齐之历城为祝国,春秋之祝阿。《寰宇记》为古祝国,黄帝后,故址在今丰齐东北二、长清东北四十二。”注云:“《广记》云:龚丘,春秋铸、遂二国地。”《春秋大事表》:“铸,祁姓,尧后,今山东兖州府宁阳县西北有铸城。”

据此,周武王克殷后,封黄帝后裔于铸,建立铸国。一说,铸国为陶唐氏后国,侯爵,祁姓。故址在今宁阳县西北铸城。春秋时期,铸介于齐鲁两国之间,鲁大夫藏宣叔曾娶妻于铸。春秋后期,铸殆被齐国所灭。

(六)遂国

《春秋·庄公十三年》:“夏六月,齐人灭遂。”杜注:“遂国在济北蛇丘县东北。”《汉书·地理志上》:泰山郡,县二十四,蛇丘。“遂乡,故遂国。《世本》亦云,‘遂,妫姓’。其地当在今山东省宁阳县西北,与肥城县接界。然《齐世家》云:‘(桓公)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与《左传》有异。”《春秋》曰“齐人歼遂也。”《读史方舆纪要》:“宁阳县,蛇丘城,在县西北。遂城在蛇丘废县东北,故遂国。”《春秋大事表》云:“遂,妫姓,今在山东兖州宁阳县北有遂乡。”《国策·地名考》亦云:“遂,《地理志》泰山郡蛇丘县有遂乡,古遂国,今兖州府宁阳县西北三十里有遂乡,与肥城接界。”

遂国,妫姓,虞舜之后,故地在今山东省宁阳县西北三十里的遂乡。夏朝,封虞舜的后裔于遂,历夏、商、西周三代。西周,遂国是周武王封舜的后裔于遂所建之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春秋时为齐所灭。东周釐王元年(前 681)被齐国所灭。

(七)菟裘国

菟裘国,少昊后嬴姓国之一,故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菟裘,复姓。秦之先,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菟裘氏。

《左传·隐公十一年》:“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杜注:“菟裘,鲁邑,在泰安梁父县南。”服虔注:“菟裘,鲁邑也,营菟裘以作宫室,欲居之以终老也。”《春秋左传注》同年注:“菟音徒。”《史记·秦本纪》载: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菟裘氏,其地本鲁邑。《潜夫论·志氏姓》亦云:“钟离、运掩、菟裘,皆秦姓也。”则菟裘古为嬴姓之国,其后土地并入鲁。梁履绳《左通补释》引张云璈之言云:“山东省泰安县东南九十里近梁父有菟裘城。”《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菟裘氏,《史记》秦嬴氏之后也,其地鲁邑,今在兖州奉符。”《路史·国名纪二》云:“菟裘,《盟会图》云:‘兖之泗水县。’预谓菟裘在梁父县南。梁父,唐入乾州,今之奉符也。”奉符,古博县,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三里。《读史方舆纪要·山东·济南府·泰安州》:“奉符废县,今州治。春秋时,齐之博邑也。唐初置东泰州,寻还属兖州。”

(八)郕国

郕,史书又作成、盛,互通。关于郕国的故址有很多说法,历史比较悠久且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是认为成王东征以后被周王分封于郕国,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子叔武,旧址在今天泰安宁阳一带,爵位伯爵。史不载其世系与国君谥号。1975年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发现成伯孙父鬲,或疑郕国本封于西周畿内,春秋时改封于山东。位置在今宁阳县东北(一说在河南范县)。

郕国地处齐、鲁两个大国之间,在东周以降逐渐沦为附庸。公元前 8 世纪前后,在鲁国控制之下;鲁庄公八年(前 686)鲁、齐围攻郕,郕降于齐。公元前 616年,郕国国君去世,太子奔鲁,在鲁国的帮助之下得以即位,于是郕国再度成为鲁国附庸;春秋后期,郕君沦为鲁大夫,之后郕成为孟孙氏采邑,郕君受制于孟孙氏;公元前 408 年,齐国再度攻陷郕,郕君失国。

(九)杞国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 1500 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始于夏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 445 年,杞国亡于楚国。

在先秦史上,杞有着特殊地位,是因为该国为夏朝之后。《史记·夏本纪》载,商汤伐桀,“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至周封子杞也”,《陈杞世家》也说,“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杞和武王之母太姒,又有同姓的血缘关系。杞国是夏的延续,因而孔子曾谈到征夏礼于杞。

周初所封的杞,在今河南杞县。《汉书·地理志》陈留郡雍丘下云:“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清光绪年间,新泰出土杞伯青铜器,《 古录金文》载许瀚说,认为《汉志》“鲁东北”即在新泰,其论点为多数学者公认。

(十)其他古国

遇国。本任姓国,春秋鲁邑,近郕,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九十里。

舒龚国,偃姓,皋陶后国之一。舒龚国地,初据今山东省宁阳县,后南迁至今安徽省淮南潜山县境。

讙国,五帝时古国。讙邑,春秋齐、鲁交争之邑。故地在今山东宁阳县北而稍西三十余里。

蜀国,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省泰安西。

盛国,姬姓,伯爵。故地在今东平县境。

谢国,周异姓国,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而受封于谢。故地在今山东宁阳县境。

艾国,出自姜姓。《路史·国名纪一》载:艾,“齐之分”。艾国地在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北五十里处。

泰安市域先秦古邦国具体分布情况见下图:

图1 泰安市域先秦古邦国分布图

三、泰安市域主要古邦国遗址考察

根据现有资料和遗址的保存情况,我们选取以下几个古邦国进行了实地初步考察。

(一)须句故城

周代须句国都城,城墙为汉代修筑,位于东平县须城镇须城村。地处山前平原地带,北有白佛山,南有大清河。故城内有须城、焦园、郭庄、营子新村等自然村。故城遗迹明显,东西南北四城墙断续相连。西北城角隆起地面约 2.5 米,东南城角被须城村用为护墙,最高处达3—4 米,版筑层次分明,层厚10—15 厘米,夹棍洞排列整齐,上下间距 30—50 厘米。墙基下部,还暴露一粗绳纹灰陶圆形下水管道。城墙夯土呈黄褐色,含有少量细绳纹灰陶片、鬲足等。南墙西部和北墙东部已不见城墙遗迹。中部偏北,原地势稍高,俗称“皇城顶”,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村民整地削平。故河道由西墙流入,曲折向南,村民称“御河”,现已枯涸。

城内采集到的标本,有春秋战国绳纹夹砂红陶鬲足、灰陶豆柄、灰陶甑;汉代卷云纹瓦当、乳钉砖、粗绳纹瓦、钱范(背范);魏晋青瓷高足盘、莲花瓦当等。1957年出土西晋铜虎符 3 件,故城周围有王村古墓群、石马古墓。

笔者实地走访了须句城遗址,经村民指引在郭庄找到了须句城古城墙,但城墙破坏严重,仅残存 200 米左右(见图 2 和图 3)。

图2 须句城古城墙

图3 城墙夯土

(二)鄣城故城

鄣城,是东平县地方志有记载的一处古城池。光绪版《东平州志》载:“鄣,姜姓故城,在无盐城东北 50 里。”鄣城故城,西周、春秋时期为鄣国治;战国时期属齐管辖,秦代属无盐县;西汉置章县于此,属东平国;至三国魏废置。真可谓是历史悠久,虽然延续时间不长,现在城郭不清楚,但能分辨出其大致范围。

鄣城故城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平县接山乡鄣城村及周围地带,南临大清河,北端有泰东公路穿过。故城遗址面积东西长 1300 米,南北宽 650米,文化层的中心部位被整个鄣城村所压。村东、村北由于动土较多,从地下 50至 80 厘米深处发现有很多板、筒瓦残片和罐、瓮、盆残件,据考证,大多数器物为秦汉时期的遗物。

图4 鄣城村简介

图5 障城村古祠堂

笔者实地走访了鄣城村,古鄣国文物遗迹保存不多,仅见村碑(图 4)的介绍,另有一古祠堂(图5),可证明其地确实是历史悠久。另外据其南邻大清河和皋山,东有护鲁山、西有独山、歪老婆山的地望观测,亦是古国存在和发展的有力佐证。

(三)肥国遗址考察

专家根据肥城老城镇北坛大汶口文化遗址和潮泉镇小王庄西周文化遗址考证,推断肥城市翦云山以及北部山区应是肥子国人生活的中心地带。肥子国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尤其在春秋末期昔阳国灭,在肥城会合复国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肥子国文化,至今流传的“非刀”币,便是出于肥子国的制造。鉴于当地文物发掘和相关史料,可得出结论:早期的肥子国在昔阳国灭,东迁与同脉肥族会合之后,来到齐国泰山以西今翦云山周围与其同脉会合,通过外交手段,以“附庸”名义,赢得齐国的承认。重建肥子国达到了鼎盛,肥城乃肥族的繁兴之地。

(四)菟裘城遗址考察

古菟裘城遗址位于楼德西村,泰安至楼德公路东,柴汶河南岸。郦氏记曰:“汶水又南,左会淄水,水出泰山梁父县东,西南流,径菟裘城北。”

笔者在新泰市楼德镇楼德西村找到了古菟裘城遗址,经村里老者指引笔者在老砖瓦窑附近找到了菟裘城遗址(见图 6),遗址上现为耕地(见图 7),地面建筑已不复存在。

图6 菟裘城遗址

图7 遗址远眺

(五)郕国遗址考察

郕国遗址为春秋时鲁国孟氏成邑。《春秋》载:“襄公十六年秋,齐侯伐我北鄙,围城。”《左传》云:“齐师围城,成人伐齐师饮马于淄者。”“淄水出泰山梁父县西,北入汶。”淄水即境内故城河。《读史方舆纪要》亦云:“成,鲁地应在宁阳东北45 公里。”据此,成城故址在华丰镇北故城、西故城和东庄乡南故城三村之间,西临故城河。

郕国遗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东西约630 米,南北约850 米,四周城墙唯东北角保存较好,最高处 12 米,北墙、东墙残长百米以上,西南角仅存转弯轮廓。城墙为黄土筑成,夯层厚约 20 厘米。平夯,夯窝径 4 厘米,显露出一排夹棍眼。西城墙北半部被河水冲毁,墙的地下部分宽 10 多米。城西南部今田家林一带为中心建筑区,暴露砖瓦等建筑材料丰富,有多眼陶圈水井和回形纹、几何纹、乳钉纹铺地砖及云纹圆瓦当、“长乐未央”文字圆瓦当、树木双兽纹半瓦当等周代、汉代遗物。

笔者实地走访了古郕国遗址,在宁阳县华丰镇北故城、西故城和东庄乡南故城三村之间找到其遗址(见图 8),城墙东北角保存较为完好(见图 9)。

图8 成城故城址

图9 成城古城墙一角

(六)杞国遗址考察

一般人们认为杞国就是今天开封所属的杞县(雍丘)。但是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在山东的新泰出现了大量的杞国的贵族墓,还有墓葬中间有大量的出土文物。近年来,在新泰境内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皿中,从商朝的叔父鼎到战国中期的鸡鸣戈,这与现有的文献记载,互为印证了新泰一带曾经是杞国最后的都城。所以现在先秦史的史学界,就认定了杞国有一个搬迁的过程,它是由早期的杞县,大概是公元前 772 年,迁到了山东新泰一带。

李明煜先生推断:清代在新泰出土的杞国青铜器的地点,在现在新泰城北,北极庙东北角自来水厂周围。据此,杞国的活动中心即其国都,大约在现在新泰县城北,即周家庄和骆家庄,这片河床高坡地上,北至骆家庄村北金锣顶、南至新泰县旧城墙、东至大河西岸,旧时称此为“北古城”。周家庄东和南有大批的废瓦砾,并在此出土了淳于戈(在新泰博物馆),还出土了淳于杨、淳于云印,这些印虽是汉朝的,但也可以推断杞国的后裔在此活动。与新泰市临近的今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有淳于村,或许与杞国有关联。

四、余论

上文从历史地理方面对泰安地区先秦小国做了初步探讨,有助于弄清文物遗址的分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古国文化遗址可以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对泰安旅游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泰安地区先秦古邦国的研究目前基本上还是很不足的,虽然研究难度大,但潜力巨大。笔者仅仅选取了部分代表性古邦国进行考察,泰安市域先秦古邦国的研究亟需加强。

既然泰安市域古邦国历史遗迹具有这么高的学术和经济价值,加强保护工作,使之能够完整地留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当代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后续研究保护,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弄清楚各古国遗址的准确分布情况,包括遗址的四至,不同时期遗存的分布范围,周边是否存在着重要的防卫性设施,如濠沟或城墙等。对遗址进行整体保护,对古国遗址进一步分类保护,要编制长期的保护规划,对遗址的现状要区别对待。在保护好遗址本体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保护遗址周围的环境,这一点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十分重要。对于这些古国遗址来说,周围的山脉河流的原生境保护就更有意义。

如何开发利用这些古国遗址,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将先秦古邦国遗址开发与保护纳入泰城建设总体规划。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就必须发掘我们的历史文化方面的旅游资源,先秦古邦国历史遗迹是其中的重要资源,值得深挖。

其次,在先秦古邦国遗址上建设遗址公园,促进山—水—文化的融合,将其发展成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化”相统一的有机整体。

最后,加强对古国遗址保护开发工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古国遗址保护涉及林业、农业、土地、城建、规划、水利、交通、旅游等方方面面,不是文物管理部门一家所能左右,应成立泰安市先秦古邦国遗址保护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指导协调处理古国遗址保护开发建设等相关问题,切实为古国遗址保护开发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三订本).影印 4 版[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 86)1997.

[2]郭克煜,等.鲁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李白凤.东夷杂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1.

[4]刘宗贤.鲁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5]逄振镐.东夷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6]逄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

[8]王献唐.山东古国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3.

[9]王修智,等.齐鲁历史文化丛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10]王尹成.杞文化与新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0.

[11]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2]杨朝明.鲁文化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1.

[13]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张富祥.东夷文化统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史卫东(1972—),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原载于《泰山学院学报》2011 年第 5 期 W9YNDgVkQdGUKlAMN6HEphiNAPIVF2Goq/4xAR5RM2EMeRsHPT3wpIS41gluW4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