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史

嬴秦人发祥于泰山地区与西迁初探

聂振国

嬴秦人与东夷部族诸如少昊氏、有虞氏、先商等关系非常密切。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而嬴秦人也自认为是少昊氏的子孙。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嬴邑,汉代置嬴城县,治所在今莱芜市羊里镇城子县村,故址犹存。这就是嬴秦人的发祥地。其后随着氏族部落的壮大或政治原因而逐步向西迁徙。秦始皇东封泰山也有着回乡寻根的意思。

嬴秦人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着特殊地位的,它在西部地区的活动,特别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建立帝国,更是人所共知。然而关于嬴秦人的故乡则知者不多了。笔者认为,嬴秦人是发祥于泰山地区、尔后又逐渐西迁壮大的。

原始社会末期,东夷地区活动着若干部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少昊氏、有虞氏和先商等。嬴秦人与这三大部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少昊氏的活动范围,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都可找到答案。《史记·鲁世家》载,周初分封,曾“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即泰山南百余华里的曲阜。李洪甫先生据《山海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的记载,认为少昊之墟在连云港, [1] 其实这是误解了“海”“壑”二字的具体地理位置所指,古钜野泽就是大壑,在战国时期,还有人称之为勃海、东海呢, [2] 曲阜不恰好在古钜野泽之东吗!嬴秦人也自认为是少昊氏的子孙,如秦襄公自列入诸侯即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少昊);以后文公作鄜畤、献公作畦畤,都祠白帝;到了秦始皇时,虽然尚黑,而祭祀仍着白服,以祭祀白帝最为隆重。 [3] 因此《说文》云:“嬴,少昊之姓”;《史记·索隐》也讲“秦、赵宜祖少昊”。几十年来,随着龙山文化特别是大汶口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得出了以海岱地区为中心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是少昊文化的结论, [4] 并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看来少昊之姓的嬴秦人一定活动在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域内。

舜,有虞氏,对其活动范围,文献记载比较繁杂,学术界有中原说、南方说和东方说等,笔者认为东方说比较可靠:一是《孟子》曾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讲舜“东夷之人也”。二是《尚书》《墨子》《韩非子》《淮南子》等古代文献都讲舜耕于历山。郦道元认为济南之历山就是舜耕之历山,“城南对历山……《书》舜耕历山,亦云即此” [5] 。至今济南尚存舜井之类的文物古迹等。三是舜后有遂国,清代学者们考证,在今宁阳县北境,刘敦愿先生认为宁阳、泰安交界的大汶口墓地在虞舜的活动范围内。 [6] 值得注意的是,舜之子孙为国者,《山海经·大荒东经》记有“摇民”,袁珂先生主编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之“舜”条讲“摇民即嬴民,鸟足,为秦之先祖”。因此认为嬴人出自虞舜。

东夷地区也是先商人的活动范围。徐中舒先生在《殷商史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殷、夷相通,商人是东夷部族的一支。据王国维考证,在成汤以前的“先公”时代,商曾八迁,商王相土迁都于泰山脚下。 [7] 商的男性始祖叫契,而《世本》亦讲“少昊名契”。无疑商人与少昊氏有着密切的关系。

嬴秦人与少昊氏、有虞氏和先商人关系密切还表现在他们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信仰崇拜上。春秋时期,活动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一带的郯国之君(郯子)在追述其先公时曾说道:“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8] 此情此景,少昊部族俨然是一个鸟的王国。山东大汶口—龙山文化大量发现造型如鸟的陶鬲和鸟喙足陶鼎,也是少昊氏崇拜鸟的实物证据。帝舜有虞氏崇拜鸟,可从帝舜的名字上反映出来。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帝舜的化身是帝俊,郭璞注《山海经》云:“俊亦舜字假借音也。”袁珂先生考证:“为鸟头人身之怪物,古即有玄鸟生商之说,其鸟头者当为玄鸟之头无疑也。” [9] 嬴秦人如何呢?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也,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动,其赐尔皂游(旒),而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帝赐姓嬴氏。”《秦本纪》还记载:“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索引》注云:“以仲衍鸟身人言,故曰鸟俗氏。”嬴人之后有徐氏之国,《博物志》讲:“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于水滨洲,孤独母有犬鹄苍,衔所卵以归,复暖之,乃成小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宫人闻之,更取养之。及长,袭为徐君。”综合上述记载可以看出三点:一是嬴秦人的女祖吞鸟卵而生大业及嬴之后人徐偃王为卵生。这与被认为是商人鸟图腾主要证据之一的简狄吞鸟卵而生商契的传说极为相似。二是大费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前述帝舜(俊)“鸟头人身”,而大费能使鸟兽驯服说明与“鸟”有关。三是大廉鸟俗氏,其玄孙“鸟身人言”,含义无须阐释而自明。

从嬴秦人与少昊氏、帝舜有虞氏、先商人的密切关系及少昊“都”曲阜、舜耕于历山(济南)和商王相土迁都泰山脚下,不难推断嬴秦人的发源地距曲阜、济南、泰山不远。目前所见最早使用嬴字作为地名的是春秋齐国境内的嬴邑。《春秋·桓公三年》载:“公会齐侯于嬴。”《左传·哀公十一年》亦载:“公会吴子代齐,克博至嬴。”臧励和主编的《古今地名大辞典》及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都认为嬴邑在泰山东北百华里的莱芜市境内,即秦汉时嬴城县治所在。笔者实地考察,嬴城县治所在今莱芜羊里镇城子县村,故址犹存。此嬴邑就是嬴秦人的发祥地。

随着氏族部落的壮大而逐步向外扩展、或政治等原因向外迁徙,是中外历史上常见的现象。嬴秦人自东向西的迁徙情况,可从《史记·秦本纪》等看出大体轮廓。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意即颛顼小的时候曾在少昊部族内被养育。《帝王世纪》也讲:“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如佐之少昊之墟在曲阜及嬴为“少昊之姓”的说法,可知“秦之先”活动在泰山周围。大费佐舜,舜赐姓嬴氏。舜为东夷之人,且嬴邑在今莱芜境内,是说大费时还在东方。大费的玄孙曰费昌,其“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东方曰夷”, [10] 中国即中原。此时一部分嬴秦人留在东方故土,而另一部分已迁移到了中原地区。“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商王自契至汤八迁,八迁所至地望大体上不出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之外,盘庚以后殷商人定都于今河南安阳。这支佐殷国的嬴秦人很可能活动在中原地区。到了“中潏”“蜚廉”之时,“在西戎,保西垂”。“西垂”一般指西方边地,这里专指商王国的边地。陈梦家先生考证,约在晚商时代,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已逾太行山而西。 [11] 中潏之子蜚廉的封地,在《元和郡县图志》卷 12 中可找到线索,龙门县有“蜚廉故城,在县南七里”。其地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境内。看来“保西垂”是指“保”商都(安阳)以西太行山至黄河东岸一带。蜚廉之孙“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史记·正义》引《地理志》云:“西河郡皋狼县也。”此在今山西省离石县西北。孟增的孙子叫造父,曾为周穆王驾车西巡,又对平息徐偃王叛乱有功,被封于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而为赵氏。再数代后,“非子居犬丘”。《括地志》谓:犬丘故城“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

或许有人以嬴分衍诸姓氏的地理分布甚广对嬴秦人起源于东方和西迁提出质疑,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答。综合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郑樵的《氏族略》和罗泌的《路史·国名记》等文献,出于西周以前并有封地可考者共 30 个,其地理分布,除白冥氏不明外,在山东境内 6 个:郯氏(今郯城县境内)、莒氏(今莒县境内)、运奄氏(今博兴县境内)、菟裘氏(今新泰市境内)、渠丘氏(今莒县境内)、费氏(今鱼台县境内);河南境内 6 个:黄氏(今潢川县境内)、江氏(今新息县西南)、修鱼氏(今武源县东)、葛伯氏(今宁陵县北)、东不羹(今舞阳县西北)、西不羹(今襄城县东南);苏北 4 个:将良氏(今邳县北)、盈氏(今淮海一带)、取虑氏(今睢宁县西南)、淮夷氏(今淮河流域);皖北 5 个:徐氏(今泗县北)、英氏(今英山县北)、六氏(今六安县北)、肖氏(今肖县西北)、终黎氏(今凤阳县东北);山西2 个:蜚廉氏(今河津县境内)、赵氏(今赵城县西南);陕西 2 个:梁氏(今韩城县南)、裴氏(今陕西境内某地);湖北 2 个:鄖氏(今陆安县境内)、谷氏(今谷城县境内);甘肃 1 个:秦氏(今清水县东北)。以上考察可以看出,嬴姓分衍诸国,大多分布在山东、苏北、皖北、豫东一带,与大汶口文化(即少昊文化)的分布区域基本一致,或者说他们活动在大的泰山文化圈内。至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境内的嬴姓诸国,只能看作是嬴秦人向外扩展迁徙的结果。

秦始皇东巡及东封泰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政治原因,即东方存在着夺取天下的政治势力及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需巡行视察而镇压之;二是宗教迷信原因,即到东方访仙人,寻觅长生不死之药。这两点原因固然不错,现在需要探讨的是,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即是否会有回乡寻根的意思?

泰山的自然地理位置大体上处在华北大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的中心地带,这块面积约 30 万平方公里的大平原,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即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秦岭(华山、嵩山属秦岭山系)、大巴山,南有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东面是山东丘陵和大海。在这三面环山、一面滨海的广大区域内,泰山是较为居中且又是唯一的一座大山,成了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据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证明,泰山地区是古代人类生息繁衍的中心区域之一,其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为沂源猿人(距今 50 万年左右)—新泰智人(距今 5 万年左右)—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对这个一脉相承的文化区域,学术界称之为海岱文化区,或称之泰山文化区(圈)。众所周知,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普列汉诺夫认为:“万物有灵是原始宗教发展的最初阶段。” [12] 恩格斯也指出:“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特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物,都被搬进它的宗教里。” [13] 依据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的观点分析,泰山文化区内的人们肯定会把泰山搬进它的宗教里。大汶口文化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尊文字,分而释之,自上而下分别为日(代表天)、火、山,其完整的意思是在大山(即泰山)顶上,借泰山之高燎祭于日(天),这与封禅之“封”义何等相近乃尔(后详)。前已述及大汶口文化为少昊文化,嬴乃少昊之姓,那么少昊部族借泰山之高燎祭于天的宗教信仰活动对嬴秦人不会不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这种推测不误的话,出于少昊之姓且又为嬴秦人颇有作为的子孙——秦始皇,他的东巡和东封泰山,应是对其祖先天地山岳信仰崇拜的继承和发展。

关于封禅的含义,通常的解释是:“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14] 泰山封禅缘起于东夷人的天地山岳崇拜,虽然曾有所谓先秦七十二代君王封禅泰山之说,但严格意义上的帝王封禅活动则始于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东封泰山。秦始皇的封禅活动除祭天除地外,还刻石以纪。从《秦泰山刻石》及其他东巡刻石的内容看,虽然没有明显地歌颂先祖的文字,但并不意味着秦始皇不尊祖。众所周知,刻石文字为丞相李斯撰写,非秦始皇亲为,李斯仅为他的直接“领导”歌功颂德,如同后世所谓“当代的皇帝万岁万万岁”一样,不难理解。再者,在封禅泰山的历代帝王中,亲为刻石撰文的有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等。唐玄宗的《纪泰山铭》有大段文字歌颂先祖,宋真宗的《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更是通篇歌颂“二圣”。如果历史可假设的话,即秦始皇亲自撰文,是绝对不会忘掉祖先的。秦始皇建功立业不久就千里迢迢东巡及东封泰山,报天地之功亦即告慰先祖(帝王称“天子”可证),此所谓“尊天敬祖”是也。

考古工作者发现,在秦皇陵的兵马俑坑内,大批的兵马俑均面向东部(由此推测秦始皇的头向也可能向东),这与东方大汶口文化墓葬死者头向“以东为主”基本一致,是否隐含着秦始皇虽然“功过三皇五帝”但不忘祖先,活着要到故乡泰山封禅告祭,死后虽不能葬于故土却要灵魂归根呢?很有可能。

参考文献

[1]李洪甫.少昊之墟辨[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1).

[2]战国策[M].济南:齐鲁书社,2005.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1.

[5]郦道元.水经注[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5.

[6]刘敦愿.山东宁阳堡头大汶口墓地和虞氏关系问题的探索[A].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81.

[7]王国维.观堂集林(卷 12)[M].北京:中华书局,2003.

[8]左丘明.左传[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9]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

[10]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C].北京:三联书店,197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4]张守义.史记正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聂振国(1965—),男,山东肥城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文物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原载于《泰山学院学报》2009 年第 4 期 34ErDVAYIAmkNYEOddgynxkywoRyTNF9ygZ3mtnpLHLq5V/67h9WAW0NicKiIqo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