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综述·

〔经济社会概况〕

2017年,武平县以认真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林改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加快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富民“三大战略”,坚持打好打赢项目落地、生态环保、脱贫攻坚“三大战役”,抓早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天然氧吧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蝉联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2017年,武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5亿元、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13.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0.8亿元,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亿元,增长12.3%;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增长12.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8亿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27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2元,增长8.6%。

三大战役”成效显著 项目落地攻坚战役取得新成果。坚持招商先行,持续开展“3个30”项目竞赛,修订工业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新签约亿思达激光显示产业园、岳凯电子智能穿戴设备等38个项目,新开工普集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45个项目,新建成宇田汽配智能技改、嘉喜不锈钢餐厨用品生产等41个项目。重点项目建设“六个一”工作机制、“一线工作法”得到较好落实。109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县继续教育基地、5万吨省级粮食直属库等43个项目加快建设。获得省委、省政府第三季度“五个一批”项目正向激励奖励。县级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20.1亿元,投入重点项目建设。全县获批项目建设用地1068亩、林地1004亩,完成土地征收2350亩、房屋征收2.2万平方米。脱贫攻坚战役实现预期目标。全年投入扶贫资金1.8亿元,实现一个贫困乡、12个贫困村摘帽退出,9913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户实现干部挂钩帮扶全覆盖,100%落实脱贫措施。发放农业产业扶持资金1965万元,扶持5708户贫困户增加生产性收入。为102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担保贷款3633万元。实施激励性扶贫项目58个。举办“雨露计划”培训班69期,培训3806人。建设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个,全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620户、2003人。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叠加政策,补助1699人次。解决了12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2180万元扶持58贫困村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入1260万元实施2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扶贫试点,努力增强造血功能。投入2000万元实施贫困乡村道路提升工程,完成湘店店下至羊牯、民主至岭下公路改造。主动对接省直部门和厦门市思明区,争取脱贫帮扶资金9074万元。生态环保攻坚战役取得较大进展。河长制全面落实,总河长办实质性运作,河道巡查保洁常态化开展。认真总结象洞溪整治经验,以开展岩前、十方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为重点,投入9477万元开展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全年关闭拆除猪舍64.2万平方米,削减生猪存栏42.6万头。建成岩前、十方、中山、东留等4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武东等8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建成17座乡镇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1个乡镇垃圾简易填埋场关停整治。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9个省、市、县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中山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高依山白鹭风景区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植树造林2.3万亩,水土流失治理5.5万亩,矿山恢复治理110亩。环保执法不断加强,取缔拆除非法加工窝点23家,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件。黄标车治理、燃煤锅炉改造和危险废物处置任务全面完成。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保持全省前列。武平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中国森林氧吧。

产业实力稳步提升 现代农业平稳增长。2017年,武平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7亿元,增长2.1%,总量位居龙岩市第一。粮食、烟叶、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材、渔业发展良好。启动万亩出口农产品备案基地建设。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1家、市知名商标8件。“梁野翠芽”获评第四届海峡两岸茶王赛“茶王”,黄金果、象洞鸡入选厦门金砖会晤专供产品。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扎实开展。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制订实施了“四个一批”重点工业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精准服务规模工业企业、服务“四个一批”重点工业企业招用工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宇田汽配、龙兴木业、媖洁日用品二期等22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对武平紫金、星河电路实行“一企一策”支持。新增岳凯科技、世能科泰等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合信创展等3家亿元企业。钢泓科技等9家企业被列入2017年福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6亿元,增长8.9%。矿产品加工、不锈钢加工、机械制造、新型显示与智能制造、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五个产业实现产值15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5%。新增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17家,建筑业企业总数居龙岩市第三。投入1.8亿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成功创建福建省首个县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科技孵化器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开展服务业“三比竞赛”,制订实施了扶持物流业、快递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梁野山创国家AAAAA级景区、狮岩创国家AAAA级景区、中山古镇保护与开发、兴贤坊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武平环梁野山自行车最美骑游路线入选2017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尧禄、新礤等5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全年,武平县共接待旅游人数207.07万人次、增长21.6%,实现旅游收入19.27亿元、增长26.2%。新增注册电商企业78家,实现电商交易额40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03.7亿元、增长11%,存款余额112.8亿元、增长8.1%。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9.6万平方米,增长9.8%,销售面积居龙岩市第二。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龙岩经梅州到龙川高速铁路完成可研审查,确定在武平设站。浦城至武平高速公路(武平段)完成省级工可审查。省道309线十方至县城“白改黑”项目和环城南路建成通车。环城东路、环城北路准备开工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7公里、危桥11座。完成水利投资4.8亿元。实现移动4G网络、电信光纤网络全覆盖。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建成平桥翠柳城市森林公园、平川河绿廊慢道(二期)等园林景观,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5.3万平方米。新增公交车8辆。城区公共自行车(一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实施背街小巷整治,完成夜景灯光工程和七坊路立面改造。新建城区供水管网12.5公里,排污管网10公里,燃气管网15公里。城区建筑垃圾处理场(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拆除“两违”面积72.5万平方米。第九期旧城改造项目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征迁工作。城区年新增人口超过8000人,常住人口突破10.6万人。乡村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投入建设资金5.1亿元。平川镇再次获评全国文明乡镇,城厢镇园丁村、中堡镇远富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岩前新显小镇成功列入全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完成新南街改造提升和狮岩景区提升工程。十方镇富坊街改造、集镇供水工程全面完成,新农贸市场已投入使用。东留镇桂坑村等15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成效良好。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 加快“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在龙岩市率先实行行政服务中心星期六上班服务制度。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增个体工商户2695户,注册资本4.2亿元,分别增长33.5%、10.6%;新增内资企业613户,注册资本22.4亿元,分别增长35.6%、6.1%。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制订实施了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十五条措施。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梁野山农牧股份公司正式成立。钢泓科技成功创建全县首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德光电荣获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对外开放不断拓展。积极融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年新增外资企业4家,注册资本180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73万美元,增长6.6%;实现外贸出口12.11亿元,增长22.8%。定光佛文化园区被国台办确定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第六届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出台加强基础教育十条措施,鼓楼幼儿园、文山幼儿园、第三实验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县医院创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有序推进,县中医院业务配套用房项目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完成整体迁建,东留、中山、中堡卫生院业务用房建成投入使用。客都汇文化创意产业园被确定为福建省13家、龙岩市唯一一家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大型古装汉剧《百姓镇轶事》荣获福建省百花文艺奖。成功举办“元初客家欢”乡村春晚,实现全球同步直播。成功承办福建省中小学生手球锦标赛。获市级以上体育赛事金牌56枚。城区部分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低保从每人每年2650元提高到3960元,城市低保从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5700元。建成河东、东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新建11个村级幸福院,4家社会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城镇就业1472人,农村转移就业2028人。2017年武平县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法治武平”“平安武平”建设不断深化。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厦门金砖会晤等重大安保任务。严厉打击涉骗涉毒涉枪等违法犯罪活动,市涉麻制毒重点整治乡(镇)十方、东留实现摘帽。在龙岩市率先实行城区烟花爆竹禁燃限放,被省纪委列为移风易俗试点县。

〔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武平县召开〕

2017年7月27日,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福建省武平县召开,这是武平有史以来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家级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汪洋副总理强调,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当省长时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这次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武平召开,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路,能更深刻、更系统、更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福建省副省长黄琪玉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韩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刘炤,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农村司司长郭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刘国强等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13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较重的省(区、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前,汪洋到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和县林权服务中心,实地了解集体林权改革进展和林权登记、流转、抵押等工作情况。

武平县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经过15年的接力奋斗,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脱贫致富协调发展,为全国林改探索了路子、树立了标杆,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

〔武平县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17年11月14日,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武平县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成为龙岩市唯一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11月17日,县委书记陈厦生代表武平县在北京接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表彰和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武平县自2006年开始探索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市民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其间,武平先后荣获福建省文明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荣誉称号,是龙岩市唯一的全国文明县城、县级全国文明城市。

〔武平县定光佛文化园区成功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17年5月,国台办批复同意在武平县定光佛文化园区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12月3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第六届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武平县岩前均庆院广场隆重举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局长黄文涛宣读了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关于同意在福建省武平县定光佛文化园区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批复》,并为基地授牌。

定光佛被誉为“客家人的保护神”,位于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的定光佛祖庙均庆院是海内外客家人的朝圣之地。近年来,武平发挥定光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连续举办4届海峡两岸定光文化旅游节,规划建设定光佛文化园区。2016年,第五届海峡两岸定光文化旅游节首次跨越海峡入台举办。 TLFaF4zbehikbycMh6cVfk962W9aay9s4Wm2PwH1xI0sRsmFHHB6uPkgIHExfP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