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周密安排,精心组织。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县级领导纷纷深入挂钩乡镇和县直单位开展宣讲。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宣讲230多场次;分层分类辅导培训,举办了全县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骨干培训班、科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学习班、县直单位党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等辅导培训127场次;开展形式多样宣传宣讲,县委成立20个宣讲团,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开展集中宣讲和互动交流解答,组建五大“小蜜蜂”宣讲队,通过“武平话”讲身边的故事,用老百姓的语言解答百姓关心的问题,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进到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工作的持久动力。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 化制定下发《实施方案》以及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两新”组织等各领域的《指导性意见》,推动全县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必学内容,采取领导带头学、列出清单学、辅导讨论学、竞赛测试学、红色体验学、区别对待学“六学”形式,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通知》,统一印制发放《党组织活动记录簿》《党员活动纪实手册》《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手册》,实施全程纪实、痕迹化管理;针对不同单位和党员群体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争”活动,着力解决一线党员“谁来管、学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结合省委巡视、巡察、主体责任检查等发现的问题,边学边做边改;针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林改现场会等重大活动协调推进问题,深入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制定出台《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办法》,引导党员干部深入落实市委2号文件精神,带头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县委成立了5个督导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列席活动、走访座谈等形式,分主题深入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实地督查,对督导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现场指出、及时反馈,责成限期整改,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分级分类实施全员轮训,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学习培训,全年累计培训学员700余人次;重点抓好科级干部、中青年干部主体班次培训,统筹组织妇女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和党外干部等系列培训班,全年累计举办主体班次培训班8批次,轮训学员600余人次;围绕中心工作举办专题研讨班、短期强化班,依托县委党校开设政务知识和讲解技能、基层党校师资培训、财经制度培训等各种专业化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425人次,进一步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坚持围绕发展、注重实绩,面向基层一线的用人导向。2017年,先后选派了368名干部参与“三大战役”等全县中心重点工作,保障了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2017年,提任(转)任干部77人(提任65人、同级转任12人),其中从一线提任优秀干部30名,占全年提任干部总数的46.2%。坚持能上能下,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结合实际,细化下的情形,将市委2号文件所列的8项33条不良习气表现以及“不冷不热”“不急不忙”“不疼不痒”3类情形24条突出表现融入“下”的具体制度中。2017年,共对8名领导干部进行“下”的处理(其中:免职工作不作为、不担当干部4人,免职违纪违法干部4人);注重奖优罚劣,出台《武平县实施“三大战役”奖励和问责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干部正向激励和逆向问责机制,2017年有5名抽调服务重点项目工作的科级干部被确定为优秀等次,2名干部因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被效能告诫。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一线干部考核机制,出台《开展一线考核干部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注重在一线考准考实干部,2017年先后对全县16个一线项目81名科级干部、96名一般干部进行了专项考核;着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于担当负责创新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治理“为官不为”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暂行办法(试行)》等两份文件,着力解决“为官不为”等突出问题;开展换届“回头看”,结合年度考核工作,对换届后班子运行情况和科级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全面检视,及时发现和掌握一批表现优秀和表现较差的“两头”干部。
从严从实干部管理监督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新要求,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信息通报制度的通知》,建立干部监督管理“负面清单”信息库,为精准选用干部奠定基础;从严报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组织全县281名在职正科级(相当正科级)满3年的领导干部和拟提任的正(副)科级干部,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对不如实报告特别是瞒报的,进行严肃处理。2017年3月,1名干部因未如实报告个人事项被取消任用资格;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开展干部职工在册不在岗专项清理整治和股级干部任免监督检查。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围绕干部选拔任用和巡察等工作开展重点查核,强化查核结果运用,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提名”,始终保持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
突出重点,落细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任务 着力加强农村党建。坚持选优训强班子,对5名主持工作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及时进行考核、任命;对11个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村,通过下派第一书记,增强工作力量;选送30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专题培训班,组织112名“薄弱村”党支部书记到省直机关工委党校进行异地培训,提升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能力素质;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村社共建”活动,推行“村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引导全县3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农业龙头企业与47个贫困村、1523户贫困户对接发展果蔬、养殖、林下经济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因村施策,发展特色产业、兴建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兴建物业等办法,拓展村集体增收渠道。全县58个贫困村全部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村均增加收入5万元以上。深化“全国林改第一县”成果,制订《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专项资金,投资股权、店面等资产,确保21个试点村每年村财经营收益不少于3万元。扎实推进城市社区党建。出台《武平县社区党建“四有三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五争五促”(即:争当模范居民先锋、争当民情收集先锋、争当政策宣传先锋、争当纠纷调解先锋、争当志愿服务先锋,促干部作风转变、促为民服务增效、促社区科学发展、促社区和谐稳定、促党群关系密切)和“五个一”服务活动(即:开展一系列创城宣传、一次清洁大行动、一次文明劝导活动、一条以上合理化建议),通过党员干部的合力攻坚、无私奉献,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后,在条件成熟的小区和商圈成立24个党支部,构建“乡镇党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四级组织管理体系。积极拓展“两新”组织党建。选派72名县直机关党员干部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加强工作督促指导,促进新单独组建党支部9个,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2.2%和84.1%。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开展“三比一创”(比觉悟、比奉献、比技能,创一流业绩)“双培双创”(把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争创党建好支部、支持党建好业主),着力打造星河电路、钢泓不锈钢、龙兴木业等10个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和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梁野仙蜜专业养蜂合作社等3个社会组织党建联系点,切实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着力提升学校党建。制定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配齐配强学校党组织班子,50个党组织班子中,书记、校长“一肩挑”16人、占32%。不断强化国企党建。落实国有企业党建36项重点任务,完成21家县属国有企业公司章程修订工作,筹备成立县国资党委,新成立国企党总支2个、党支部4个。
突出难点 , 不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 针对农村党组织设置不合理、党员教育管理难等问题,采取多种模式,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党组织。跨村联带组建党组织。把地域相连的5个村和区域内的电商创业园、客都汇文化旅游中心以及2个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全省首个跨村跨企联合组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环梁野山试验区党总支。整合资源升格党组织。打破“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纵向单一管理结构,把农村党员数50名以上、产业特色明显、条件成熟的平川镇城南村和桃溪镇小澜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部,大大增强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村社联合拓展党组织。构建“联合社党总支+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党员示范基地(家庭农场)+党员示范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体系,分片区成立5个联合社党总支,下设24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探索建立“村社共建”机制,联合社(合作社)与行政村开展党建联建、发展联谋、民生联促等共建活动,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
突出创新 , 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品牌 充分利用武平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福建省首个中国天然氧吧等优势,突出边界特点、红土特征、生态特色,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的载体,深入开展“红土先锋”党建典型培育,以点带面,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开展“创服务型党组织·建‘四美家园’”新农村活动。以创建兴业富民生活美、生态宜居环境美、文明清新乡风美、安居乐业和谐美的“四美家园”为目标,采取“党建+产业+生态+文化+治理”模式,安排36名县级领导、17名县委组织部干部、69个县直单位挂钩帮扶32个县级“四美家园”联系点,发挥政策、项目、资金的叠加效应,每年评选出“十佳‘四美家园’”,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进行奖励,计划用3年时间培育30个左右“四美家园”综合示范点,逐步打造生活美、环境美、乡风美、和谐美的宜居宜业宜旅新家园。深化村级后备干部“双挂双培”机制。提前谋划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解决村级后备干部断层、后续乏人等问题,每村确定3 ~5名年轻后备干部,分期、分批“外挂”到县乡部门单位、重点工程项目或“内挂”担任村干部助理、群团组织副职等岗位进行压担锻炼,着力把“外挂”干部培养成村主干、把“内挂”干部培养成村“两委”委员。2017,全县共选派798名村级后备干部接受培养锻炼,为换届打下坚实基础。健全村(居)组织“五项工作”考评机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完善村(居)“五项工作”(脱贫攻坚、综治维稳和村居社会管理、计划生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村居环境综合治理、基层党建)考评细则,县财政每年拿出500多万元资金,对综合考评优秀和单项考评优秀的村(居)组织,分别给予3万元和6000元的奖励,用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发放村干部绩效工资,有效缓解了村财薄弱、村(居)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激发了村(居)组织和干部的内在活力。
创新人才工作新机制 不断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出台《武平县“梁野英才”聚集计划(2018—2022年》《武平县柔性引才实施办法(试行)》《武平县教育卫生“双十”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各类政策;健全产业人才培养机制,为规模以上企业的技师及高级技师发放人才专项补贴,支持建筑业发展,鼓励建筑企业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成立梁野农牧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获得飞跃。
开创引才聚智新局面 发布《武平县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武平县年度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引进办法》,2017年补充专业技术人才216名、引进紧缺专业人才57名;稳步推进教育卫生“双十”人才引进,年度引进高素质教育人才10名;设立高层次人才工作室12家。并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重点培养与支持。
提升育才留才新水平 实施人才培训工程,选送46名企业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清华大学参加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组织63名引进人才参加任职培训班,提高引进人才胜任岗位要求能力;加强人文关怀,2017年近70名教师及引进人才享受公租房待遇,联系慰问生活困难人才、优秀人才及引进人才153人(次),发放慰问金12.5万元;建立人才激励体系,实行人才奖补政策,落实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享受生活补贴、安家费及购房补贴,全年累计为61位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发放人才补贴45.24万元,为规模企业50名引进人才发放人才补贴27.72万元。强化管理考评力度,制定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引进人才后续管理、考核和制约退出机制,加强引进人才的跟踪管理和考核,确保各类人才能真正引得进、留得住、发挥好。
始终坚持政治立部、能力强部、制度治部、作风正部,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学习廖俊波,争当优秀组工干部,争创模范部门“一学双争”活动,引导组工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在部机关推行“一线工作法”,安排组工干部参与“三大战役”、挂钩重点项目、后进村整治、基层党建联系点和驻村蹲点等,先后安排3名部机关干部参与象洞镇生猪养殖业整治,安排2名干部参与东环路改造重点工作,2名干部驻村蹲点,促进干部在一线实践中锻炼成长;积极抓好组工干部的跟班学习、轮岗锻炼、结对帮带等工作,使组工干部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着力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