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税收负担的经济含义

一般来说,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向政府履行缴纳税款的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对纳税人来说,表现为缴纳税款后自身可支配收入减少的一种经济现象;相对于政府而言,纳税人承担的负担不仅仅是税务部门依法征收的税收收入,还包括政府其他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收取的各种“费”和基金收入。因此,广义上讲,税收负担还应该包括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向纳税人征缴的其他规费收入,即“非税收入”。而且从广义来讲,税收负担问题并不简单是多少和轻重问题,而包含更广泛的内容。不但要看税收占纳税人收入的比例,而且要联系到整个分配结构、税收收入的用途和税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社会公众对于税收负担的直观感受是,国家征税后自身可支配收入的减少。而经济学家由于观察和分析角度的不同,对税负形成了不同的界说:(1)税负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应缴纳的税款;(2)税负指纳税人或征税对象承受国家税收的状况或量度;(3)税收负担就是税收在不同人身上引起的社会福利后果与社会效率后果;(4)税负是所征税收的最后着落。但实际上,当人们谈到税负时,指的是纳税人是谁,以及所纳税款是多少。可见,观察和分析的角度不同对税收负担的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同。

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界定税收负担?笔者认为应从税负运动与国民经济全过程进行考察。首先从税负运动过程考察,税负运动的起点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税收既然是国家对纳税人所占有和支配的收入或财产的无偿征收,就必然减少纳税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得的份额,对纳税人来说,就构成其税负。其次从税负转嫁过程考察,就单个纳税人而言,某些纳税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可能转嫁其税收负担,但就社会整体来看,税负转嫁只能引起个体负担者之间的结构变化,国民总体负担不会改变。最后从税收与国民经济运行的动态关系考察,国家征税不仅调节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而且对储蓄、投资、消费、劳动等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如果征税对私有部门(个人和经济实体)的正常经营决策和行为发生扭曲作用,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损害,就会使纳税者所承受的牺牲超过所纳税金,造成福利损失,形成税收超额负担。因此,本书将税收负担定义为国家征税而给纳税人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包括收入损失和福利损失),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国家向纳税人征税不仅改变了纳税人占有和支配社会产品的总量,也改变了各个纳税人之间占有和支配的社会产品比例,由此形成了国家同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这种分配数量关系直接反映的,就是“谁”和“谁”就“什么”按怎样的标准进行分配以及分配的结果怎样的问题。

作为税收经济学范畴的研究对象,税收负担还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其体现在:(1)税收负担表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分配关系,即社会剩余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状况,体现生产的社会分配关系的某些方面,反映出经济基础的特定属性。(2)税收负担的主体是具有一定群体特征的纳税人集团,而不是单个纳税人或没有关联特征的纳税人的简单集合。纳税人只有与特定空间或特定社会活动行为联系起来,才能成为税收负担主体。(3)税收负担的物质源泉是纳税人掌握的可支配产品,即来源于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总产品扣除物质消耗和劳动者基本消费后的剩余部分。扣除后的剩余产品形成纳税人的可支配产品,并在可支配产品的基础上生成实有纳税能力。(4)税收负担所表现的基于纳税能力与实纳税额相互关系基础上的数量关系的基本表述形式,是实纳税额占当期纳税人可支配产品数额的比重。此外还有实纳税额占总产值比重、实纳税额占净产值比重等多种形式,但这些形式都是由基本表述形式派生出来的。

税收负担作为税收分配的数量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绝对额,即纳税人应当支付给国家的税收款额,它反映的是国家通过征税而对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规模;二是相对额,即税收负担率,是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其计税依据价值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国家通过征税而给纳税人带来的税收负担的程度。

我们在考察税收负担水平时,可以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进行。在微观层次上,考察各个纳税人的个别税收负担,重点考察税收占纳税人的销售收入额、营业额、所得额或资产价值额的比例。在宏观层次上,把税收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或者说考察整个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水平。这种反映一国总体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我们把它称之为宏观税负。

既然税收负担表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数量关系,那么它就应包括分配的主体、分配的客体(或称分配对象)、分配的依据标准和分配的结果。为了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税收负担的真正内涵,在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国民经济运动过程,对税收负担的主体及其特征、税收负担的客体及其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形成一定的税收负担概念体系。 ulzSGgFyn6m9cp5vfjTR0fK3WYV/nwOdjdB5O5mpvfapYdQYnPvcNQ2OrxNWxqX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