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存在于经济活动的各领域,贯穿于商品与劳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干预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府、企业和家庭的切身利益。税收的核心问题是税收负担问题,税收功能的发挥,是通过一定的税负水平和差别税负影响和改变市场参数和经济预期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负担水平一方面影响政府集中财力的多少,从而影响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证和宏观调控功能的强弱;另一方面影响到微观经济主体的负担,从而调节和制约其经济行为。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入和税收规模的快速增长,税收负担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因此,进行深入系统的税收负担理论研究、量化方法研究和实证分析,对我国税收理论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理论研究部分,本书认为,税收负担是指国家征税而给纳税人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包括收入损失和福利损失),其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既然是一种分配数量关系,那么它就应包括分配的主体、分配的客体(或称分配对象)、分配的依据标准和分配的结果。为了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税收负担的真正内涵,我们有必要结合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对税收负担的主体及其特征、税收负担的客体及其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形成一定的税收负担概念体系。从宏观来看,由于政府收入结构的多元性、税制的非统一性、税务管理能力的差异性等都将作用于宏观税负的形成,因此,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税收作为国民经济的外生变量,其任何变化都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一国政府在设计税制和制定政策并通过税收取得财政收入时,必须尽可能地发挥税收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将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实现税收的合理负担,为此,必须遵循一定的税收原则。借鉴西方税收原则理论,依据我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本书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制度应体现财政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适度原则,而这些原则构成了合理税负的本质要求。从理论上讲,合理税负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税收总量征收适度、税收负担公平和税负调节有效。其中,适度是实现合理税负的基础和前提,公平是实现合理税负的保证,效率是实现合理税负的目标。

在税负量化方法研究中,本书尝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税负量化分析方法,选择我国宏观税负量化分析方法,以指标体系法作为研究我国宏观税负的基本方法,形成了由模型分析法、弹性分析法、差异系数法共同构成的税负量化分析方法体系。本书在模型分析法中,利用宏观税负形成模型,分析在宏观税负的形成过程中, GDP及各构成要素对宏观税负的影响程度,并利用宏观税负的经济影响模型,分析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宏观税负对国民经济总规模及各要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在弹性分析法中,用税基弹性反映税基变动对税负变动的敏感程度,揭示税负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在差异系数法中,设置税负差异系数法,以一个数值来全面反映税负差异的总体情况,便于税负差异的国际比较和动态分析;在指标体系法中,设置了包括 3 个子体系、13 个指标在内的宏观税负指标体系。

进入实证分析阶段,本书以合理税负的基本要求——适度、公平、效率为主线,采用之前构建的量化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税负水平、税负差异、税收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对宏观税负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税负呈现出先降后升之势,但与世界众多国家相比,我国小口径宏观税负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增长对税收收入增长始终具有正影响,物价变动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有时为正有时为负,税收政策及税收征管近年来对税收收入增长具有正影响。依据我国税负水平实证分析结果,本书建模计算出了我国的最优宏观税负。其次,对我国宏观税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主要是在不同地区、产业和所有制经济之间进行。本书在地区税负差异分析中,从税负差异变动趋势、税收收入弹性系数、税负差异系数三个方面对我国各省(市、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税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税负差异系数;在不同产业税负差异分析中,从产业税收、产业税负、产业税收弹性三个层次逐步深入地进行了税负差异分析;在不同所有制经济税负差异分析中,重点进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税负差异、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税负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形成我国税负差异的主要因素,即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税收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税收的经济效率分析中,重点研究我国税收经济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找出提高税收经济效率的有效途径;在税收的行政效率分析中,采用征收成本率、人均征税额和税收成本收入弹性三个指标,分别对税收征管机构效率、纳税遵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征税额的持续增长,对我国税收行政效率提高具有主导作用。

在政策建议部分,本书针对我国税收负担在适度、公平和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本书实现合理税负的政策建议: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税负适度;促进税收结构平衡发展,实现税负公平;强化税收征管,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由于本书成稿于 2006 年,此后再未修改,所以书中所用资料已显陈旧,所提政策建议也是根据当时情况分析提出的,现在出版此书实恐贻误读者,如果书中对税收负担的总体认识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对读者有些许参考,也就足矣。 KEnXwybkRTL5roooAkdbj/PzWcWG/dVLC3DwGLlsljMfl/ojiHiPN58o4Syetf7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