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文化的间断性与连续性

每一部中外历史,文化史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人类文化发展由低级到高级螺旋形发展,虽有倒退或重复,但总的呈上升趋势,中间也有间断性,出现中止,停滞或倒退现象。

科技史告诉我们:公元前 3—前 2 世纪希腊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地心说、地圆说、原子论,有的是哲学猜测(如原子论),有的则经过天文观测与计算。希帕卡斯(前 2 世纪)自制和发明了天文观测仪器,计算出月球直径是地球的三分之一,月球和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 33 倍,和现代计算数值只相差 10%左右。但他却错误地判断地球是中心,这一观点与上帝创世的观点相符合,因此被中世纪基督教会错误地支配了 1000 多年。

阿里斯塔克(前 310—前 230)这个被后人称为“古希腊的哥白尼”则提出日心说,指出太阳比地球大,二者的比例约为 7.1,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都按圆形轨道绕日而行(现在知道是椭圆形轨道)。

被称为“地理学之父”的埃拉托斯特尼(前 276—前 193)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当时最准确的地图,已分出纬度与经度,他根据两地日影的差距算出地球圆周,与现代计算的数值误差不到 200 英里,他根据印度洋与大西洋潮汐相似的原理,推测两洋相通,第一个提出从大西洋向西航行可到达印度的“地圆说”。

但这些科学论断被中世纪欧洲埋没了 1000 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重新提出日心说(30 年观测与计算)并被公众所认同。

15 世纪哥伦布在“地圆说”的鼓舞下,不信走向大西洋的尽头会掉下地球的妄言,大胆尝试首次航行大西洋,并发现新大陆,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科学家道尔敦(1766—1844)在化学当量定律(化学反应中的重量比例关系)与定比定律的基础上确立了科学原子论(1803)。

上述事实说明文化有时因统治阶级提倡与反对而具有间断性特点(当然也有自然造成的,如火山爆发掩埋了庞培城所造成的文化中断)。这一特点也与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有联系,不同的是有时第一个被否定的事物可能是真理,有时可能是谬误。

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体系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否定,被批判,但到了 19 世纪又出现了新托马斯主义。美国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又重提“上帝创世说”以反对进化论(见刘健统《科学技术史》,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6年)。都说明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较量与论争远远没有结束。

人类科学中的未知数及未能解释的宇宙许多神秘现象包括人自身精神领域中的复杂现象都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也是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至今长达 2000 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文化的这种间断性特点之外,更多的文化具有连续性特征。如古希腊文化接受了古埃及与巴比伦文化的影响,古罗马文化是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同源但又各有发展的继承性与独创性。

中国各朝代文化对前人的继承中显示出哪个朝代推崇儒家学说,哪个朝代就能实现文明教化,清朝统治者接受了元蒙以武力征服统治不能长久的教训,也要利用儒家文化来统治中国。在儒教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甚至把儒家理念引进经商、从政的活动中去。佛教、犹太、基督教的文明能延续至今,因为它们能合情合理的顺从民心,从善从仁,博爱平等,维护社会秩序与生存安全,才沿用至今,而一些霸权文明都消失了,灭亡了,因为它们违背民意,只能称霸于一时或多则几百年,不能称霸于永远。 258B1ftE1ocDY4MeV4nmP+Cqa1NBNpXRD7Muei4LD7Wb9TtFGOLvJBpdXj7gHI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