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词汇研究涉及的问题

词汇研究包括很多不同的领域,比如词的定义、词汇量的测试、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影响、词汇学习策略、词汇教学方法、双语心理词汇、词汇储存、提取及使用,等等。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集中在词汇量或者词汇发展的宽度问题上,部分回答了词汇能力的静态结构,而未能回答二语词汇“深度”习得的关键问题:掌握一个单词意味着什么?词汇“深度”或“质量”是如何发展的?近十年来,研究者将词汇研究的重点从词汇的宽度方面逐渐转移到了深度方面,即从对词汇“量”的研究转移到对词汇“质”的研究,如对单个词各种知识(如发音、拼写、意义、搭配、词性、联想等)习得过程的研究。

1.2.1 词的界定

理论上,人们对词的界定,可以概括为“词是有意义、有一定语音形式、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为了使词的分析更具可操作性,语言学家们提出了若干与词有关的术语,包括token (词形)、 type (词次)、lemma (词目)和word family (词族)等。词形指在书面语或口语中出现的每个文字符号,无论它们的形式是否相同。当人们说一篇文章有多少词时,他们指的是文章有多少个词形。词次指每一类不同形式的词形,如“word and word family”是 4 个词形,3 个词次。“and”,“word”,“family”是 3 个不同形式的词形,因此它们是 3 个词次。词目是由一组词构成的,包括一个主词(headword)和它的一些屈折变化形式( inflectional forms),如work, works, worked和working可视为一个词条。词族则是由一个主词、它的屈折变化形式和一些规则的派生形式( derivative forms)组成,如work, works, worked, working, worker。在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领域,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词族的概念来衡量二语学习者的词汇水平。

1.2.2 词汇的定义

与“词汇”一词相关的表达在英语中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vocabulary, lexis, word, lexeme, lexicon, lemma等,这些表达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vocabulary”是指一种语言所有单词(words)的集合。 Lexis与vocabulary差不多,也可以用来指一种语言中的所有词汇。根据Lewis (1993)等人的观点,词汇不仅指字典上所列的单个词项,还应包括更大的范围,如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s)、成语(idioms)等由多个语汇组成但表示整体意思的“语段”(chunks或者multi-word chunks)。在他们看来,本族语者大脑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不是一个个的单词,而是一块块的语段,使用的时候也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组织起来,而是将整个语段抽取出来表达相关的意义。

1.2.3 词汇量

对于“二语学习者应该掌握多少词汇?”这个问题, Thornbury (2002:21)指出,阈限(threshold level)词汇量,或者说用于大多数情况的核心词汇(core vocabulary)量是 2,000 词族。核心词汇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词汇,这一概念对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和外语教学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汪榕培 2000:3)。2,000 核心词族是大多数本族语者日常会话中使用的词,认识 2,000 英语核心词族可以使读者熟悉大多数文章中将近 90%的词。有人计算过,用每周 50 个词的速度,学习者可以在 40 周,或者说一个学年的时间里,掌握 2,000 个核心词汇。但是,这是阈限或者说是最低限度词汇量。大多数研究者建议,基础词汇量至少要达到 3,000 词族,更高要求需要超过 5,000 词族。3,000 至 5,000 词族是理解性词汇量,而表达性词汇量是理解性词汇量的一半,即口语和写作需要的基本词汇量大约为 2,000 到 3,000 词族。如果一个词族平均对应 4 个单词的话,二语学习者应该掌握 12,000 至 15,000 个理解性词汇,8,000 至 12,000 个表达性词汇。据此,我国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必须(应该)掌握的词汇量做出了规定。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初中英语学习者要熟练掌握 800 左右的单词,还要求扩大掌握 400 至 500 个认读单词,共计掌握 1,200 至 1,300 个单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十级要求词汇量为 2,400 -2,500 个单词,八级要求是 3,300 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词汇量是 4,800词,较高要求是 6,400 词,更高要求是 7,600 词。英语专业八级对词汇量的要求是 13,000 词左右。

1.2.4 词汇知识

二语学习者应该掌握什么样的词汇知识, Cronbach从词汇的多个维度出发(dimensional approach),对组成一个词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界定(1942)。他指出,完全了解一个词涉及五个内容:1)概括( generalization),即能给一个词下定义;2)应用( application),即能选择该词的合适用法;3)意思的宽度( breadth of meaning),即知道该词的不同意思;4)意思的准确性( precision of meaning),即能在不同情境下正确使用该词;5)灵活性( availability),即能够产出性地使用该词。 Cronbach的这个定义很明显的一点是没有包括词汇知识的其他层面,如拼写、发音、词形和句法特征以及搭配。而Richards (1976)的定义相比来说内容更丰富一些,包括词频、语域、句法、屈折变化、联想、语义特征和一词多义,但同样没有提到发音、拼写和搭配。 Nation (2001)在修订了 1990 年的词汇框架后把早期的框架从接受和产出两个角度划分为三大方面:1)形: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词性;2)义:包括词形、意义、概念、所指和联想;3)使用:包括语法功能、搭配、使用限制如语域和词频。而Qian (1999)则直接提出,词汇知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词汇的广度和深度。他把词汇的广度定义为词汇量的大小,也就是学生至少对其意思有一个粗浅了解的词汇数量;而把词汇的深度定义为学生对词汇多层次的了解,即对词汇掌握有多深。词汇维度法的提出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具体量化的丰富模板。

马广惠(2007)将这些成果纳入一个总体描述框架中,认为二语词汇知识总体可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元词汇知识和词汇知识(图 1. 1)。学习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思考和分析,或者通过教学者的讲解,获得有关词的宏观知识,即元词汇知识,二语词汇知识框架应该包括对这部分知识的描述。另外在语言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学习策略研究中,有元语言知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的概念,那么在词汇习得研究中,也可以有相应的元词汇知识的概念。元词汇知识是有关词的宏观知识,涉及词的概念、词义、词的规则和词的变体等不同方面。词的概念回答“什么是词?”的问题;词义知识涉及词义类型和词义关系;词的规则涉及词的音位规则、构词规则、句法规则和语用规则;变体知识涉及词性和词义因社会、文化和语境不同而出现的变异。学习者可以运用元词汇知识计划、管理和监控二语词汇学习。元词汇知识既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习得,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学得。

图 1.1 二语词汇深度知识

由此可见,习得一个英语单词,绝非记住其字面意思那么简单,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想真正掌握一个单词,不仅要学习该词的意义,还要学习该词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流利成功的交际提供保障。

1.2.5 词汇联想

词汇联想知识是指词汇的同义、反义、上下义、搭配和语音等知识,产出有意义的词汇联想能力是二语学习者词汇能力的最重要方面之一,也是自动语言产出的重要指标( Nation, 2001; Schmitt, 1998b;Schmitt & Meara, 1997 )。词汇联想研究能为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发展,而不是接受性词汇知识的渐进习得,提供建设性支持( Henriksen,1999)。证据表明,即使二语学习者已经习得了足够多的二语词汇知识,其联想知识仍远不能让人满意( Schmitt & Meara, 1997 )。二语学习者经常抱怨,即使他们记住了大量单词,在进行提取时仍然困难很大。因此,词汇联想可以作为诊断学习者词汇发展质量的一种手段,因为词汇联想模式能够反映“心理词汇的组织和词汇知识习得的过程”(Read, 1993:359)。 LP+sqXA7XUKh4JPikh2Y6oclscls34Xbgdxqpl9FJLqUlMWKL5stsHsJ6b3IRj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