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本研究旨在通过两个自由词汇联想实验,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组织模式和发展路径。实验 1 是纵向的历时跟踪调查,共持续三个月,于 2006 年下学期在山东某职业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两个自然班的 50 名学生中进行,40 个低频刺激词从被试精读课本的两个单元中精心选出。实验 2 是横向的共时调查,于 2008 年上学期在海南进行,包括四组不同英语水平的被试,他们来自三个不同的自然班,第一组被试有 52 人,来自某重点高中二年级,第二、三组被试分别有 57 人和 60人,来自某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三年级,另外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 30 名英语教师也参与了实验。45 个高频刺激词选自著名的Kent-Rosanoff词表,在选词过程中尽量避免易引起常规反应的单词。

基于两次实验的结果,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四个研究问题:

第一,两次实验中被试四种不同的反应类型有何共同发展趋势?语义和非语义联想反应有何共同的发展趋势?

第二,新学低频词和常用高频词分别是怎样融入到第二语言心理词汇中的?

第三,是否真的存在从组合反应到聚合反应的转变?

第四,是否高频刺激词产出更多语义反应,低频刺激词产出更多非语义反应?

本研究中使用的统计工具是SPSS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11.5 和Excel 2007。两次实验收集到的所有反应词全部输入电脑。实验 1 共有4920 个反应词,实验 2 共得到反应词 8100 个。

对这些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包括:

第一,计算每种反应类型的频数和百分比。

第二,以反应类型为因变量,用频数分布( FREQUENCIES)和卡方检验(CHI-SQUARES)的方法,比较反应类型在三次测试和四组被试之间及其内部的差异是否显著。

第三,运用柱形图和折线图加工数据,以清楚地显示研究结果。

实验 1 的数据分析结果证明,三次测试中被试对新学低频词的反应以语音及其他反应为主(占一半左右),但随着被试语言接触和词汇知识的增加,确实存在从语音反应向语义反应的转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探究性的结论:随着更多生词被学得、熟悉并进一步融合,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逐渐从语音向语义稳步发展。对单个词汇发展路径和单个被试反应表现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发展模式,但也有倒退现象发生,即从语义反应倒退回语音反应,因为语言接触和实践的缺乏导致了单词的遗忘。心理词汇的这种动态特征表明“词汇学习是递增的”,“词汇习得需要反复的接触”。

实验 2 的数据分析结果证明,四组被试对常用高频词的反应以语义反应为主(占三分之二以上),随着被试语言水平的提高和词汇知识的增加,语义反应比例逐渐增大,语音反应比例稳步减少,即被试心理词汇的语义联系愈来愈多,但是语义联系中的聚合知识发展迅速,组合联系(即短语知识)相对较弱。四组被试都产出了语音及其他反应(尽管高水平的教师组被试产出的该类反应较少),这也许表明:语音在二语心理词汇组织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即使在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语音也没有被完全放弃。

本实验研究充实了当前二语心理词汇的理论并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一,本实验研究揭示了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发展模式: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和语言水平的提高,二语心理词汇中的联系逐渐从语音向语义稳步发展,但由于遗忘,也有倒退现象存在。也就是说,词汇习得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终生的过程,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发展路径不是线性的,而是有些∪形或∩形的发展趋势,呈螺旋式上升。

第二,本实验研究的发现向传统所谓的组合→聚合反应转变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让我们对成人二语词汇语义关系的建立有了新的理解:二语词汇联想知识有着不同于一语的特有发展路径,即成年二语学习者的聚合知识优先发展,组合知识的发展相对较弱,聚合知识一直强于组合知识。

第三,本实验研究还证实同一词族的单词在一语和二语心理词汇中的储存方式是不同的,即:同一词族的单词在一语心理词汇中大部分储存在同一词条下,而在二语心理词汇中往往分别独立储存。这种储存方式使得二语词汇不能像一语词汇那样被迅速高效地提取,故二语心理词汇需要重组。

第四,本实验研究表明,新学生词的语音和形态在二语心理词汇中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可能首先是以语音为主,即把不熟悉的词通过发音和别的词建立联系也许是词汇习得过程的第一步。因此,心理词汇组织基于形式的特征不是语言水平的表现,而是每个单词习得必经的基本阶段。

第五,本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二语学习者习得抽象词、低频词以及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单词要比习得具体词、高频词和没有文化内涵的单词困难多一些。

本实验研究对二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二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母语的中介作用。

第二,二语学习者要重组二语心理词汇,以加强二语词汇的联系。

第三,二语词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制订长期的词汇学习计划。

第四,注意词汇组合知识,即搭配知识的教学与积累,等等。

由于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付玉萍
2013 年 12 月
于海南三亚 OtgwEdDSV0lXyKeRHJLMhJQurP1qZ8bxJpTBIveLGcZBcEvl0jEdInpUr6lmrm8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