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国内的二语心理词汇研究

与国外的心理词汇研究相比,国内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桂诗春和其他研究者开始了心理词汇调查,起始阶段只是对国外心理词汇理论与研究的介绍,很少有数据支持(杨亦明等,2001)。桂诗春(1992)经过几项启动实验发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是围绕语义网络组织的,能够用这个语义网络激活扩散,这反过来也能帮助提取单词。董燕萍(1998,2002 和 2005)基于她的博士论文成果,提出了一个双语心理词汇的共享非对称模型。

尽管词汇联想研究在国外是一种很普遍的探索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的研究方法,但在国内却一直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关注,只是最近几年才有少数几位学者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了词汇研究。李红(2004)的词汇联想实验结果显示,二语词汇知识对高效的学习者加工语义信息有明显影响。以Wolter的词表为刺激词,张淑静(2004)调查了部分中国高水平英语学生对高频词的联想反应,结果表明,受试的反应中存在着大量的语音反应,部分证实了Meara的二语心理词汇语音说;她对部分低频词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随着词汇知识的增加,二语心理词汇中的联系逐步由语音向语义发展。白人立(2005)探讨了中国部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联想反应,结果显示:被试的二语心理词汇语义联系要比母语脆弱得多;被试对不熟悉词的联想多是语音反应或无反应;被试的词汇联想受到语言、认知固化和母语文化的影响。 CgDkKoWqCY6epTSS0heZA8+WrHz/9lyAdEMBNgWuk3bco+o08oWpk0Np0wlaKXw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