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培养英语思维,提高英语成绩
——英语学科优秀生培养策略的探索

随着英语高考难度的下降,学生成绩越来越高,原来的高分 130 分已经普遍化,今年我校的平均分已超过 130 分,所以现在只有超过了140 分,才敢称“高分”。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考到 140 分呢?人们常说,高考考的是能力,那么,这个能力指什么?《2015 年高考考试说明》在提到英语学科时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外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回归语言的本质,把英语当成交流的工具去完成任务。那么,如何能够培养这个能力呢?语言学家们认为,要学会用英语做事,首先要学会用英语去思考,用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2014 年高考英语学科改进意见》要求“鼓励学生尝试用英语进行思维,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英语高考考查的是学生基于英语思维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要想让学生取得高分,就要在教学中培养英语的思维能力。以下是我在培养学生,尤其是优秀生英语思维能力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三年教学的总体规划 高一高二重应用 高三转应试

陆游关于做学问的一首诗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高三的成绩很大程度来自高一高二的积累,所以这三年我的规划是高一高二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情景,让他们充分去接触真实的语言,然后用英语去解决一个个任务,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培养英语思维能力。高三的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再用这种能力去解决试卷上的问题,他们只是需要熟悉题型和做题套路这些形式上的东西。高一高二学生所接触的语言和任务的难度远远高于试卷的难度。以培养英语写作思维能力为例,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写作思维的培养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真实的语言输入——赏析——模仿——改进——创造(输出)。所以我高一高二除了考试,从不让学生做高考写作练习,因为那是在考查思维能力,没有语言输入,何来输出?高三之前,写作之前,我让学生看视频,听演讲,读文章,讨论内容,分析语言,在进行大量的真实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再通过写读后感、观后感、人物分析、戏剧表演等形式进行输出性练习。这样,学生学到的是真正的英语思维能力,这种练习的难度远大于高考写作练习,收获的也更多。

整合教材 全面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三年的英语教学,必须依托一个好教材,才能让学生有所依靠。但高考并不拘泥于一本教材,这给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也给老师备课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英语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语言的教学是以情景为依托的,生活每天都在变化,情景日新月异,要让课堂生动鲜活,教材必须与时俱进。同时,各种教材要适当取舍,全面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高一高二时,我使用了牛津教材 New Headway English (语言地道,词汇丰富,题材接近英美人真实生活), Studio Classroom (话题与时俱进,外籍人士主讲,语言地道,文化背景介绍多),人教版教材(后因为内容过老,语言不够生活,根据实验班学生特点,果断停用)及自编材料(话题与时俱进,以名人演讲和影视作品为主,体现真实的英语思维方式)。高三复习我选用了以话题为纲复习词汇和写作的《红魔英语》,和以此为基础的自编材料(以名人演讲和影视作品为主,体现真实的英语思维方式),保证学生在应试的同时也能输入真实的语言。以下是各种教材的使用情况。

表 1 教材使用情况

续表

高一高二原版教材的使用,可让学生输入真实的语言,学习真正的英语思维。同时,课外材料的选择让学生了解文化,为英语思维提供背景和说明。大量的真实语言的输入,为学生输出提供了必要的语言积累。其实,高考的试题文章均出自英美原版杂志书籍及流行网站,语言真实地道,灵活实用,和中国教材上的语言有一定的差距。平时学生接触的语言越接近原版,他们的英语思维越能建立,他们在考试中才会产生熟悉感,自信心才会增加。

以文化为载体 建立英语思维

学习英语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英语背景下的文化。学习语言是相当枯燥的,学习自己的母语就很简单,主要是由于从小就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形成了固定的文化思维。那么,如果在学习外语时可以遵循相应的文化思维,就会有很高的效率。我们中国人运用的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从小学习汉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汉语语言思维。优秀的学生往往很自信,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常有意识地去创造一些语言,但他们又没有完全达到灵活应用语言的程度,这就产生了“chinglish”。而且,他们在分析一些英语文章时常常用自己文化的因素去衡量英美文化。因此对优秀生来说,学好英语必须形成英语的思维方式,摆脱汉语思维的束缚。高中学习中,英语文化意识的渗透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阶段,包括高三。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应该了解这个国家的时事要闻,力求让自己的思想与那个国家同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那种语言。去年 11 月,在高三复习“国家”这个话题的词汇时,我在找课外阅读材料时忽然意识到第二天就是苏格兰公投日,如果同意独立的票数多,苏格兰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大英帝国的未来就要改写。这对学英语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于是,我找到了卡梅隆首相的演讲视频,设计了听说课的学案。第二天在复习完词汇后,我让学生看了这个视频,让他们阅读了演讲原文,然后再根据演讲内容分析苏格兰独立对英国的影响。对英美国家的时事的探讨让学生把语言当成了工具,在使用语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了,在分析英语试题时理解力也会更强。

英语学习的 i +1 理论

语言学习者要接触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要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即i +1 公式,i代表习得者现有水平,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单纯主张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输入”,只有当习得者获得比他现有语言水平略高一点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内容的理解而不是形式时,语言学习才能产生效果。这个理论对优秀生极为重要,也是我备课讲课一直遵循的原则。英语学习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语言内容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高考也是以语境为依据的思维能力的考查,我让学生阅读的原版教材和课外读物,一定程度上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学生开始接触觉得有难度,但这正是学习的契机,可以根据学生水平调整使用的方式。如 Studio Classroom (中级)本来是听力辅助教材,但学生高一入学时阅读文章都觉得有难度,更别说听力了,我就把它当成阅读材料用,作为词汇和写作的补充。高二的时候,学生觉得这本书作为阅读简单了,我就让学生当作听力练习,这样把他们的听力水平提高了很多。后来,学生又觉得 Studio Classroom (中级)听力也容易了,我就引进了这个教材的高级版。每次,我都让学生感觉教材比他的现有能力高一点,这样一来他学习的重点放在了理解教材的内容上,更有利于思维的培养。 fu+VQnNWOhXt+8zOp4fsYB6InNkSzutAZnYRvOhyU55pr5B73PMxzQ0Bosxa9H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