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周,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约生于公元前 369年,卒于公元前 286 年。庄子是战国时期唯心主义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庄子》一书。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派的思想,故后世人把他与老子合称为老庄。
庄子才华横溢,喜怒哀乐,爱恶悲伤,情动于中,发为文章。其文雄奇恢宏,有如万斛源泉,汪洋恣肆,妙趣横生,幽默辛辣,具有移情益智的巨大艺术魅力。他的《庄子》一书,彪炳古今,鲁迅称道该书:“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他那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瑰玮蕴藉的寓言,丰富多彩的比喻,辛辣的讽刺笔调,多变的句式,生动的词汇,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罕有匹敌。
但是,在那天下大乱、诸侯纷争、风云变幻的战国年代里,各地区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一切都处在急剧变革之中。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的庄子在抗争中败北,失去了贵族的爵位和俸禄,变成人微言轻、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庄子一生除一度在家乡出任过管理漆园的小吏外,终生穷困潦倒,隐而不仕,致力于著述和讲学。他身居僻闾隘巷,衣食艰难,曾靠编织草鞋谋生。(《列御寇》)有时断炊,要跑到监河侯家借米。(《外物》)甚至接受魏王召见,身上穿的依然是打着补丁的粗布旧衣,破裂的草鞋也用麻绳绑着。(《山木》)正因为如此,庄子对使他沉沦的封建等级社会以及为这个社会服务的儒家说教仁义礼智和功名利禄等深恶痛绝,有如骨鲠在喉。于是,他借助寓言故事阐发思想观点,以奇幻诡异的虚构,瑰丽魅人的形象,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抨击与他格格不入的现实。
庄子抓住春秋时期“田氏代齐”的历史事件,抨击齐国大夫田桓取代齐简公立国是大逆不道,指他是靠“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并进而指出:“彼窃钩(腰带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谴责建立封建制的地主阶级为窃国大盗。
庄子对地主阶级的功名利禄鄙夷不屑。有一次楚威王派两个人带着重金请他做楚相,遭到了他的拒绝。他对热心追逐功名利禄的人,往往以诙谐幽默、辛辣尖刻的语言进行冷讽热嘲。据《列御寇》载,宋国有个曹商,曾替宋偃王书使秦国。临行前,宋王赐给车数辆;至秦,因其游说有方,秦王又赐给车百辆。此人归宋后,向庄周夸耀此事,庄周戏弄他说:“我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医生诊治,能割破毒疮使之溃散者赏车一辆,能用舌舐痔疮者赏车五辆,诊治的手段越下贱赏车就越多。莫非你也是为他治疗痔疮,不然为何得到那么多辆赏车?”
庄子深恶儒家仁义礼智说教。他挖苦儒者表面上道貌岸然,宣扬仁义礼智,暗地里却在干男盗女娼的勾当。《外物》有一则小品,就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儒生口唱诗礼,结伙盗墓的情景:
大儒生站在墓顶上,焦急地向下传话:“天已黎明,太阳就要升起,事情办得怎样了?”
小儒生悄声回答:“裙子和短衣还没有解开,发现嘴里含有宝珠。”
大儒生赶紧吩咐小儒生说:“古人有诗云:‘青青的麦穗,可惜长在坟地上’。这个吝啬鬼活着不散财施舍,死后为何又把宝珠含在嘴里?你们的动作要小心,先用手按住鬓角的部位,后用铁锤慢慢撬开下巴,再轻轻地分开两颊,千万不要损伤嘴里的宝珠!”
在认识论上,庄子把老子本不太正确阐述的对立统一思想所产生的相对主义加以无限的发挥,认为客观对象万物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从而否定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至乐》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周的妻子死了,友人惠施闻讯前来吊丧,发现庄子在门前蹲坐鼓盆而歌,便指责他不哭祭妻子,只顾自己快乐,有违天理人情,做得太过分了。庄子却回答说:“不然。你不了解其中的奥妙。她刚死的时候,我也是极其痛苦和悲伤的。可是冷静下来思考,才深知她始初本无生命,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她原本处在若有若无的恍惚状态,后来慢慢形成气息,气息而后变成形体,形体再变而成生命,如今又变而为死。这种生而死亡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应时交替那样自然,根本不用大惊小怪。你看她现在安详地休息在天地之间,我倘若在旁哭哭啼啼,岂不也是有悖于情理吗?”
显然,在庄子看来,生和死本无区别,生是死的继续,死是生的开始(《知此游》)。或者说,生死相因,有生方有死,有死方有生;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同一也。不仅如此,在庄子心目中,大千世界中一切相反的事物,诸如大小、长短、上下、寒暑、美丑、福祸、悲欢、得失等莫不这样。他甚至说,大就是小,小就是大。“天下没有比秋天毫毛的尖尖更大的东西,而泰山却是小的;天下没有比刚一出生就死去的婴儿长寿的,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是短命的。”(《齐物论》)总之,客观世界是非难辨,是不可知的。
为了证明这种不可知论,庄子在《齐物论》中举了很多荒唐的例子来进行诡辩。他说:
人睡在潮湿的地方,要患腰疾甚至偏瘫,泥鳅也会这样吗?人爬上高树就会胆怯,猿猴也会这样吗?这三者(人、泥鳅、猿猴)谁的居处算“正处”呢?
人吃肉食,麋鹿吃草,蜈蚣喜欢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老鼠,这四者的食物,谁的算“正味”呢?
毛嫱、西施,这是世间公认的绝代佳人,可是,鱼见了她们游入深水,鸟儿见了她们飞向高空,麋鹿见了她们落荒而逃,试问:人、鱼、鸟和麋鹿,究竟谁能知道天下的“正色”呢?
最能说明庄子不可知论的例子要算《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的寓言了。他说,自己有一次在睡梦中觉察到自己变成一只遨游四方的蝴蝶,翩翩然,欣欣然,忘乎所以,不知自己是原来的庄周。过了一会儿,突然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是庄周而不是蝴蝶。于是,他茫然不解,暗自发问: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了呢?
由此可见,庄子不仅认为客观世界是非难辨,不可认识,就连主观意识也清浊不分,这是一种典型唯心主义不可知论。
由于庄子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因此一切高谈阔论、微言细语、礼法之辨、利害之争,统统都是自找烦恼。庄子在《应帝王》论中讲了一则这样的寓言:有一个神,没有耳目口鼻等七窍,名叫“浑沌”,生活得很好。后来有另外两个神(儵和忽),很怜悯他,设法为他开窍,凿了七天,开了七窍,窍开完了,“浑沌”也死了。在庄子看来,任何进步,耳聪目明等,都是通向死亡之路,有用不如无用,有为还不如无为,只有保持浑沌状态,在浑沌中鬼混,才能长久。《人世间》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也体现了庄子这种思想。有个残缺不全的人叫“支离疏”,这个人的头长得紧挨住了肚脐,两肩高于头顶,后胸朝天,腰背在上,两条大腿并在一起。这个人靠缝洗衣服糊口,用簸箕捡米可供十个人吃。统治者征兵,壮者逃征,他却背着手游出游入,悠闲无恐;统治者征徭役,他因有病,可不服役;发救济品,他可以得到三锺粮食,十捆柴。庄子说,这个人形体不全,还能养身尽天年。如果在精神上也做到“支离”的话,岂不更好吗?
庄子从上述思想出发,极力主张“无为”而治,反对社会变革。他大声疾呼:“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樊符破皇,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禅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论议。”(《胠箧》)鼓吹彻底毁掉封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后复归到“冬天穿毛,夏日穿粗布;春天耕作形体足以劳动,秋天收获身体足够安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自在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人们单纯质朴,少私寡欲;只知耕耘,不重储藏;扶困济贫又不求报答;不摆究礼义,只追求随心所欲,活着可以得到欢乐,死后可得到安葬。(《山木》)“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的“至德之世”。(《马蹄》)显然,庄子乐道的至德之世,就是“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佑,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的蒙昧时代。
庄子为了说明“无为”而治的正确性,他曾比喻说:野鸡的腿虽然短,接上一段就会造成累赘和痛苦,野鹤的腿虽然长,锯掉一段又会造成不便和哀伤。(《骈拇》)庄子还以马为例,深入阐述此理。他说,马用蹄践霜踏雪,以毛抵风御寒,饿了吃草,渴了饮水,举足奔跑跳跃,这是马的真性。即使筑起高台大殿,对马来说也毫无用途。可是,后来天下出了一个伯乐,想方设法治马,用烙铁烧,用剪刀剪,又是削蹄,又是烙印,最后络首绊脚,将马紧束槽头,结果死亡之二三;伯乐对比不甘罢休,变本加厉进行驯化,使马前有口衔镳缨之患,后有皮鞭竹筴之威,真性惨遭破坏,死亡超过大半。庄子由此得出结论:“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罪也。”以此来比喻谴责圣人以仁义等规范人的思想举动,终致使人丧失纯朴的本性,竞相逞智,汲汲争,而不可制,罪不可恕(《马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庄子的文才是卓越的,他的悲剧不在于他的才能,而在于他过分强调了事物的无条件运动和转化,片面夸大事物的相对性,抹杀事物的绝对性,结果泯灭了事物的差别和界限,从而使他头脑中闪烁的几颗朴素辩证法的真理火花,被他头脑中谬误的狂风熄灭了,一头栽进了唯心主义的泥潭。在社会变革的洪流面前,他看不到社会发展规律,根本不懂得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历史的进步和必然。这样,庄子被时代所抛弃也就是必然的了。
注:本文是本人 1986 年 7 月撰写于核工业部中南地勘局 303 大队子弟学校。探索庄子,并撰写《庄子其人》,旨在引导学生全面深入认识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