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合唱的艺术发展,推动了合唱表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得指挥艺术人才大量涌现;指挥艺术水平的提升,又推动了合唱艺术的繁荣。合唱的艺术表演离不开指挥,指挥更离不开合唱团队。合唱从社会普通团体的集体歌唱活动出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专业团体表演水平的合唱艺术,又从专业团体合唱艺术,普及到社会各阶层,进而又在专业合唱团体的引领下,社会阶层的合唱文化上升到合唱艺术,向专业合唱表演水准靠近。合唱是一种表演艺术,是一种从社会群体中发展起来,经过专业团体的历练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后,又回到社会群体中服务大众的哲学艺术。

一、合唱艺术的文化态势

◆西方合唱文化发展概述

公元 9 世纪左右出现的一部名为《音乐手册》的手抄本专著,是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资料。专著里有我们现在所称的“奥尔加农”音乐作品。多声部复调音乐的产生,对于促进复调音乐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西方合唱作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与西方音乐流派的衍变相统一。因此,掌握西方音乐流派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对合唱作品的表演和欣赏有特殊的意义,既有助于全面认识合唱艺术历史遗产,也能帮助我们把握现代音乐的发展方向。了解各时期合唱作品的表演风格与特征,对于指挥及演唱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十分有利于排练、演出,有利于合唱队的训练和建设。

西方合唱作品的风格特征,基本上可以按照西方音乐史的各个时期去掌握。作曲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称为风格,彼此相似或者接近的个性集中起来就形成了流派。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艺术家们的思想感情和思维方式容易接近,气质、方法、取材容易类似并且相互影响,于是形成某种流派,这是通常流派出现于一定历史时期的原因。同时期可能出现多种流派,或接近或对立,它们在音乐史上发挥各自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潮就代表该时期的主流,称为时代风格。不过,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服从时代的划分,同时代的作品可以风格不同,一定的风格也可以跨越不同的时代。何况合唱作品的诞生也许更为特殊。例如前人创作的歌曲被后人编成合唱曲,著名歌曲会有几个合唱版本流传,有时影响不大的歌曲被编成合唱作品后大大增色而影响扩大。歌曲作者或合唱编配者往往采用不同时代流派的创作手法,巧妙地融合在一部成功的作品之中。社会的文化现象是复杂而多变的,一首作品的风格特征,只能从具体作品本身来研究确定。

欧洲的合唱艺术虽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真正形成多声部合唱艺术的时间大约是在 15 世纪前后(文艺复兴时期)。在此之前,均以单声部演唱形式为主。因此应该说,欧洲真正的合唱艺术是从 15 世纪初开始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包括 15 世纪以前),实用性宗教音乐是欧洲合唱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存在形式。因此,即使是现在,大多数非宗教甚至纯艺术性合唱(作品)活动,仍或多或少地带有宗教音乐表现色彩的影子。巴洛克以前,主要是无伴奏合唱,并以教会复调音乐为主,一般是在教会礼拜仪式中用拉丁语演唱,如弥撒曲、圣母颂歌、安魂曲、圣母悼歌、感恩赞、哀歌等(并使用阉人歌者)。同时,也有世俗题材、或介于宗教和世俗之间题材的合唱音乐,一般使用母语演唱,也有采用乐器伴奏的情况,如牧歌、经文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在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上演唱的弥撒曲(对西方音乐发展影响很大的一种宗教音乐形式,名称出自仪式结束词“礼毕,会众退席”,基本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善哉经、羊羔经)和安魂曲(用于天主教追悼死者仪式的套曲,一般分八段),在许多巴洛克后期和后世作曲家的笔下变成了非宗教礼拜仪式上的音乐作品。例如: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虽然保持着早期弥撒曲的基本结构,也用拉丁语演唱,但在每一个部分都增加了许多表现世俗情感的乐曲内容(即分曲),使之成为结构非常庞大的作品。特别是荣耀经和信经,各自又包含 8 个分曲,有独唱、二重唱、合唱。规模之大,根本无法在礼拜仪式上演唱,其声乐和器乐相结合的形式也是与罗马天主教音乐背道而驰的。勃拉姆斯的《德语安魂曲》完全打破了早期教会安魂曲的结构框架,不用拉丁语演唱,唱的是根据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中经选择而成的 7 段德文歌词,并用乐队和管风琴演奏。

巴洛克初期,出现了“清唱剧”和“康塔塔”(歌剧也同时出现)。康塔塔和清唱剧的内容有宗教题材,也有世俗题材,其二者自巴洛克时期以来的发展趋势是:从教堂音乐转向世俗音乐,从复调音乐转向主调音乐,从室内乐性质的声乐体裁转向交响性质的声乐体裁。这为合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人类的歌唱艺术从此有了可以表现重大题材、容纳更多艺术内容的大型体裁和表演形式,而且是远远早于器乐的大型体裁。早期的清唱剧是一种宗教题材的歌剧,并不是只唱不演的清唱剧。到了 17 世纪中叶,意大利作曲家卡里西米所作的清唱剧奠定了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清唱剧模式。

巴洛克时期的合唱音乐开始注重感情和音乐的装饰性变化(此前不主张表现情感并反对音乐过于花哨,在节奏方面忽略小节线的作用),其特点为:前期以复调为主,后期逐步向主调过渡,肯定了小节线划分强弱规律的作用。创作方面大量使用数字低音的手法。

古典时期与浪漫时期的合唱艺术在形式和体裁方面并无太多的变革。只是从贝多芬开始,以及马勒等人为使交响音乐具有更恢弘的感染力和更深刻的表现力,在交响曲中加入合唱部分(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马勒的《大地之歌》等),但在创作技法和表现内容方面却有了较大的变化和长足的发展,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音乐织体的变革,即将复调音乐的创作形式,改变为以主调音乐为主;二是提出了多声部写作,即把“对位”为主要作曲手法,改变为以“和声”音响为主要听觉,曲式结构进一步明确,器乐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并大量运用变和弦、半音阶等;三是音乐表现更偏向于强调结构、力度、速度对比及色彩的强烈对比,大量出现标题性作品,作者和表演者可尽情地表达个性。

欧洲的合唱艺术和宗教音乐有着密切联系,从欧洲音乐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许茨,乃至巴洛克时期的巴赫、亨德尔写过大量的宗教音乐,其后的许多作曲家都写过以宗教为题材的音乐。比如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凯鲁比尼的《F大调弥撒曲》、贝多芬的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柏辽兹的清唱剧《基督的童年》、门德尔松的清唱剧《以利亚》、李斯特的清唱剧《耶稣基督》、古诺的《圣塞西勒庆典弥撒曲》、勃拉姆斯为悼念母亲而写的《德意志安魂曲》、德彪西的《香颂曲》,以及舒伯特、圣桑等人都写过清唱剧和弥撒曲。他们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对合唱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20 世纪,特别是在 20 世纪的中后期,合唱艺术在保持了巴洛克时期以来的传统形式、内容特点以外,可表现更广泛内容的单乐章合唱体裁被广泛使用。

◆中国合唱文化发展概述

我国合唱艺术的兴起,还是近百年的事。许多作曲家在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题材、不同内容选取不同体裁,从各个侧面用多种技法进行尝试,创作了大量成功的合唱曲,为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李叔同的《春游》,萧友梅的《五四纪念歌》和《春江花月夜》,赵元任的《海韵》,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和清唱剧《长恨歌》,贺绿汀的《垦春泥》、《游击队歌》和《胜利进行曲》,江定仙的《为了祖国的缘故》,李惟宁的《玉门出塞歌》,陈田鹤的清唱剧《河梁话别》,刘雪庵的四部合唱曲《长城谣》,夏之秋的《最后胜利是我们的》,陈洪的《上前线》,冼星海的《九一八大合唱》、《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吕骥的《凤凰涅槃》,马思聪的《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张文纲的《飞虎山大合唱》,瞿希贤的《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朱践耳的《英雄的诗篇》,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的《长征组歌》,屈文中的合唱诗篇《黄山,奇美的山》,王祖皆、张卓娅的大合唱《南方有这样一片森林》,陆在易的音乐抒情诗《蓝天、太阳与追求》,田丰的合唱组曲《云南风情》,刘炽的《祖国颂》,郑律成的《江上的歌》,朱践耳的《接过雷锋的枪》,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严良堃改编的《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周巍峙作曲、罗忠镕改编的《十里长街送总理》,李遇秋的《八一军旗高高飘扬》,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王世光的《长江之歌》等。还有一些作曲家,根据中国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古代诗词、《诗经》进行改编或创作的合唱曲或无伴奏合唱曲,如郑志声的《满江红》,江定仙的《鹿鸣》,谭小麟的《正气歌》,贺绿汀的《东方红》,王震亚的《阳关三叠》,谢功成的《阿拉木汗》,麦丁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李群的《茉莉花》,瞿希贤的《牧歌》,王方亮的《三十里铺》、《信天游》和《红军哥哥回来了》,李焕之的《八月桂花遍地开》、《胡笳吟》,赵开生、司徒汉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央乐团集体创作的交响音乐《沙家浜》,金湘的民族交响组曲《诗经五首》,关迺中的《白石道人词意组曲》,黄白的儿童合唱组歌《乡村童趣》,陕西集体编曲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等,不胜枚举。

中国合唱艺术能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条件,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兴起和社会歌咏运动的广泛开展。历史上,早在 1886 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工学,就开始设置了音乐课。进入 20 世纪后,学校乐歌课逐渐成了新风尚。1912 年以后,教育部多次对师范学校、普通中小学颁布了要在各类学校中开始乐歌课的规定。这期间的合唱形式,虽然主要是齐唱,但对多声部合唱却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自 1919 年吴梦非、丰子恺筹办成立了私立上海师范专科学校起,随着音乐教育逐步正规化,合唱艺术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也步入了正轨。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呼声日益高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不救亡运动。1935 年,由聂耳、吕骥组织的“业余合唱团”(一称“余歌歌咏团”)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刘良模组织的“民众歌咏会”,在党和左翼音乐工作者的积极支持下,开展了大量的救亡合唱活动。至 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一个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在全国达到了高潮,海外华侨也开展了救亡歌咏活动。1939 年新音乐社的成立,以及 1940 年元旦《新音乐》杂志的创刊,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团结了一大批音乐工作者,对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1946 年,中华音乐院在上海成立,师生们在基层组织了不少合唱队,投入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中,形成了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后的又一次群众歌咏热潮。

二、合唱语境的文化境界

语境即言语环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裔英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 1923 年提出。他区分出两类语境,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合唱语境,涵盖了合唱教育、技能表演、合唱文化、合唱活动等方面以及与合唱相关的歌唱语言、歌唱情感、钢琴伴奏、形体伴舞等表演因素。合唱语境的文化境界,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合唱艺术水平的提高,是一种社会音乐文化审美的提升。

合唱教育以及合唱文化活动是培养人们道德情操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一种重要审美形式。对于学校来说,合唱教育具有普及面广的特点,大力开展合唱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对合唱音乐的兴趣,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能启迪心智、净化心灵,使学习和生活更富有活力。对社区而言,合唱活动具有省钱省力的特点,参加合唱活动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中老年人,社区合唱团不定期的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愉悦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合唱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各个学校、社区都涌现出多姿多彩的合唱团队,用不同的合唱形式,诠释着学校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发展境界。

◆学校合唱教育文化艺术的教育发展

在学校开展合唱活动,合唱艺术教育得到了极大的普及,许多学校都组建了自己的合唱团,在众多比赛和活动中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更成为宣传校园文化的窗口。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更将合唱列为一个比赛项目,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的《春晓》,武警合唱团带来的《天路》至今都在我们的脑海里回荡。通过集体的努力,解放军艺术学院获得了金奖,也使亿万观众领略到军艺合唱团的青春活力和无限魅力,大大提升了军艺在同类艺术院校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在学校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合唱团,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合唱活动的文化艺术发展

社会合唱活动,是指社会上各种形式的,主要包括社区、街道等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合唱活动。在社区开展合唱活动,可以与乐队、舞蹈队结合起来,发展社区文化,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当下活跃在社会舞台上的合唱团组织形式多样,不仅有老年合唱团、少儿合唱团,还有职工中的唱歌爱好者组成的合唱团。由徐州市各个单位的唱歌爱好者组成的“马可合唱团”,就活跃在徐州市乃至全国的舞台上,并把徐州的汉文化精神通过舞台表演带给社会大众。社会各合唱艺术的发展,能更好地展示出企业与社区街道的人文精神风貌。当下,中外合唱艺术活动丰富多彩,部分合唱团体的表演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我国的合唱表演,在世界上频频获得大奖,引起世界的瞩目,更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合唱艺术活动的开展。

三、我国合唱指挥教育体系

与其他形式的音乐艺术相比,合唱作为一种多声部歌唱的综合艺术,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合唱的舞台指挥者,是基于合唱表演中形成的表演艺术。因此,指挥艺术与合唱艺术是紧密相联的,而合唱指挥的人才培养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学院设立了指挥系,主要培养乐队指挥或合唱指挥人才。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院系也开设了合唱指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歌唱的能力以及基本的指挥能力。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院系除了开设合唱与指挥课外,有些有培养合唱指挥人才能力的学校,陆续开设了研究生合唱指挥方向的专业课程。为活跃校园文化以及社会音乐文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音乐院校指挥人才培养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在严良堃、马革顺等老一辈合唱指挥家的关怀下,一些音乐院校增设了合唱指挥专业,培养了大批合唱指挥人才。譬如在中央音乐学院有杨鸿年教授任教,在中国音乐学院有吴玲芬教授任教,在上海音乐学院有马革顺教授任教等。培养的指挥人才,至今活跃在各个专业团体或普通高校音乐院校。

◆普通高校的指挥人才培养

在专业合唱团体的带动下,一些活跃在普通高校的合唱指挥教师,有着奉献社会的精神,在高校长期默默地为音乐教育事业培养合唱指挥人才。同时,高校的合唱指挥教师带领着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会或参加社会上合唱活动,让全体队员感受到了合唱与指挥的魅力,使部分学生进一步产生了对指挥的了解。高校的学生,通过合唱指挥课学习,熟悉并了解了合唱知识与指挥知识,特别是合唱团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合唱舞台艺术实践后,能配合合唱指挥教师,到社会上参与训练并指挥不同形式的合唱团,积累了一定的指挥与训练合唱团的经验。这些学生毕业后,到中小学以及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很快就能适应训练并指挥合唱团参加各类活动。

◆社会群体的指挥人才培养

社会群体是一支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音乐文化的有生力量,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合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对人们的集体精神、思想凝聚力、身心健康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社会团体都有着爱好音乐的文艺骨干,每到大型节日,文艺骨干起到了组织合唱团的主要作用,并肩负起指挥合唱的工作。再加上高校专业指挥的训练指导合唱,社会群体合唱团演唱水平得到了提高,社会群体指挥人才的技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四、我国合唱指挥的发展现状

指挥艺术水平的层次,决定着合唱团的演唱艺术表现力。我国合唱指挥的发展现状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合唱专业团体的指挥家层次,它起到引领指挥训练专业合唱高水准发展的作用;二是高校合唱团队专业指挥层次,它起到普及合唱艺术的传播作用;三是社会业余合唱组织的非专业指挥层次,它起到活跃社会文化生活的作用。

◆大师级指挥家的指挥工作

指挥大师,一般指在国家级专业合唱团担任指挥的大师级指挥家,譬如严良堃、杨鸿年、吴玲芬、马革顺、秋里等指挥家,他们训练的专业合唱团的演唱水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标准,成为高校合唱团体、社会合唱团体的表演标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

◆专业指挥家的指挥工作

专业指挥家,一般指在高校音乐院系担任合唱指挥的专业教师,他们大多接受过严良堃、杨鸿年、吴玲芬等指挥大师的严格指导,或有过国内外研究生指挥专业的学习经历,他们在训练高校合唱团演唱时,完全按照专业指挥的技能,使合唱团的演唱能够达到一定的专业高度。

◆业余指挥者的指挥工作

业余指挥者,就是社会上爱好音乐并组织合唱团活动的指挥者。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些指挥者为社会音乐活动奉献了全部身心,他们所组织的合唱团队,为活跃社会文化活动,长期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合唱演出。在专业合唱指挥的辅导下,这些业余合唱团队,从大齐唱开始,一直到演唱多声部合唱在舞台上表演,其演唱的中外合唱艺术作品效果,正逐渐向着高层次的艺术境界进取。

五、奉献社会的合唱艺术哲学思想

◆合唱艺术的价值功用

合唱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合唱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合唱活动的开展,对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合唱艺术对培养和丰富人的高尚情操具有独特的作用。好的合唱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能使人团结、和谐向上,能净化人的灵魂,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完美崇高的思想境界。

合唱艺术能使表演者心心相印,声声相和。合唱的内在感染力作用于人的情感,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联想,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表演者的内心世界,进而提升表演者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其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意识观念。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遵守“道德规范、团结友善、敬业奉献、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基本道德规范下,合唱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既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陶冶民族精神,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也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合唱的文化传播

合唱文化包含的层面较广,从理论讲,主要是指中外音乐曲谱、歌词、合唱理论、合唱技能知识、人文思想道德、民族精神、指挥知识、指挥技能知识等;从实践角度讲,主要是指多声部歌唱表演、舞台审美表演、团队精神文明体现。合唱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合唱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在合唱活动过程中,身心得到愉悦,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了解了中外合唱作品思想的情感表达。合唱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促进了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文化传播。

音乐语言是合唱过程中,观众与表演者之间欣赏与交流的载体,音乐旋律具有情感表达的作用,是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桥梁。在合唱活动中,我们演唱外国作品,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人民进行思想沟通;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合唱作品,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在本行业内进行合唱活动,能起到增强团队精神凝聚力的作用。合唱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起到了在人文思想、审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传播作用,具有沟通人与人交往、人与社会交往的社会价值。 md/Ezwy69nws5W5IBsN3NMG8GpIjUYWQqCrZ50b91ft/iRvqR5qFgiB68wTguz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