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育科研方法指要

教育课题研究涉及的理论与实践甚多。诸如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活动的组织、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题报告的撰写、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等等。如果说,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设计,还仅仅是研究者的“思想构建”和理想追求的话,那么,课题研究的真正价值是研究者依据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实践,并将研究成果加以推广应用。

一、如何选择教育科研课题
(一)掌握发现研究问题的基本途径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问题是人的心理意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决定着人的思维的方向和深度。人们提出的问题不同,所引起的心理活动就不同;不同的问题发问方式,对思维起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引发的思维内容、层次、深度、广度都各不相同。只有发现问题,才会去探究、分析问题出现的成因,通过分析推理、实验验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很多人看到苹果落地,但没有人去想它为什么会落地,而牛顿却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其实,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发展也是始于教育教学问题,终于教育教学问题,若没有教育教学问题,人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就失去了直接作用的对象而不能进行和发展。因此,教育学和教学法研究的实质,就是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深入认识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揭示教育教学规律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那么,教育教学科研课题从哪里来?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可以产生于教育教学实践,也可以产生于教育教学实践同理论的差异或对立,还可以产生于一种教育教学理论的内部和两种或多种教育教学理论之间的差异或对立。从古至今,人们提出的教育教学问题不可胜数,我们可以用一定的逻辑或从不同的维度对它们进行梳理和概括。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三种关系”的维度看,教育教学问题包括了认识问题、价值问题和操作问题;而从“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分立”维度看,教育教学问题则分为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人认为,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来源主要有:

第一,从“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指南”中选择研究课题或问题进行研究。

这种途径最简单,也最可靠。但“指南”上的教研课题,大多为大课题、难课题,对初涉课题研究者来说,可供选择的余地少,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建议最好化大为小,选择某个方面或角度进行相关研究。

第二,从文献资料中发现研究问题。

从文献资料中发现问题,就是研究者以前人和同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某一研究专题的特定时空里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进而深入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鉴别,在学习吸收他人理论成果的同时,发现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文献时空可长可短可大可小,既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当代中国的。诸如通过对古今中外教育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就可以发现一直没有解决好的几个基本问题:“教育什么?”“怎样教育?”“教学什么?”“怎样教学?”等。我们可以通过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就可以发现,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对新课程改革实践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等等。对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而言,要求系统研读教育教学研究文献,并从中发现问题和展开深入研究,也许会存在一定难度。相对而言,凡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我们不妨从自己执教的学科入手,从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不同理论、观点或流派的论争中,或许更容易发现可供研究的问题。

第三,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任何教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重大教育教学理论问题,也有教育教学方法问题,学生学法问题,教材与作业编写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可能是自己发现的,也有可能是其他教师发现的,还有可能是学生发现的。

我们通过对比较感性的问题或经验进行梳理、分析、概括和归纳,从而发现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这是广大教师发现教育问题的一般途径。诸如,我们发现名校与一般学校存在许多差异,通过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不同类型的学校校长在干什么?”“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素养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学习态度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名校与一般学校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应如何认识名校与一般学校的差异?”等。又如“名师与一般教师有何差异?”“名师与一般教师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如何促进一般教师快速成长为名师?”等。至于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更多,也更容易发现,并通过梳理、分析、概括和归纳成为一个研究课题。如长期困扰教育界的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学困生的形成、特点与转化问题,学生厌学的成因与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想与实践差异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及其化解问题,等等。这类问题的共同特点,就是实用性强,但应注意他人是否已经研究解决。

第四,从与专家交流中寻找所要研究的问题。这种交流,可以是听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或经验交流,也可以是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的探讨,还可以是专家学者听我们讲课后的种种建议。

(二)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能力与需要的教研课题

就一般情况而言,初涉课题研究的老师,最好多选偏重实践应用方面的课题,少选偏重理论研究方面的课题;多选单一性研究课题,少选综合性研究课题;多选定量研究性课题,少选定性研究性课题;多选小课题,少选大课题。

当然,要使自己的教育课题研究有一定的价值或意义,我们在关注自身能力与实际需要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四个方面:

第一,研究问题的科学性。这是基础教育研究的基石。没有科学理论作依据,教研就会陷入盲目之中,甚至有可能毫无收获。那么,何谓研究问题的科学性?这里,主要是指研究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确,立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既要有实践基础,又要有理论基础。

第二,研究问题的价值性。也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在实践上有指导作用,能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做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一定要考虑这些研究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否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之前,研究者应先了解这类课题研究状况,不要去做徒劳无益的工作,所选课题应是学校、教师急需解决或想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操作性强等特点。

第三,研究问题的可行性。也就是研究者在选择研究课题时,不能存在脱离实际的空想、幻想,要坚决杜绝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宽泛无边,或模棱两可等现象,应充分考虑自身是否具备完成这一课题研究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诸如自身的理论水平、相关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学校的人文环境、师资水平、实验基础、教学设备、教研经费等。

第四,研究问题的创新性。创新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教学科研选择不要赶时髦,他人研究什么,我也跟着研究什么,全然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炒冷饭。这样,研究者才能做到选题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杜绝人云亦云。

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设计的一般格式
(一)课题的提出(必要性论证)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是指研究者所选课题(或问题)的研究状况。诸如述评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对所选课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有何异议或者是有什么更加深入的观点,前人的研究有哪些不足值得再加以研究等。研究者在具体论述时,一定要重点突出所选课题的新颖性。

2.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是指研究者在阐释课题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这一课题有什么价值。研究者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研究它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或学术价值。既可从哲学的高度阐释其研究的价值或意义,也可从专业或学科的角度阐释其研究的价值或意义,还可以从某一理论的角度阐释其研究的价值或意义。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二)研究目的、研究依据与课题的诠释

1.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目的,有时也称之为课题研究立意,即确定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课题研究者从事某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课题研究立意决定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向。研究者在确定课题研究立意时,应注意遵循应用性、科学性原则,将其定得具体、明确、适度、可行。

2.课题的诠释

课题的诠释,即对研究课题进行界定。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课题的概念、内容、空间、时间、对象等;研究的基本单位;参与者。其中,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是课题研究的关键。

课题概念界定,就是对课题的关键词做一个准确解释。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对有些概念可能相当熟悉,但对其确切含义往往又说不清楚。课题概念界定,就是将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包括课题本身)下定义,讲清楚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明确界定课题概念,一方面可以使该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使研究成为一个有确切含义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他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如果研究者对课题关键概念理解含糊不清,似是而非,就无法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3.研究依据

我们在处理某个问题、做出某项决策的时候,要有依据,这个依据,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如以往类似的教育教学问题的处理案例)。这里所说的研究依据,一般是指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依据,通常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政策依据、成功研究实践成果三个方面。其中,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

如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将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其主要阐述依据什么教育思想、思路和教育途径和方法去组织教育实施,一定会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

研究假设依据其研究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分为描述、解释和预测三种。描述性假设,主要是描述认识研究对象的结构,向我们提供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大致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关于研究对象大致轮廓的外部表象的一种描写。解释性假设,是揭示研究对象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的本质,即揭示研究对象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条件与结果、研究主体的最初状态的因果关系原理。预测性假设,是对研究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是基于对研究对象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在论述研究假设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开展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说得简单些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教育教学研究假设,不是一种胡思乱想,而是一种建立在日常教育教学观察事实基础之上,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是一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现实需要的理性思维。

第二,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研究假设一般有四条标准:一是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二是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三是假设应是可检验的;四是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

第三,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是:一是提炼问题;二是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三是演绎理论性陈述,使假设结构化;四是形成基本观点;五是对基本观点再提炼,形成假设的核心。

第四,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要以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为基础;二是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某种命题;三是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第五,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能够操作,能够观察和验证。

(三)研究方法、对象与变量

1.研究方法的合理配置

教育科研方法一般有: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比较法、历史法、教育测量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表述要规范。其中,问题研究与研究方法的适切性最重要。

以教育测量法为例,他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教育教学研究对象进行数量化的测定,从而获得研究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教育教学测量对象通常是学生,研究主题常常围绕学生的发展,收集的资料涉及学生的心理能力、人格特质、学业成就、态度倾向等个体的内在特征。这些特征仅靠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来收集,不一定合适。因此,调查中经常需要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教育研究者不但要了解测量量表的性质,也要熟悉测量量表的编制和实施。可以说,教育教学测量具有诊断、评价的功能,是改进教育教学措施的良好工具,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研究对象及取样方法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科研,都必须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可以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某种现象,也可以是具体学生,还可以是教育教学相关文献资料等。研究对象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几个,也可以是成千上万。但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对象,重要的不在于何种属性或数量多寡,而在于通过对这些对象的研究所获取的研究资料,能够达到教育教学研究应具有的可能性要求。

一般来说,确定教育教学研究对象的方法主要有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种方法。若总体研究对象数量少,总体即可为直接研究的对象;若总体研究对象数量较大,可用概率抽样方法,选择研究样本。

在统计学上,抽样就是从一个确定的总体中抽取研究样本,即从总体中抽取来的直接被研究的对象的组合。抽样研究就是研究者按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根据对所抽样本进行研究的结果,来获得对有关总体的认识的研究。抽样的方法主要包括随机抽样(抽签法、投币法、抓阉法、《随机数目表》法等),等距抽样法(先将总体划分与样本数量相等的组,每组的对象排成顺序,然后在各组中按同样的距离,即数序抽取样本),类层抽样法(先把总体分类型和层次,然后按类层,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样本),整群抽样法(从总体中以群体为单位进行抽样的方法)。至于,研究者采用何种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3.注意变量的控制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往往涉及研究变量的控制问题。一般来说,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主要涉及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自变量就是研究者主动操作和控制的条件和因素。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变化而产生反应、发生变化的变量,是研究过程中被研究对象对自变量操作的反应值,即研究者观察和记录的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被试行为的变量。控制变量,亦称额外相关变量,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外的能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或条件。如在比较男女白细胞数的实验中,性别被称为自变量,而白细胞数则称为因变量。又如在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实验中,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被称为自变量,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教学效果被称为因变量。就教育教学实验课题而言,只有通过控制,处理好三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验证假设、探究因果关系的目的,才能较为科学地、准确地揭示规律。

一般来说,实验法要求实验变量必须是明确的、客观的。自变量必须能够被操纵,而因变量必须能被客观地测量。例如,记忆材料的性质就是一个很好的自变量,因为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区分出对文字、图片、无意义字符等材料的记忆任务;而记忆保持量是一个很好的因变量,因为它能够被精确地测量把握。只有将自变量以外一切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变量控制好,才能弄清实验中的因果关系。控制变量衍生到生活中的作用是控制一定影响因素从而得到真实的结果。

(四)研究内容和指标

研究内容和指标,主要是说明课题研究的变量及他们的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制定衡量因变量的指标体系,选择或编制观测指标的研究工具与材料。

在说明研究内容与指标时,必须注意三点:一是研究内容分解必须能完全涵盖研究问题涉及的领域;二是研究内容分解不能超出或偏离研究问题的范围;三是研究内容之间不能出现逻辑矛盾。

(五)研究程序(步骤安排)

1.明晰逻辑起点、逻辑关系,确定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所谓研究技术路线,是指研究者对要达到的研究目标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在内的研究途径,包括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合理的技术路线可保证研究顺利地实现既定目标。

2.各主要阶段的实施步骤要明确其时间、任务、负责人及任务成果形式(四要素)。

课题研究实施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内容、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研究阶段要有明确的时间设定、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进行。

3.强调操作性和实践性,突出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融合。

这里的可操作性,是指研究项目在具体实施前及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程序、方法等,他不仅要求其能为研究者所操作,如研究对象是可观察、可测量、可分析、可描述的,而且还要求好用与流畅,以确保研究项目的实施。

这里的实践性,是指研究者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参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没有实践,思维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实践,就无法检测创造性研究成果是否正确,人们在使用相关研究成果时,就有可能变形或被误用。

(六)研究结果的预想、反思与检测

1.研究结果的预想,是指研究者在研究之前对所研究的问题的预想获得的研究成果,即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者在撰写预期研究成果时,必须合理,成果形式必须非常明确。就教育教学研究而言,预期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著、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研究报告四大类。

2.注意研究结果的反思与检测,证明研究的有效性。反思与检测研究成果是确保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结果的正确性必备环节。因为,一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结论是否正确,仅依据某些理论和某些研究者的实验分析是不够的。研究者必须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反思,分析研究成果是否存在某些不足,或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等;必须在更大范围、让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重复自己的做法,看他们的实践结果能否再次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成立。只有被他人重复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研究成果,才是科学正确的研究成果,否则就是或然的伪研究成果。

(七)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可行性论证)

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涉及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就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申报表撰写而言,研究者应主要说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课题组人员是否胜任课题研究,他们在本课题研究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研究优势。也就是说,参与课题研究的所有成员,他们有条件、有能力完成申报课题的研究任务。

第二,课题已有研究基础。课题研究基础指的是在某项课题研究时,前期已做的工作或者具备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已有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课题经费预算、硬件条件等。①已有研究成果指的是在该课题上曾经做过的类似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发表的文章、专利等。②研究人员是指从事研究该课题的试验人员,试验人员从事该课题研究时间越长,说明研究越深入,人员稳定,研究延续性好。从人员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上也能说明一定问题。③课题经费指的是能够在这项课题上的开销,包括开销的明细,能够说明对该课题有足够的经费支持。④硬件条件指的是研究该课题所需要用到的设备、设施等,能够说明具备课题研究的硬件能力。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课题研究过程中和研究者所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引用的其他资料中的内容,如数据、概念及别人的研究成果等。研究者在标注相关参考文献时不能随意标注,而应遵守相关法规准确标明出处。一般而言,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如下:

1.普通图书

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卷册——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如:

李冲锋.教师教学科研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5.

汪瀛.行为决定结果——中学历史教学行为有效性探微[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9.

2.析出文献

标注项目与顺序:作者——析出文献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卷册——出版地点(城市)——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1)文集

陈序经.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M]//杨深编.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08.

(2)书信集、档案文献汇编

《复孙毓修函》,1911年6月3日,高平叔,王世儒编注.蔡元培书信集: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99.

《中共中央最近政治状况报告》,1927年10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7—1933)[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0.

(3)序跋、后记

汪瀛.如沐雨露春风[M]//姜野军.架起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的桥梁——一个教育人的诚实思考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5.

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M]//傅敏编.傅雷家书(增补本)[M].北京:三联书店,1988:1.

3.古籍

一般情况下,引证古籍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卷次——部类名及篇名——版本——页码。

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卷200,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乙卯[M].北京:中华书局,1956:6293.

4.期刊、报纸

(1)期刊

引证期刊中的文章,标注项目与顺序:作者——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卷册号及出版日期——页码。

汪瀛.如何实现中学历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J].新课程评论(长沙),2017(1):86-92.

(2)报纸

引证报纸中的文章,标注项目与顺序:作者——文章名称——报纸名称——出版日期——版次。

汪瀛.利用历史插图进行审美教育[N].湖南教育报,1995-04-01,第三版.

5.外文文献

引证外文文献,原则上应使用该文种通行的引证标注方式。引证英文文献的标注方式:

(1)引证专著(编著、译著),标注项目与顺序:作者——书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The Arts of Power: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1300-1600,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1992,pp.19-28.

(2)引证期刊中的文章,标注项目与顺序:作者——文章名称——期刊名称(斜体)——卷期号——出版时间——页码。

Heath B.Chamberlain,“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199-215.

(3)引证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标注项目与顺序:作者——文章名——编者——文集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R.S.Schfield,“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in

R.I.Rotberg and T.K.Rabb(eds.),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p.79.

6.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

陈新幻.梅花香自苦寒来——“湖南省优秀教师”汪瀛专业发展探微[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15: 26.

(2)会议论文

中岛乐章。明前期徽州的民事诉讼个案研究。安徽绩溪国际徽学研讨会论文,1998:9.

(3)未刊手稿、函电等

《蒋介石日记》,毛思诚分类摘抄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陈云致王明信》,1937年5月16日,缩微胶卷,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藏,495/74/290。

《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年9月1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北洋档案1011—5961。

7.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
(一)学习研究相关理论

1.学习课题的理论依据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基础

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一般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以这些理论为研究依据?研究者如何根据这些理论依据展开研究?所有这些,仅为课题主持人理解与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凡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都必须深刻理解与掌握,并能自觉地、熟练地应用到具体研究之中。否则,研究的理论依据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因此,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成员学习和理解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就成为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基础。

2.结合研究方案,研究相关问题所涉及的理论

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涉及的理论问题很多,常说的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般多指课题研究的宏观理论指导,或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理论。结合研究方案,研究相关问题所涉及的理论,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课题研究理论依据之外的理论,研究者若对这些理论不甚了了,则有可能严重影响课题的研究进程或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因此,组织全体参加研究的成员,研究课题可能涉及的相关理论,就成为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界定课题中的具体问题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界定课题中的具体问题,是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者不可省略的重要环节之一。任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都不可避免涉及众多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的内涵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是怎样界定的?有哪些相关研究成果?存在哪些研究局限?等等。研究者要了解这些,只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才能了解清楚,才能明确界定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才能有效地、科学地、有的放矢地展开自己的研究。

(二)围绕课题展开实践研究

1.根据研究要求,开展基础问题研究

一个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可能需要研究的问题较多,但不论他涉及的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多少,对于研究者而言,必须首先明确和研究解决某研究所需要解决的基础课题,才能推进和较好研究解决某研究所涉及的其他问题。这里所说的教育科研课题中的基础问题,是指那些影响或制约整个课题研究推进的最重要的问题。如研究经费问题、实验班级与对比班级的建立问题、研究成员的理论修养问题,等等。

2.依据研究进程,尝试主要问题的研究

研究进程中的主要问题的研究,是指在某教育科研究课题涉及的众多问题中,尝试研究和解决相对重要的几个问题,从而构成该课题研究成果的主体。因此,依据研究进程,逐一尝试研究和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就能在相当程度上确保该课题研究的成功。

3.依据研究任务,协作攻关“疑难”问题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牵扯的内容很多,仅靠个人单打独斗是难以完成的。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必须是集体智慧的分享,而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因此,当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一般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首先,课题主持人应依据研究任务,必须进行细致分工,明确每个研究成员的研究任务与责任。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可能每个人都很忙碌,每个人也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最后研究任务自然完成不好。

不过,研究者、特别是课题研究主持人必须明白,任何教育科研课题涉及的研究内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或某一研究问题难度较大,仅靠某人或某个研究小组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课题主持人就应整合整个研究团队的力量,团结协作,攻克难关。

(三)记录研究过程,收集整理研究资料与研究成果

从事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必须高度重视记录研究过程,收集整理研究资料与研究成果。这是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相关研究成果或结论的基本依据。

1.记录研究过程

记录研究过程,主要包括研究活动时间、研究地点、活动方式、主持人、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研究主题、研究过程中的研究者的探讨摘要,等等。

2.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即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相关的为揭示客观真理提供事实依据的各种信息。研究资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生命线。研究过程中每一个论点的提出,每一个观点的论述;从分析研究状况、解释研究结果,直至得出研究结论、评定研究成果都是以研究资料为依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对教育科研资料的搜集、使用与再创造的过程。

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是建立在课题组日常研究材料积累基础之上的,根据研究特定的需要,按照科研程序和档案要求,对科研材料进行全面的科学的筛选和归整。它包括数量资料与非数量资料两种。数量资料也就是各种数据资料。诸如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学习成绩、学习时间、男生数、女生数、优等生人数、潜能生人数等。

收集研究资料应注意四点:一是收集资料的目的性、计划性;二是收集资料的及时性;三是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提高收集资料的技术性,如积极运用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和储存资料,这是多快好省收集与储存资料的有力措施。

3.收集整理研究成果

收集整理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研究者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公开出版的科研著作,以及在不同范围、不同学术层次或级别的各类会议上公开发表或交流的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注意收集这些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诸如研究成果的转载情况、引用率、同仁的评论等。

四、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是课题研究管理的最后一项程序。它的目的和任务是:一是对课题研究做出总结,撰写出结题报告。二是接受批准立项部门的验收和鉴定。

(一)撰写结题报告的原则

教育科研结题报告是指研究者在某课题研究结束后对该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一般而言,一篇规范、合格的教育科研结题报告,必须回答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还存在哪些困惑?以后将怎样解决或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等。

撰写教育科研结果报告应注意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与开题论证报告相呼应的原则;二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原则;三是把准“时态、语态”的原则(将开题的“将来时”变为结题的“过去时”);四是行文格式规范与统一的原则(如大小标题数序)。

(二)结题报告的结构要素

1.报告名称.《××》课题结题报告

2.课题组名称:某学校《××》课题组

3.执笔人(加括号)

4.时间——阿拉伯数字表达,加括号,发表时间与获取专利的时间。

5.摘要——300字以内,言简意赅地交代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与结果及价值(有时还要求同时给出英文摘要)。

6.关键词——在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或重要的词,中间隔开,不要求构成完整的一句话。

7.正文

(1)开场白——叙说课题来源,即简要交代立项部门、时间、级别等。

(2)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理论依据——此三项可分也可并,但总的要求是比开题论证报告精练。

(3)课题内涵的界定——对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或“模糊词”下定义,限定其范围,明确含义,以便在研究者、专家和其他应用者之间形成共识,避免产生歧义。

(4)研究的内容——即明确指出研究任务。因此,叙述应采用提纲式,要直白、精练、具体,有可操作性,以条文表达,不要拖泥带水。

(5)研究的目标(要求同上)

(6)研究人员的组成及分工——不可不交代,也不能将开题报告的内容复制过来。应比开题论证报告更简练,有人员和分工变动要说明。

(7)课题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从事研究的人共同公认的“范式”,即行规和行话。分为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两大类。前者包括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后者包括比较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

(8)课题研究的步骤——在开题论证的基础上,交代实际运行的情况,其中,除对研究的时间、进程等方面的变化据实说明外,对在哪一阶段应用了哪些研究方法需要在此说明。要杜绝研究方法摆出一大堆而实际上没有使用的“摆设”现象。

(9)课题研究的成果——这是结题报告的重头戏。表述应当对应“研究内容”来交代。成果包括:①理论成果。②实用成果——策略、模式、方式、方法。③物化成果——研究报告、论文集、教材、课件、网页(站)、器物、工具等。其中,对论文的提供,要选取与研究内容有联系的,是课题组成员所撰写的。

(10)课题研究成果价值分析:①研究具有的特点。②成果的理论、学术价值。③成果的应用价值。④成果的推广价值。⑤研究成果的创新点等。

注意:对于价值的判断,要实事求是,既要敢于自我评判,又要客观得体。特别要把握好因果关系。不要犯“课题研究是个筐,所有成绩往里装”的通病。

(11)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对问题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因此,此处文字要客观、简略,切勿自我批评过头,造成自我否定的负面效果。

(三)申报主管部门结题

1.向主管部门提出结题申请

2.做好相关结题材料准备

3.在结题会上做好结题汇报

内容一般为结题报告的“浓缩”。汇报时间一般为20分钟,汇报详略要得当,要用足、用好汇报的时间。有的内容,因为结题报告和课件上都有,不要照本宣科,宣读标题即可。要把时间多花在获取研究成果的过程、研究成果的阐述和价值分析三个方面。因为专家有完整的结题报告在手,汇报人不要担心人家对其他情况不了解。

4.回答结题专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答辩)

五、申报结题需要提供的材料
(一)主件

1.批准立项通知书;

2.由批准立项部门下达的关于课题名称、人员或研究时间等变更的批复文件;

3.课题立项申请书;

4.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5.课题研究的开题论证报告;

6.课题研究的成果;

7.课题研究结题申请书或研究成果鉴定书。

(二)附件

1.阶段性的研究进程报告;

2.研究中设计和使用的问卷或量表;

3.反映研究过程的图片和影视资料;

4.支撑研究成果价值的反馈意见,获奖证书,师生的习作及成效、成绩等;

5.相关学校或部门应用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6.其他反映研究过程及成果的材料。

以上材料要分类整理,成册或分装,作为课题研究的原始佐证,供专家质询时查阅,以证明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和研究成果形成的客观性和影响力。 XYWrUScS4nXNm4eyr6YFOdxZi7hy5YAdMPTHOc63cMV4/vBkfQGAD3HwC+Uf3b3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