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与主要原则

正如前文所述,高校网络舆论已成为高校渗透力、影响力最强的媒介舆论形态,其对校园稳定、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上,需要坚持紧跟时代与贴近师生的结合,尊重实际与兼顾长远的结合,健全规则与凸显内涵的结合,维护稳定与服务师生的结合。在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则上,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科学应对、注重全面统筹。

一、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紧跟时代与贴近师生的要求

互联网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使资源配置方式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社会上也产生了与市场经济相应的阶层,加之相对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当下中国存在传播西方社会思想的土壤。加之开放程度的逐步深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有意渗透,国内互联网出现宣扬西方社会思想的舆论。西方社会思想本质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迷惑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为应对西方社会思想的传播,建设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保证建设的方向和目的。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大学生对数字产品期望较高,建设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要抓住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师生的主体性,满足师生正当需要。如在学校官方网站的建设上,应突破传统单一的文字、图片模式,增加视频、音频、微博互动等内容,提高网站的吸引力。同时,尊重师生、爱惜师生、保护师生、方便师生。学校尤其在处理网络舆论危机中,应该从师生的角度出发,为师生着想,尊重公众发言权和公众知情权,着眼于解决师生关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尊重实际与兼顾长远的要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唯有尊重实际,才有可能取得实效。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结合高校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结合教师、大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相对较丰富的实际,把握和遵循网络舆论的特征、规律,提出切合实际的具体措施。

同时,要考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知识的更新也促进了技术发展。因此,在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硬件的建设上,要有战略眼光,兼顾长远,配足、配齐、配好网络相关硬件设备,要保证网络平台的兼容性和扩容性,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硬件条件。

(三)健全规则与凸显内涵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之前,人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仍受到规则和条款的约束。在人的素质没有达到共产主义要求的“极大提高”以前,规则、制度都是社会必须存在的。总结我国在网络管理上的经验及借鉴国外的做法,制度管理是重要的有效手段。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维持健康有序网络环境的基础和保障。网络的虚拟性和随意性要求其更加注重规则。高校要建立健全规范网络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要在高校BBS、博客、微博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登记、备案和审查制度,探索推行校园网络用户实名制,提高师生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集中地,和谐网络舆论建设要与学校文化、历史相结合,如在网站命名、板块设计上可充分考虑本行业、本领域的文化因子。并注重理性文化、自律文化的融入,促使师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加强自律,进而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自觉坚持正确的主流舆论导向。

(四)维护稳定与服务师生的要求

网络舆论是映射社会舆论的实时“晴雨表”。从2013年7月公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得知,从职业结构上,2011年、2012年学生均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分别为30.2%、25.1%;从学历方面,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大学生积极关注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而学校管理服务中一些敏感问题易成为他们网上谈论的焦点,易形成共鸣,形成网络舆论危机,诱发现实中的突发事件。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环境,需要将一些网络中的潜在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校园的安定团结。

同时,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说到底就是更加尊重人、爱惜人、保护人。一般来讲,网络舆论事件发生的诱因是师生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或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网络舆论危机时,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导向,尊重公众发言权、知情权,着眼于师生关心问题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则
(一)尊重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行事,肯定不会成功。在建设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时,一定要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不然的话,解决不了问题不说,还会造成不良后果。具体说,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等,要知道网络的特性和网络事件传播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要尊重人的接受和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二)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更加尊重人、爱惜人、保护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讲,网络舆论事件发生的诱因是师生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或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网络舆论危机时,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导向,尊重公众发言权、公众知情权,正确处理应对师生的合理诉求,着眼于师生关心问题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三)突出科学应对

互联网是新鲜事物,它的作用和影响,已越来越凸显。针对出现的网络舆论危机,我们就不能再用一些粗放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老办法来应对。在建设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时,学校从上到下都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来应对,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懂得网络的相关知识,知道网络上的新名词、网络词汇的意义,了解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规律,清楚网络舆情工作步骤和方法等。在具体工作中,针对网络舆论危机要易疏不宜堵,要防患于未然,而非天天应急,要与师生沟通交流、合作友好而非不理性对抗等。

(四)注重全面统筹

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工作是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网络舆论环境,不仅仅是指在网络上建设与管理工作,它和现实环境也有直接的联系。脱离校园环境建设,单独搞网络舆论环境,不但搞不好,还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要将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工作之中,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筹推进。 8N8Scau32nQ+NdCFgJwMDDeW7OKU8AjybIGI7vmftFjA6Q2mdNoegkRQOQrdF8F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