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相关概念及建设研究现状

本节主要对相关概念及目前研究现状进行界定、概述。网络舆论是舆论中的一种,具有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及舆论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但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形式,它们因媒体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场域、范围,有其自身内涵和管理对策。不同之处表现在网络舆论主体间的交互性、匿名性、平等性,内容的丰富性、多元性、难控性,形成的快捷性、原生性、易变性,影响深远、巨大,而传统媒体舆论更具有理性和权威性,两者趋于合作,优势互补。目前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弘扬主旋律,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舆论监控引导,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开展丰富有益的网上交流活动,提供师生咨询服务。在此认识及综述研究现状基础上,开展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的建设。

一、舆论的内涵与管理
(一)舆论的内涵

“舆论”则舆人之论,词中“舆”本意是车厢或轿。“舆人”则指推车的人或抬轿的人,后引申为众人。古书中“舆论”的意思指公众的意见或者言论。最早以“舆论”二字出现,则在《三国志·魏·王朗传》中“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其中“舆论”即公众的言论,或公众的意见。在西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意见”处在知识和无知的中间,开始涉及人民意见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法国思想家卢梭第一位使用“舆论”即Public Opinion这一概念。卢梭将舆论放在与国家法律同样重要的位置上,认为舆论是不成文的法律,是必须受到维护的传统和习俗。 从“舆论”的起源对比发现,我国“舆论”起源于奴隶社会,是一种语言的延伸和转化,而西方“舆论”产生于启蒙时期,是从政治理念的形成中诞生的。大致内涵基本相同,即公众对一些事件的言论和议论。

舆论的定义。国内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指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此界定涵盖了舆论的八个要素,即舆论是否存在,有八个衡量的要素。包括舆论的主体(公众)、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舆论自身(信念、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舆论的数量(一致性程度)、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舆论的质量(含有理智与非理智的成分)。从以上八个方面来衡量(判断)舆论就容易多了。 舆论的外延是指各种形态的具体舆论,如新闻舆论、网络舆论等。

舆论与舆情的区别。在《辞源》中,“舆情”为“民众的意愿”。学者毕竟认为,舆情是指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群体对某些社会现实和现象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意识、思想、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 张克生认为舆情是社会客观情况和民众的主观意愿,简称为社情民意。 也有学者指出,舆情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其充分体现舆情的政治属性,也照应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舆情管理的要求”。总体上讲,舆情即民意情况,涉及公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它可以是公众的意见,也可以是公众的情绪。因此,舆论与舆情有很大的差别。从主体性上讲,舆情只是民众,舆论也可为官方。从发生的先后顺序讲,舆情在先,舆论在后,舆情也许不能形成舆论。从内涵上讲,舆情重在“情”,指情况、状况,是种客观存在;而舆论重在“论”,有意见的表达和一定规格,是种行为活动。从表现形式讲,有些舆情公开表达,有些舆情尚未外露,但舆论是公开的表达。从价值取向上讲,舆情既集中又分散,而舆论是相对集中的、统一的。从影响上讲,舆情有可能表现出强效性,有可能持续时间很短,没什么影响;而舆论是要产生强效影响的。当然舆论和舆情的本质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当今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社会民智,是社会实行民主管理的思想基础,也是民众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

舆论的存在形态。学者喻国明认为,舆论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 其中,潜舆论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没有公开表达的信念;二是知觉到而又不易确切捕捉到的公众情绪。显舆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相当数量的公众,以各种公开的形式表达的对舆论客体的态度,它或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或者是由情绪型潜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转化而来。行为舆论是指主要以行为的方式表达的舆论,这种情形中,通常还夹杂着语言和文字的意见表达,严格说是一种综合型舆论,在行为中既有情绪的表达,也有公开的言语。

舆论形成的影响因素。把握舆论的形成过程是引导舆论的前提。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的形成因不同的社会环境、公众心理以及舆论客体的差异,很难给出一个标准化的形成公式,但一些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应予以考虑。一是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政策调整一般都与公众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或心理因素发生碰撞,便会激起种种议论或产生多种情绪性表现。二是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由于群体内部相互信任,使得周围的人不加验证地确信,并把群体中的准则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不管其对错,易导致有影响力的舆论或行动。三是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绝大多数舆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圈、民族圈或宗教圈的范围内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与道德传统的印记。

重要的舆论学理论。一是议程设置论。议程设置论是大众传播研究中主要的理论假设之一,认为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引导舆论,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路径。二是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的。该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就个人来说,从小群体的一致性理论基础出发,人天生具有对社会孤立的恐惧。第二,公众舆论的形成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人们在预计受到鼓励时从一种方式说话或行动,而预计受到敌意或忽视时则会保持沉默或另外采取行动。第三,大众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害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理性过程的产物。 三是“蝴蝶效应”。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提交纽约科学院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改变天气变化”。后来,这个效应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含义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二)舆论的管理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社会舆论充耳不闻、撒手不管,对舆论的控制和管理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不同的是干预或管理的程度,舆论管理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及舆论日趋活跃而备受关注。学者指出,管理是指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而限制它的非规则性变化,包含主体和客体的充分互动,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因此,舆论管理的全部行为与措施就是遵守规则。其价值在于用规则对人们的意见、交往进行引导和限制,其目标是保障公民知晓各种观点、认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解决好舆论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管理者之间、不同层级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学者认为,狭义的舆论是社会舆论或公众舆论的简称,又称公共舆论。从公共性角度看,舆论管理是指“舆论管理主体为了维护和改善舆论的公共性,针对社会舆论的内外资源而进行的组织协调监测和控制,表现为及时应对和处理舆论问题,制定舆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公众议程,培育和营造有利于管理者与社会公众及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关系的舆论环境。”在现实性上讲,后者的关于舆论管理的定义更具有代表性。但同时,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握分寸,防止出现肆意操控舆论的极权主义行为。政府作为社会舆论管理的公权力主体,既要正确处理公权力自身与其他舆论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又要明确各方主体在舆论管理中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实现舆论管理的价值与规律的统一。

二、网络舆论的内涵、演变规律与应对
(一)网络舆论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据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而这一数据还处在不断增大之中。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评论,表达思想,形成了互联网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舆论。对于网络舆论的界定如同对舆论界定一样,目前没有统一的概念。邓新民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 桑丽认为,网络舆论是指社会公众或社会组织机构通过网络对客观社会表达的意见。 聂德民认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是通过网络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舆论。 王海龙认为,网络舆论指借助网络传播技术,在互联网上形成或传播的(网络)公众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所表达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笔者认为,网络舆论是舆论中的一种,一定具备舆论所应具备的条件。基于此,王海龙所表述的定义更具全面性。目前的主要实现方式有BBS论坛、公共聊天室、博客、微博和新闻跟帖等。

网络舆论来源于转型时期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和结构定型、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其表达议题具有多样性和表达方式感性化。 舆论是社会意识的直接反映。“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的思想不是凭空就有的,它是来自客观世界,来自人的生活。在国家干预相对较弱的网络空间,网民的表达带有浓厚的感性色彩。

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的异同。从以上的分析,可简单总结为:网络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而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不难发现两者都有相同的指向,即都是指意见、公众的意见,区别只在“公众共同的意见”还是“公众不同意见的集合”。学者李勇认为,网络舆论是网络舆情转化而来,即由“多种意见的总和”到“有影响力的意见”的转化。这一转化过程中,传统媒体(或其网络版)的介入和网络媒体的报道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他从公众意见的角度来把握,根据意见的发展程度,把网民意见分为网络舆情期、网络舆论期和相互作用期。 认识到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转化,有助于我们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对发现不稳定的舆情,要及时处置、解决;而对于积极健康的网络舆情要做好宣传,促进形成网络舆论,甚至是社会舆论,推动社会的创新与进步。

(二)网络舆论的演变阶段及规律

崔蕴芳在《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研究》中提出网络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议题出现期、议题存活期、网络舆论聚集期和网络舆论消散期。金兼斌从议题的出现、议题的存活、舆论的走向三方面分析了网络舆论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刘建明提出个人意见的多样化和互相靠拢、无数意见的融合、舆论领袖的评价指导、获得权威性四个阶段。周丽明认为,网络舆论形成大致遵循这样一个模式:网络议题的产生——网络舆论的存活——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络舆论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平息。其中,“网络舆论的发展”指大众传媒参与互联网舆论传播,成为整个网络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网络舆论与社会舆论的交互作用,笔者认为周丽明的网络舆论形成五阶段理论具有代表性。学者颜廷昆提出网络舆论演变具有如下规律:一是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控性,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二是新闻信息上升为网络议题,并转化为网络舆论在于其存在内在动力。三是网络舆论的演变具有自然衰变性。四是网络舆论在演变过程中,容易出现情绪化、煽动性和破坏性大、个体性和误导性强等问题。

(三)网络舆论的应对

在应对网络舆论工作上,主要包括引导和管理两个方面。在引导网络舆论上,宣传部门坚持宣传真理原则,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宣传;坚持公开透明原则,积极主动公布信息,做到信息发布公开化、透明化;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做到引导为了“人”,引导依靠“人”;坚持“第一时间”原则,快速知情和研判网络舆情、快速报送网络舆情和发布信息。 此外,网络舆论的快速形成要求舆论引导的及时与交互,交互不是引导者居高临下,也不能只是观望和等待,而应该有对于舆论方向的把握,并起主导作用。网络舆论的多元分散要求舆论引导的整合与针对性。针对性是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要求。只有针对性才能有活力,能吸引人,才有影响力。

在网络舆论的管理上,国外目前最主流的归类办法是把网络归属于传统广播电视的管理行列。目前国外有代表性的网络舆论管理方式主要包括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与用户自律、市场机制的调节四种。各国的惯常做法是结合自己的具体国情,确立某种方式为主导,以其他的方式作为辅助手段。 我国目前成立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从网络舆论管理、网络舆论内容、网络舆论传播主体和非法传播网络舆论的惩治等方面对网络舆论进行了立法规范。学者李娜指出,我国应参照国外网络舆论的管理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建立多管齐下的“综合式管理体系”。宏观层面包括法律对网络舆论的管理要在谨慎中前行、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和行业自律、技术控制,微观层面包括强化“网络把关人”的作用、培养“意见领袖”引导网络论坛主流舆论、连通传统媒体扩大引导合力效应。 学者桑丽认为,网络管理包括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技术管理。在民主管理方面提出,承认政党和政府管理网络舆论的“有限性”,重视发挥行业、企业、个人自律。 学者刘慧君从政府角度指出在网络舆论管理中政府应维护公众表达自由、适度干预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健全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及网民的素质、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网络舆论管理。

综上所述,在网络舆论的引导管理上,要以人为本,推进信息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强主流媒体,培养政府的“意见领袖”,同时加强立法和技术管理,强化行业和网民自律。

三、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异同
(一)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相同之处

从发展历程分析,舆论早于媒体的出现。在媒体出现之前,人与人进行直接的交流沟通,不断积聚的相同意见形成了舆论。媒体的出现加速了舆论的形成。无论是网络舆论还是传统媒体舆论,都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并交互形成着新的社会舆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传统媒体舆论就是社会舆论。正如学者所言“在没有网络之前,中国的舆情是比较简单的,它基本上等同于舆论,而舆论又和媒体划等号,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媒体就成了民意的代言人” 。因此,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都是舆论,具有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及舆论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它们因媒体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场域、范围,可相互作用,促成更大影响范围的社会舆论。

(二)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之处

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具有如下自身特点:一是网络舆论主体间的交互性、匿名性、平等性。网民可以平等地与其他网民相互交流,自由发表意见。二是网络舆论内容的丰富性、多元性、难控性。在网络上,传播者的话语主导权和控制权被消弱,网民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或选择听还是不听。三是网络舆论形成的快捷性、原生性、易变性。由于网络的即时性和几何聚积递增的特性,使得网民关心的议题,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四是网络舆论影响的深远和巨大。网络代表了一种对抗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以及对抗政府、政党的权力,这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也推动国家民主进程。 此外,网络舆论还具有非理性、盲目性和弱权威性。

传统媒体舆论与网络舆论相比,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总体而言,传统媒体舆论更具有理性和权威性。但原因在于传统媒体受政府指导干预较强,发展成熟的新闻理念,能把握新闻内在规律,从业者良好职业道德,同时有健全的奖惩制度。而这些都是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条件。

(三)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一直以战斗的檄文来揭示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唤醒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他在《新莱茵报创办发起书》中提出:“报刊最适当的使命就是向公众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改良的方法、形成舆论、给共同的意志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 他主张无产阶级要积极主动地运用报刊来提升公众认识,影响社会舆论。当下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均具有这项功能,他们之间相互作用,互为支持。

网络推动传统媒体发展。网络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新闻来源之一,传统媒体从网络爆料中挖掘出新的事实,阐发理性、公正和精辟的评论。如电视节目“网罗天下”、“天下被网罗”等。体制内的传统媒体关注和回应网络舆论,对敏感事件的解决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同时,传统媒体可为网络互动空间提供信息。电视、报纸上的某些信息也是网民讨论的重点内容。网络新媒体虽有自身优势但却不具备传统媒体固有的资源和公信力,两者趋于合作,优势互补。

四、高校网络舆论、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的界定及建设研究现状
(一)高校网络舆论

目前学界对高校网络舆论的界定有不同意见。杨筱柏认为,高校网络舆论就是高校师生以网络为平台对特定事件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特定意见。 学者白荣宝认为,高校网络舆论就是依托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高校师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关于某一焦点事件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任海认为,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 综上所述,正确界定高校网络舆论需把握网络舆论的主体和网络的限定范围。从高校实际出发,网络舆论的主体是师生;网络载体包括学校内部自建的各类网络平台,以及以学校名义在社会网络上建立的各种平台,如高校的百度贴吧、官方微博等。这两类网络平台都是高校自身建立,能汇集师生访问、互动。因此,高校网络舆论可以定义为,高校师生以高校自建的网络平台在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所表达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于其他社会网络平台,高校师生可登陆,发表意见,但只作为网民中很小的一部分,很难与其他网民互动,形成反映高校师生的网络舆论,在此不予考虑。师生运用网络表达舆论的主要载体包括校园BBS、校园新闻网、博客、贴吧、官方微博等。高校网络舆论具有主体意识的张扬性、舆论制造主体具有少数性、尊重有序管理、赞同理性的思考和行为等特征。

(二)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

“和谐”一词在词典中解释为“协调”、“配合得好”。学界存在“状态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互相协调的状态”、“多样性统一说——指多样性的统一和对立要素的有机结合”、“多元合一说——和谐涵盖多级内涵”、“对关系的评价说——人们对各种关系的一种认知、判断和评价”。 高校和谐网络舆论中的“和谐”体现两层涵义:一是表现形式的统一、协调;二是具有价值判断功能。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的最佳形式在于让形形色色的持不同观点的人通过理性、客观和公允的交流探讨、分享经验,从而达到认清真相,揭示真理和科学发展的目的。

基于此,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指在高校网络平台上,努力形成公平、宽松、健康、友爱、鼓舞人心的网络舆论氛围,师生可理性自由的发表意见,并促使网上师生具有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朝气蓬勃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进而,充分发挥和谐网络舆论在促进学校发展、教育引导师生方面的积极作用,弱化甚至消融假、恶信息的不良影响。形成和谐网络舆论要有三个前提:一是网络舆论平台对广大师生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二是要有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三是师生能在网上理性自由发言。

(三)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

在和谐网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上,徐仲伟提出,必须努力实现网络内容、网络形式、网络管理和网络参与人员的和谐。 在高校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上,刘爱萍提出,加强高校管理模式以及网络硬、软件管理的创新,增强大学生参与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意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心理辅导等作用。 杜鹏指出,要政策重视,统一规划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因势利导,创建良性健康网络环境;积极开展“网上”“网下”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上网自律”;转变观念,建立网上辅导园地。 吕新云指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高校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要多管齐下,培育平等、友好、互助、和谐的网络交往环境。 此外,李军认为,目前的网络社区尚处于初级伦理型网络社区,通过自律和他律的作用,网络社区将趋于理性,走向成熟伦理型网络社区。 综上所述,在高校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上,学界普遍认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对师生的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动作用,实现师生自觉自律。

在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上的研究目前较少,现逐一列出。吕新云认为,首先网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规范上网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其次,要开展网络个性化服务,提供咨询帮助。最后,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网络交际活动,建立学生与学校、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平台。 冯庆宏认为,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的建设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着力加强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建设。 杨晓峰认为,建设积极和谐的高校网络环境应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创建多个网络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秦继红认为,高职院校和谐网络交流环境的构建要利用校园网渠道弘扬先进文化,提高高职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应用能力,主动防范消极影响;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管理资源,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建立健全网站制度。 综上分析,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要弘扬主旋律,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舆论监控、引导,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开展丰富有益的网上交流活动,提供师生咨询服务。 J0pSEYY8EDYmLuM8ZfkVoRnWJgCO4k6d54bVGv/1gbGAGmuum6K8ATU2BwmT2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