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信息(Information)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这个词可能是现代社会使用最多最频繁,同时也是使用最泛滥的词汇之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信息密不可分,信息与材料、能源并列,被称之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它不仅被广泛使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而且也被广泛采用于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研究中。

“信息”一词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均是“information”,日文中为“情报”,我国台湾称之为“资讯”,我国古代用的是“消息”。作为科学术语最早出现在哈特莱(R.V.Hartley)于1928年撰写的《信息传输》一文中。随后很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信息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信息学奠基人香农(Sha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一定义被人们看作是经典性定义并加以引用。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它也被作为经典性定义加以引用。

经济管理学家认为“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

物理学家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用信息熵描述系统与环境交流信息的程度。

电子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认为“信息是电子线路中传输的信号”。

我国著名的信息学专家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这种方式或状态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美国信息管理专家霍顿(F.W.Horton)给信息下的定义是:“信息是为了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简单地说,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或者说,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综上所述:信息是由事物发出的、体现其存在和运动状态的信号和消息。信息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信息是指物质、能量存在和运动状态的表征;狭义的信息是指具有新知识、新内容的消息、情报和信号,是人类的知识、学问及从客观现象提炼出采的各种消息的总和。

(二)信息的特点

1.普遍性。从宏观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信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是普遍存在的。

2.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须借助于一定的符号存储于一定的载体中,没有载体,就没有信息,二者不可分割。

3.客观性。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源,是现实世界各种事物运动与状态的反映,信息是客观存在的。

4.相对性。认识能力与认识条件不同,信息接收者获得的信息与信息量也不同。

5.可度量性。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

6.可扩充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完信息将不断扩充。

7.可存储、传输与携带性。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

8.可压缩性。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归纳就可使之精练,从而浓缩。

9.可替代性。信息的利用可以代替资本、努力和物质材料,减少了它们的消耗。

10.可扩散性。由于传输的渠道多样化和快速所以使信息得以散布开来。

11.可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人共享,信息资源共享的双方或多方均不会损失信息的内容。信息可以转让,一个人出卖一个“信息”,买者确有所得而卖者亦无所失。

12.时效性。信息只在某一定的时间内有效。信息是对事物存在方式及运动方式的反映,随着事物的变化,信息也将变化。

13.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14.价值相对性,对不同的人而言,信息的价值也不一样。

15.真伪性。按照对信息的认识不同,有正确的信息与虚假的信息之分。

(三)信息的分类

1.按信息的社会属性分,可分为政治信息、军事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生活信息等。

2.按信息的处理加工程度分,可分为一次、二次、三次信息。

3.按信息传递的范围分,可以分为公开信息、半公开信息、非公开信息。

4.按信息管理组织的角度分,可分为系统化信息和非系统化信息。

二、信息源(Information Source)

(一)信息源的定义

信息源,顾名思义,即信息的来源。因为信息的含义十分宽泛,信息源的定义也因学科领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出版的《文献术语》一书将信息源定义为: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称信息源。一切产生、生产、存贮、加工、传播信息的源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源。

在图书情报领域,信息源被解释为“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它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又可进一步分为文献信息源和非文献信息源(非文献信息源又包括口头信息源、实物信息源)。

信息源是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都是借以获得信息的源泉。信息源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各种信息载体,也包括各种信息机构;不仅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料,也包括现代电子图书报刊;不仅包括各种信息储存和信息传递机构,也包括各种信息生产机构。

(二)信息源分类

1.按信息源产生的时间顺序来划分:先导信息源、即时信息源、滞后信息源

先导信息源是指产生于社会活动之前的信息源,如天气预报。即时信息源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如工作纪录,实验报告等。滞后信息源如报刊。

2.按信息源传播形式来划分:口传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

口传信息源存在于人脑的记忆中,人们通过交流、讨论、报告会的方式交流传播。实物信息源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制品中,人们可通过实践、实验、采集、参观等方式交流传播文献信息源存在于文献中,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视听学习等方式交流传播,包括印刷型信息源和电子信息源等。

3.按信息的加工和集约程度分

一次信息源:直接来自作者的原创,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感知信息源,从一次信息源中加工处理提取的信息

三次信息源:再生信息源或工具书(百科全书,辞典,手册,年鉴)

四次信息源: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博物馆。

三、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

(一)信息资源的概念

信息被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和社会财富,其来源称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指一切能够产生信息或为了传递而持有信息的系统。

信息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特殊需要,可以用来为社会服务。但是,认识到信息是一种独立的资源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情。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给出了著名的资源三角形。他们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作为资源,物质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能量提供各种各样的动力;信息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构成资源。

1.对于信息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对决策有用的数据。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

广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要素”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资金和人等。

2.信息资源由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三大要素组成

(1)信息生产者是为了某种目的的生产信息的劳动者,包括原始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或信息再生产者。

(2)信息既是信息生产的原料,也是产品。它是信息生产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各种活动直接产生效用,是信息资源的目标要素。

(3)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能力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数据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工具,对信息收集、加工、存储和传递提供支持与保障。

(二)信息资源的特点

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资源的经济学特征

(1)需求性:信息资源总能满足社会的大众需求。

(2)稀缺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经济学特征。

(3)可选择性:关于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2.信息资源的独有特征

(1)共享性:能够被共享,信息资源共享的双方或多方均不会损失信息的内容。

(2)时效性:只有时机适宜,才能发挥效益。

(3)动态性:信息资源是一种动态资源,呈现不断丰富、不断增长的趋势。

(4)不可分性:信息的不可分性表现在它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可分。

(5)不同一性:作为资源的信息必是完全不同一的。

(6)支配性:支配性是指信息资源具有开发和支配其他资源的能力。

信息资源是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能够重复使用,其价值在使用中得到体现;它是社会财富,任何人无权全部或永久买下信息的使用权;它是商品,可以被销售、贸易和交换;其开发利用会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

人类和地球所在的宇宙在其存在的无限时间和无限空间内,生成了海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在其存在的有限时间和有限空间内,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和能源,也生成了大量的信息。地球或许终究要毁灭。但是,信息资源却可以在宇宙中长存。

信息源不同于信息资源,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信息源是一切信息的源泉,信息资源是有用的并且经过组织的、有序的、可存取的信息的集合。信息源包括了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源,但信息源不一定是信息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源可以转化为信息资源。

四、知识

(一)知识的概念

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和概括,是认识的结果。

知识可分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理性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是经过思维、逻辑加工的知识,构成知识体系;感性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对现象、事实的感知,是未经逻辑加工的知识。

知识的存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人脑、文献、实物这三种知识载体都是物质的。人们为了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交流,还必须使知识具有能为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形式,即借助于文字、语言、符号、代码、电磁波、图像和实物等形式加以表现,这种表现形式也是信息。

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二:一是直接来源于产生信息的客观事物,二是通过信息载体或媒介(文献、电视、广播、他人等)的传递、交流而间接获得。然而,获得的信息能否转化为知识,转化是否充分、完整,则取决于受主的认知能力。例如,人们对于卫星照片,气象云团的识读能力是不同的,所获得的信息的量和质将会有差别。

(二)知识的特征

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它具备了更多的附加特征,也就是说,某一种信息如果越多增加这种特征的烙印,就越接近知识。

1.隐性特征:知识具备较强的隐蔽性,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提炼。

2.行动导向特征:知识能够直接推动人的决策和行为,加速行动过程。

3.动态特征:知识不断更新和修正。

4.主观特征: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都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意愿。

5.可复制/转移:知识可以被复制和转移,可重复利用。

6.延展生长特征:知识在应用、交流的过程中,被不断丰富和拓展。

7.资本特征:知识就是金钱。

8.倍增特征:知识经过传播不会减少,而会产生倍增效应。一个知识两人分享,就至少有两条。

9.熟练特征:知识运用越熟练,有效性越高。

10.情境特征:知识必须在规定的情景下起作用,人类选择知识一般都会进行情境对比。

11.心智接受特征:知识必须经过人的心智内化,真正理解,才能被准确运用。

12.结果导向特征:知识不但加速过程,也导向一个可预期的结果。

13.权力特征:掌握知识的人,即便不在职务高位,也拥有一定的隐性权力。

14.生命特征:知识是有产生和实效的过程,有生命长短,不是永久有效的。

(三)知识的分类

1.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

2.知识还可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与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1)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是指经过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化和度量,并以文字、公式、计算机程序等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正式的、系统化的方式(如出版物、计算机网络等)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掌握的知识。典型的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它是有载体的、可以表达的。显性知识对应的是OECD分类中的“知事(Know-what)”和“知因(Know-why)”。

(2)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与人结合在一起的经验性知识,很难编码化,并将其文字化或者公式化,它们本质上以人为载体,因此难以通过常规的方法收集到它,也难以通过常规的信息工具进行传播。隐性知识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隐性知识对应的是OECD中的关于Know-how和Know-who的知识,其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

(四)知识的来源

第一类知识存在于人脑之中,即主观意识,只有当以一定的形式,通过一定的载体表达时,才能为其他人所感知;

第二类知识存在于实物之中,如古文物、样品、样机、物品等,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实物而获得某种知识;

第三类知识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之上,例如刻在甲骨上、印在纸张上等,这就是文献。

(五)知识与信息的关系

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由信息提炼,转化而成的,是经过人类认识,挑选,系统和深化了的信息。信息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将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信息经过加工,上升为对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这种再生信息才构成知识。在这里,知识作广义的理解,包括消息、情况、事实、数据。英国著名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这样表述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信息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

五、文献(document;literature)

(一)文献的概念

文献的涵义:文献是“记录有人类精神信息的、且便于存贮或传递的人工固态附载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存贮和表达人们思想的物质载体不同了,从金石、竹简、羊皮、丝帛、纸张发展到用感光介质和磁性介质,文字已不再是表达思想的唯一手段,图形、声频、视频等同样成为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重要手段。

因此,不能把文献仅仅看作我们习惯的纸质形式的信息载体。目前有关文献的较权威的定义主要有两个,一是《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草案)》(ISO/DIS5127)的定义,“为了把人类知识传播开来和继承下去,人们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将其记录下来,或写在纸上,或晒在蓝图上,或摄制在感光片上,或录到唱片上,或存贮在磁盘上。这种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的记录统称为文献。”另一个定义更为概括,“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两个定义大体上能概括文献的特征,但“一切载体”比较笼统,有的载体是固态的、可见的,有的载体是动态的、不可见的,如声波、光波、电磁波。信息通道的概念被提出来后,载体就可以分为存储型和传播型。文献应属于存贮型的固态的载体,而不是同样可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图文电话、语音信箱、电子邮件、网络等。所以应该把文献理解为“记录有人类精神信息的、且便于存贮或传递的人工固态附载物”。这里,强调的是那些在载体形式上便于保存和传递的纸质和非纸质的固态载体,而非瞬时信息的附载物或其它实物(文物、设备等,在功能上可存贮、积累、反复利用和传递,这二点限定可以帮助我们把文献置于实用的、可操作的范围内,否则,过份扩大它的概念外延只能给文献工作带来困难。

现代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文献信息是文献的内容,符号系统是信息的携带者,载体是符号赖以依附的“寄主”,而记录方式则是代表文献的符号进入载体的方法和过程,四要素缺乏任何一种都不可能形成文献。

(二)文献的作用

第一,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可记录的内容与记录的工具、手段时)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类认识社会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的积累、总结、贮存与提高,主要是通过文献的记录、整理、传播、研究而实现的。文献能使人类的知识突破时空的局限而传之久远。

第二,文献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有力因素。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知识水平;而文献的存在形式(诸如记录手段、书写材料、构成形态与传播方式等),又受当时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例如在纸发明以前,我国的古人只能在甲骨、简牍、缣帛上作记录;在雕版印刷发明以前,古人只能凭手工抄写来记录文献。然而,正是在文献的初级原始阶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发明了纸与雕版印刷术,使文献的记录方式更为便利,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人们又从文献中汲取、利用知识贡献于社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献的内容与形式,而文献的继承、传播与创造性的运用,又反作用于社会,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有力因素。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之梯”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第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作更深入的研究。如英国李约瑟教授历数十年时间撰成举世瞩目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在占有大量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纵观中国医学史,凡是在学术上有重在成就的医家,无不十分重视对文献的研究。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唐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历数十年,集唐以前医学文献之大成,先后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明代伟大的科学家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编纂了不朽的名著《本草纲目》,被称为“博物之通典”,据统计,其直接和间接引用的文献达900余种。他们都是研究和利用古代文献的典范。又如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古代病证、治法、方药的现代研究,无一不是在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古典医药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

据上所述,文献对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无论古今中外,凡从事科学研究,都需凭借有关文献。古典文献在许多学科的现代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信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古典文献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文献的类型

文献,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形式。

1.根据文献载体形式分

根据文献载体形式划可分为纸质文献,缩微型文献、视听型文献、电子文献(机读型文献)。

(1)纸质文献(Paper Document)是以手写、打印、印刷等为记录手段,将信息记载在纸张上形成的文献。它是传统的文献形式,便于阅读和流传,但存贮密度小、体积大,不便于管理和长期保存。

(2)缩微文献(Microform)是利用光学技术以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将信息记载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的文献,如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特点是存贮密度大、体积小,便于保存和传递,但必须借助专门的设备才能阅读。世界上许多文献信息服务机构都将欲长期收藏的文献制成缩微品加以保存。

(3)视听型文献,是采用录音、录像、摄影、摄像等手段,将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记录在光学材料、磁性材料上形成的文献,也称音像型文献,如音像磁带、唱片、幻灯片、激光视盘等。特点是形象、直观,尤其适于记录用文字、符号难以描述的复杂信息和自然现象,但其制作、阅读需要利用专门设备。

(4)电子文献(Electronic Document)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到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文献,也称机读型文献。目前电子型文献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如各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联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网络新闻(如Usenet,Mailing list,BBS)、光盘数据库等。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出版周期短、易更新,传递信息迅速,存取速度快,可以融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信息共享性好、易复制,但必须利用计算机才能阅读。

2.根据文献编辑出版的特征和范围划分

根据出版特征可分为正规文献和非正规文献

(1)正规文献,是指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通过公开出版发行渠道正式出版发行的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

(2)非正规文献也称灰色文献,专指不公开发表,通过正规渠道无法获得,又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非正规文献包括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等。

1)图书(books,monographs)

图书是记录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统计和分类的需要,将图书定义为:凡由出版社或出版商出版的49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有定价并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称为图书(BOOK);5页以上、48页以下的称为小册子(PAMPHLET)。

我国的出版业把图书的定义为:图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将知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文字、图画、电子文件等),按照一定的体例,系统地记录于一定形态的材料之上,用于表达思想、积累经验、保存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工具。

①图书的特点:主题突出,内容系统,论述全面深入,知识成熟稳定。因为出版的周期长,图书的报道速度相对较慢,内容相对陈旧,知识的新颖性不够。对社会科学而言,通常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②图书的主要著录特征有:书名(版本)、责任者、出版社、出版地、出版年。

③正规公开出版的图书,都有一个国际标准书号。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简称ISBN号,是国际通用的图书或独立的出版物(除定期出版的期刊)代码。它由13位数字组成。前三位数字代表图书,中间的9个数字分为三组,分别表示组号、出版社号和书序号,最后一个数字是校验码。

ISBN号具有专指性,唯一代表某种书的某一版本,2007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13位ISBN号。全号共分5段:

如ISBN978-7-309-08287-6

A.前缀号: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NA)为图书分配的商品代码。目前使用978,预留979。

B.组号:组号是国家、地区、语言或其他组织集团的代号。由国际书号中心(International ISBN agency)负责分配。中国组号为一位数字“7”。

C.出版社号:由国家标准书号中心负责分配,其位数视申请出版社图书出版量多少而异。

D.书序号:由出版社负责管理分配,每个出版社所出各种图书的序号

E.校验号:是校验ISBN编号是否合法。

小常识:

如何查询一本书是否正规出版物?

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http://www.cppinfo.com/

2)期刊(journal,transactions)

期刊又称杂志,它是指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有统一的名称、固定的开本、版式、有连续的序号、汇集了多位作者分别撰写的多篇文章,并由专门的机构编辑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

①期刊特点。

A.使用固定的刊名,每期均有连续的卷、期号和年月顺序号。

B.具有报道速度快、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及时、流通面广,内容专深、信息量大、品种多等特点。

C.文献中数量最多,期刊是利用率最大的文献。期刊以品种为单位形成知识流;使用量最大,据统计,人文社科研究中,期刊信息占整个信息源的30%-50%;自然科学研究中从期刊上得到的科技信息约占信息来源的65%以上。

②期刊的主要著录特征有:文章题名、作者、刊名、年、卷、期、页码等。

③正规公开出版的期刊,都有一个国际标准刊号。

国际标准刊号(International Series Standard Number)简称ISSN号。对于我国来说,期刊在国际标准刊号(ISSN)之外,还有国内统一刊号(CN)

A.国际标准刊号由以ISSN为前缀的8位数字组成,前7位数字为单纯的数字序号,无任何特殊含义,最后一位为计算机校验码。

如ISSN1002-1027

B.国内统一刊号

地区号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表GB2260-82》取前两位,如北京为11、天津12、上海31、辽宁21、吉林22等。

报刊登记号是国内统一刊号的主体,由4位数字的序号组成,其中0001—0999号为报纸序号,1000—4999号为期刊序号。

小常识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核心期刊特点(1)刊载专业文献密度高,信息含量高;(2)水平较高,代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3)出版相对稳定,所载文献寿命较长;(4)利用率和被引率较高。

3)报纸

报纸(Newspaper)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①形式特征:有统一的名称,定期连续出版,每期汇集许多篇文章、报道、消息等,多为对开或四开,以单张散页形式出版。

②内容特征: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传播迅速,发行广泛,信息量大,能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和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③类型:按出版周期分,有日报、双日报、周报、旬报等;按范围划分,有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系统性报纸等;按内容划分,有综合性报纸、专业性报纸。

4)会议文献(conference)

会议文献是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的论文、报告及其它有关文献。

①会议文献的特点:针对性强、专业性强,信息传递速度快,内容新颖,学术水平高。会议文献往往能不同程度地反映某一学科领域在相应范围内的最新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是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②会议文献的主要著录特征有:会议特征如conference,cogress等、主办会议或会议录名称、主办单位、召开地点、届次、年份等。

5)学位论文(thesis,dissertation)

学位论文是指为了获得所修学位,按要求被授予学位的人所撰写的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学位论文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种。

①内容特点:质量参差不齐,具独创性,偏理论,重实践,能够解决具有相当科学意义的某个特定的科学问题或是对某一问题作出理性的概括,除少数在期刊或网络数据库中外,一般不公开出版。

②学位论文的主要著录特征:学位和学位论文名称,授予学位的学校名称、地点及年份等。

6)标准文献(standard recommendation)

指标准化工作的文件,是经过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其中主要为有关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的技术规定文件。

①内容特点:权威,技术规定。

②标准文献的主要著录特征:标准颁布机构、标准题名、标准号。

7)专利文献(patent)

专利(pat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由专利机构依据发明申请所颁发的一种文件。我国专利法将专利分为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文献主要由专利说明书构成。专利说明书是指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递交的有关发明目的、构成和效果的技术文件。

①内容特点:具体,有附图,适合于产品设计。

②专利的主要著录特征:发明人、发明题名、专利号、出版日期、申请日期。

8)科技报告(technical report)

科技报告是在科研活动的各个阶段,由科技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和格式撰写的,以积累、传播和交流为目的,能完整而真实地反映其所从事科研活动的技术内容和经验的特种文献。

①内容特点:内容广泛、翔实、具体、完整,技术含量高,实用意义大,而且便于交流,时效性好。

②科技报告的主要著录特征: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报告号,完成报告的机构名,所在地,出版年份。

小知识:美国四大报告

PB报告。1945年6月美国成立商务部出版局,负责整理、公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获取的科技资料,并编号出版,号码前统一冠以“PB”字样。40年代的PB报告(10万号以前),主要为战败国的科技资料,50年代起(10万号以后),则主要是美国政府科研机构及其有关合同机构的科技报告。PB报告的内容绝大部分属科技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70年代以后,侧重于民用工程技术。1970~ 1975年间,每年发表PB报告约8000件,至1978年总共发表约30万件。

AD报告。凡美国国防部所属研究所及其合同户的技术报告均由当时的美国武装部队技术情报局(ASTIA)整理,并在规定的范围内发行。AD报告即为这个情报局出版的文献。PB、AD报告的主要检索工具为美国《政府报告通报和索引》。

NASA报告。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拥有的研究机构产生的技术报告。主要内容为: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及飞行器结构、材料、试验设备、飞行器的制导及测量仪器等。主要检索工具为《宇航科技报告》(STAR)。

AEC /ERDA/DOE报告。1946年美国建立原子能委员会,简称AEC,AEC报告即为该委员会所属单位及合同户编写的报告;1975年该委员会改名为能源研究与发展署(简称ERDA),AEC报告于1976年改称ERDA报告;1977年该署又改组扩大为美国能源部(简称DOE),1978年7月起逐渐改为冠以DOE的科技报告。内容仍以原子能为重点。其主要检索工具为《核子科学文摘》,继之为《能源研究文摘》。

9)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 publication)

政府出版物又称官方出版物,是指由政府机关负责编辑印制的,并通过各种渠道发送或出售的文字、图片、以及磁带、软件等。是政府用以发布政令和体现其思想、意志、行为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政府的思想、意志、行为产生社会效应的主要传播媒介。

①分类:行政性文件(包括会议记录、司法资料、条约、决议、规章制度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等)与科技性文献(包括研究报告、科普资料、技术政策文件等)。

②政府出版物的特点:数量巨大,内容广泛,出版迅速,资料可靠,是重要的信息源。

3.根据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

(1)一次文献

指以科学研究、工作实践中的新成果、新知识和经验总结为依据而创作产生的文献。这是最基本的文献信息源,主要包括学术专著、报刊论文、文学作品、科研报告等。

特点:

①作者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创作或撰写的文献;

②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

③具有创造性。

(2)二次文献

指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将特定范围的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而形成的文献。它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某学科某专业的线索,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主要包括书目、索引、文摘、图书馆目录等。

特点:

①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的具有报道和检索作用的文献;

②对知识的第二次加工;有序化;提供一次文献线索。

(3)三次文献

指通过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一次文献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后而编写的文献。包括综述研究和参考工具两类。综述研究类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进展报告等;参考工具类有百科全书、字词典、年鉴、手册等。

特点:

①高度浓缩和深度加工,是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网络化和综合化。对知识的再加工;

②利用二次文献系统地检索出一批有关的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述评而编撰的文献。

(4)零次文献

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未经公开发表或交流的文献,如论文草稿、谈话记录、实验记录、书信、私人日记、笔记、工程图纸、谈话记录等。

特点:

①来源直接真实,内涵新颖;

②因为在较小的范围内交流、使用、参考,其传播渠道少,或常保密,或限制使用以及因珍稀的原因,大多被湮没。

从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的对象(目标),二次文献是检索的工具(手段),三次文献是情报研究的成果(检索目标+检索手段)。

从知识加工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创造性),二次文献是对知识的第二次加工(有序化),三次文献是对知识的再加工(有序化+创造性)。

4.文献的其他划分方法

(1)白色文献(white literature),即公开文献,是指正式出版并在社会成员中公开流通的文献,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

这类文献多通过出版社、书店、邮局等正规渠道发行,向社会所有成员公开,其蕴涵的信息大白于天下,人人均可利用。这是当今社会利用率最高的文献。

(2)黑色文献(black literature),黑色文献即保密文献,是指非公开出版发行、或者发行范围狭窄、内容保密的文献,如军事情报资料、技术机密资料、个人隐私材料等。

除个人隐私材料外,绝大部分黑色文献密级规定,并对读者范围作明确的限定,其制作、保管和流通都严格受控,一般不允许复制。其缺点是保密程度高,非特定的读者对象基本上无法获取。

(3)灰色文献(gray literature),系指不经营利出版者控制,而由各级政府、学术单位、工商业界所产制的各类印刷与电子形式的资料。一般指非公开出版的文献。灰色文献品种繁多,包括非公开出版的政府文献、学位论文;不公开发行的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技术档案;不对外发行的企业文件、企业产品资料、贸易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相关机构印发的动态信息资料)和工作文件;未刊登稿件以及内部刊物、交换资料,赠阅资料等。灰色文献流通渠道特殊,制作份数少,容易绝版。虽然有的灰色文献的信息资料并不成熟,但所涉及的信息广泛,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

灰色文献(Gray Literature),介于正式发行的白色文献,与不公开出版并深具隐密性的黑色文献之间,虽已出版但难依一般方式购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灰色文献的查找和利用出现新的形式和方法。一些传统意义上属于灰色文献的资料被放公开于网络当中,民众可以自由阅览使用。这种灰色文献就逐渐转白了。

(4)红色文献(Red Literature),此外,还有人根据红色革命等说法,将中国近现代时期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中相关的文献资料,统称为红色文献。

(四)文献的特征

一篇文章、一本书、一份报告等一般都有以下特征:

1.外表特征

题目、作者、作者工作单位,专利和科技报告还有专利号或报告号等,这些可以表征一篇特定文献的特征可以在文献的封面或扉页,即不打开书本,或不看文献的具体内容就可以确定一篇文献。

2.内部特征

假如我们深入到文献内容中间,则可以发现还可用另外两种方法来表征它:

(1)一篇文献都是论及某一方面的特定问题的,也就是说,与论题相关的词出现的频率较大。以前的研究表明,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文献,若对文献中出现的词进行频率统计的话,会发现所有的词可分为三类。

①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冠词、介词和连词等,即其本身没有具体含义的词,如的、地、得、和、与、a、an、the、this、that、or、and、in、on、with等;

②绝大部分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较低;

③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既不高也不低的词,在文献中约3-20个之间,这些词恰恰是与文献的主题相关度较大的词,我们称之为文献的主题词或关键词。主题词或关键词即称为文献的主题特征。

文献的外表特征与文献是一一对应的,即一组外表特征只对应一篇唯一的文献,而文献的内容特征与文献却是一种模糊的对应关系,即一篇文献有多个主题词(关键词)或分类号,一个主题词(关键词)或分类号也可对应多篇甚至几百篇文献。正因为存在这两种对应关系,使得两种特征的用途大不相同。利用外表特征只能检出很少的文献,有时只用于特定情况下(如已经知道作者名等)。利用内容特征一次能检出一批文献,这对研究者来说是极其有用。 f8iOuRhNEcuwyAo/dve70azwxBIcx9SmWNFmoBk7w2ESyT1TfE1AVnbztFEsNH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