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总是有梦想的。

人的梦想会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不同,其梦想也自然存在差异。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造就人生吧。

人的梦想也因人的成长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人们的儿时梦想,与成人之后的梦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完全相反。说得好听一些,这是与时俱进;说得难听一些,这是见异思迁。

我虽平凡,但也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我的儿时的梦想是什么?说来惭愧,我现在已无法追忆出来。我想,即便能追忆出来,也没有什么光耀的色彩。我敢肯定,它不如同时代的城镇儿童们所说的,长大了要当一位科学家、解放军、工人、干部、白衣天使……因本人身居乡野山村,眼光所及,无非就是长辈们的农田劳作、五谷杂粮、山川河塘;更不会像当今儿童所追求的明星梦、高官梦、老板梦、发财梦、出国梦……

我不怕读者们笑话,至今我能追忆出的第一个梦想,竟然是立足农村学一门手艺,有能力养家糊口和给父母养老送终。因为,1974 年初中毕业失学之后的我,已成为家庭主要劳动力。当时,家里姊妹众多,父母身体不佳,又无任何社会资源,我只能面对现实确定自己的梦想。实话实说,当时若能达成这一梦想,我是心满意足的!

1977 年底高考制度恢复之后,我开始有了新的梦想——考一个中专,跳出农门,使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国家工人。或许造化弄人,因种种因素制约,我这一梦想也没有变成现实。

人生际遇,有时确实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虽然没有考上中专,但由于坚持自学,1980 年的高考成绩竟然上了湖南省本科录取线。后来,因阴差阳错,本人被当时的衡阳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对于这个结果,我仍然高兴莫名。因为,我有机会成为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

既然,我未来的职业是当时社会大力讴歌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的梦想就力争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历史教师,力争不误人子弟,且为实现这个梦想奋斗至今而没有丝毫改变。实事求是地说,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社会地位一般,经济收入平平,但对于一个农民出身、胸无大志的我来说,能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已经是三生有幸了!

做教师,特别是做一名历史教师,这在社会上许多人看来,似乎并不太难,甚至觉得比较容易。上历史课,不就是给学生讲讲历史故事,然后要学生将相关历史知识背诵下来就OK了,保准学生能考个好成绩。其实,持这一想法的人,并不真正了解教师的工作,不了解我们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了解历史教学与历史高考的要求。

在这个世界上,不论做什么工作,若抱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去做,可以说都不太难。做教师,做一位深受学生欢迎且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还确实不易。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做过学生,试回想一下,真正深受你欢迎又真正促进你快速成长的教师可能不会太多。因为,回想自己做学生时,耳闻目睹了不少学生背地里如何议论自己的老师,有些评价至今还犹在耳边。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我看来,自己要真正实现“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不误人子弟的教师”的梦想,绝非易事。因为,我凭什么让自己深受学生欢迎?我凭什么做到不误人子弟?

根据我对教育的肤浅理解,要想让自己深受学生欢迎,要想不误人子弟,除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之外,自己还必须在历史学识、教育理论、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应试技巧、考试命题、课题研究等方面拥有扎实的功底。并且还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与研究来不断提升自己,似乎舍此再无他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终身要求。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曾有教师感慨,教育教学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教育教学的完善永无止境。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既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汲取本学科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当今教育不仅要完成党和国家政府的重托,还要承载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期望。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开拓的创新精神、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等。因此,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更新自身观念,将专业发展的需要变成自己的内在需求,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教师不仅要成为终身学习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还要立志成为一名研究者,研究如何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如何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我以为,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除必须学习与研究古今中外历史,我们还必须学习与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必须学习与研究历史教学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风格。

在历史教育教法研究方面,我曾撰写出版过《高中历史新课程教与学》《精彩·荒谬·效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探微》《行为决定结果——中学历史教学行为有效性探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高中历史“四环两化”教学指南》等拙作。《杏坛追梦·求法悟道》一书,主要收录了本人从教以来在历史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拙作 56 篇,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理论与历史教育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艺术、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历史教学重点与难点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拙作,大部分已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有些文章还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有些文章或收入他人编著出版的教育教学研究专著之中;也有一些拙作曾被上传至不同网络平台,或通过学术报告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当然,也有少数拙作因种种原因而第一次公开与读者见面。只因本人学识有限,能力不逮,难免鹦鹉学舌。我之所以不怕贻笑大方而结集出版,并呈献给广大读者,主要是想借此激励广大同仁树立研究与探索历史教育教学的自信心,通过不断磨砺,成就教育,成就学生,成就自我!若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不过,这里也需要说明一点:就今天发表与出版规范而言,《求法悟道》中的有些文章的材料引文和注释,包括我以前公开发表过的习作,是有明显欠缺的。因时间久远,本人工作单位又几经转换,原有的书刊与笔记业已散失;有些讲稿当时就没有发表之念,撰文时也就没有标注出引文的材料出处。凡此种种,现已无法补救,故所有引文或材料注释只能维持原样。若由此而带来谬误,或没有彰显原作者的研究成果,本人特在此致歉!并敬请原作者和广大读者谅解!

汪瀛
2018 年 6 月 26 日于株洲市第四中学 e1oLQ/gNg7hWyj8Wfo+kkH/mlTmJhxLyaVO06JhpBZW/l3qjHHefN/lEGJX6sMX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