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进·深入·走出
——历史教学三部曲

摘要: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历史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巧妙地将学生“引进”历史、“深入”历史和“走出”历史,真正发挥这面镜子的作用。

关键词: 引进 深入 走出

人类在走过历史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历史,用历史的功与过、是与非来观察与思考我们今天所要经历的一切。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用昨天的经验与教训作为一面镜子,启示和领悟我们今天;用历史上的伟人品德与业绩,作为自己的人生典范。中学历史教学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让学生从情、景各方面进入他们没有经历的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深入体验历史上人类的善恶美丑。同时,我们也必须让学生走出历史,了解这些历史变化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将学生“引进”历史、“深入”历史和“走出”历史,就是我们历史教学的三部曲。

一、“引进”

如何将学生“引进”历史?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历史根本不感兴趣,自然无法将学生“引进”历史,也就更谈不上让学生“深入”历史和“走出”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出创新的人才,塑造他们自己的历史。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的话,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将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话,情况就会大相径庭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把学生“引进”历史,使他们想学、爱学。以下方法,有利于将学生“引进”历史:

1.用神话传说、历史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具有好奇的心理特征。他们热衷于形象生动、趣味性较高的故事。可以说,没有哪一位学生课余不喜欢看影视动画片和传奇故事的;没有哪一位学生在课堂上不喜欢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历史故事无奇不有,从人类的起源,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与传说不胜枚举。如“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闻鸡起舞”、苏轼与“东坡肉”等。

2.制作形象历史教具,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材中,介绍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历史文物和古迹,历史教师若能仿制一些历史文物古迹,并在历史教学中加以运用,确实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如讲中国古代建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古亭、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模型。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些模型,引导学生根据电视等媒体的画面,了解古代宫廷或民间的建筑艺术,并因势设问:“在悠悠岁月中,中国人不仅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也创造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东方建筑。那么你想知道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建筑吗?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设问质疑,启迪学生思考

有人说,“问题是知识的心脏”“问题是教学的心脏”。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并努力克服困难完成相关教育教学任务。如讲授“义和团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题目:义和团宣传“神灵附体,刀枪不入”,并用以抗击装备精良的八国联军。有人说这是一种愚昧,也有人说这是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你赞成哪一观点,为什么?又如讲授“曹操”时,教师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在戏剧舞台上,曹操为什么总被扮演成一个白脸人物?

4.利用影视录像,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都喜欢看影视录像,而现在又有不少历史影视剧,他们描述了中外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和现象,有些真实可信,有些则面目全非,有些则真真假假,似是而非。这就为我们多角度利用这些影视资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如我们讲玄奘西游印度时就可以播放《西游记》片段,通过录像激活学生的思维,《西游记》的唐僧取经,跟玄奘西游印度是不是一回事?

总之,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出“我要学”的欲望。当学生有了“我要学”的欲望之后,历史教师就得设法引导学生“深入”历史了。

二、“深入”

历史教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历史呢?

1.在引导学生发现、研究、探讨问题中“深入”历史

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历史规律,虽然对人类是已知的,但是这些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可以把这些知识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去再创造、再发现。

如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一事,教师可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人夸他功劳不在夏禹治水之下,因为大运河开通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稻米、丝绸源源北运,供给北方。至今大运河还在发挥作用。但也有人骂他是暴君,因为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徭役负担,且开凿大运河的劳工,十分之四五因饥饿劳累而死。还有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就是为了到南方扬州等地游玩”。请问,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应该怎样评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是非?然后让学生自选观点,通过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结论。

又如“郑和下西洋”这一内容,设计这么一个题目: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有人说是因为郑和从小吃苦耐劳,养成了英勇无畏的气概。有人说是因为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试问,他们究竟谁说的对?如果他们的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郑和远航在中国历史上成为绝唱?难道说郑和之后,就没有比他更吃苦耐劳和拥有英勇气概的人?就不能再造那样的大海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要求每位同学参与,做到“五动”:一是动眼,认真阅读教材;二是动脑,分析教材、独立思考;三是动口,发表意见,阐述观点;四是动身,倾听别人的意见,启迪心智;五是动手,归纳、记录讨论结果。讨论结束后,各组各抒己见,全班集思广益,最后进行归纳点评,综合分析。

2.在指导学生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中“深入”历史

历史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因为,仅靠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是有限的。为了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历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尽可能指导学生多参加一些参观、访问等了解历史的实践活动。如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存放了很多反映一个朝代或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文物。学生参观以后,教师可以就学生所看到的东西启迪学生去收集材料、去探索、去发现。如学生看到一些劳动工具,教师可以就劳动工具这一内容设置这样一个课题:古代人民发现了哪些劳动工具?这些劳动工具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在今天它们的命运又如何呢?条件差一些的学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庙宇和古代建筑,或者访问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见证人。学生通过参观、访问,既增加了对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认识,又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强化了建设好自己家乡的愿望。

在第二步深入历史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那就是帮助处境不利的学生。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家庭背景,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所以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教师不仅要看到这种差异性,而且要关注这种差异性,尤其是要帮助和指导有特殊需要的个别学生,让他们尽可能获得好的发展。

三、“走出”

历史教学的目的并非单纯地回顾过去,更应引导学生“走出”历史,勇于面对和改造现实,并放眼于未来。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所以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习历史知识,更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指导我们今后的生活,塑造我们自己的历史。

1.以史为鉴,学会求知

回顾历史可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国历史上立志求知,不图富贵、不畏艰难、不为利诱、勇于探索、追求真知、坚持真理的思想家、科学家等,不可胜数。从公元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国家,是一个产生了张衡、祖冲之、毕昇等伟大科学家的国家,是一个产生了老子、孙子、孔子等伟大思想的国家……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后来为什么就落后了呢?这与明清时期的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统治,八股取士、闭关锁国有关;也与近代不少中国人顽固守旧,不思进取,放弃了创新进取的努力有关;更重要的是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近代中国社会失去了进行创新发明的重要条件、环境与基础。同时,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探索上,人们多关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甚至管理,机械地接受发达国家近现代化成果,没有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创建现代制度环境,提高国民的整体创新能力上做根本性努力。加之,几千年来束缚社会大众创新的各种桎梏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除。于是,在科技和文化领域,我们被别人抛在了后面。今天知识经济的出现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赶超世界水平、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机遇,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以史为鉴,学会求知。

2.以史为鉴,学会做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反对清谈、讲究做事的国家,所以那些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如夏禹治水、李冰修筑都江堰、张骞“凿空”、班超出使西域、诸葛亮治蜀、顾炎武“经世致用”等历来为后人所称颂;而纸上谈兵的赵括则贻笑千古。凡是哪怕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中国人,差不多都熟悉一个古老的哲理故事——“田忌赛马”。这个以智取胜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他对于现代人还有什么意义吗?应当说,依然意义重大。从今天的视角看,“田忌赛马”之所以成功,是知彼知己的成功,是扬长避短的成功,是最佳选择和巧妙安排的成功,是充满自信与以智取胜的成功。这不正是每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优良素质吗?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今天许多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为考试而死读书的误区,早已失去了“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灵气,甚至连做事的基本学识与一般技能都不具备,这怎么适应 21 世纪的需要呢?所以要以史为鉴,学会做事。

3.以史为鉴,学会共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历来无论在治国还是在经商方面,都很重视“人和”。和为贵、和气生财,更是人们的口头禅。人活在世上,不论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与他人相处、共事。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与他人和平共处,要多关心他人,积极合作,取其所长,补己所短,从而获得成功。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就是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的千古佳话。蔺相如以其大智大勇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极为不满,还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听说后,就尽力避开廉颇,以免冲突。有时在路上看见,蔺相如就赶紧让开车子转向躲开。蔺相如的部下甚为不满,纷纷请辞而去。蔺相如对部下说:“像秦王那样的虎狼之威我都不害怕,我还会害怕廉将军吗?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我们相斗必有一伤,我之所以要这样让着廉将军,就是为了急国家之急,而不计较个人私仇。”这话传到廉颇耳里,最后廉颇“负荆请罪”两人成了刎颈之交,共商国家大业。可以说,蔺相如的谦让、豁达、大度、真诚,是他后来能与廉颇共处,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所必需的品质。在今天,这个故事对我们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 世纪末期,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时间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己浓缩成一个小小的村落。自我与他人之间、群体与民族之间、国家与世界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能否友好地相处已决定性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进程。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样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游离于世界体系之外的,而且每一个个人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所以学会共处是我们要成为一个现代人、国际人、文明人所必备的素质。

4.以史为鉴,学会做人

强调“做人”,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历代留下来的有关做人的故事、格言、警句不可胜举。如管庖之交、司马迁忍辱负重、魏征直言进谏等历史故事历来就为人们所传颂。但历史告诉我们,由于历史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变迁,物欲的膨胀,世俗的影响,激烈的争夺,相互的蚕食,专制的束缚,思想的偏颇,人渐渐被各种污浊包裹起来,变得非人性了,出现了扭曲的人性、变态的心灵。于是地球上演出了一幕幕反文明的战争、浩劫、动乱等恶剧、丑剧。做人,需要去掉这些非人性、非理性的污浊,明白“人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如今世界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全球化。全球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日显重要。它不仅要求人们遵守一些共同的经济规则,也要奉行公认的道德观念。二是多元化。微观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人的不同生活方式、民族传统应得到尊重,人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要得到鼓励,人的权利要受到保护。人的发展应是自由、健康的、多种多样的,不应被禁锢或限制在同一模式之下。在这种趋势下,我们更应该从历史上吸取有关做人的道理,学做真正的人,学做适应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可以通过求知、做事、共处、做人,塑造自己的历史。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气和活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历史教学中的“引进”“深入”“走出”,就是要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变为教师巧妙“引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深入”,并最终自由“走出”,从而科学地、创造性地塑造出自己的历史。或许,这就是“引进”“深入”“走出”历史教学三部曲的真谛。

注:本文发表于《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2007 年 4 月 2 日第 24 版“教育文汇”。发表时,因篇幅限制而有所删改。 n1ZkPkZZVcfJj2nA3MCnXGbvEKfqnEZdzZ6fdjDD+NVIoVNyXJyHL8/sVQoAkH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