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反思评价存在的证据

在镜像自我研究的早期阶段,Cooley、Mead等人从理论上探讨了镜像自我存在的可能性。随后的研究者通过收集人们的自我评价,他人真实评价和反思评价,用以验证镜像自我的存在。

Cole的研究发现,同伴评价可以预测有关个体社会能力的自我评价的改变,并具有跨时间一致性。在后续研究中,Cole等认为,如果研究者集中多个领域或多个重要他人( important others)的评价时,便会发现有关镜像过程存在的证据(Cole,1997)。

镜像过程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Bartusch和Matsueda通过对青少年行为不良的研究也发现了镜像过程的证据,想象他人将自己看成纪律破坏者,想象他人将自己看作拥有良好社交技能的青年人更可能表现出行为不良(Bartusch等,1996)。

Pinhey等人的研究发现,生活在以瘦为美的文化背景下的胖人更不快乐,并且这一结论还可以推广到种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职业、婚姻状况等方面(Pinhey,1997)。 Crosnoe和Muller的研究还发现,认为自己会胖的被试拥有较低的学业成就(Crosnoe,2004)。 Cioffi的研究也发现,反思性评价对非优秀人员起着特别明显的作用。 Srivastava和Beer对自我评价和被别人喜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也发现,被别人喜欢的被试拥有更多的积极自我评价(Srivastava,2005)。 Kelly以接受精神分析的来访者为被试进行的研究也发现,那些能够抑制某些来自咨询师有关人际信息的来访者拥有更积极的自我意象,并有较好的疗效( Kelly,2000)。

在Zhao对网络的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证据,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不同,网络中的交流双方是匿名无形的。研究者却发现,网络中的他人形成一个独特的镜像,“亲密的陌生人”( intimate strangers)或“匿名的朋友”( anonymous friends)在个体自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影响(Zhao,2005)。这表明,虽然对方是匿名无形的,却仍影响着个体自我的形成。

在现实世界中,有时人们不满意自己的表现,却相信他人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研究者将这一现象称为Imposter现象。这表明人们可以感知到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却不能将反思性评价纳入到自我概念之中。 Leary等的研究却没有发现Imposter现象不存在的证据(Leary,2000),Oriel等对 255 名家庭医生的调查发现,41%的女性和 24%的男性存在这一现象。 4N7CFZkL8YZCiMFcIZL+vkmolJGXF/SXYdzuDHcMTZL896bxt8q45KGob8Sj1VT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