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镜像自我研究历史

1.库利与镜像自我

在詹姆斯的基础上,库利(1902)也对社会与自我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库利首先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库利看来,社会具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指人类集体的一面,也可指任何个别的社会组织;第二层意义指的是“人们直接的交流,包括交谈和有具体对象的同情——简言之,就是交际”。关于这一点,库利论述说:“正是在人际关系中个性才最明显地存在和表现出来。”第三层意义主要表示增进社会福利。关于个人与社会,库利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机的关系”,从个人的角度看,个体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个人是与人类整体不可分割的”;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整体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每一个个人”。

然而,个人与社会是怎样联结起来的呢?库利认为,个人是通过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来学习社会、走向社会的。所谓初级群体是指个体间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是一个直接的、自然的世界,如一个家庭,儿时的游戏伙伴,大学的班级或者一个社区群体等。关于初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库利表述道:“在初级群体中,人性逐渐产生。人性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人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到人性,而人性又可以在孤立中失去。”

库利认为自我是一种自我感觉,“‘我’最初是作为一种感觉或者我们思想中的感觉组成材料而为我们的经验所知”。比如,当我们用“我”或“我的”来表达某个意思或想法时,“自我感觉就会通过联想而出现”。在库利看来,当我们在社会中应用自我概念时,并不会经常地想到自己的身体,它更多是指观点、目的、愿望、声明等等。库利认为“普遍用语中的‘我’总是或多或少地和讲话者及其他人有着特殊的联系”,因而在其自我研究中,他将焦点主要集中在社会自我这个方面。他也认为“社会自我只不过是意识对自身产生于交流生活的某种思想或者思想体系的认识和感觉”。

库利认为自我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某种东西,相反,它是“普遍生活中最最重要的部分”,由于自我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因而在“普通语言中‘我’有联系他人的意义”。因而社会中的他人对个体自我的影响也就变得极为显著。

在这一逻辑的基础上,库利提出镜像自我这一概念。“在许多情况下,与他人的联系依赖较为确定的想象形式,即相信他的自我——他专有的所有意识——是如何出现在他人意识中的。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这种社会自我则可以被称作镜像自我。”库利认为镜像自我具有三个主要成分:“想象他人心目中我们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这一形象的判断;产生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而且在库利看来,“人们总是想象,并在想象中与另一个头脑持同一判断”。比如“我们羞于在一个坦率的人面前显得躲躲闪闪,在一个勇敢的人面前表现出胆怯,在一个优雅的人眼里显得粗鲁”。

随后,库利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镜像自我。库利通过对自己孩子的行为观察,发现即便是六个月大的婴儿,也会通过各种行为(如扭动,咯咯笑,伸出手臂等)进行人际互动,甚至会“过分地注重别人对她的看法”。库利发现,儿童不但关注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且对他人进行了区分,“一个孩子已经相当关心自己在某个人心目中的地位,而对另一个人则可以毫不在意”,并且“很快学会了在不同的人面前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另外,库利也发现了性别差异,“女孩子的社会感觉更敏锐,她们更明显地关心和研究自己的社会形象,更多地受自己的社会形象的影响……男孩总的来说自我感觉不是那么敏锐”。

如同将自我理解为自我感觉一样,库利更多是从情绪、情感角度来理解镜像自我。库利认为“假装、虚荣等都意味着错误地受了想象他人对我们看法的影响,这些影响……打破了他的心理平衡……失去正常状态,于是变得愚蠢、软弱和卑鄙”;“意识到别人对他的观察,就会引起模糊的不舒服、怀疑和紧张的感觉……在陌生人的观察下或多或少会感到焦虑和窘迫”。

最后,库利论述了社会和他人对自我的塑造。库利认为,如果没有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则很少培养个体的社会自我感,“个人的自我只有在与其他个人的关系中才能被感觉到”,即便是群体自我,“也只有在与更大的社会发生联系时才能感觉到”。另外,如果我们在一个很重要的人面前时,我们就可能会“按他的意识中我们的形象重新塑造生活”,“一个敏感的人,在一个举足轻重的人面前,会暂时使自己符合对方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即便是内心平衡、行动和谐的人们不知道他们在关心着他人对他的评价,但这种影响也可能通过“潜意识或暗示”来实现。因而,在库利看来,自我就是通过猜测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比而言,詹姆斯所论述的自我更多是一种静态的,没有发展的自我;而库利则探讨了自我的发展问题,但由于将自我理解成自我感觉,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库利主要是关注人们对自身的情感是如何发展的。

2.米德与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库利关于镜像自我的论述,强调了人们关于自我感觉的发展过程,即个体关于自己的感觉是通过想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形成的。米德在库利的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符号相互作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主要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米德认为象征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流,达到共同理解;心智、自我和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他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靠符号及符号互动来实现。在符号互动中,个体的反应和他人先前向他发出的行为之间有一个中介过程,即他要对别人的行为加以解释,确定其意义,然后才能确定自己适当的反应行为。米德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假设是:人对外界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是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于修正这些意义的。

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关注了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关注人们是如何从刚出生时与社会几乎毫无关联的生物体转变成一个社会人的,也就是个体的自我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米德认为自我的出现是个体从生物体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而自我产生的机制则存在于符号互动过程中。米德认为,互动是依靠姿势(gesture)进行的,通过长时间互动,个体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成员形成对姿势的一致理解,并形成能够表达相同意义的姿势,人类就运用这些有意义的姿势进行沟通。通过这些有意义的姿势,我们就能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并且能够“扮演他人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就可以通过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把自己作为客体来加以认识和评价。“只有采取在某一社会环境中其他个体对待他的态度,才能成为他自己的客体。”米德认为,当个体具有了能够站在他人角度看自己,能够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能力时,自我也就出现了。因而,从根本上说,自我的形成是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正如米德所说的“自我,正如它成为它自己的客体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果,它因社会经验而产生”。

自我产生之后,随着个体社会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发展。米德认为,儿童时期所玩的游戏在自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非常小的孩子喜欢独自游戏,因而还没有任何社会化迹象。之后,孩子进入游戏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只会与特定的个体玩耍,并且会模仿或假扮某个具体的他人(如警察、同伴或父母),比如模仿警察的行为和言语等。这个阶段的儿童与其他人的互动是具体的、直观的,只局限于具体个体之间,“在游戏情境中,只存在一种角色接着另一种角色的简单系列”。米德认为,这种玩耍对于自我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他需要采择特定他人的看法或观点,从另一个他人角度看待自己。

自我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为竞赛阶段,在这个阶段,存在着大量的其他人,而且个体必须同时意识到许多人的观点。“参加一项竞赛的孩子必须要做好在竞赛中了解所有竞赛成员态度的准备……如果他打棒球,他必须对牵涉到自己位置的所有位置的行动作出反应,他必须参与所有这些角色。”因而,与游戏阶段只需要采纳一个具体他人的态度不同,在竞赛阶段,儿童则要采纳许多他人的态度。在这里,个体也会得出一个“他人”的概念,这个“他人”不是具体的某个个体,而是参与同一过程的所有人的态度的整体,也就是“概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这个概括化他人是一种抽象共同体,“给予个人以自我的统一性的有组织的社区或社会群体可以称为概括化他人。概括化他人的态度就是整个社区的态度”。也就是说,通过这个阶段,我们形成了概括化他人,个体能够采纳代表社会多数人的抽象的、普遍的观点。米德认为,只有当这种现象发生之后,才能表明自我已经充分发展,关于这一点,他是这样论述的:“假定人类个体的自我充分发展了,那么对他而言仅仅能够知晓他人对他的态度是不够的……他必须了解人们普遍对他的态度。他只有在能够获得他所在团体或社会对于他的态度时,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

因而,在米德看来,具有了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来看自己的能力,则标志了自我的出现;自我的出现则是个体从生物体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而自我的完全发展则需要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游戏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自我仅仅由各个具体他人对他的态度所构成;第二阶段为竞赛阶段,这个阶段的个体需要采纳许多人的态度,此时自我是由普通大众对他的社会性态度所构成。只有经历这样两个过程,个体的自我才能得到完全发展。

最后,与库利强调自我感觉不同,米德认为在考虑自我的性质时,应该将重点放在认知上。关于这点,米德表述道“自我意识,而不是情感体验……为自我提供了一个核心和基本的结构,它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而不是情感体验……自我的本质……是认知的……”

3. Kinch对镜像自我的拓展

库利和米德的理论指出,个体的自我构建于社会环境,自我通过想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Kinch(1963)在此基础上,也指出个体的自我概念产生于社会交互过程中,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 Kinch进一步分析了这个过程中的各个变量,以及各变量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Kinch(1963)认为,在镜像过程中,包含几个主要变量:自我概念(即自我评价)、个体对于他人对其反应的知觉(即反思评价)、他人对个体的实际反应(即实际评价)和个体的行为。这些变量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主要是:

假设一:个体对于他人反应的知觉影响其自我概念;

假设二:个体的自我概念直接影响其行为;

假设三:个体对于他人反应的知觉反映了他人对个体的实际反应。

在这三个假设的基础上,Kinch还得出以下几个假设:

假设五(通过假设一和假设二得到):个体对于他人反应的知觉影响其行为;

假设六(通过假设一和假设三得到):他人的实际反应影响着个体的自我概念;

另外,Kinch还指出,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着他人对个体的实际反应(假设七)。

综合而言,Kinch镜像过程(反思评价过程)模型的基本观点就是(见图 1. 1),他人的实际反应(实际评价)影响着个体对于他人反应的知觉(反思评价),这种知觉影响着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进而影响其行为;而个体的行为表现又进一步影响着他人实际反应,如此循环。

图1. 1:Kinch(1963)的镜像过程模型

Kinch继承了符号作用理论的主要思想,超越了库利只关注个体对于自身情感是如何发展的观点,传承了米德所强调的“自我本质上是认知的”思想,将这些思想用于解释个体关于自身的想法是如何发展的这一问题上。并且对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几个主要变量,厘清了变量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建构了镜像过程模型。虽然Kinch的镜像过程模型没有在之后的实证研究中得到完全证实,甚至有些假设存在着问题,但是镜像过程模型促进了镜像自我的实证研究,为这一研究主题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4. Shrauger和Schoeneman的研究

关于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观点及Kinch(1963)的镜像过程模型,研究者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实证研究。 Shrauger和Schoeneman(1979)综述了当时的实证研究结果,并对镜像过程模型进行了验证。

Shrauger和Schoeneman首先探讨了个体的自我知觉、知觉到的他人评价和他人实际评价的关系。根据镜像过程模型,他人实际评价通过反思评价来影响自我评价。但是Shrauger和Schoeneman的研究却发现以下结果:第一,个体的自我知觉与知觉到的他人评价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自我评价与反思评价存在中度到高度相关关系;第二,与自我评价和反思评价的关系相比,自我知觉和他人实际评价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较低,两者之间存在低相关或者不相关;第三,反思评价与自我知觉的关系比与他人实际评价的关系密切的多,也就是说,他人实际评价与反思评价的关系并不如之前模型所预测那样紧密。

综合而言,Shrauger和Schoeneman的研究首次对Kinch的假设进行了验证,他们的研究支持了部分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他人反馈信息对个体自我知觉的影响并不明确,却支持个体的自我知觉来源于知觉到的他人评价(即反思评价)。 Shrauger和Schoeneman还对他人反馈信息如何影响个体的自我知觉进行了系统分析。比如他们分析了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反馈信息与个体最初的自我知觉之间的差异性、个体对于他人反馈信息的喜好度、评价者的特征以及个体自身的特征等等。

5. Kenny和DePaulo的研究

Kenny和DePaulo(1993)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解答着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反思评价和他人实际评价在多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为什么反思评价和他人实际评价存在着差异,造成两者间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Kenny等人沿着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的研究传统(Cronbach, 1955),采用元知觉(meta - perception)( Laing, Phillipson, Lee, 1966)指代反思评价,并提出元准确性(meta - accuracy)这一概念。元准确性是指个体推断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准确程度。在对元准确性的研究中,Kenny等人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突破,提出了社会关系模型( social relation model, SRM)(Kenny, Albright,1987; Kenny, DePaulo, 1993)。并将元准确性划分为两类,广义元准确性和二元元准确性;广义元准确性( generalized meta - accuracy)是指个体推断他人对自己一般看法的准确程度,二元元准确性(dyadic meta - accuracy)是指个体推断特定他人对自己独特看法的准确程度。 Kenny等人关于元准确性的研究为镜像自我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是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并持续到现在(Carlson, Kenny, 2012)。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将在第二、三章进行详细阐述。 xWLCvOMmbQzTDcKoZ6iFnqqtkZSjo9vq4BoLELK5ubwSpxN6kzQVpTmborQsq0+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