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工资差距
——H-O-S模型

新古典贸易理论是系统研究国际贸易影响要素收入的最早理论。该理论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国际贸易对要素收入的影响,开辟了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研究,该时期的理论基础即H-O-S模型。

1.H-O-S模型

H-O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赤克希尔和俄林提出的。 H-O理论提出后,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等对H-O理论进行了完善,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对各国要素收入差距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S—S定理,构建了H-O-S模型。该理论认为一国出口本国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本国密集使用稀缺要素的产品,并且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并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产品生产中的要素密集度,从而促进要素市场的要素流动,最终影响要素价格。其结论即一国出口本国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产品,该产品的相对价格会提高,并且该产品价格的提高会使这种产品密集使用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上升,而另一种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下降。同时,H-O-S模型不仅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本国各种要素收入的影响,而且还指出要素价格的变动幅度会大于产品价格的变动幅度,美国经济学家罗那尔德琼斯(1962)把这一结果称为“放大效应”。该理论同时还阐述了自由贸易会使两国的商品价格逐渐相等,而且随着商品价格趋于相等,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也会相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而不用管两国生产要素需求模式与供给情况。该理论用数学模型表述如下:

假设本国和外国应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 K 和劳动 L ,生产两种同质商品 1 和 2,生产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家间不能流动,并且规模报酬不变。本国为资本密集型国家,外国为劳动密集型国家,即 K/ L K * /L * (外国用*表示),相对的要素价格则可表示为 r/ w r * /w * ω w / r 。商品1 为劳动密集型产品,2 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ω 2 )> k ω 1 ),这里 k K/ L ’同时没用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 y 1 f k 1 ), y 2 g k 2 ),通过利润最大化 可得到:

由上面两式可以得到两种产品的价格比 ω )),对此式进行求导则可得到要素价格对产品价格的弹性: ,其中, ,因为 1 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2 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会使得 k 1 k 2 ,从而可以推出

然后对2.3 式进行变化可得到 ,通过 k 1 k 2 可推出 ,因此可以看出结论即:国际贸易提高产品的相对价格,而产品相对价格上升会使得这种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相对价格上升,并且要素价格的变动幅度大于产品价格的变动幅度,产生“扩大效应”。同时,对 2.1 和 2.2 式进行变换可得到: ,对上面两式求偏导,得到 2.4 式和 2.5 式来判断产品相对价格变化对要素实际收入变化的影响,即产品价格的提高会使这种产品密集使用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上升:

在封闭均衡的情况下,当两个国家拥有相同的生产技术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拥有共同的相对价格线时,才能达到均衡。自由贸易下,这时两国共同产品的相对价格 p F 等于要素的相对价格 ω F 。在生产技术相同的情况下,相同的 ω F 意味着在每个国家的 ,同时,在每个国家劳动的实际收入 仅仅依赖于 k 1 k 2 ,所以 ,最终可得到 w w * w F r r * r F ,即自由贸易可以使要素的相对和实际价格相等。

如在上述模型中把高技能劳动力作为一国丰裕要素替换资本要素,低技能劳动力作为一国稀缺要素替换劳动要素,则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出贸易开放对一国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当一国具有丰裕的高技能劳动力时,贸易开放会提高丰裕要素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从而扩大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同样,当一国具有丰裕的低技能劳动力时,贸易开放会提高丰裕要素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从而缩小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一般来讲,发达国家技术和教育要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的高技能劳动力较为丰裕,而发展中国家的低技能劳动力较为丰裕,按照H-O-S模型,贸易开放将扩大发达国家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而缩小发展中国家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

2.理论评述

新古典贸易理论基于自由贸易框架较完整地揭示了贸易贸易对要素收入的影响,奠定了自由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理论基础。但是H-O-S理论提出后,许多的经济学家运用实际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时却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结论。例如:克鲁格和巴格瓦蒂(1978)对H-O-S理论中贸易开放对劳动力收入关系的进行了检验,但其研究的结论是:不同的国家贸易对劳动力收入分配产生的结果是不通的,而且贸易对劳动力收入并没有产生显著地影响。麦吉(1980)则运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研究表明,美国制造业属于出口导向型还是进口竞争型会直接影响制造业劳动力的收入。同时,伊腾(1987)研究表明,贸易开放会使土地丰裕型国家,劳动收入差距小于贸易前,而贸易开放会并扩大劳动稀缺国家的收入差距。

同样,H-O-S模型得出的结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力工资差距影响的实践分析,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伍德(1995)、利默尔(2000)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相对于美国来说就比较低。当发展中国家把产品出口到美国,必然会使得美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降低,从而导致美国低技能劳动力工资下降,劳动力工资差距扩大。这个结论与H-O-S结论相同。弗瑞曼和奥斯腾鲍柏(2000)的研究表明,在英国和美国,贸易对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与H-O-S理论的推测也一致,即在这两个国家贸易扩大了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克鲁格曼(2000)认为H-O-S在实际情况在基本不适用,贸易发展不足以对国内要素价格产生影响,因为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制成品比例只占到OECD国家GDP总和的 2%。因此,技能偏向型的技术进步才是发达国家劳动力工资差距扩大的真正原因。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与H-O-S理论结论相反。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表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贸易开放,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许斌(1999)认为在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可能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贸易开放可能会扩大这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工资的差距。哈耶贝尔(1999)在研究智利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原因中发现,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确实扩大了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的工资差距。罗本森(2000)分析在墨西哥贸易开放会引起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扩大了劳动力工资差距。并且劳动力相对工资的变化要大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存在H-O-S理论的放大效应。高德柏格和帕克尼克(2004)建立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劳动力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并实证分析在墨西哥、中国、智利等国家贸易会扩大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工资差距,这与H-O-S的结论是相反的。戴维斯和米彻尔(2004)的理论研究认为,如果运用H-O-S理论研究贸易开放是否会提高发展中国家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是不可取的,因为只有当满足所有国家生产所有的产品,进口产品与国内生产的产品存在替代性,贸易伙伴之间的比较优势长期保持不变等条件时,S-S定理才会成立。但事实并非如此,贸易开放可能使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失去比较优势。约瑟夫(2005)在H-O-S理论基础上构造了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贸易开放会拉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上涨,从而扩大劳动力工资差距。

总体来看,H-O-S理论分析结果与各国实际情况,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分析存在很大差别。该理论主要无法解释工薪差距上升伴随着产业技术密集度的上升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同时上升的问题。虽然H-O-S理论在方法论和分析结果上具有很多局限,但在分析贸易开放对一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时,H-O-S模型仍是最多被提及的。同时,如果考虑分析各国在贸易体制、政策、技术扩散情况与技术定义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就能运用该理论对贸易开放影响劳动力工资差距做出更好的解释。 elQ2VYqWrLqhIutRrtG9Rj7jfOKZl2htqeQ4uBFsVv2wJ5NB3b7kquoe9O779B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