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

《串联和并联》是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电路和电路图及电路元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是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正确地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关键性的环节。这部分知识既是电路知识的深化,又是进入各种实际电路学习的起点。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是“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在此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大屏幕出示手电筒的内部结构图,让学生根据结构图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并再次强调画电路图时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电路的组成部分及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为后面设计电路图打下基础。

学生画完后,我用投影展示一位同学画的电路图,提出问题:一个基本的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在这个电路中有几个用电器?当学生回答只有一个时,我通过大屏幕展示三幅图片“圣诞树上的小彩灯、装饰天安门的大型彩灯、马路上的路灯”,并提出问题:这些电路中的用电器往往不止一个,这些用电器是如何连接到电路中的?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串联和并联”,同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

设计意图:生活中电路有很多用电器,学生比较熟悉,但它们怎样连接,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神秘。通过以上导入,让学生知道这么神秘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串联和并联电路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电源、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若干导线,你能否设计一个电路,让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在导学案上设计电路图并标上电流方向。在这里标上电流方向是为了让学生为后面的分类提供思路。大部分同学画好后,我让几名同学将电路图画到黑板上并标上序号。引导学生从“电流路径”和“连接方式”两方面进行分类。然后我结合课件进一步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定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个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但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一是部分学生还不知从何入手,反应了他们旧知掌握的不理想、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还没养成;二是设计出的电路单一,是典型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估计有部分同学是看教材而画出的,反映出学生思维的单一性。我所期望课堂生成没有出现:利用学生画图中的错误来一次引导。

(三)合作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生初步认识了串联和并联电路后,我提出第四个问题“开关的作用和开关的位置是否有关?断开一个用电器,另一个用电器是否还能继续工作?”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我提示了学生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我巡回指导。当大部分小组完成后便进入小组交流展示环节,上台展示的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讲解,将实验中的发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最后结合课件我和学生共同总结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分析、归纳、认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四)生活中的电路

生活中有哪些电路是串联,哪些是并联,我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生活与串、并联电路实际应用的图片,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知识判断电路方式。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又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又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拓展提高

针对本节课我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实验为基础,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情境,使学生通过真实环境去感受、去体验,贯穿着以科学探究为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主要过程和方法,始终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浓厚兴趣去感知,去认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活动中尽力营造类似科学研究的氛围,调节探究的节奏,用实验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实验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很好地实践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

综观整节课,从教育理念上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多;从教育手段上看,有多媒体和学生分组实验,比较先进和充实;从教学效果上说,学生已掌握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实际应用。 Yd0gfiMxHrJNKKq6oELmVgQonsqVYpkBP/sngjaoqclfkO84DFDqgrLzPOuWp8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