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在国际教育视野中的建构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为顺应历史潮流,仅靠传统的学科教学和原有的学习方式难以胜任,必须创造新的课程形态和新的学习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比较集中于培养学生用新技术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从而催生研究性学习。

1996年联合国首次提出了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随后世界各国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从此,人类真正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

在国外,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如下两种观点:

1.合作:参与其中,完善人格,提升能力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优秀人格包括:有理想、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意志力、自信心、诚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也包括有特长,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耐挫心理承受力等。今天的社会尤其需要民主合作的精神和人格完善,因此,塑造优秀人格,是人才培养的主线。

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学生参与的研究涉及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等不同方面,研究者把学生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组合概论,看作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把课堂看作是合作、参与的课堂,这种课堂意味着学生从老师的话语霸权中解放出来,主次体之间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与平等,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合作。在这种合作的氛围下,学生主动吸纳、汲取,同时积极付出、给予。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意识的改变,带动了学习品质的提升和完善了人格。

2.探索:自主发现,成就创新之基

法国的TIPE培训课程是通过设立一个主题,由学生自主进行活动、探索,教师可以提供咨询,但不过多介入。这种课程侧重于知识的综合运用,侧重于培养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强调自主、反省和批判的精神,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强调小组的活动。

在日本研究性学习被称为综合学习,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中小学中非常盛行。为全面推行研究性学习和把研究性学习法治化,日本文部省首次把综合学习写进了将从2002年起实施的新的小学、初中课程方案中。综合学习没有规定学习内容,其目的在于给学校以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学习内容,所选内容可以为自然体验、社会体验、观察、实验、体验学习、调查、情报收集、环境教育、福利及健康教育等。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灵活的,可以进行分组学习,也可以进行不同年龄组的学习。

1959年9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报告中,强调教学中要让儿童自己去发现、自己得出答案,学会“如何学习”。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1983年4月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发表的《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调查报告强调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

由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学生终身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在国内素质教育中的建构

走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文化、科学等迅猛的发展,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学习型社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学习型政党,同时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举措。时代要求人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更要求人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所以,在学校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必备的学习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开展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将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深入而高效开展,这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1.研究性学习,在近代教育中有迹可循

我国近代最早关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要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创造了“教、学、做”合一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理论,反对呆读死记的学习方法,对传统学习方法的弊病作了系统的批判,他认为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与生活相分离的,主张“生活即教育”,主张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使教育与人类生活结合起来。他认为传统的学习方法是学校与社会相分离的,主张“社会即学校”,即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他认为传统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界限分得太清,他主张能者为师,教学相长,师生相学。向一切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学习,则“学问自广”。他认为传统的学习方法,“只学不做”“教而不做”“学而不做”,脱离实际,读死书、死读书,主张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做”才能获得“亲知”,取得经验,这是学习人类积累的经验的基础。“做中学”的方法,并不反对学习人类积累的间接知识,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这些知识。他认为传统的学习方法是“先知而后行”或“只知不行”,理论脱离实际,言行不一,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言行上追求新的知识,不仅说明知识来自实践,而且不反对闻知、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倡五种精神,用五个字表示,即“一”“集”“钻”“剖”和“韧”。“一”是专一的意思,学习必须有专一的精神。“集”是搜集的意思,学习要善于搜集资料,有了丰富的资料,研究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水到渠成。“钻”就是指钻研精神。学习要能深入钻研,探究学问的根源与诀窍,才能有较大的收获。“剖”是指对学问的解剖分析精神,分清真伪,决定取舍,消化运用。“韧”是指坚韧的毅力,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怕艰难险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认为只要真正做到了这五个字,则“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

2.研究性学习,在现代教育中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在“落实双基,培养能力”思想的影响下,全国的中小学,都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外的智力竞赛、学科竞赛、科技制作及小创作、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竞赛等,此活动一时蔚然成风。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中“研究性学习”风潮的影响,我国有些地方,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一些学校引进了国外“研究性学习”成功的经验,进行了大胆的尝试。1995年开始,上海第一期课程改革中已经有了最初的萌芽,1998年起,在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主持下,上海七宝中学、深圳华侨城中学、黑龙江大庆一中、江苏太仓高级中学等十多所学校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试验,2001年第一轮实验结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理论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探索和论证。

1998年12月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主编张笛梅教授在论文《学习科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中指出“只有创造性的学习,才望学习后的创造”。南京师范大学吴也显教授的《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发展》一文指出:学法指导就是引导学生为面向未来而学,在学习上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选择性、创造性、探究性、自我调控性。靳玉乐教授主编的《探究教学论》更是对探究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但从理论上对探究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理论框架,更对探究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的实验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教育实验的内容已聚焦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来。

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首次出现了必修“研究性学习”的课时及说明。该课程为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部分。其中研究性学习在高中三年周课时均为3课时,总288课时,仅次于语文和外语的384课时,若不计高三的选修课,比数学的必修课280时还要多8课时。从2000年9月起在10省市实施,2002年秋,全国所有高中执行新课程计划,所有的高中都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时,正在研制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初中、小学也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政府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对这一课程独特价值的认同和推崇。这一变革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2001年4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对研究性学习的开设目的、学习目标、学习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评价、管理等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进一步明确指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各地要建立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学校,探索、实验并推广新课程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各地要建设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与高等学校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目标部分明确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新的课程标准研制和教材的编写工作也全面展开。9月教育部在全国28个省确立了38个首批新课改实验区。2002年新增实验区542个,2003年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1072县区作为实验区,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新教材。

2002年11月,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2002年4月,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首次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并规定在必修课的内容中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课题。

新课程基本理念中,规定数学课程应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在教学建议中规定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防止把数学学习变成一种“单纯模仿、记忆题型”的活动。

因此,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十分符合上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针。

第三节
目前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分析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一方面给学校教育带来新希望,也给教育观念带来冲击;另一方面,许多教师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指导,经验不足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偏重研究,轻视创新价值。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带有初步科学研究色彩的学习过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但要重视研究,同时也要重视研究中的创新价值。但在某些研究性学习内容,仍是以传授为主,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没有师生间的互动,没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体现不出学生的灵感、学生的“异想天开”,甚至没有真正的“学生自己的意见”,学生的论文(实际是作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第一要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是与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辩证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与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善于提问,大胆想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否则,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结果是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2.偏重基于社会调查的课题研究,忽视了课堂上的研究。造成了目前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粗浅,单一的事实,以至于出现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即社会调查的误区。

3.注重形式忽视了管理保障。其一是学生存在着平时学习时间与研究时间的矛盾,研究课时间太少,其他课业负担太重,时间不够。学生活动范围太小,实践太少,学生的“研究”受到不少限制。其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存在随意性。在内容安排上较少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储备和掌握的研究方法存在差别,较少考虑分层次实施,较少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其三是评价措施不够科学。重论文,不重过程,重完成任务,不重创新导向。 3ak3M0galwf+T4BWmpSuSRBTxDICJpsn94BJNObZ9qmAsgVfhu1muOmc2+V5ab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