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1 典型离合词的演变过程

从意义上来看,典型离合词的发展演变经会历以下三种情况:

一、新旧形式共存

如“吃饭”:①进食;②维持生计,泛指靠……生活或生存。吃饭①是可以从字面意义上得到的,形式上可以扩展,比较接近于词组;吃饭②是从吃饭①的基础上引申而来,可以扩展为“吃国家的饭、吃衙门饭、吃闲饭、吃干饭”等等,现在这些用法甚至已经成为惯用习语了,这说明它的词汇化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新形式产生,旧形式消亡

如“吹牛”:指说大话,夸口。据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订,“吹牛”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北方言中,由于当地水深浪大,大河巨津,舟不可行,于是当地人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袋吹成气囊,连接成筏,虽奔腾咆哮如黄河,牛皮筏亦畅通无阻,载重竟能过千至数万斤。然而,一张“牛皮筏”一般得几个人通力合作才能吹胀,是一件相当费力的事情,所以,当时凡遇到说大话的人,总有人以“好大的口气,简直可以吹胀一只牛皮筏子”之类的话来回敬。久而久之,“吹牛皮筏子”“吹牛皮”就很自然地和“说大话”联系在了一起,后来竟成了“说大话”的同义词。慢慢地,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这种说法,为了在语言中使用起来更经济更简便,常常就被简省为“吹牛”。但是“吹牛”的本义就基本消亡了。

三、新形式产生,旧形式反复

如“缠足”:①裹足;②犹豫不决,有所顾虑。缠足①的语义透明度较高,指旧时把女孩子的脚用长布条紧紧缠住,使脚畸形变小,脚形尖小成弓状,以此为美。这是一种旧社会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陋习,在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始逐渐废绝。随着这种社会陋习被废绝之后,在此意义基础之上引申而来缠足②逐步取代缠足①。缠足②指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但由于缠足①的这种社会现象曾经深入人心,如今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未完全褪去,“缠足”的语义范围又有所反复。但是,我们认为,随着社会车轮的不断前进,旧的社会现象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也会渐渐淡去,缠足②必然会逐步取代缠足①。 +PdKcWSVGiDLGvNBpYFk/l8CsGPiilIv4xXwdeP3iVveSK516YUoPOCa0cd+z0V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