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2 研究方法

本书在前贤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

1.4.2.1 定量与定性

在充分考察研究《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6版,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杨庆蕙的《离合词用法词典》为基础,对离合词进行周遍性统计(详见附表)。统计出谓词在前(动宾结构、动补结构)、谓词在后(主谓结构)的离合词各自所占的比例。并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离合词的性质,对离合词进行界定。文中所举例句,绝大部分出自北京大学语料库,非北大语料库的语料均在例句后面注明了出处,偏误例句均来自《离合词用法词典》。

1.4.2.2 历时与共时

将离合词历时阶段的形成原因与离合词的共时阶段的逐步扩散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寻找离合词逐渐壮大的原因。

1.4.2.3 词法与句法

打通词法与句法的界限,从语义构词的角度来分析静态离合词的结构和关系;从句法构词的角度来分析动态离合词的扩展和构式。将语义构词分析法和句法构词分析法结合起来分析离合词,使之更加贴近离合词的实际面目。

1.4.2.4 对比研究

将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与古代汉语进行对比研究,将汉语、英语、德语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离合现象在语言中存在的普遍共性。

1.4.2.5 静态与动态

将静态离合词与动态离合词分别进行研究,对静态离合词带宾语的现象进行描写分析,对动态离合词的几种构式给予分析解释。

1.4.2.6 本体与应用

将本体研究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针对留学生在离合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一个适合于汉语教学、研究及留学生学习的离合词教学模式。 VLb1KByEMClUgHKYCdAJlr6OBFepYB+KVjZVfWEZhtaXA11xzzUPqP+SU32FB+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