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社会文化心理与文艺思维

众所共知的“社会文化学”有两大重要支柱,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文化生物学”、“文化心理学”与“文化社会学”,有力地支撑着文学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发展。对上述三大文化学科的探析,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艺思维学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

“文化生物学”系指把文化视为一种独特的借用生物体系进行研究的理论。这一相关理论认为文化是由人来保持的,如同复杂、庞大的生物体一样,也有自己的生命及生命期。从中我们可以弄清文化功能活动,如文化传承、文化运动、文化变迁和文化调节的来龙去脉。

“文化心理学”系指从心理学的观点分析文化本质的理论。人类的心理素质影响着自身的文化模式,并决定着个体生存的社会状况。西方文化心理学派曾以人性、人格与文化变迁为研究主题,来寻找个体人格和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文化模式。

“文化社会学”则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化现象的学科。文化社会学特别强调文化的社会作用,以及文化在具体的社会领域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强调应把文化看作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只有我们将文化生物学、文化心理学,以及文化社会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探索清楚文学艺术之文化心理、思维演变进化的奥秘。

在地球上,唯有人是拥有文化和智慧的高级动物,人作为自然界有丰富感觉的主体,实为生物进化的优秀产物。人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之中,同时亦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文化进化。进化是生物界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运动的总规律,它制约着生物界动、植物的演变,也同样主宰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自然选择和竞争机制自始至终制约着人类的生物与文化进化。

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之上,恩格斯通过对“猿向人进化”的剖析与研究,特别强调“劳动”在这一过程中的巨大意义。他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

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人在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之中,通过“劳动”行为逐步完成从猿向人的转变,以及进化至最高级的生命形式。这不仅有效地解放了人的双手和大脑,还创造了其它满足生命需要的感觉器官,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和动觉器官等,在此物质基础上才能产生人类引以为自豪的文学艺术产品与文艺理论。

为了满足生命各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之需要,为了在自然界和社会抗衡中“实现自我”,以挖掘人的全部潜能,满足与宣泄郁积的生命能量,从而将丰富的意象活动和情感形式物态化,人类必然要创造迥然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

文艺创作作品作为反映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凝聚物,无可置疑地伴随着人类的生命进化与发展。人类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上,各种文体跨越了由生物基因的差异积累,逐步过渡至经验和思想符号形式积累的高级文化形式。

文学、艺术之生命依附于人类文化进化,其形成与演变过程有一个由下而上、循序渐进的生命孕育过程。文艺作品最初来源于生命的基因与基因群,经错综复杂、巧妙和谐地相互配合,并在与自然和社会各种竞争中不断适应调整,以繁衍生长和自我复制,久而久之,逐渐创造出相对稳定和各自独立的物化形态。

“文艺”之属“民间语言文学”是伴随人类生命活动历史最早的艺术形式,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人们的文化局限性和思想偏见,在20世纪以前并没有人将其作为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学科研究,由此造成了人们对文学艺术概念与特征模糊观念的认识。

从国内外有关辞典的诠释之中,我们看到,文学创作离不开人体有节奏的内外部动作,再则要在有组织的人体动作中注入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构成反映社会生活的独特艺术形式。人类的生命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精密而严整的统一体。人是社会的人,同时也是生物的人,人的生物因素是构成其自然属性的物质文化基础。人的生理感觉器官是人体接受各种社会刺激的物质结构,也是人的精神体系中的感性系统实体。

人的感受器官对其有机体内部和外部刺激反应产生的结果被称为“感觉”。人的感觉能力是组成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生命本身就是感觉能力的显现,文学艺术家创作行为与动作均取决于其独特的思维心理与感觉能力。

人的生理结构的活动,包括各种感觉器官感受客观世界的生理活动,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等等。正是这些名目繁多、功能齐全的感受器官有规律地运动,才构成文学艺术形式的生理与心理文化依据。

根据汪济《系统进化论美学观》一书中的观点,人的精神体系中的感性系统可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机体部”、“感官部”和“中枢部”。他如此阐述人的生理文化功能:

其一,机体部,广义地说,它包括高等动物(成人体)的所有系统。其二,感官部,这里的含义是狭义,指五种感官,主要是对体外各种刺激信息产生相应感觉。其三,中枢部,这里指的是狭义的中枢,仅指大脑中管理主观的理智、意识、意志活动的部分。

我们在探索人体的生命运动时,离不开对人的生理结构活动的深入剖析。首先须对人的精神体系中感性系统即“外部运动系统”与“内部运动系统”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

外部运动系统是指人的机体部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人们通过各种感受器官,即“五官”、“皮肤”和“肢体”等感官来感受和改变环境,以求不断变动与调整自身的活动空间。

内部运动系统则通过人的大脑皮层的活动,使人体内部的脏器,如循环、消化、分泌等生理系统产生有机的运动,使复杂的心理活动在生理感官系统得以显现。事实证明,往往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决定着外部机体的表现及其人体运动全过程。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儒林外史》传奇故事“范进中举”家喻户晓,当书中的主人公得到“中举报帖”时,即显现奇特生理与心理过程,著名作者吴敬梓对其产生的内、外动作细致入微地描写:

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举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由此部古典名著文字证实,文学艺术创作出的人物形象是有节律人体动作的艺术显现,是人的心灵激情的特殊外化形式。人体动作的完成需要生理器官奇妙的感觉,即能使感官发生天生的反应力。按人的感官器的位置感觉可分为“外官觉”与“内官觉”,文学创作中特别强调的“动觉”归属于外官觉。

外官觉之“动觉”,系指人身处于各种外在机体运动的感觉,其中包括如“筋肉感觉”、“肌腱感觉”、“骨节感觉”、“平衡感觉”、“旋转感觉”、“晕眩感觉”,等等。

人体是生理信息的发射场,它对应和接纳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产生、系统的流动感情,并投射于活生生的内部感官和外部感官。随之,丰富多变的自然节奏,组织出完整、流动的艺术画面,描述出人生大起大落的命运,爆发出激动人心的生命火花。从此种意义上讲,文学可谓人体的高歌礼赞,集中、提炼并得以强化的艺术生命体。

文学艺术各种文体作为物质与精神的有机化合物,既离不开常态的人的生理活动,也脱离不了连续不断的心理定势。这种对心理活动趋向产生制约性的主体状态模式,使内在心理世界的力与外在物质世界力的“异质同构”,从而产生生命力高度的谐和与统一。

图6 凝神屏气

“文艺形式”作为人类精神物态化的意识形态,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化凝聚物,同样自始至终伴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生命进化。生命是生物体,亦包括人类机体所特有的生理现象,表现出一系列生命活动特质:生长、发育、生殖、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地运动。文学艺术再现人的生命运动过程,尤擅长于描摹人的潜在心理活动,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

人类的生命运动充满了节奏性,其本质来自生物体运动系统有规律的张与弛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诸如人的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血液循环,心脏节律性的舒缩,呼吸的深浅与缓急等,人的外部节奏动作来自人的内部的神经活动和心理节奏运动。

神经活动具有节奏性的兴奋与抑制规律,人兴奋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出现超限抑制;抑制到一定程度,兴奋又随之产生。血液循环总是伴随着心脏的波动,呼吸系统则根据呼吸肌和神经中枢的调节,产生内在的节奏规律。生理节奏性活动是构成生命运动显现的根本依据。

节奏不仅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文化反映,也同样是文学艺术创作运动的主宰力量。郭沫若先生在《论节奏》一文中曾指出:“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人的情感的唤起、流转和强化是心理结构活动的重要依据。作家、诗人情感能量的不断积聚、流通与刺激,以及不断地增加其力度与强度,产生出复杂、微妙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致使人的内在潜意识、前意识、意识和超意识得以充分的表现与发挥。正如文艺评论家金马在《情感智慧论》一书中表述:

人类情感的“蒙面舞会”跳得太久了,应该摘掉假面,静默下来,怀着怡然的心情凝视关照一下我们的情感世界。

人类“情感活动”的外化,作用于人的机体部、感官部和中枢部,必然要产生强烈而持久的生理反应。在此过程之中,自然会出现心率脉动的加快,呼吸的加深、急促,血流量的增加,扩张面部表情和肌肉的变化紧缩,肢体的舒展开放。在此种心理状态下,文学艺术创作者激情满怀、斗志昂扬所形成的浓烈情感、往往会压倒理智,并将强烈的情绪投注于生理机体,幻化为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与姿态,使人的内部情绪得到淋漓尽致的体验与发挥。

文艺工作者经复杂的心理思维建构之后,将意念化为具体的语言符号,再经重新组织与编排,自然形成文学艺术良好的创作状态。其文艺思维的外化过程,人的创造性思维经历从隐性变为显性,从无序变为有序的转化过程。为了改变滞后的思维研究之现象,必然要追求文艺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立性,并积极诉诸于具象的文学艺术理论与实践。

我们所看到的诸多优秀文艺作品,都是作家、诗人、艺术家“长期积累”、“精益求精”的文艺思维结果,均在刻意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

“思维深度”亦称思维的深刻性,指的是一个人思维的深刻程度。文艺思维理论这门新兴学科的定位,基于其概念、定义、内涵、外延的科学与准确。思维深度的特征表现为遵循事物的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善于透过问题的现象了解其本质,而且要善于揭露现象产生的原因,善于预见研习的进度和结果,并且能从多层面和多重性联系中去思维。

“思维深度与品质”是文艺工作者的突出特征。思维深度使其智力发达,明察秋毫,能在人们所熟悉的现象中发现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思维深度与兴趣广度有密切的联系。文艺工作者对某种创作与研究感兴趣,才有可能促使思维深度获得长足发展。

思维广度与思维深度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文艺工作者对研究对象的深入认识,取决于是否能全面地思维,深入认识研究对象,掌握事物的规律。

“思维的广度”亦称思维的广阔性,指人的思维有广度,想象力强,表现为善于从多方面综合性思考问题,在不同的知识与活动领域进行创造性思维。思维活跃、心理宽阔的文艺工作者,善于全面地探讨问题,不仅能够抓住问题的基本轮廓,而且能够不遗漏问题的主要因素和重要细节。在我们的文艺理论实践中应促进此种品质得到正常发展。

思维广度使文艺工作者获得广泛的知识,在不同方面和领域进行人文社科创造,无论是在学术理论上,还是文学艺术创作方面都会获得突出的贡献。比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思维广度表现在既有巨大空间,又有惊人的预见与发展。他能概括所处时代的一切科学知识。亚里士多德博学多才,他在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和物理学等各个领域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思维的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度、思维的深度、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品质与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心理思维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系指思维独立性强,思维灵活性大。因此,思维广度与深度对于基础文艺理论研究、技术研究与科学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化品质。

目前,人们所处的社会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高科技创造的“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模拟人脑思维,包括模拟创造性的程序,智能机器人直接对话的联合装置,以及逻辑语言学模型与知识性数据库等的长足发展,这些对人的思维的广度、深度与品质提出严峻挑战。智能机器人有可能逐步超越人脑思维能力,但是归根结底,“人”终究是思维世界的主宰。

人类日积月累所铸造的丰富深邃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文艺工作者的“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的奇妙思维结合体,无法被机械器物所替代。故此,对基于心理学、思维学与文艺学,以及形而上的文艺思维学,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态度与超前务实的精神,潜心地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与探索。

思考题:

1.怎样理解人脑科学?

2.人的生理结构与心理功能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3.人类社会文化与思维的关系是什么?

4.谈谈文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rG0GKG3AMgqR3VGIcuioqXpaUHHTWSUilEvGvQOtzFU91v8r343n//5oe2O4dVg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