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始,国内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研究已经持续了40多年。理论讨论和研究的背后,反映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活实践逻辑。在这期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均国民收入从不足300美元,跃迁到人均近10000美元,党的十九大报告适时地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即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民众的生活要求: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其中,对精神文化、精神富有的追求,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本质内涵。

本著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将社会主义精神富有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之上,即通过阐扬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向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精神富有”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读,由此凸显了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具有基础理论上的学术价值。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维度的研究,不仅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实践观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深度,而且对于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某种新的阐释;其次,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有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等。本著研究也对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照和方法论支撑。

本著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维度研究;二是对精神富有的理论解读。

关于马克思实践观精神维度的研究。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维度,是对西方古老的实践哲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其中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近代康德的实践哲学、黑格尔精神实践等关系最为密切。“实践”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原始意义,重在“为人”,而非“行事”,凸显其人文-精神维度。亚里士多德按照活动的自由自足性,把人的活动分为两类:一是“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二是“以其自身而被选择的”自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实践涉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生产只关心人欲望与要求的满足。……前者涉及规范地提出目的;而后者只涉及目的的具体实现。”(参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因此,实践作为一种政治、伦理活动,与他人和社会的福社有关,是追求幸福的善的行为。康德的实践哲学进一步推进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康德把实践分为两种:技术实践(自然概念的实践)和道德实践(自由概念的实践)。与亚里士多德不同之处在于:实践取代了理论成为最高价值的活动。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划界”,不仅对科学主义盛行时代的技术实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而且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但正是对实践和创制的二分,使康德在道德实践领域中提出的普遍的道德律令无法落实到创制活动和从事生产劳动者身上。

近代以来,实践被“生产-技术化”。由于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凸显,科学主义大行其道,人们从认识论的维度看待实践。黑格尔哲学以逻辑思辨的方式表达了近代实践观。黑格尔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成了奴隶在否定性关系中肯定自己的人的价值的活动,并作为达到和实现“绝对理念”的一个必经环节。这就为马克思将劳动提升为实践奠定了基础。当然,黑格尔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劳作,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实践活动的“能动的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兴起了一股复兴亚里士多德-康德实践哲学的潮流。其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伽达默尔、阿伦特、哈贝马斯、阿佩尔等。当代实践哲学家认为,当代人类文明陷入危机的根源,是由于实践的生产化、技术化、工具化,人类失去了对实践的判断力。要治愈现代社会的病症,就必须重新拥有实践判断力,把实践概念从技术实践的含义中拯救出来。

可见,西方实践哲学有两个传统:亚里士多德-康德-当代实践哲学,主要包括人的政治、伦理活动;近代黑格尔为代表,把实践理解为生产活动或理论的应用。

在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人们已形成了基本共识。但是,对于马克思实践观包含哪些维度,则存在着较大分歧。主要有:实践观的认识论维度: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解范式,即用物质本体论的观念来解读马克思的实践观,把实践看做是客观的、物质工具性的活动,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性要素(黄楠森等)。实践观的生存论维度:即用马克思的实践作为说明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的总体性概念,即广义上的人生实践。由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实践是人的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在世生存方式;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交往的基本方式(俞吾金、杨耕、邹诗鹏等)。实践观的价值维度:实践是一个表达人的终极价值的概念。按照这种观点,人的终极价值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产性的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性的生命活动就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它是亚里士多德实践的目的性、康德实践的普遍性、古典经济学劳动创生性的统合(徐长福等)。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维度:马克思在思维方式上的革命,在于他克服并终结了西方近代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独创了实践活动论的辩证思维方式,从而开启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新境界、新视野(高清海、欧阳康、陈志良等)。

关于“精神富有”的理论解读。“精神富有”作为一个新的重要命题的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有学者提出:实现精神富有,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说的运用和实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所谓精神富有,包括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项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赵洪祝、沈言等)。有学者指出:所谓“精神富有”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所呈现出的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理想情操和风俗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等的创造、拥有程度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享受状态。它包括教育、科技进步,价值观念、体制、发展战略、知识创新的与时俱进等。它是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要素,是塑造社会主义精神形象的重要源泉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目标的指向(汪青松等)。也有学者认为,与“物质富裕”相对应的“精神富有”,涉及人的精神领域,主要表现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情趣偏好、内容结构、行为方式以及由此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等等,因而是衡量判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同时,“富有”还是一个增量概念,即人们的精神生活应当是一个逐步富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精神富有”既是内涵丰富的价值构成,也是可以建立和测度的评价体系,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潘捷军等)。

可见,国内外学界对实践观之精神维度,多有论述且渊源悠长,为本选题研究提供了丰富深厚的理论资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马克思实践观之精神维度为视域,以社会主义精神富有为落脚点,并力求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本著内容共分为以下四个章节:

第一章,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维度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向度,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继承和超越了亚里士多德作为自然目的论的实践观、康德的作为自由概念的实践观、黑格尔的作为精神劳作的实践观、以及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实践观。

第二章,马克思对实践观的精神维度的探索历程。马克思探索实践观的精神维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尚处于黑格尔“思有统一”原则统摄下的《博士论文》,作为对实践观之精神维度的最初探索,马克思就阐述了实践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即“定在中的自由”;作为对实践观之精神维度探索的过渡性环节,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把生产劳动视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特性”,并以此展开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深刻批判;实践观之精神维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实践界定为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在感性活动中阐发实践观的精神维度,并将这种“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与无产阶级人类精神解放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认为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世界的非常深刻基础”,初步建构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资本论》及其手稿,作为对实践观之精神维度的经济学论证,肯定了生产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的方式,以及体现自由个性的活动,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自由个性的抑制,将自由个性的解放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瓦解勾连起来。马克思指出,物质生产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而“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的“真正的自由王国”,却“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但必须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工作日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加。

第三章,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维度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构架。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为科学范导和人文关怀相统一的哲学思想,是对西方历史上道德实践观和生产实践观的继承与超越。一方面,与亚里士多德-康德将生产-技术性活动排除在实践范畴之外不同,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与理论认识相对应的生产性、对象性活动,物质生产构成了实践的基本内容,并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与黑格尔将实践看作精神性的劳作不同,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感性-对象性活动”。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对道德实践观与生产实践观的继承和超越,包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即历史客观性与精神性、科学性与价值性、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正是在实践的二重化结构的辨证运动中,人的世界向自身展开。而实践展开的具体形态——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和精神生成活动交互作用又使人的存在变得具体而生动,实现了对人文关怀维度的真正敞开。因此,在马克思实践观之精神维度的基本架构中,物质生产与财富积累是实践观之精神维度的物质基础,资本逻辑与异化劳动理论是实践观之精神维度的批判视阈,自由活动与闲暇时间是实践观之精神维度的根本条件,人的发展与现实幸福则是实践观之精神维度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马克思实践观之精神维度中的“精神富有”解读。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维度离不开生产劳动的感性维度,道德-政治性实践离不开生产-技术性实践。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富民强省、追求美好生活,是精神富有的生存论基础也即感性基础;实践观的精神维度又是对生产-技术性实践的超拔和引领,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公民素质,是精神富有的基本内核;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维度离不开文化繁荣的基本载体,文化生产是精神富有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精神富有的重要成果,文化自信是精神富有的时代要求;马克思实践观的精神维度,熔铸了实践主体自身的价值理想和需求,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自觉表现和体验活动,一定群体共同体中体现的共同理想,体现了精神富有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体现了精神富有的道德自觉。

本选题的研究工作,还得到了部分研究生的大力支持。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王馨同学、俞思凡同学、阮海军同学、胡连勇同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汪帆同学,在本研究中,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
2019年5月于浙江师范大学 tkUchE8XtkX9By/w+0VXbk+RD3FjutsT63+UXVsU1oCPnvKkyBWxhAOXhPFRyA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