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道路自信中推动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015~2016)》是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连续编辑出版的第五本文集。本集由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彭启福教授和张涛博士共同主编,所收录的 30 余篇文章是 2015~ 2016 年度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的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基本反映了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两年间学术思考与学术研究的旨趣和水平。与此前四本文集不同的是,本集所收录的文章有不少出自年轻人之手,有了更多的新面孔,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情况。近年来学校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力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更加注重对青年人的培养,老一辈学者利用多种形式和方式指导和帮助年轻人,如此种种,促使一批年轻人逐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的骨干,由几代学者不断努力开创的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本文集与前四本一样,两位主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这一“正题”之前加上“道路自信中推动民族复兴”的“前置”,我以为,既有出于同前四本文集保持风格一致的考虑,更体现了他们对“道路自信”与“民族复兴”的深刻认知。两位主编在前言中曾说道,1840 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一段屈辱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并强取豪夺,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饱受苦难和欺凌。在不断的抗争之中,中华民族始终心怀伟大的复兴之梦。百年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一条意义深远的“中国道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的路径保障。“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 28 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现实情况,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当代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繁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亮丽的风景。放眼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面临重重危机,美国依然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走出来,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一体化进程因英国脱欧和难民问题而举步维艰;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收效甚微,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道德的、生态的,各种各样的危机充斥着资本主义世界。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比,唯有社会主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曾经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 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奋斗史和当今世界发展现实已经为此作出了最好和最有力的诠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则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昂首阔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同志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作为一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工作者,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以自身的行动诠释初心、担当和使命。时代是思想之母,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我们没有理由懈怠。我们要为这个新时代而讴歌,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时代脉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 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除了定期编辑出版文集外,在全省还聘请了一批兼职研究人员,联合开展研究,每年都要组织召开学术年会以及其他各种工作会议和座谈会,是全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全省同行和有关领导的好评。我衷心希望中心目前所做的工作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并不断进步。

王先俊
2017 年 11 月 6 日 oqR3RBQ2I2zsWPIKOIZNxHBkASVh6YqZspzBmTikZ8BLg+TUeo15Q18iYp0kd+X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