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学之维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视角

汪盛玉

迄今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不乏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多维领域的探讨,无论理论阐释抑或实践回应,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直接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的不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化于人心、外化于人行的伟大工程。思想性以学理性为根据、学理性以思想性为支撑,“人心”“人行”以及“人心与人行的统一”具有深厚的学理基础、人学依据。如果只有各个维度的一般学理分析,而没有具体而深入的人学研究,那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就显得不够全面、彻底。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这个意义上,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学观照成为学界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趋势。

一、价值观是对人的主体性意义的恒久选择

价值,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意义”,物有价值,表明物的存在有意义;人有价值,显示人的存在有意义。当我们用简明的术语“意义”来概括“价值”的时候,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之置于“物或人的正面作用”层面,绕不开“人的选择和判断”这一维度。“人就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世界就是另一个对人说来‘感性地存在着的人’” 。也就是说,人总是希冀周围的一切能给自己带来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这种断定就是价值观,也恰恰是这种断定构成人不断实践、不断发展的动力。事物或人有无“意义”以及“意义”之大小,主要是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加以判断的,所以,价值与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在主体性的维度上是一致的。换句话来说,于物于人,价值主体始终是人,价值观是属人的社会现象,只有人才会生发“意义”的追问。

社会历史离开人及其活动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对马克思这段名言的解读,人们一般从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即物质生产实践去把握,意味着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物质生产造就了社会生活。这里很重要的一层思想在于,凸显人及其生命活动对社会历史的作用。其实,“社会是人的社会”与“人是社会的人”从来都是不可割裂开来的。上述名言中蕴含“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因人而精彩”的思想需要我们重拾和深化。历史因人类的劳作而开始、而发展、而文明进步,全部历史的生成过程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反思“为何劳作”“劳作什么”“如何劳作”的三重协奏。“劳作什么”,解决的是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和休闲娱乐享受等发展需求的问题;“如何劳作”解决的是满足需求所使用的方法、方式、方略等问题;“为何劳作”解决的是满足需求的目的、意图、宗旨等问题。三者中,“为何劳作”最关键、最重要,因为其涉及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释放和发挥,直接影响到“劳作什么”的积极性和“如何劳作”的选择性。“为何劳作”,即人对对象世界“意义”的断定,成为人的行为的发端之基。

进一步而言,当我们探寻外界事物的“意义”时,表面上似乎是对事物带给我们的诸多好处或积极作用深感兴趣,实质则是在反思我们自己:为何面对该事物?为何从行为上努力变革该事物的存在样态?为何在各种路径的转换之中确认该事物应有的价值?在根本上,价值观是对人的主体性意义的恒久选择。首先,价值观昭明人之为人的自觉与自律。人能够明确自己在这个世间所处的位置与角色,按照特定角色所赋予的社会规定性履行职责、承受担当,这是自觉。但人不能随心所欲地任意妄为,需要在科学认知与理性把握对象世界的内在规律之中表明自己的存在,创造合理条件使外物为自己服务,这便是自律。其次,价值观体现人之为人的涵养与能力。外物所具有的“意义”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在一定世界观的支配下能动改造之后的结果,是人劳动实践的产物。人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学识与素养去判断外物的存在,并尽可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谋划事物的发展前景,这是涵养。人以长远的眼光、缜密的思维审视外物,并以完好的形象感知、描绘、反映外物,进而在智力与体力的交融之中赋予外物以新的面貌,这便是能力。最后,价值观维系人之为人的资格与品格。面对同样的外物,不同的主体会表现出不同的偏好,每一个主体所代表的“我”都有自我与他我、内我与外我、小我与大我之分,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种种价值冲突,清醒地认识到“该付出时,舍我其谁”,“他我”“外我”“大我”需优先,这是人的资格。在多元纷呈的“意义”选择面前,理智地摆正“唯我独尊”,排除低俗、落后、负面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这是人的品格。

所以,与其说价值是人所面对事物和世界的“意义”,不如说价值就是“人作为主体的意义”;与其说价值观是人对事物对世界“意义”的判断与选择,不如说价值观就是“人对自身的反思与超越”。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人之反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当代中国人精神力量的价值共识,具有深厚的学理意义。换句话来说,学理性支撑着思想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性建立在其学理意义的基础之上。从这个层面而言,马克思主义人学维度的学理意义不可小觑,“24 个字”的人学观照丰富而深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昭示人的实践本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彰显人的生存意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表征人的发展主题。

1.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昭示人的实践本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容,是人们对国家发展前景最凝练的期盼,即希冀把社会主义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可以说是当前较为普遍的理解,其实,国家层面的价值观的更深刻内容在于,每一个人如何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如果这个问题不认识到位的话,那么,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只会是子虚乌有。

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也是人改造世界、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无疑,物质条件是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富裕的物质生活是人们实现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保证。所以,每个人都崇尚富裕的生活,都希望国富民强。但是,“富强”更意味着要诚实劳动、勤奋劳动,因为这是国富民强的路径,所以,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是否崇尚共建共享的理念了?是否凝魂聚气地搞建设了?“民主”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认为西方的月亮才是圆的,动不动说美国的民主有多好、英国的民主有多好。恩格斯曾指出:“大多数人总是注定要从事艰苦的劳动而很少能得到享受……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成了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注定要终生从事劳动,为自己生产微薄的必要生活资料,同时还要为特权者生产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 恩格斯的这段话完全适用评价今天的西式民主,即私有制社会是有产者拥有特权的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是没有多少真正的权利的。排除一些人有意抬高西式民主的干扰,我们更需要反思自己的是,我们所建设的民主到底是多数人的民主还是少数人的民主?作为普通公民是否真正为当代中国的民建、民有、民享努力付出了?我们是不是在为人民主体性、客观真实性、普遍广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而奋斗?“文明”是标志国家文化建设积极进步的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对每个人的现代公民文明素养的要求。它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需要每一个人在认真反思中为之努力。比如,过马路,是否做到了“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合,是否注意了言行举止得体、衣着得当?人际交往中,是否做到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坐标,要求公民个人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和行为,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促进社会呈现出动态的平衡。“和谐”落实到个人身上就是和谐人格的培育。我们需要深度反思的是,无论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治理,抑或文明规制,是否做到了内我与外我的统一、自我与他我的协调、小我与大我的一致。

可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昭示着我们在国家发展目标上“为何实践”“实践什么”“如何实践”的内在统一关系,实际上是对作为个体的公民行为的引领和要求。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尚能为治国平天下呕心沥血,生活在不断发展的当代中国的我们,就更应做到既有治国平天下的志气,又有治国平天下的能力。

2.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彰显人的生存意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人们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承载着广大人民对开放、包容、良序、发达的社会生活的期盼与建设。

“自由”是人对生存空间合理性的重要诉求。柏林认为,自由就是自主,就是实行自我意志的障碍之消除。如果这种障碍是存在于身外,则该障碍的消除之自由,便是消极自由;如果这种障碍是存在于自己身内,则该障碍的消除之自由,便是积极自由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自由并不是心灵体验,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积极争取来的生存境界,包括经济自由、思想自由、政治自由和人身自由。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对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自由并不是随意任性,而是相对的,是有原则、有底线、有约束、有规则的。“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因此,每个人的所思、所需、所言、所行只有在与他人的合法合作中、在与社会的合法交往中才能够得到实现。“公正”即社会公平正义,它以自由、平等为前提,其实质就是保障每一个人在同等情况下的同等享有。不劳而获、不择手段捞取不义之财(比如,假公济私、贪污腐败)都是与之格格不入的;相反,每一个人积极的公平正义价值取向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人权的实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实际上意味着要充分显示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规制经济在当代中国的意义,要求每个公民作为市场主体要更加自觉接受法律制度的约束、更加自觉遵循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际上是对法治社会、法治公民乃至法治人的呼吁。

理论自觉一旦转化为公民个人的切身践行,就能建构一个全新的属人世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发展目标,也是人们对自己生存意义的反思与追问:应该为这样一个社会付出一些什么、贡献一些什么?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学理基础上,我们才有底气说,有梦想才有家的愿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指引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实现;有爱才有家,我们要树立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爱;善于经营才会有美好的大家庭,我们要时刻关心社会主义社会大家庭的发展,并时刻为社会主义社会大家庭而奋斗。

3.个人层面的价值观表征人的发展主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选择,是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可以说,这一层面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因为它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接地气、如何落地生根,集中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加强道德建设,培育合格公民,扭转社会风气,重建价值秩序,是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

“爱国”是调节个人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敬业”是对个人职业道德、社会职责的体现;“诚信”是对个人诚实劳动、信守诺言、诚恳待人的要求;“友善”强调个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爱国”表现为对祖国河山、历史文化的热爱,也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热爱。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这就是“敬业”。“敬业”意味着有所担当、敢于担当。心怀坦荡为诚,一言九鼎为信,诚信就是以诚恳待人,靠诚实取信于人。善待亲友、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就是“友善”。善待亲人可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善待他人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善待自然,可以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层面的要求正确展现了个人“修身”的价值准则。群众中众多好人的崇德向善、孝亲敬老、诚实守信、勤劳节俭之举就是榜样和力量。无数成功人士启示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赚钱营利,也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孝亲敬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已经涵盖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理念。反思一下,不爱国,哪有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不敬业,怎么能够实现一个公民的职业道德、社会职责?不诚信,怎么会有人们之间的开诚布公、坦诚交往?不友善,何以达到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公民个人层面,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在人们的心灵里、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中。

爱国之“国”、敬业之“业”、诚信与友善之“人际”,体现了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不同角色。“国”与“业”是人之“大我”的担当,“人际”是人之“小我”的主题。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对国之爱、对业之敬,既是满足个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他人、对环境的诚信与友善,既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体现,又是人之主体性意义的根本内容,成就了“世间人最可贵”的境界。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拷问人的本质、对接人的需要、锤炼人的能力、展示人的精神、观照人的现实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路向

基于人的主体性之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依据的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提升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价值观。以“现实的人”为前提、以“人性完善”为标准、以“人生需要”为基础、以“人民主体”为动力、以“人的实践”为保障、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开启了当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现实的人为弘扬前提。“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学的理论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前提。价值观多元并存的现实凸显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人学内容和人学属性。一方面,价值观是人生追问。人之是(人的本质)、人之思(人的存在)、人之识(人的追求)、人之群(人的发展)、人之问(人生意义)、人之辨(人生困惑)、人之愿(人生理想)、人之择(人生抉择)等现实的人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是凝聚主流价值观共识的内在依据;另一方面,价值观是人生向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引导当代中国人在积极的、正面的、先进的价值观中与消极的、负面的、落后的价值观交锋与较量之下成长、成才、成功。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性完善为弘扬标准。人的属性、人的特性、人的本质体现了人性的不同层面。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激励人、完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学精神。其以促进人性完善为弘扬标准。首先,价值观有赖于人的社会化方式。无论育人环境抑或教学设计都要体现人性的真、善、美,“内化于心”的自我教育与“外化于行”的社会引导最终回归人的主体精神世界的提升。其次,价值观形成于人的社会化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社会关系彼此融合、相互渗透,社会造就真、善、美的育人环境与个体反思国家使命、社会担当、公民责任的价值自觉相得益彰。最后,价值观完善于人的社会化进程。人性完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凝聚价值共识也需要人们在真、善、美的潜移默化中稳步推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生需要为弘扬基础。人的需要是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包括价值观)、人的行为的深刻根基。彰显人的需要、凝聚人的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学观照。其以满足人生需要为弘扬标准。一方面,价值观的培育和认同取决于社会体制设计对人的需要的重视。多元、多变、多样的需要格局是人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不同维度的资源和条件的期盼,重视和引导人们的合情、合理、合法需要才能达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认同。另一方面,价值观的践行和弘扬取决于个体需要、群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平衡。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价值观以高度凝练的形式分别反映了人们的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即经济上实现民富、政治上实现民主、文化上实现民享、社会上实现民福、生态上实现民美,当代中国人在协调个体需要、群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张力之中培育、锻炼主体担当意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主体为弘扬动力。人的主体性凸显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历史的真正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把社会主义性与人民性融为一体、将主旋律与正能量合二为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内涵。其以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弘扬动力。首先,建设顺乎民愿的利益激励机制。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交织着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轻重、根本利益与暂时利益的比对、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较量,合理的利益诉求、协调、分配机制直接激励着当代中国人在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之中科学分析、辩证看待多重利益关系。其次,构建合乎民情的公众话语体系。鉴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差异,核心价值观“24 个字”必须转换为不同民众领会最切实、受益最大化的话语方式,实现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喜闻乐见之中展现开发心智、修炼德性、完善人格的育人功能。最后,完善贴近民生的包容传播方式。核心价值观的集体主义性与个人受惠性相一致,思想引导、正面熏陶、协商沟通、民主说服的正面传播只有引导人们在“多”与“一”的双向回应中求“一”、在“和而不同”的理性选择中辨“不同”,才能实现人们以持久而深沉的能动性作用真心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必然性。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的实践为弘扬保障。人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得到确证、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主体得到实现的基本途径。源于生活、引领生活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学面向。其最终需要内化于人心、外化于人行。首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自觉。面对种种价值断裂、价值冲突、价值矛盾,人人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思维、价值逻辑和价值分析,才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统领和整合作用。其次,坚守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面对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往、交流、交锋、交融,理性分析汲取、借鉴与超越、创新的关系,人人要坚信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革命性、社会主义先进性,才能真正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功能。最后,坚持人人身体力行的价值实践,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普通民众的感悟践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实践方式和路径。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的发展为弘扬宗旨。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高命题。促进人的生活的不断丰富、人的关系的日益合理、人的精神的不断提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关怀。它不是片面的经济价值观,也不是单纯的政治价值观,更不是偏隅的文化价值观,而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层面价值观的构建来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观。首先,“富强文明”的经济价值观引领人的物质生活;其次,“民主公正”的政治价值观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再次,“自由法治”的文化价值观促进人的文化生活;再次,“和谐平等”的生态价值观促进人的生态环境;最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价值观激发人的道德责任。

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关注社会发展、参与社会建设,提升公民意识和责任担当,为实现“自身的人生发展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内化为人们的“心常态”。人们善于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国家社会发展中的成就与不足,对于成就,懂得珍惜和捍卫,不张扬不骄傲;对于不足,能够理性分析和冷静对待,不丑化不讹传。再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呈现为人们的“新业态”。人们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就业、创业和立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即使处于最难就业季也能够通过不断锤炼自身去适应各种挑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创业是生活之源,即使处于事业的巅峰状态也能够勇于创新、不断磨砺和前进;立业是生命之流,人生就是在爱岗敬业、爱国立业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和意义。还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展现为人们的“新生态”。生活之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挑战随时而来的今天,忧患、失落、惶恐等在所难免,即使处于生活的最低谷也能够坦然释怀、重新振作、不断努力;即使拥有丰裕的商品物资也不奢华浪费,能够以简朴、环保的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通过主体内化的方式,促进当代中国人以自我教育、自我熏陶、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而实现更高、更好、更美的发展。 3ptzKwprOO92fP55zNsnd+RzvXifP7ASP6ciBq4SwVvxfS5ePxjHXBc6xlbtCV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