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大学精神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邓 卫

摘 要 :本文从文化视角探讨和审视了大学精神,认为大学精神应体现大学实现其基本使命和功能所需的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和灵魂。从文化的三个要素:信仰、知识和德行考察了大学功能的发展,指出了大学精神的坚守与演化。文章认为大学的基本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并结合大学发展对其具体内涵做出了分析,独立和思想自由,信仰和人格分别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文章认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应坚持上述大学基本精神,同时要发扬包容精神、牺牲精神,和尊重人才,以及爱国与担当精神。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学精神;文化;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各位领导,各位学者,朋友们: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交流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五四”座谈会上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这里所指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校师生认可并践行的大学精神。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建设大学精神,并以积极的大学精神来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华大学已走过百年历史,通过历史积淀形成了宝贵的大学精神,实践告诉我们,这些大学精神与当今全社会所奉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并在新形势下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

一、清华的大学精神体系

日前,经教育部核准,《清华大学章程》发布施行。《章程》的开篇序言鲜明指出:“本校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行胜于言’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学术上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此清华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内涵,正式载入《章程》这一办学治校的根本性依据和纲领性文件之中。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缘起于梁启超先生 1914 年在学校的一次演讲,他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学子努力成为“真君子”,犹如天体的运行刚健不息,奋发图强;又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以博大之襟怀容载万物。梁启超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铸入校徽,高悬于清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校风“行胜于言”是镌刻在大礼堂前草坪南端古典计时器日晷上的铭文,该日晷是庚申级(1920 届)毕业生献给母校的纪念品。“行胜于言”既体现了清华人最为可贵的品行——以天下为己任,埋头苦干,务实进取,也体现了清华人的学习和工作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勇于实践,不尚空谈。

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八个字镌刻在清华大学第三教学楼的外墙 3 壁上,这是对清华学风的凝练和总结。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清华大学正处于“文革”后拨乱反正、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阶段,学校励精图治,一个迫切的工作就是要恢复和弘扬清华的优良学风。时任副校长李传信同志总结了学校的办学传统,提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作为清华学风,成为清华人求学、治学的准绳。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形成并践行于学校的发展历程之中。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民族蒙耻受辱之际,历经百年沧桑,始终与祖国同甘苦、共患难。在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一代代清华人满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坚韧,表现出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同时,清华人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不随波逐流,不轻言放弃,始终坚持理想、追求完美,努力做出第一等的事业。

“人文日新”是清华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1921 年落成的清华大礼堂,南墙正上方悬挂一面 1926 级学子送给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人文日新”有三层含义:其一,自身的文明要与日俱新;其二,通过自身的人文过程促进学业与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校建设的日新;其三,要肩负起化民成俗,引领社会,建设国家的责任。

它影响并体现了清华人在求实的基础上,勇于求新、不断创新、终身维新的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清华师生所推崇的学术品格。这句话出自于国学研究院导师陈寅恪 1929 年为纪念国学大师王国维离世两周年所撰的纪念碑文上。其主旨是,学者读书治学,需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为此,大学要为学者提供宽松的治学环境,尊重学术独立,鼓励自由探索;同时民主治校,尊重教授在治学中的主体作用,体现“学术本位”的管理模式。后来,这种理念被历代清华师生传承和发扬,逐渐成为了清华的传统精神之一。

以上这些在清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充分体现了清华师生的文化自觉,深刻反映了时代风貌,高度凝聚了大学理想,启迪和陶冶了一代代清华师生,其传递的价值理念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高度契合,是学校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深入挖掘大学精神内涵。自 1959 年成立校史编辑委员会,到后来成立单独建制的校史研究室,学校持续开展校史校情研究,陆续完成《清华大学一百年》《清华大学志》等重要出版物,为不断丰富大学精神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支撑。组织专家编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精神巡礼》《世纪清华人文日新 4——清华大学文化研究》等,系统梳理阐发清华精神文化内涵。在“人文社科振兴基金”研究计划中,专门设立学校传统与文化专项研究课题,大力支持以研究传播清华精神文化为宗旨的紫苑学会等学生社团的建设。2013 年,以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 100 周年为契机,组织纪念座谈会和 9 场分专题系列研讨会活动,再版《蒋南翔传》,出版《深切的怀念永恒的记忆——纪念蒋南翔诞辰 100 周年》,力求深刻领会蒋南翔的教育思想,并在新的办学实践中发扬光大。

二是不断促进大学精神传播。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传播清华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学校主楼、清华学堂、图书馆等主要建筑和景点精心规划设置校训碑、校训石等标志性景观,将校训、校风、学风等纳入学校视觉形象设计中,使其固化为大学最鲜明、最具感召力的文化符号。发挥开学、毕业等仪式教育和校史展览的重要作用,常年面向师生开展“校史知识竞赛”、组织“校史讲坛”,讲授百年清华历史,领悟清华精神。在校庆活动中体现“文化性”,组织“什么是清华精神、怎样弘扬清华精神”的全校大讨论;针对近年来教师来源多样的特点,专门开设面向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大学精神与文化”研讨班。在清明节、“九一八”纪念日和烈士纪念日,组织师生在“祖国儿女,清华英烈”纪念碑前敬献鲜花、缅怀先烈,传承光荣革命传统。利用全媒体平台,常年开设“清华史苑”等专栏,使清华精神深入人心。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向社会广泛传播清华精神的历史由来、文化底蕴和价值理念。

三是鲜活讲好清华故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多渠道选树宣传优秀师生典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先生年逾九旬仍奋斗在教书育人第一线,我国首位爱明诺夫奖获得者施一公教授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全职回国潜心教学科研,在清华做出了超越自己以往成就的世界一流成果,2013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航天航空学院博士生杨帆罹患脑瘤仍执着学术,发表了 10 多篇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这些师生们的事迹在校园中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清华师生。注重挖掘杰出校友资源,讲述成功背后的为国奋斗故事。2003 年以来,每次学生毕业典礼都邀请杰出校友来校演讲,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风“行胜于言”成为频度最高的关键词;万余名学生参与百年校庆“千名校友访谈”活动,面对面交流感悟清华传统;创作上演话剧《马兰花开》,展现清华校友邓稼先为祖国核武器事业忘我奋斗的不凡人生,已在校内外、全国各地进行近 30 场的演出,观众总人数超过 4 万人次。一批批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人的鲜活事迹,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元素,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校园的精神坐标。

四是重在清华精神践行。持续开展师德建设,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将践行大学精神落实到本职工作上,倾心育人、潜心治学,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学术攻关,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连续 4 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坚持开展“严谨为学、诚信为人”为主题的学风建设活动,大力弘扬学术道德、倡导学术诚信。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的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2013 年组织 700 多支支队 8000 余名同学走进西部、农村、社区,寻中国梦、抒爱国情、立报国志。建立立足校园、辐射社区、面向社会的志愿公益服务体系,将每年 5 月定为“志愿文化月”,目前全校已有注册紫荆志愿者 2 万余人,总服务时长超41 万小时。2014 年清华研究生支教团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荣誉称号。

注重发挥美育和体育的迁移价值。长期坚持开展纪念“一二·九”歌咏比赛,并注重将比赛与了解清华历史、学习清华精神相结合,同时大力扶持校园原创艺术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清华”等系列校园文艺活动;倡导与校训意蕴相通的“奋斗到底、绝不放弃”的清华体育精神,引导学生努力做到“体魄与人格并重”,成为能“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力倡导“祖国至上,事业为先”的就业观,教育广大学生将践行清华精神落实到人生重要选择上,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迈好走向社会第一步,2014年八成毕业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

三、启示与思考

当下,全社会上下都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作为精神高地,肩负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责任,在校的青年学子更是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其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大学精神正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育人效果,要进一步探索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契合点,创新工作载体,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宣传新时期优秀清华人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与时俱进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让广大师生对大学 6 精神内涵有清晰认识,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属感、认同感,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毕业进入社会后,将大学精神辐射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

今天,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为代表的清华精神已成为清华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宝贵财富,不断传承发展学校文化,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鼓舞激励广大清华人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做出更大的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2014 年 11 月 4 日 0eZA2Do9W0gOVYLiAjSEYS6ONl8ov3Ytkcy5mkHvsGVGnoWDTb6+zUVpzBPHr6m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