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高度文化自觉,开展大学精神研究与建设实践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论证报告

胡显章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组建的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计划向教育部申报“当代大学精神研究”课题,组织高校同仁开展研究。今天由我做论证报告,请大家讨论指正。

一、立题背景

2011 年对于中国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建设有两个重大事件:一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庆典上对大学提出了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的要求;二是中共中央第 17 届 6 中全会做出重要决定,发出了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令。这两件相互关联的大事,预示着我国文化建设将迎来一个新高潮,大学文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学人应该努力提升文化自觉,对此做出积极的响应。

所谓大学人的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与学校发展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特别是大学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包括大学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我们准备开展对中国当代大学精神的研究,就是基于对大学文化特别是作为其灵魂的大学精神作用的深入认识,就是为把握好其发展的规律,主动承担起有效地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责任。

二、大学精神的界定

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精神文化的概念。大学的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对大学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发挥着全局性的影响。

“大学理念”主要回答大学是什么,办怎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大学等基本问题。

“大学精神”体现了一所大学师生员工共有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两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本课题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大学精神上,但是必定涉及大学理念。

三、当今大学精神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初步设想,本课题拟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对大学精神进行历史回顾和梳理

大学精神是历史演化和积淀的结果,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必须对中外大学包括每所大学自身的精神特色进行历史的回顾与梳理。

一般认为,中国近现代大学是对西方近现代大学的移植。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说:“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一事,而精神又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西方近现代大学之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87 年古希腊柏拉图创建的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也是一个研究机构和政治咨询机构,学园由于坚持学术自由和关注社会的原则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直持续了 900 年;而中国高等教育则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这是一所官办学府。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和“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自由交流的学术氛围浓厚。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包括孟子、荀子等,形成生动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学宫持续了近 150 年,有学者称,稷下学宫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学术自由、学派林立的高等学府。无论是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或是稷下学宫,它们所体现的学术自由,相互兼容的风范,正是当代大学精神宝贵的文化基因。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个学园与学宫,都不是与当时社会隔离的象牙塔,学者及其弟子们都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在研究、争论和咨询中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服务社会的素养。从中可以找到现今大学教育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基础的最初源泉。正是这些早期的高等教育形态为人类开启了大学精神的神圣之门。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正是对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继承;而稷下学宫不同学派的兼容和争鸣,在中国后来的书院文化中得以继承弘扬,南宋时“鹅湖之会”是对稷下学宫期会争鸣模式的继承,会讲中朱熹“理学”对“格物致知”的强调,陆九渊“心学”对“尊德性,养心神”的推崇,可称中国最早的“科玄之争”,现代大学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和融合可以由此找到哲学渊源;岳麓书院的“朱张会讲”所遵循自由讲学、互相讨论、求同存异的风范,体现的“疑误定要力争”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为当代大学学术精神树立了典范。2005 年开启的湖南大学“明伦堂讲会”,是由岳麓书院师生共同组织的学术活动,就是以“承朱张之绪,弘湖湘学统,沐书院清风,谈天下学术”的精神,通过学术交流与自由辩论,拓展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理论创新。这是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对当代大学精神的一种积极的探索。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处在文化高地的大学,以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独特风格,实现对真理的探求,并常常以此为傲。同时,现当代大学越来越走向社会的中心,在取得社会支持并服务于社会中达致引领社会的目的,大学的命运和发展与所在的国家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连,使得大学文化常常打上了鲜明的国家民族的印记。一个世纪前在哈佛大学担任了 40 年校长的艾略特提出美国的大学必须“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在此后的一个世纪里,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著名高校力图通过加强通识教育使大学植根于美国的文化土壤。

中国现代大学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 19、20 世纪之交,雪耻图强、爱国奉献成为许多大学共有的精神文化基因。一些大学校长在汲取西方大学精神文化精华的同时,不忘将大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例如,梅贻琦在倡导“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的同时,强调要以中国大学之道“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当作“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在中国走上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道路之后,一批大学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在继承借鉴中实现具有自身特点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创新。

当前我们所开展的中国当代大学精神文化的研究,要求努力体现大学精神文化中与西、古与今、共性与个性、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二)进一步揭示我国大学精神衰微现象的突出表现及根源

大学精神文化的探讨和建设实践应当有清晰的现实针对性,深刻揭示当前世界性的特别是我国出现的大学精神衰微现象的突出表现、时代背景及其根源,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经过前一个时期的初步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这种大学精神衰微现象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是教育活动本义的缺失、大学的创造力不足、短期功利主义和官僚化气息对大学的侵袭以及盲目攀比、缺乏特色等。它的出现不仅是受到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大学精神衰微现象的深刻影响,而且是由于近代以来我国文化革新进行得不够彻底,呈现了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失根现象和对现代理性精神文化的滞差,其哲学根源是由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思潮的尖锐对立及其导致的工具理性偏离价值理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大学缺乏坚守自己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的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意识。时代强烈呼唤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振奋和创新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在已经进行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揭示我国大学精神衰微现象的突出表现及其出现的根源,是提高这项课题研究有效性的关键。

(三)积极探索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建设思路

我们认为应当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大学精神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要确立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就要从哲学高度深入探讨育人为本与崇尚学术、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的和谐共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2)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科学内涵

从中国当代大学精神内涵来分析,最重要的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是现代社会进步的理论及思想策源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思想文化,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文化,要力争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广大青年学生从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健康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体系是一个宏大的系统,难以在此全面展开,只能突出几个要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将社会理想与教育理念的核心确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在大学精神方面,要将此作为育人为本和文化育人的根本目标和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

同时,正如英国著名教授特里·伊格尔顿新近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彻底的揭露,还在于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于当今社会同样适用。在引导师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认的同时,引导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学风、校风中不乏“求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行胜于言”“知行合一”等表述,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应当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涵得以弘扬。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自身的奋斗历程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是中国大学人走向成功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精华所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连美国著名学者“历史终结论”提出者福山当今也称:“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推敲和完善。”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说:“在后欧洲中心的全球现代性的诸多竞争性模式中,受到关注最大的是中国模式。 ”我们在确立中国大学精神时,应当将强化大学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自信和愿意为完善发展这一模式做出有益于国民以至人类的贡献,当作中国大学人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这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应该具有的历史观和责任感。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说:“只当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并带有温情与敬意,而不是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对于大学人,爱国主义首先应该表现在对祖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并带有温情与敬意。针对 20 世纪两次文化热,加上文化大革命所引发的民族文化失根现象,提升高层次人才对民族文化热爱的自觉与自信,显得格外重要。

同时,面对世界性的科技与文化的挑战和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过渡的需要,要求以追求真理为本质责任的大学人大力倡扬创新文化,将发展人的精神生命的主动权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诉求,作为转变教育思想的重要目标,也作为国家向创新型转型的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前提与内涵,其核心是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人在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对于大学人最重要的是弘扬立人之本、执政之基的诚信理念,要通过继承学校的优秀传统,使党风、教风、学风得以纯洁化,努力把高校建成全社会的道德高地。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建设思路:

建设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任务,既要有长期探索的思想准备,又要有紧迫感。大学精神的形成既是大学人受到潜移默化的过程,又是大学的组织者有计划地通过各种仪式、文化符号以及典范向组织成员持续传递本组织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自觉体认的过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也是师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要通过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开展当代大学精神大讨论,逐步明确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建设思路。清华大学 90 周年校庆期间,曾发动全校师生讨论“什么是清华精神?怎样弘扬清华精神?”历时整整一年;在百年校庆活动年期间,又突出了文化性,开展了一个学年的“大学文化与清华精神”系列讲座,组织了“与大师同行”系列活动,还组织编写出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巡礼》《世纪清华人文日新清华大学文化研究》等系列大学文化丛书,以引导大学人进行理性思考,提升体认学校优秀精神文化的自觉。所以,对于每所大学精神建设的具体任务,可以通过学校范围的讨论和宣传,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具体落实。要提炼各自大学的使命陈述,以及校训和校风的表述,并通过各种沟通传播形式,使其深入人心。要充分挖掘本校名师的嘉言懿行、杰出校友的突出事迹和精神风范,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生动教材。

四、研究方法

1.坚持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从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出发,在广泛开展“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大讨论和着重进行理论研究的指导下进行建设实践,在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的共同主题,我们可以通过全国性的研讨,发现问题,厘清认识,达成共识。例如,大学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大学精神的现实性和超越性问题;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问题;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适应与引领的取向和选择问题等等。

关于理论研究,现在手头有两本书,可以发挥一定的启迪作用。一本是王冀生同志完成的《大学文化哲学》,这是一部从文化哲学高度探讨大学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著作。文化哲学是对于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的理性思考,是对文化现象的哲学理解和历史阐释。由于哲学对人的文化行为具有价值规范和思维导向的功能,欲使文化行为具有高度自觉的意识,必须使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对于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文化,同样需要对以往和现实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从哲学的视角进行思考,以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刻性、批判性、历史超越性与前瞻性,这是大学文化自觉的体现,也是促使大学文化建设沿着理性方向前进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文化哲学自身是将人对真善美的综合追求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是将理想社会的实现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统一在一起,并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且,当代文化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从人的生命存在方式的高度来界定文化,把握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文化哲学在教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需求和突出针对性。因此,从大学文化哲学的视角,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我们还注意到文化所具有的整体性特点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整体性是文化的精神血脉”,实际上文化和价值具有不可分割性,特别是文化哲学作为人类文化追求整体性时代的哲学表现形式,对于文化整体性消解现象具有抵制和导引作用。王冀生同志在《大学文化哲学》中所涉及的诸多矛盾是对文化整体性的一种辩证思考与追求。

我们在这次会上,还得到了由东道主顾晓松书记和顾玉平教授所著的《求真育人——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发展》,表明他们已经走到本课题的前沿,特别值得我们认真研习的是,他们的研究突出了文化整体性原则,将大学精神置于大学文化的整体框架中研究,既突出了大学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地位,又论述了精神文化对整体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着重研究了大学精神的哲学基础,特别是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教育思想,提升了大学精神的研究的学理性;该书还围绕大学求真育人的根本使命,梳理了大学精神的发展历程,将大学置于时代文化特点的框架内阐述大学精神的演变。这部论著是应运而生,又是适时而至,与王冀生同志《大学文化哲学》一起,为“当代大学精神研究”课题的开展,发挥了开拓性作用。

理论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在理论研究时,应该注重实证调查分析。可以结合大学学风建设、师德建设等日常工作主题,对大学学生、教师、管理者等大学文化的主体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诊断与分析大学精神文化缺失的症结所在,提出大学精神建设的目标、规划与实施方案。

2.坚持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既要研究普遍意义上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又要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开展个案研究,以推动各校以大学精神建设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各校的教育改革和大学创新;

3.坚持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回顾总结两千多年来,特别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具有共性的大学文化和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特别是中国特色大学精神文化发展、变革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

4.坚持学校领导与学者、专家相结合,既要加强学校党委对课题研究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又要组织和充分发挥中、青年学者的积极作用,参加课题各校可以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建立子课题组,密切合作,全面推进。

五、成果及其出版

期望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学术专著,由组长单位牵头,组织专门队伍负责进行,于 2015 年完成。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研究文集》由秘书处负责积累、整理材料,2015年完成。

参加课题研究各校撰写的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研究》由各校子课题组负责,最晚于 2017 年 10 月完成。

所有成果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经过专家把关,《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学术专著和《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文集》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各校子课题组研究成果和中、青年学者自拟学术专著可邀请专家严格把关后与有关出版社签订合同自行出版。

(注:“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于 2012 年 10 月列为2012 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课题,胡显章为课题组组长) IJJrIx87xrPqbxV2QmDC31T0MPUV3Q7VSDig13enU4F1+iSgPeLMAYwwhVnmUT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