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青年报·2008 年 9 月 14 日】
沐浴春晖向未来
——写在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校六十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孙晔

烽火初创、夯实基础、曲折前进……六十年沐浴春晖,一路慷慨壮曲、一路激越雄歌;规范建设、提升层次、转型发展……六十载砥砺前行,一路滋兰树蕙、一路青蓝相继。

从列宁团校、战时青年训练班到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从中央团校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六十年的光辉发展历程中,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朝气蓬勃”的优良传统,突出“青年”和“政治”特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8 万余名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

金秋九月,中央团校迎来了她的第六十个生日。展望未来,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扬帆远航,乘着改革的春风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六十年实事求是,六十载朝气蓬勃——沐浴春晖、承载重望,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下,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走过了在继承中不断革新的光辉历程

1949 年 7 月 4 日,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

这一天,中央团校第一期学员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毛泽东主席在百忙中应邀出席这个盛会,并发表热情洋溢、富有哲理的讲话。在中央团校历史上,这是毛泽东对学校师生发表的唯一一次直接讲话。

郑洸,为青年运动史理论研究付出了大半生精力。而今,听他讲述中央团校的光辉历史,仿佛将人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事过数十年,第一期学员相聚时,还津津乐道,对那热情奔放、震撼心灵的情景,仍念念不忘,主席语重心长、富有哲理的教诲仍铭记心中。”作为中央团校的第七期学员,回忆起在团校学习的经历,郑洸难掩心中的激动:“培训时间不长,但对我一生的影响是深刻的。”

1947 年 9 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着手筹建中央团校。1948 年 9 月,中央团校在当时的党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创建,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新中国培养急需的青年干部。

“在短期培训基础上,1954 年,团中央就提出了团干部培训正规化、青年化的方针。”青年运动史研究专家黄志坚说,那年他 22 岁,作为江西九江的一名基层团干,得到了来中央团校学习的宝贵机会。

“当时学制一年,就学 4 门课——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共青团工作。这一年,为我们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黄志坚说,在团校学理论一点儿都不枯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比如学哲学时,经常要联系实际写小结。”当时,黄志坚尝试从哲学角度结合共青团工作写了一篇《我找到了工作做不好的根源》,“没想到,这篇文章还被《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相中发表了。”从此,黄志坚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成为国内首位青年学教授。

1957 年至 1964 年,受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学校先后 3 次停办。“文革”期间,中央团校停办达 12 年,学校克服了诸多困难,直至 1978 年 7 月正式复校。

1979 年 2 月,中央团校第 17 期开学之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当时,一些团干部对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政治路线和若干重大问题的决策有这样那样的怀疑或抵触,思想较为混乱。”黄志坚说。为此,中央团校敏感地抓住时机,在为期半年的学习中,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青年工作基本理论 3 门课的全过程。

“这次讨论,是中央团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教学活动,也是共青团历史上坚定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件大事。”黄志坚说。《中国青年报》于 1979 年 8 月 25 日在头版头条对学校进行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讨论进行报道,还配发了社论《团干部要带头补好这一课》。

在战火中诞生,与新中国同行。中央团校、中青院乘改革开放春风开始了高歌勇进。

六十年励精图治,六十载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敢为人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坚持走“精、特、强的科学发展之路”,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完善提高

中央团校 60 岁生日前夕,收到了一份珍贵礼物——《破壁记》。这是一本由 12 个人花24 年时间完成的笔记,是中央团校正规化办学起点的见证。

改革开放伊始,百业待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如何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83 年,中央团校首届大专班正式开班,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

没有专业教材,自己动手编写填补空白;师资力量不足,从校外引进名师名家;教室不够,将舞厅改成课堂……大专班开办初期困难重重,但中央团校由此迈出了由短期培训向正规教育转变的第一步,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管理模式和培养目标。

谈美、谈自信、谈直言、谈立志、谈教学改革……“如今再翻开《破壁记》,我感到非常激动。”该书作者之一、中央团校首届大专班学员孙云晓认为,母校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新思想的洗礼。“这是一个冶炼‘合金钢’的地方,不仅课堂气氛活跃、社会实践丰富,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

1985 年 12 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中央团校基础上建立,成为团中央所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校,承担着普通高等教育与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

1993 年,中青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正式成立。“这是中青院办学特点的一个最好体现,也是共青团学科化发展的趋势所在。”87 级本科毕业生、现任中央团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所长的吴庆说。

中青院自成立以来,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其招生火爆、毕业生质量高的特点曾被媒体称为“中青院现象”。用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新清的话说,每年招来这么多高分考生,学校有一种压力和责任,到底要建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1995 年,学校大兴学习调查研究之风,并从 1996 年 4 月起,动员全校力量,开展了 20个月的迎评促建工作,于 1997 年年底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在通过合格评价的基础上,学校加快了规范化建设步伐。1998 年,学校推进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全面整改工程、师资建设工程’为主的教学整改工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副院长张澍说。

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扎实推进科研精品战略、推进教学整改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全面学分制……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加强教学质量、科研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四位一体的全面质量管理。

2006 年 11 月,教育部专家组进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7 年 5 月教育部确定评估结论为“优秀”。

“获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成绩并没有使学校停下加强教学质量的脚步,学校正大力推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加强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实验教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张澍说。

在抓好本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学院积极履行团干培训职能。中青院与中央团校一体两翼,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多年来,学校对团干部培训的课程设置、培训方法、培训领域、培训手段等不断创新完善。目前学校每年举办培训班 50 多期,培训人数近 4000 人次。”常务副院长王新清说,从 2004 年开始,学校在国内培训团干部的基础上,还培训了不少来自东盟、阿拉伯国家、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领袖。同时组织学员出国学习考察,拓宽了团干部的视野。

经过 20 多年发展,中央团校、中青院走出了一条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完善提高的道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学校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精英培养模式,坚持走精、特、强的科学发展之路。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坚持教学须精心,科研出精品,队伍保精良,管理谋精细,环境求精致,不断强化‘青年’和‘政治’的特色,在‘精’和‘特’的基础上,实现质量强校,提高学校在高等院校中的核心竞争力。”院党委书记倪邦文说。

六十年春华秋实,六十载桃李芬芳——学子奋竞、再展宏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德才兼备的青年建设者,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金秋九月,学校里“欢迎 08 级新同学到家!”“激扬青春锐气,传承中青精神”等横幅热情洋溢。中青院张开双臂,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又一届中青学子,校园因为又一批新面孔的到来显得格外有生气。

“我今天的感觉真棒!”新闻系的新生张漪帆说。“师兄师姐们真的很好,对我们特别热情,感觉他们特别有精神。学校挺小,但整洁、精致。”公管系一名新生告诉记者。

承前启后铸辉煌,继往开来谱新篇。

六十年来,中央团校、中青院秉承“实事求是、朝气蓬勃”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为共青团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万名德才兼备的青年建设者。

截至 2008 年 6 月,学校共培训团干部 7. 8 万余名,培养了 1 万多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在全国多个行业就业,有 40%左右的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和共青团专职岗位工作,许多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科教系统、工商企业崭露头角的优秀人才。

“因为母校,我和共青团结下了缘分。”88 级毕业生、团江西省委书记王少玄说,“走上工作岗位后,为了保持这种优秀,这种责任和追求会很好地体现到工作和学习中去,成为很好的习惯。我一直把‘勤于思、敏于行’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不追求当多大官,干多少事,只求能做点实事,在点点滴滴中为母校也为自己争得荣誉。”

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86 级毕业生杨宇光放弃 5 次留京机会,回到沈阳工作;2007 年,他又以一名援藏干部的身份,来到藏北重镇、海拔 4700 米以上的安多县任县委书记。

抓班子制度建设、守护青藏铁路、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增效……杨宇光告诉记者,西藏太缺人才了,他现在的生活“很充实”,只要是人才,在哪里都能发挥作用,基层的天地更广阔。

从国有大型企业中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到四川九益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卫士”,一路走来,89 级毕业生陈浩文已取得不少骄人成绩。

回顾在中青院学习的日子,陈浩文说得最多的就是“学做人”,“我们实习的时候,总会早晨第一个到单位,把卫生打扫好、开水打好,这些都是学校教育对人生和工作态度潜移默化的培养。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也是中青院学生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

从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职员,到海葬公司经理,再到现在的殡仪馆副主任,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李军激情依旧。

10 年前,当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还供不应求时,94 级毕业生李军,却毅然选择了常人颇为忌讳的岗位——殡葬工作。“我很庆幸这是一所有着浓郁人文思想的学校,她包容各种观点,倡导张扬个性,给了我抛开传统观念、勇敢选择、不懈奋斗的勇气。”

忆往昔,六十年斗转星移,喜有桃李誉海内;

向未来,六十载岁月如歌,再育英才谱华章。

谈及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院党委书记倪邦文成竹在胸:“我们已经确定了未来10 年‘一个转型,两个基地’的发展目标,即从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研究型院校转型,把学校办成国内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办成全国青少年发展研究的重要基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团校、中青院如同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孕育新生机、集聚新能量、充满新希望,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报北京 9 月 13 日电 JQ6r0iIS74RHDfrsBUjG7ErK8mEXeXPVIvD250qOUPJKE+5QD1sQZ+sfiozbj0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