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新媒体思维特征

思维是研究其内的结构、生存、发展演变的方法,这是一种总体性的、全面性的思考方法。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按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思维论和方法论,是指导科学的认识活动的思想、原则和理论基础。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一般而言,秘书工作思维主要呈现出三种思维类型:其一整体性思维。秘书追求的不是一时,而是一世,换言之,秘书要按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不追求琐碎枝叶,重视树干树根,抓住重点,追求组织效益最大化。利用秘书具有综合辅助的优势,强化组织力量和整体合力,从组织目标、利益、功能等多方面促进单位各部门要素配合协作,维护组织协调运转。

其二,环闭性思维。秘书工作中绝大多数均具有环闭性质。也就是说,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均有序衔接、首尾相连,形成“闭环回路”和连续运作的工作性质。如文书工作的发文处理、收文处理、公文整理等相互衔接;又如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也是相互连接,文书工作是档案管理的前身,而档案管理是文书工作的归宿;再如会前筹办、会中服务、会后整理,也构成一个完整会务工作的闭环现象。

其三,程序性思维。程序是指行为的过程、步骤和程式。所以秘书实务的程序性既存在于秘书的具体业务之中,解决秘书“做什么”的问题,同时,也是秘书业务活动规律的组成部分。程序性知识是指人们掌握了如何去做的环节、流程、技巧与方法的知识,是由一套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秘书实务的程序性主要是指秘书的日常程序化工作,包括办文办事办会、调查研究、信访、信息处理等,既包括每天都要做的常规工作,也包括经常性的重复率较高的工作,这些工作换了任何人都是这样做的。例如,在举办会议前,秘书要准备拟定会议计划、印发会议通知、选择与布置会场;在会议召开阶段,秘书要安排与会人员签到、撰写会议简报、做好会议记录、匹配良好的会议服务;在会议结束后,秘书安排退出会场流程、清理会议相关资料、撰写和整理会议纪要等。再如信访工作也具有相应的程序化特征,其中主要包括接待、登记、处理等程序环节。可以说,秘书工作绝大部分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流程规则办事。它们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常运转进行,并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工作。这些工作换了任何人都必须这样去做,因此先办什么、后办什么,都要按固定的程序执行,不能标新立异,也不能另起炉灶。

程序是指行为的过程、外延和方式,这一行为过程具有次序性,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且有其自身所追求的目标和质量要求。在秘书工作的具体实务中,正确运行其程序性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秘书工作的范式、规则与操作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秘书实务中产生的大量具体问题,使秘书工作更加规范、准确和高效。所有确定环节形成的过程,都是秘书在具体业务中经过漫长的摸索、整理得出的较佳程序。虽然从时间的长线来看,程序的构成处于动态过程,或增或减;但短期看来,它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工作准则须遵守,这种规定的工作条例更多的是约定俗成的、相沿成习的,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例如收文处理中的登记要有一定格式,务求准确详细;稿件的审核有详细的规定,被审的稿件则有相应的格式规范要求。程序也就是规则,是秘书所言的一种工作准则,这种规则是经过长时期的秘书实践确定下来的程序,其内包含了众多历代秘书工作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

然而秘书的思维随着科技的发展、秘书工作领域的延伸而不断深化。新媒体时代,逐步呈现出互动、虚拟、平等、移动、智能等思维势态。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秘书工作方式的同时,海量信息的涌入,世界性平台的构建,智能便捷工具的出现,必然改变秘书工作的思维方式。因而在新媒体时代,秘书要与时俱进,在思维模式与方式上要与时代保持同步,顺应历史发展演变步伐。21世纪初互联网产业出现井喷状态,一系列新兴科技导致传统媒体时代的秘书思维发生了质变。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着眼于现实世界,理性,侧重逻辑思维、线性思维;而新媒体时代的思维着眼智能化、移动化和非线性思维。简言之,主要呈现出四个方面思维方式的巨变:

(一)真实性思维向虚拟性思维发展

新媒体时代,虚拟性主要指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存在特性,其表现为信息、图像、知识等形式。伴随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秘书不仅能在现实社会获得极高审美体验,还能尝试感受虚拟社会的存在。虚拟是人类群体超越现实后的一种极为特殊的思维模式,它并不是虚幻、无根据,它的虚拟实在性虽然与传统的直接现实有区别,但与现实仍然具有一定的联系。美国计算机专家海姆曾指出:“我们正在谈论虚拟的‘实在’,既不是稍纵即逝的幻觉,也不是低级趣味的刺激。我们正在谈论人类生命和思想层面上意义深远的转移” ,虚拟逐渐成为当下精神层面的支配力量。随着高科技带来全新的视听等多重感官的体验享受,民众开始从单纯生存活着的生物性符号,转变成新媒体时代下踊跃传递意见、宣扬个性、制造快乐,从而引发全民狂欢盛宴的群体,其自身所带的社会意义变得更加复杂深邃。虚拟世界并不仅仅是人为创造的世界或现实世界影像化的表现形式,而是一种要远远大于现实的思维世界。

(二)单向性静态思维向双向互动性思维发展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传播扩散是单向度的,主要由发布方直接将信息通知给受众,导致受众只能被动接受,没有自主选择权;而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正逐步改变着受众参与媒介的方式,甚至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样式,即参与式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受众的地位转变,拥有充足的选择权限,可以凭借自我的倾向喜好来接受咨询,同时能够全程控制接受的进度。秘书在领导或决策者的授意下,发表言论信息后并不等于结束,同时还要通过反馈机制来关注员工的情绪波动、普遍反响,并调查民意、整合资料后及时汇报领导。或者当一项改革举措推出后,要关注员工意见倾向,必要时与员工互动解释,引导员工的合理诉求。

互动性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心理交流感悟和行为沟通协调的一种内在特性。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度且烙有权威印记等特征,新媒体的产生彻底颠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受众可以在接受信息时,一面自主控制接受的进程速度,一面随时随地和传播者进行沟通,同时受众还可根据各自倾向和爱好自由选择浏览相关讯息。这不仅要求秘书信息发布时将资讯传递给大众,同时也需要关注大众的反馈意向,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双向甚至多向沟通与互动协调。互动的前提是动态,以往秘书所接触的文本大多是静态的,而到了新媒体时代,语言、文本、媒体、写作载体等要素都随着时空的迁移而发生量变,这种变化、交流、转换在秘书实务中大量出现。如秘书在处理突发的随机事务的过程中,要注重沟通疏导,缓解或化解部分失调问题,并利用互动性原理,将新情况、发展趋势、变化要求等及时汇报上司,并把握形势,在线即时做好上情下达、沟通桥梁的作用。

(三)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发展

线性思维主要指一种直线单一式,缺少变化的,必须按照时空和逻辑顺序进行的思维方式;而非线性思维主要指立体非平直化的、无中心、无边界的相互联结的网状思维方式。传统媒体时代发布信息必须严格正规、审批手续完备、文体单一;而新媒体时代,发布信息灵活多样、审批手续简单、即时便捷。线性思维是逻辑思维,而非线性思维是非逻辑思维,又称为布朗运动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利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比较、分析、提炼、综合及推理的一种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等;而非逻辑思维则正好相反,是既遵循逻辑又不完全遵循逻辑思维的一种思维能力,如直觉思维等。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崇拜逻辑思维,注重理性能力,一丝不苟、按部就班;而新媒体时代,加入动态化与个性化,一切处在动态与嬗变之中。

非线性思维,有点类似于发散性思维。新媒体环境中,由于接收的信息纷繁复杂,秘书的思维情绪容易被波及影响,从而在思考时表露出一种呈现扩张散发态势的思维模式,同时具备非连续性、非线性、多维扩散的特点。发散性思维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认为它具有圆轮的特质,与创造力有直接的关系。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以一个目标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八方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多方面寻找解决答案的思维方法。多角度、多种方法是关键。发散思维具有流畅、变通和独特三个特征。所谓流畅,指的是心智活动畅通无阻,意识流得到充分表达;变通,是指思考随机应变,具有超常构想;独特,指思维方式具有新颖独立观点的特性。在这三种性质中,变通性是关键,它是独特性的前提,又是流畅性的必要条件。因为没有变通性,只跟着一个方向发散思维,发散量总是有限的,发散到一定程度,流畅就难以为继了。只有经过变通,思路向多角度发展,发散思维才能产生如原子弹爆炸一样的连锁反应。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找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思维方向是多向度、多层面、多变量、多层次;思维活动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它以一个目标为中心,四面扩散来思考,寻求最佳答案。

中国传统思维主要是直觉性,如顿悟、感悟等,它是越过逻辑证明而产生的突发性思维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新媒体是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发散性的网状结构,所以其内无逻辑推理,主要靠直觉和感悟,突破了时间和逻辑的线性藩篱与羁绊,随意跳动。秘书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中的有效信息,在海量的资讯内容中分析并找到事物间的衔接点,从而了解整体大局。大数据时代的产生,秘书可以通过海量数据来分析相关关系,找到关联点并考虑以其行事的可能,最终先人一步,挖掘数据中的新价值。

(四)平面线性思维向立体与网状思维发展

在新媒体中主要指有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固定性、平面性,而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立体性和网状结构。文本是一个系统问题,系统论鼻祖贝郎塔菲曾指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元素的复合体或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和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秘书在写作过程中除了平面文本外,更需要视频文本、声像文本等,使写作文本呈现出立体而多元,更具有吸引力。根据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采取非线性的管理信息的技术,由“链”和“节点”构成的除了文本外,还可以将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及flash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一起。

新媒体思维也吻合现代从结构观思维向后现代的解构观思维方向发展。结构观即结构主义,是 20 世纪下半叶用来分析社会问题文化作品的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研究其结构分层或逻辑顺序来逐步得到认知。解构观则是结构主义发展后期,在其基础上进行批判并日臻完善的思维模式。由于结构主义依旧处于旧的时代思维之中,描写的主要是自身规则,较为形式主义,因而解构观开始倡导反体系化、反逻辑、差异化、非线性等方式来处理,表现出作品更多的个性,使其发挥更具有多样可能性。与此同时,新媒体平台出现后,互动反馈机制不断加强与完善,使得员工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普遍高涨,呈现出双向甚至多向互动沟通渠道,以及反馈机制。 H3nkuAlhmQQkt5EMDsd/mpf9C2DL1Oc/PSTLZ/oAZyYTK/MQRXSXuBGaXDHSYe7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