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与文化自信间的关系

陈 抗
(宿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当代中国大学之道与文化自信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文化自信要通过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落实和实现得以体现和落实;文化自信是落实和实现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内在根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应从文化自信中汲取养分。对于当代中国大学而言,只有在文化自信中发展才能找到其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找到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底气和根基;同样,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只有通过当代中国大学去弘扬、去引领、去开拓,才能真正树立中国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 大学;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作者简介: 陈抗,宿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重点项目“大学文化认同对大学生道德决策影响心理机制研究”和宿州学院教博启动基金项目“当代文化认同对青少年学生道德行为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一方面承担着文化传承、选择、生产和创新,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主体。同时,中国的大学文化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中国的大学如何在实现自身终极之道的同时,来引领和落实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如何利用自身作为一个文化主体的事实来发挥其在树立高度文化自信过程中的功能性作用?这是当代中国大学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是什么以及其与文化自信间的关系,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争创双一流大学都具有十分深远和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大学之道

要明白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是什么,首先要弄清楚“大学”是什么和“道”是什么。何谓“大学”?何谓“道”?这是探索大学之道的本源问题。朱熹注《大学》则言:“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何谓“大人”?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易经》乾卦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由此可知大人乃为圣人或近圣的人,其心也赤,其为也乖,其事也顺。“大人之学”何为?毛松年认为“大学是教人如何学‘大’。”所谓“学大”,是要人人把自己的人格扩大与提高,凭自己善良的德性影响他人,希望他人也能“学大”。 [1] 并且是一个由内及外,由己推人,再推而广之,影响全世界的过程。王觉一在其《理数合解》一书中认为“学大就是学天,效天法地也。”这极为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在国人的思想意识中,何为大?天大地大。人如何成大?道途有一:道法自然,自然即为天地,也即王觉一的效天法地,这是站在形而上的角度去解读“学大”之真义。站在形而下的角度去解读“学大”之真义,犹如民国时期的神童江希张在其《新注大学白话解说自序》中认为“大学是孔教有纲领有科目的大学,是内圣外王一贯的大学,是为天下万世立法的大学,是为天下万世开太平的大学,是传授真文明真进化的大学,是包括一切涵盖一切的大学,以明明德于天下为目的”。汉代郑玄认为“大学者,以其记博可以为政也”。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梅贻琦认为“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由此可以看出大学之本义为效天法地,博足以为政,大可以为师,教人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乃君子之学也!英文中大学为“University”,意为整全的宇宙,是研究所有事物之学的地方,所学应是大学问。

道是什么?“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的,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含义有所不同。老子的《道德经》中指出“道可道,非常道”体现了道的变化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了道的演变性和演化性,认为道之本者、中者、末者,均为自然也。有时老子的道又体现在社会人生之道、致知之道上,即为分析人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道家黄老之学的道为“推天道以明人事”,老庄之学的道则偏重于谈宇宙本体和万物起源的问题。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天下的“道”具有唯一性,如老子言“独立而不改”。“道”是永恒的、绝对的形而上存在,既超越了主客观的差别,又超越了时间、空间、运动和因果等经验范畴,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一种绝对实在。 [2] 道本身是不可描述的、没有任何属性的抽象实体,但在现实的时空内人们又给它附上了各种属性。由此,便产生了两种道:一为抽象的道,这种道不可说只可直观体显和体悟,即为无属性、无差别、无限制的道;二为具体的道,这种道可说可明可见,即为有属性、有差别、有限制的道。同时又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对立统一性,其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其无为而无不为,虚而实之,实而虚之。

那么何为大学之道以及当代中国大学之道?《大学》开宗明义地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中国古代对大学之道的理解和阐释,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但就近现代中国的大学而言,自五四运动时期之后,中国大学的思想来源就不再单纯地受中国传统大学之道的影响,其一方面继续受中国传统大学之道的影响,体现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上;另一方面开始接受西方大学之道的影响,体现在“探索普遍的学问”“在明明理,在止于至真”上,并且这种影响在近现代日益凸显,大有覆盖之势。前一种大学之道注重人格养成和服务国家,后一种大学之道倡导自主、自治和自由。“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且三者之间为层层递进关系,即大学之道首先在明明德,渐次为亲民,终为止于至善。明明德是为彰显或彰明个人内在的光明的德行或德性,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修己、内圣之道;亲民有二解:一为亲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爱护民众,是一种亲民的思想;一为新民,即除旧布新、洗汰旧的不良习惯,刷新自我、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二解并不矛盾,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一贯思想,既要“亲民”又要“新民”。因为要“新民”必先“亲民”,“亲民”的目的是“新民”,是故“亲民”是安人、外王之道。 [3] “止于至善”是为追求、知止最高、最完美的境界,是修己、安人的结合,是内圣、外王的统一。故此,从中国传统大学之道看来,大学之道是大人、君子之学,其始于明明德,止于至善,以“道”立旨修明德,以“亲民”成势推己及人,以“善”明人生贵在践行,真正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一体情怀的人格。西方大学之道在追求科学真理,在于求真,在于追求个体之自由、自主和自治。但“现实的中国大学却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地从经学转向了科学,开始走向了一个极端——科学主义至上,促使了当代中国大学变成了只寻求知识和真理的大学,而不是追求美、善的境界和做人的道理的大学,因此虽然卓越,但却失去了灵魂”, [4] 这是一种残缺的、缺憾的大学之道,这不是我们应追求的大学之道,这种大学之道也不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不利于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就在于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以真为基石,以善为途径,达以至美之境界。既要求知求理求真,又要追求个体浩然正气之养成,高尚人格之塑成,追求心系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延续、社会之进步的大胸怀、大境界。而不应为单纯之求知、求理、求真,应像蔡元培先生所言“一所大学应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紧紧相连”。只有这样才能与当代中国发展相呼应,才能促进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是基于心理优越性和行为坚定性的文化表现。 [5-6] 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文化自信具体体现在文化的发展与比较中,从国家、民族和政党层面来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能正确看待自身文化,理解并认同自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对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同时对待其他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从个体层面来看,文化自信是个人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和充分肯定,标志着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认同和身份认同。它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增进自我、扩展自我的表现,是一种主体性心态的自然呈现。 [7]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对 2012 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补充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讲话中不难看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具有强大的力量源泉,其支撑不是星星点点的文化著作,而是具有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精神开放并包和底蕴深厚的文化体系。它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独特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形态,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文化根基和文化理想的复合体系,是当代中国之所以可以并且能够实现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6] 并且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同时,文化自信的提出具有其深远的当代价值意义,它可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和动力,为中国文化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和融合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文化自信概念的提出又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问题为导向,以“文化自信”为抓手,深刻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从哪里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哪里去”的深谋远虑, [8] 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的战略视野和坚强的信心,使中国人民既看到了我们为什么能文化自信,又看到了文化自信在当前以及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可以看出,我们所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先进文化的自信,其目的就是要确保我们在整个文化自信体系的活动中要始终持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文化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文化认同心理过程问题。文化自身问题体现在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文化融合、文化鲜明和文化信仰五个方面的问题上。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握文化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各个时代的发展与创新,又要根据国情和时代背景区分中国精神和传统文化,认清各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和意义,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继承的基础上、多元文化的博弈中、平等的对话中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统一性的原则上,将中国的进步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既要凸显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立场,又要以谦虚的态度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保持正确心态,既不盲从,也不夜郎自大,充分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来吸收一切可吸收的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进行创新,凸显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确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来发展中国文化、创新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9] 文化认同心理过程问题上要能辨识清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四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般意义上,文化自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负构成了一个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的概念等级系统。 [10] 文化自卑是一种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上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自卑主要是在面对西方文化时产生的,其产生的背景均在近代中国每一次民族危机发生之中,人们在承担民族危机发生的苦痛的同时,开始反思并认识到近代中国制度上的腐败无能、科技和文化上的落后与不足是造成民族危机的根源,于是开始了对自身文化的失望及否定,在一次次对自身文化加重的失望和否定中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这种文化自卑心理在五四运动时期就集中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的彻底否定,甚至产生了对民族文化的罪恶感和“赎罪”意识。 [11-12] 同时,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纽带的断裂造成的,使其失去存在的土壤和发展的养分,失去血脉相通感之后的一种惶恐的文化心理反应。与文化自卑心理相反的心理是文化自负心理,它是一种对待自身文化态度上的自满自足和妄自尊大心理。 [10] 学者秦平、杜振吉认为这种心理的思想根源是“‘天朝’意识和‘中央之国’的情结,其特点是唯我独尊,从各个角度强调华夏相对于夷狄的尊贵地位和不容侵犯的权威,并最终形成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文化等级观念”。文化自觉是一种在文化上的自我意识的觉悟和觉醒,这种自我意识的觉悟和觉醒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突出强调的是主体有意识、能动的、内在的、自发的觉悟和觉醒。从文化自觉的发展过程来看,文化自觉是分层级的,由文化的不自觉到文化的自觉,由文化的小自觉到大自觉,由文化的低自觉到文化的高自觉。笔者认为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不仅仅是一对相对立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是一对相统一的文化心理。严重的、深层次的文化自卑极有可能在文化外显上表现的是一种狂妄的、目中无人的文化自负,反之亦然。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文化自卑并不是仅仅全部体现为消极的、负性的作用和意义,其存在也有积极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有了文化自卑,才使得我们认识到自身文化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全球可以吸收和借鉴的全人类文化成果,与时俱进地创新、更新和发展自身文化。假如这一过程的发展达到了自发、自觉的程度,那么这种文化自卑就演变成了文化自觉,也只有超越了文化自卑,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条件,是走向文化自信的必要阶段,只有真正地达到了文化自觉的地步,顺其自然地就激发出自身的文化自信,但应注意的是过度的文化自信就是文化自负。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顺应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性,克服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的心态,激发自身内在的文化自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从容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展示出真正的中国文化自信。

三、当代中国大学之道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大学是文化传承、选择、生产和创新之地;是个体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之地;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地;是求致知、至真之地;是引领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地。大学要真正落实大学之大,实现大学之道,就必须首先在文化上有所体现,有所突破,最终归之于对自身文化、民族文化实现文化传承、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人才培养上要实现以文化引领精英人才之培养,以文化浸润精英人才之魂魄,以文化树精英人才之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之道,实现大学对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贡献。这一事实早已被中外大学对其所在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所证实,大学始终在文化传承、生产和创新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直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引领人类文化发展、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责任。 [13] 对于当代中国大学而言,大学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中国独特的革命文化的体现和发展。因此,对于当代中国大学而言,要实现大学之道的终极意义,就必须要正确地处理当代中国大学之道与文化自信间的关系,理顺二者间的内在逻辑。

(一)文化自信是落实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内在根基

大学之道的内在意蕴主要体现在文化的传承和建构上。因此,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落实和实现,首先应探寻当代中国大学的文化之根。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根基,才能在文化的土壤之上开出硕果,才能有充足的养分供大学成长和发展,也才能有真正的底气落实大学之道,否则,也谈不上或不配谈大学之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当代中国大学在严格意义上是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的。这可以从中国现代大学的诞生谈起,“中国现代大学的诞生恰恰以与中国传统文化断裂为标志,这种反传统心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制度性的体现,乃是从根本上造成了我们今天普遍感到文化底气不足的根本原因。” [14] 从中国大学建设的历史来看,大学的文化之根,应该根植于中国文明和文化之中。对于当代中国大学来说,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其文化之根应根植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独特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内容的文化体系之中,应从中寻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根基,重塑自身文化自信。这是因为当代文化自信概念的提出正确地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从哪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哪里去”三个重要问题。只有确立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独特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指导当代中国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引领当代中国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才能确保当代中国大学的性质不变质,才能确保其培养的人才为社会主义人才,才能抵御和消解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另外,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落实和实现,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在于对人才的传道上。对于“道”的传承和发展来说,传道只是一个中间过程,其还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为传道之人的道的水平(终极为“至道”),二为习道之人的亲近道的心和已有道的水平(体现为“近道”),这就要求传道之人应达到“至道”,习道之人应达到“近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和实现当代中国大学之道,这需要当代中国的传道之人和习道之人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否则既谈不上道的传承,也谈不上对道的理解、领悟和运用。因此,只有让文化自信成为落实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内在根基,才能真正确保当代中国大学之道在方向性和引领性上的正确性,才能真正体现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当代中国大学之道要与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确保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保持高度一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方向保持高度一致。

(二)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大学不仅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选择、生产和创新之地,而且也承担着激发人们的文化自我觉醒,树立文化自信的功能。当代中国大学的使命就是“要打造对中国文明具有充分文化自觉,从而对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具有高度自信的有教养的中国人”。“要培养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达到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自觉地认识中国文明在当代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觉地去认识中国的崛起并不仅仅是中国文明史的事件,而且是世界文明史的事件。” [14] 站在当代中国大学的角度来追问,就是要追问当代中国大学及其大学生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文化自觉,有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追问的是当代中国大学及其大学生能否担当起一种文化责任,成为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复兴的担纲者。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的文化自信,其次是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二者的文化自信的培养必须通过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实现而得以体现。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其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当代中国大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首要的政治任务。 [13] 要通过当代中国大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独特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和融合,创造出具有鲜明特性的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来确立当代中国大学的文化自信。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必须通过当代中国大学来完成,在当代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和服务管理中,以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来引领大学各项工作的开展,汇聚各种教育力量来形成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独特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学习和践行,坚定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独特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仰,最终培养其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中国大学生具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胸怀、大理想和大信念,才能有一颗坚定的自信之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才能真正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方向。

四、结语

从当代中国大学之道和文化自信间的关系上,不难看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与文化自信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二者就像鱼和水之间的关系那样。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文化自信要通过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落实和实现得以体现和落实;文化自信是落实和实现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内在根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应从文化自信中汲取养分。对于当代中国大学而言,只有在文化自信中发展才能找到其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找到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底气和根基;同样,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只有通过当代中国大学去弘扬、去引领、去开拓,才能真正树立中国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黄博仁:《大学明明德释义》,载《社会科教育学报》,2004 年第 7 期,第 99—113 页。

[2]http://baike.so.com /doc/1867581-1975383.html

[3]郭齐家:《大学之道》,载《光明日报》,2016 年 12 月 15 日。

[4]金耀基:《重思大学之道》,载《探索与争鸣》,2013 年第 9 期,第 82—85 页。

[5]刘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载《理论学刊》,2012 年第 1期,第 7—10 页。

[6]张克兵:《习近平关于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力量源泉的三维审视》,载《湖湘论坛》,2017 年第 1 期,第 19—23 页。

[7]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载《思想教育研究》,2016 年第 4 期,第 21—24 页。

[8]杨莘:《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载《前沿理论,》2017 年第 1期,第 30—40 页。

[9]魏志敏、单春晓:《关于“文化自信”的思考》,载《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7 年第 1 期,第 12—16 页。

[10]徐立文、舒建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必然性探析》,载《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 年第 1 期,第 91—96 页。

[11]杜振吉:《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载《道德与文明》,2011 年第4 期,第 18—23 页。

[12]封海清:《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20 世纪 20—30 年代中国文化走向的转变》,载《云南社会科学》,2006 年第 5 期,第 34—38 页。

[13]王文锋:《论大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 2 期,第 81—84 页。

[14]甘阳:《大学之道与文化自觉》,载《教育》,2008 年第 5 期,第 46—47 页。 VBMP9lK6uE1qE5f+in5GXjZNnr9l4etU4uN3IcMTj5AXTyq6oOKD+r3rhdo3v/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