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自信与大学精神

刘亚敏 冯惠敏 熊 淦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 要: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以高度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塑造大学精神对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自信与大学精神之间是一种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关系,两者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共同推动了大学的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塑造大学精神的基本前提,高校在大学精神塑造过程中存在文化自信缺失现象,大学精神是强化文化自信的载体,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表征。高校唤醒知识分子精神的回归、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传统文化渗透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文化自信;大学精神;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 刘亚敏,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学文化。冯惠敏,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学通识教育。熊淦,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大学通识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模式,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大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一直深受西方传统与大学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受西方文化思想的侵蚀愈发明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国大学要完成创建双一流大学的时代任务,必须重建大学文化,重塑大学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大学发展。

一、文化自信与大学精神内涵

(一)文化自信

关于“文化”一词,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较为认可的是民族学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1] 。因此,文化是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是国家或民族历史积淀、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等的总和。

“自信”一词,从辞源上看即“自己相信自己”。自信作为词最早出自战国时期,《墨子·亲士》中有“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的记载。当前的研究往往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自信的定义,即自信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 [2]

文化是一个宏观概念,而自信,我们更多的是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因此两者相结合必然具有多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上看,文化自信是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确信;从中观上看是对地区的认同和对区域文化的坚定信念;从微观上来说则是对个体文化即自身文化的情感信任。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文化自信界定为个体对国家与民族历史积淀、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等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并做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状态。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五千多年,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为人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同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所看到,“中国最强的软实力根植于自身文化之中,后者曾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以自身的实践告诉世界,只有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信念,坚守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一个国家才能持续发展、不断进步。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立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 13 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二)大学精神

什么是大学精神?它可谓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无之则不成大学。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从它产生开始,就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精神魅力。作为日常用语的精神概念,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两种解释。《礼记·聘义》中记载,“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即可谓天地万物之精气;另见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序:“晡夕之后,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喻为神志、心神;其次则为精力、活力之义 [3] 。延伸之后,“精神”包括两类含义:一类指人的主观存在状态,是对人的意识、心理、意志、情绪和心境的一种描述与概括,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主观状态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是人的存在状况的反映或对某种人格特征的认同,更是对人的根本、人的内在气质的概括与浓缩;另一类指事物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神韵或主题。总体说来,精神主要指对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与定位,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以及发展过程的理想归属 [4] 。考究西方关于“精神”的理解,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即把精神当作一种实在来看待,提出精神的标志是自由、精神是存在的自我超越、精神是质的精神本质观 [5] 。通过对国内外精神含义的解析,进而对大学精神进行界定。本文认为,大学首先是一种精神存在,精神的本质复归使构成大学灵魂的“大学精神”的内涵,具有三个最基本的思想意蕴 [6]

第一,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的“自由”。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说,精神是主体,精神就是自由,可以说,自由既是精神的前提,又是精神的题中之义,是包裹在精神最深处的意义;不在自由这一前提下谈精神,是空谈;自由丧失了,精神便荡然无存。精神的主要标志是自由,大学作为一种存在,自由是大学精神的前提性条件,大学没有了自由,“大学精神”就失去了根基,而无从谈起。同时,大学自由意味着大学要独立于一切决定论之外,即大学若是受外界事物决定,成为为了他者的存在,那么大学精神的主要标志——大学自由就丧失了,大学精神也就消逝殆尽。

第二,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的内在超越。大学自由实质上是大学对外在决定论的一种突破,与此紧密相关,大学精神就意味着大学要实现内在的超越。究其实,大学精神在此就是一种真正的乌托邦精神,指向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内在超越,以内在的超越抗拒外在的决定意志。在现实与理想,在历史的确定性与终极的指向性之间,既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又不断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因而体现为价值原则与历史原则的统一 [7] 。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大学始终致力于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建立和维持平衡,正是大学的内在超越使然。“内在的超越”之于大学,就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身上的一只“牛虻”,它总是以一种反省批判的姿态与目光,使大学不在“常态”之中沉沦,并能不断超越更新,创造更高远的意识境界、生存境界。

第三,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大学的“质的规定性”,向外表达着大学之为大学的“所以然”,是大学存在的根本价值和意义。大学精神使大学名副其实,有大学精神,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它不受功利性趋向的牵引,而追求内在的意义;它置于外在的功名之外,而不依从于社会舆论,不限制于社会日常性之中,是激起大学突破社会重围的力量。

一言以蔽之,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教育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无教育、不大学,本文认为,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不能偏离大学的教育目标与理念,不论是大学的自由、内在超越抑或是质的规定性,均是在大学的教育上得到根本的体现。

(三)文化自信与大学精神的关系

文化自信与大学精神之间是一种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关系,两者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共同推动了大学的繁荣发展。

一方面,文化自信促成大学精神的培育。大学精神培育过程中的文化自信,是一所大学对自身文化发展过程的肯定,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回顾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大学的发展可谓历经坎坷,但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学之所以能够奋力前行,并且立足于世界优秀大学之位,主要原因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大学本身的文化自信以及广大师生所持有的自强精神 [8] 。尤其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学,是中国文化自信和大学精神的标杆。

另一方面,塑造的大学精神又能强化大学师生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认同感。大学精神是大学体现出来的风貌,是信念的凝聚,是大学生命力的表现,大学精神像一双“无形的手”作用于大学的师生,使师生表现出一种斗志昂扬、积极乐观的心态,激发师生认同中国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内在动力,提升大学内在凝聚力。

二、文化自信对于塑造大学精神的价值意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塑造大学精神的基本前提

二十世纪以来,大学由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社会对大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大学在满足不断膨胀的社会要求中迷失了自我,被誉为时代先锋的大学正经受着诸如“市场化”“全球化”等层出不穷的冲击与挑战,大学的文化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但精神意蕴日益弱化和衰微,大学中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被遮蔽。一些大学痴迷于西方文化,笃信西方价值观的主流地位,总觉得本国文化落后于西方,陈旧迂腐,表现出崇洋媚外,否定自身文化的自卑心理,导致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上自我贬低,崇尚西方,盲目追求甚至照搬照抄西方文化,结果食洋不化,出现价值观混乱 [9] 。此外,目前我国大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数所大学都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赢得了不少国外高等教育界的赞誉,特色大学教育理念、实践和体系逐步建成和完善,但不少大学师生在主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成就和评价中国大学的时候总是显得信心和底气不足,总是不自觉地用西方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国内大学,其比较和审视的结果往往是我国大学“技不如人”甚至“一无是处” [10] 。这些都是典型的大学精神培育的弱化,以及高等教育虚无主义和盲目的自卑情结,究其根源,自是与高校在培育大学精神时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缺失有关。

因此,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即让师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感受优秀文化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价值,从而坚信自己文化的优势与长处,让师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既能清醒对待中华文化中良莠不齐的状况,积极肯定其中优秀成分的积极价值;又能从容面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懂得积极汲取和借鉴外国文化的积极内容为我所用,是帮助大学摆脱负面文化心理的现实要求,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本前提。

(二)文化自信是重塑大学精神的价值诉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日趋强大,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重视已成为一项严肃的命题,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可能完全在别国的文化里找到精神家园。周远清曾呼吁,“当代中国的大学应该摆脱纯粹的功利性甚至是工具理性的困扰,在走出‘象牙塔’,融入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更应该牢记其民族的使命、文化的重任,更应该自觉地认识、领悟和把握自身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 [11] 。大学精神的重塑必然要求我们从我国的历史出发,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在传承和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寻求大学精神的支柱。

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现代大学精神。比如儒家倡导的礼乐文明,在理性中恢复神圣感,在敬畏中培养愉悦感,在主动性中积极关怀他者,重建对日常生活、伦理道德以及他人存在的感受力;儒家通过“仁”培养人的自立精神与责任意识,成就“中庸”之德,进而有助于摆脱自我中心与虚无主义的困境,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大学精神的构成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育理念,能够为师生解决当下发展中所面临难题提供有益启示。不论是在教学还是科学研究上,中华民族历史都有着丰富的案例。从教学方面来看,《孟子·尽心上》中写道“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强调针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即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庄子》书中通篇贯穿着怀疑精神,告诉人们要对已有的书本知识本身提出疑问,甚至对事物的根本提出疑问,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礼记·学记》中提出“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学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鼻子走,注重的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式……总的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并不缺少特色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意味着对中国教学风格的认同,用高度的文化自信来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才能使大学课程教学有根可循,有力可支。从研究方面来看,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均出自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创造成果,说明中国大学科学研究并不缺少创新能力,大学的科研精神的培育需要以文化自信为动力,这种动力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自信。只有提升文化自信,师生才能对中华民族的科研创新有深层次的理解,才能深信不疑地将其内化于心,弘扬和践行中国的科研精神。

因此,坚定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重塑雕像精神的价值诉求。

三、大学精神塑造过程中的文化自信培育途径

(一)唤醒知识分子精神的回归

大学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知识分子”是其活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现实承载者。当前大学精神之不彰,直接通过深居大学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形态反映给社会公众。然而此时的“知识分子”形象今非昔比,不少“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极度退化,暴露出与精神内涵相龃龉的劣根性,如广为人知的“崇洋媚外”“虚无主义”“文化自卑情结”等现象。如果让他们充当大学精神的建构者,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如何修补知识分子群体已经决口的精神堤坝,是我们培育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建构大学精神首先应该反思的问题。“知识分子”不限于大学,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时代,它可以遍布在社会的任何角落、任何领域从事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然而,对于大学而言,知识分子不可或缺。

大学文化自信的培育,大学精神的建构,从根本上需要召唤知识分子的回归,因为精神的问题根本上只有通过精神来解决,唯其如此,大学精神方能获得源头活水。大到一个民族,精神没有了,不需要外强侵略就自行垮掉,小到大学,道理是同样的。在这一点上,韦伯在其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精神气质、人格特征对于资本主义兴起的前提基础性意义,以及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由理性精神推动、并由具有理性精神的主体创造的结论,同样对我们思索大学精神建构,需要以知识分子的回归为实质性前提是一种启发。

(二)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形成积极健康的大学文化氛围

民主管理对于大学运作而言看似一个过于庞大的制度前提,但却是大学培育文化自信、塑造大学精神的基础性制度平台。民主管理与大学精神的发展和谐共生,它保证了大学作为精神存在的前提——自由之体,大学内部组织和师生在民主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可以各安其分,各司其职,获得自身的良性发展。如哈罗德·珀金认识到的,文明社会不可或缺大学这样的机构来探求知识奥秘。但探求知识奥秘的深层意义,应不仅是为了“闲逸的好奇”,更是大学改造社会、引导社会的职志使然。这样的职志,只有大学保持其自由、独立、批判精神才能承担。这样的大学,在推进民主思想的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之中,充当生力军和时代先锋。尽管以现实的眼光反观历史中的大学,它们表现的不过是一种原始的完美性,我们自然不能流连于历史的辉煌,但是,即使是有缺陷的民主管理制度也曾给大学带去过辉煌。民主管理制度是大学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唯有在一个自由与秩序保持适度平衡的制度环境里,方能还大学师生一个实然的主体地位,使优秀大学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民主管理制度的构建是大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精神复归的社会制度基础。

(三)教育与实践中加强传统文化渗透

首先,大学应重视对教师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渗透,培养与提升教师的文化认同感。高校教师普遍文化素养高、独立意识强、富有创造潜力,可以为教师开办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文化培训、文化交流会等形式的活动,培养教师正确的民族文化信念,欣赏和再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高校教师的民族荣誉感。其次,大学应抓好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模块上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时事,加强普及与解读,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命运与发展前途;教学方式上,增加学生的中国传统经典阅读要求,课堂上增设经典文化讨论互动环节,明辨事理,引导学生探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质;在研究方面,鼓励学生将研究方向与中国文化情境下各类热点结合,深入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社会实践上,提倡学生深入社会基层,积极参与社会调查以及各种公益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生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

[2]车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8 卷第 2 期,第 86—89 页。

[3]《辞源》,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

[4]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5](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精神与实在》,张源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年版。

[6]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华中科技大学,2004 年学位论文。

[7]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6—9 页。

[8]胡解旺:《以文化自信重塑大学精神》,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年 2 月4 日。

[9]王志强:《论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载《大连大学学报》,2016 年第 37 卷第 4 期,第 26—29 页。

[10]黄明东、吴亭燕:《“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标准建设若干问题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6 年版。

[11]周远清:《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载《高等教育研究》,2008 年第 4 期,第 1—3 页。

[12]杨立华:《讲演:儒家精神与现代生活(上)》,2017 年 3 月 25 日,http://mp.weixin.qq.com /s/zmPlxq1pVYchwh- xiCL2VA. RWz5AyXs0bfdY3zV1DwH7cRLr7H3oJJ8bkRQr5NHmm2hFmroC6WNTzFzcXhM+2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