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文化的时代品性与特征

宫福清
(辽宁师范大学)

摘 要: 大学不仅承担着传承文化的职责,同时还要选择文化,更要发展创造文化。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日益丰富、时代变迁日益迅速的当下,是人类社会主要的精神支撑。大学文化的引领性、传承性、包容性及批判性可谓是大学文化必然具备的四大时代品性与特征,提升文化自信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文化自信;引领性;传承性;包容性;批判性

作者简介: 宫福清,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把文化自信提到了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样的高度,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选择,传承什么样的文化是由教育来审视、选择、传播的,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没有教育自信,难有文化自信。大学不仅承担着传承文化的职责,同时还要选择文化,更要发展创造文化。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日益丰富、时代变迁日益迅速的当下,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撑,具有引领性、传承性、包容性及批判性之特质,提升文化自信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大学文化的引领性

引领性是大学文化与生俱来的品质。近年来,“大学文化引领大学发展”成为一种共识。大学应自觉肩负起文化引领的时代重任,重视用大学文化的价值意蕴来引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致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一)引领性是承载大学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

传承文化是大学的本义,是每一所大学共有的理想。大学作为思想的宝库和社会文化的中心,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以传承文化为己任。大学作为传承、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问的组织,目前所承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种职能,在整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归根到底都属于文化功能。大学文化的要义是引领社会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性精神、创造一种更优秀的文化成果。大学文化所具有的引领性是大学传承文化思想、引导文化方向、传播文化理念、整合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

大学文化的引领性尤其表现在其文化精神和理念对引领社会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性精神、创造一种更优秀的文化成果,弘扬大学文化精神、传承大学文化理念是实现文化引领的重要举措。从国家层面而言,大学文化的引领性要求大学必须善于把握时代要义、梳理民族文化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保存民族文化特质、创新民族文化发展、赋予民族文化新内涵,并将其继承到大学自主发展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理念、文化内核、运行模式、组织框架和治理结构,并以此引领社会价值准则、道德运行模式,使中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文明的精髓在大学文化中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

由是,大学管理者应从文化的视角和时代的高度去认识当代大学应当承担的重大文化使命,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把那些“自在的文化”提升为“自觉的文化”,促使大学以一种自觉的文化创新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社会进步。

(二)引领性是构筑大学“精神围墙”的应有之义

大学之魂在大学文化。大学文化集中反映了大学的本质、功能和价值追求,是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和构建大学“精神围墙”的应有之义。

大学发展实践证明,一所学校一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和约束全体师生的思想意识,乃至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玉良指出,“大学的物质围墙可以拆掉,但精神围墙却不可能拆掉。”这里的“精神围墙”就是大学固有的文化品质、价值取向和全体师生的精神追求。大学如果没有“精神围墙”,就无法满足大众对大学的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也就丧失了大学本身存在的价值。一方面,大学应以起主导、支配地位的价值观来引导大学文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学校传统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校风学风教育来实现文化立校、强校的目的;另一方面,大学应在人才培养理念、学校制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国际视野拓展、校园形象风貌等方面渗透文化品质。通过二者的结合,实现构建通过文化引领大学发展的终极目标。

随着近年来大学功利化、市场化趋势日益显著,其诸多弊端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许多大学逐渐淡化教育理想、漠视人文理性,使大学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等内容渐行渐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性,重拾传统教育的“德行培育”功能,依靠文化的张力去构建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从而为实现大学理想汇聚正能量。

(三)引领性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巨大动力

在经历了“美式化”“苏式化”“中国特色化”的大学体制模式,走过了校长主导、党委主导以及经验主导、制度主导的大学治理阶段,探索了转制、合并、调整、提升等大学发展方式之后,我国大学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发挥文化引领性的作用应成为我国大学在背负历史重荷中探求发展新路的战略选择。实现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位提升,构建高水平一流大学,除了可以使用数据指标反映的“硬功夫”外,还应拥有“软功夫”,即要从大学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品格中汲取力量。大学的内涵发展,不能忽视文化内涵的发展,要把大学文化渗透到学校内涵发展的方方面面。

大学的根本特征是永远不停顿地探索和发展人类知识,传播和创造人类文化。时代不同,对大学发展的要求也不同。大学要适应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理念、治学思路和教育模式等,必须在与社会互动中树立大学以人为本、创新教育、社会服务、面向世界、终身教育等发展理念,必须开展应用研究和进行科技创新,直接为提高人类社会福祉和增强综合国力做出贡献。

因此,一所大学应以培育校园精神为核心,以人文环境建设为重点,形成校园布局优雅、学术氛围浓厚、人文精神弥漫的学校生态环境,以建设高品位文化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使大学文化成为大学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二、大学文化的传承性

传承性是时代赋予大学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环境,高校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肩负起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职责,大学文化必须注重从三个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传承性。首先要传承各大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其次要吸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最后还要借鉴外国大学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

(一)传承性是保障大学文化传统的时代要求

大学的文化传承使命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一是建设好大学自身的文化,另一个是大学对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两者可谓是大学传承文化的双重使命。大学在其长期办学过程中会逐渐积累、形成一种带有自身历史烙印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我们把这些文化成果统称为大学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化系统。不同的大学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也就会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统。这种文化系统往往历史越久,积淀越厚,传承下来的文化也就越丰富。因此,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学校这种传承下来的文化系统对大学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能经过历史的长河一路传承下来的文化,往往是一些思想文化的精华。在当前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怎能忽略这些具有顽强生命力、历久弥新的大学自身的传统文化系统?

大学文化的传承性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的贡献。然而,当前大学文化中日益严重的庸俗化倾向严重侵蚀了高雅脱俗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之所以庸俗化,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大学精神的失落,在光怪陆离、五光十色、充满诱惑的现代大都市里,大学不由自主地迷失了方向。这种庸俗化的大学文化会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诱导性。大学文化要发挥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就必须坚守自己的使命,自觉抵制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和各种诱惑,努力追求真理、追求科学、崇尚学术,坚定不移地守护作为文化传承家园的大学文化。

(二)传承性是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不竭动力

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沉淀,具有深刻而悠久的历史底蕴,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才能使其具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离开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文化传承、文化体制和发展阶段来谈大学的发展,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要发展任何文化都要立足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更是如此。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亲和力和生命力,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何时都不应该丢弃的瑰宝。传统文化是大学所培养的爱国主义思想源泉,当今的青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文化底蕴,缺乏真切的体验与感悟。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悠久文化和优良传统,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共同文化、共同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当前大学文化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为大学文化发展赋予民族精神、民族特色和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升华大学文化精神,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壮大大学文化的影响力。这里要指出,我们要传承的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我们必须给予剔除,否则会影响传统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此外,如果现代大学仅仅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而不进行创新,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文化的传承性既要求人们能看到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优良传统,也要能看到学校的现实追求和创新精神。

(三)传承性是借鉴外国文化精髓的基本前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国际性日益凸显,大学文化也不例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实现中西文化的兼容,就要合理定位西方文化,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文明成果,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是先进的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西方文化传统中浓厚的人本主义气息是我们借鉴的重要内容。如何深刻有效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我国大学文化发展要探讨的重要问题。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需要渗入到大学的教育内容、教育体制及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在推进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学习和借鉴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西方文化中的法治和秩序观念也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在西方国家,这种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我国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中,弘扬“法制”文化、培育具有秩序观念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改造我国传统的“关系”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相容而多彩。大学作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要积极发挥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交流融合与兼容并蓄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活力。首先,要推动开放发展,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大学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性与文化自信力,以大胸怀、大视野、大境界积极融入国际化进程,不断扩大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以开放增强活力,以交流激发创新,以合作推动发展。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和平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其次,要加强学习创新,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学习外国先进办学理念,跟踪文化科技前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大学文化的包容性

包容性是大学的立足之本,是大学文化拥有持久生命力的保障。面对着更高的办学目标和价值追求,大学必须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包容各种学术思想。这种包容性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及环境文化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包容性是发展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支柱

蔡元培将精神文化的包容性定义为对各派学术观点的包容,对各种思想学说的包容及大学教师对学生的包容等方面。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把精神文化的包容性作为立校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精神文化的包容性表现为大学中教育思想、价值观念及办学理念之间相互包容的关系。实现精神文化的包容有助于统筹兼顾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不同单位、不同集体的利益,从而达到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目标。

要实现精神文化的包容性就要坚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正确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和诉求,整合和提升个人的发展愿望和要求,凝练出大学发展的共同愿景,使之成为学校各个群体和全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

(二)包容性是实现大学行为文化的基本理念

行为文化的包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大学管理者对教师行为的包容性。领导干部要以宽广的胸怀去接受教师,为他们做出积极的表率。既要能容纳不同教师的优点也要接纳他们的缺点;既要允许别人取得成功,也要在别人失败时给予理解与鼓励;在工作中既要容得下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也要容得下水平比自己低的人。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教师员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从而为学校增光添彩。

二是大学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包容性。教师对学生行为文化的包容是十分重要的。哈佛大学每年为美国培养了不计其数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但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大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却较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哈佛大学重视大学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包容性,鼓励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敢于质疑的文化氛围,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批判的精神。在美国大学中,教师习惯于培养学生质疑学术权威、敢于向学术权威提出挑战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质疑性行为,教师表现出的包容性会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和独立的思考。有质疑的学术才会是有创新的学术,而这种质疑的勇气则来源于学生自信和批判精神的培养。

(三)包容性是实现大学制度文化的首要保障

一个组织发展的好坏,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对于大学来说,制度上的包容有利于集思广益,有利于正确决策,有利于科学发展。制度文化的包容首先是指制度的制定要在民主的基础上,即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慎重制定,力争使其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民主与科学的统一;其次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避免工作方式的简单化和粗暴化,尤其对那些德高望重的学者们更应该如此,因为他们平时将精力主要放在学术研究中,不太注意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对此管理人员要耐心做好解释。

大学必须重视学术发展,珍视学术价值。在学术自由中提倡包容,要理性地分析和理智地把握和而不同。学术制度的包容性应该是既尊重学术的多样性和个性差异,又能够在多样性及个性差异中寻求统一性和互补性。

四、大学文化的批判性

大学文化要想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就必须时刻保持批判性。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社会文化快速变迁的今天,加强大学文化的批判性是大学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保障,是推进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一)批判性是守望大学精神的必然要求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内涵于表征大学文化的行为之中并在行为中得以体现。大学精神的发展过程是通过接纳新的文化元素并使之与原有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最终推动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其中新文化与原有文化之间相互碰撞、激荡的过程就是批判。大学作为各种文化观点交融的场所,只有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批判性功能、加强大学文化的批判性,才能集百家之长,推动大学精神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高校谋求发展、追求创新的重要途径,做真正的大学精神守望者。

批判性是指大学文化具有一种不因权威与流行而认同,也不必然站在其对立面的一种性格。这就意味着大学文化中既包括了对已有结论的重新解释,也包括对未知事物的有关说法的独立思考与评价。在当代大学中,如何能使大学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在保持距离中与社会互动,为社会服务,这是当代所有大学都应该进行深入考虑的问题。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作为大学文化批判性的执行者——教师,必须摆脱以往“教书先生”的形象,要对不同的文化具有独立而强烈的批判意识。教师要不断在头脑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培养批判意识,坚决扛起“文化批判性”这面旗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守望者。

(二)批判性是建设大学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会表现出普遍的、根本性的特征,从而表现出一种持久而稳定的精神状态,由此便形成了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当前流行于我国大学中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无批判被动接受型教学,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精神的培养有些被忽略。在倡导创业教育、呼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建设大学新型批判性教学模式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新型的教学模式应是一种充满批判智慧的教学形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中,将学生培养成“强势批判思维者”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宝库,真理的代言人,而成为教学群体中“平等者的首席”,成为与学生进行批判性对话的伙伴,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他们不止于有意识地教授学生一些微观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而且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学习中针对各种观点进行理智的质疑和探讨,鼓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和假设,并主动进行探析和验证,使他们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思考者。

(三)批判性是大学促进社会进步的时代需要

在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频繁。美国大学先驱弗兰斯纳提出大学应该成为“时代的象征”,承担起对社会价值问题的批判作用。大学文化不能随社会的风尚而乱转,而应坚定地掌握具有合理性的价值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所具有的批判作用。

在当前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激烈交锋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会观念正饱受时代的考验和折磨。如对那些摔倒在地的老人是否应该去扶,对一些乐于助人的现象是否应该给予正确的评价。这些现象只有凭借大学文化扛起社会批判的大旗才能及时地引导社会舆论、纠正社会中出现的负面风气,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

批判性是大学对社会的应有责任。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曾指出,“如果在一所大学中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它默默无闻地隐没于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大学没有尽到它的责任”。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也提出,“社会变化得越快,大学这块变化相对较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无疑,大学的批判职责就是从社会的良知出发,运用高深知识,评论社会问题,反思实践过程中各种无可非议的信念,提出实践过程的价值取向。随着信息社会和高科技时代的来临,任何深刻的社会批判都不能不以高深的知识为基础。相比于各种社会力量,大学在社会批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吕立志:《崇尚学术: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内在之魂》,载《高等教育研究》,2011 年第 1 期。

[2]眭依凡:《大学文化理性与文化育人之责》,载《中国高等教育》,2012 年第12 期。

[3]段从宇、沈毅:《文化引领:大学职能的时代溢出与自然回归》,载《现代教育管理》,2012 年第 3 期。

[4]郝光:《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供给侧改革》,载《齐齐哈尔师范大学学报》,2016 年第 6 期。

[5]李勇等:《新媒体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载《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 5 期。

[6]王义遒:《大学文化要有深沉性和包容性》,载《中国大学教学》,2006 年第4 期。

[7]黄子杰、程广文:《批判性:大学与社会的边界》,载《东南学术》,2010 年第3 期。

[8]腾翠钦:《论文化研究的“批判性”和“现实性”》,载《人文杂志》,2014 年第 7 期。 cc4xL6VUgMO9OBQVFf4e953KMZwfB3FT/PykNSDo2dvIWmIIOez/mqwlTLIvPDp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