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略论大学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路径

乔雪竹 张小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 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血脉,凝聚着全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要充分发挥大学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将大学打造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锋兵、主力军。当下,大学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仍存在些问题,特别是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传统文化与大学之道的内在关联;传统文化与国际化;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大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三大着力点,一是大学精神和校训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二是大学文化要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三是大学要加强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创新性转换。

关键词: 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大学文化

作者简介: 乔雪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管、中级;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2017 年初,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一时间,国内大街小巷掀起了“诗词热”。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似乎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2017 年 3 月 3 日下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两会“部长通道”时说道:“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必须要重视。”如何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笔者认为,必须充分发挥大学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将大学打造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锋兵、主力军。

一、大学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2016 年 11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血脉,凝聚着全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从绘画、曲艺到文学、建筑,中华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明史上耀眼生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丰厚滋养和精神支撑。《论语·季氏第十云》篇中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化像阳光和雨露一样,为古老的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大学是反映国家特色与民族精神的镜子,大学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高度。大学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创造性转化的主战场。一流的大学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色,必须有一流大学的文化担当,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文化基因、捍卫民族精神、推动文化创新中发挥引领核心的作用。对大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打底色工程”,更是“铸魂工程”。这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文化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作为文明的传播者与创造者,传承中华文化、凝结民族精神,大学责无旁贷。

二、大学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近几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浪潮,高校传统文化节、民乐团、传统文化讲堂、诗歌吟诵等活动开办地绘声绘色,国学社、汉服社、昆曲社、书法社、诗社等传统文化社团也办得有模有样。但不可否认,我们也应看到大学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存在些问题,特别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大学之道的内在关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根本,是大学文化成长的不竭源泉与深厚土壤。当今世界形势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时期,政治形势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创新化,各种思潮冲撞交融激烈,文化在各国的竞争中愈发凸显出其重要地位。“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大学文化只有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向中华文化这片沃土,倚靠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才不会在国际化浪潮中迷失,不会在网络时代丢掉根本。

质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之道的内核,是大学文化的“根”和“魂”。大学文化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体现出中华民族的风格与气脉。

(二)传统文化与国际化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浪潮的发展,这些年出现了一些否定中华文化、歪曲中国历史的言论,乃至对传统文化进行诋毁侮辱和漠视不屑,集中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有的人“唯洋是从”“洋胜于中”,追崇外国文化,跟在外国的后面亦步亦趋,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过时、已淘汰,不能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大学校园里,机构名称、会议名称、甚至一个活动的名称里都要加上“国际”或“全球”,方显得高大上、洋气、有时代性;在课程设置中弱化传统文化类课程,在教材选择上推崇海外教材。这种“去历史化”“去中国化”现象,无论对人才培养还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反映了我们仍缺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可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更是大错特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 95 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方案”,正是强调了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凝聚力的正确认识。不媚外、不崇洋,但是也不排外、不抗拒,要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坚持自我、展示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方能在国际化浪潮中尽显中华本色。

(三)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但当下,大学文化建设中常常把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割裂开,甚至对红色文化有“娱乐化”“形式化”的趋势。有些活动以娱乐化心态“戏说”红色文化、消费红色文化,消解权威、解构英雄,损害了红色文化的权威性和崇高性。有些部门空以红色文化为噱头,只重视形式,不重视内涵,看看展览演出,穿穿八路军衣服,唱唱红歌就算完成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俨然成了“形象工程”,并未能触动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清醒剂,要把红色文化放在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大背景下,从历史中解读文化、体会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红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传统文化。

(四)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出现。今天的互联网上“乱象”丛生,有学生沉溺在游戏世界、直播平台,为网络主播一掷千金;各类网络节目层出不穷,形形色色,良莠不齐,占据着学生们的视野。网络上各种价值观和思潮冲撞激烈,网络和新媒体由于其自身的属性,在治理和管理中会有些乏力之处。大学生是互联网和新媒体应用的主要的受众群体,如果不能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不能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关系,就会让网络文化中的糟粕和不良的声音占据文化高地,消解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三、大学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和着力点

大学之道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要注重提炼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性的内容。大学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时代风采。

(一)大学精神和校训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大学精神和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气质所在,是大学文化的凝练和核心。大学精神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延续血脉。比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就出自《易经》;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学与行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传统师德观念的深层内涵;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校训取材于《中庸》的为学之道;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训“博文约礼”,则出自《论语》中颜渊对孔子的赞叹;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于《大学》的开篇。一流的大学,要把大学精神立足于传统,来源于传统。正因为根植于传统的沃土,汲取了民族文化的养分,它才得以根深叶茂,弥久常青。同时,大学精神和校训又进一步提炼了传统,继承了传统,从而打造了优良的校风、端正的学风,使传统得以传承下去,真正将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融合起来,让大学文化更加茁壮发展。

(二)大学文化要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文学艺术创造上的经验和总结。中华美学精神深刻影响着国人的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其讲究意向、意境,推崇神、韵、情、趣、品、味等,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其对风骨、崇高、格调的推崇,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这已经是中华民族融入血肉中的文化基因。大学文化要在各种文化思潮碰撞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必须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到大学文化中来,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弘扬中华美学传统,方能彰显大学文化的气魄、中华文化的精神。

(三)大学要加强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创新性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不守旧才能创新发展,这是当代大学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遵循。中华传统文化极其丰富、极其博大、极其深厚,优秀文化固然是主体和精髓,但也存在糟粕和不适宜的地方。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接受,好歹不分,拿来主义,把糟粕当精华;也不能全盘否定,厚今薄古,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这两种都是错误的态度。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现代性、创造性的转换,辩证取舍,摒弃过时消极文化,继承精华积极的部分,才能激活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疆土,更要不断研究开拓新的形势、新的主题,服务当代、面向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对中华诗词、曲艺杂技、琴棋书画等的研究与扶持,切实把大学打造成充满中华文化底蕴、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张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15 年 7 月 3 日。

[2]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年。

[3]聂翔雁、李大维:《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6 年第 3 期。

[4]刘海峰:《大学的传统文化传承责任》,《教育与职业》,2014 年第 10 期。 ezpNJP/WyZX9rkXmMwx+8APYx36iSbGPicEMULuwA5pgBUWEnJszQbVto58BrA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