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重维度

西安交通大学 燕连福 李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总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更加繁荣。

一、把握文化源流:彰显文化的自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段论述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思想源流与发展历程。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历史的延续,都要以现有的文化资源为起点。要把握好文化源流,彰显文化的自信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传承历史、连接现实的基础上开拓未来。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与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中孕育产生并且不断发展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弘扬好、传承好、转化好这一滋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精神特质。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化思想、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等,其中,最为核心的思想精华和精神特质概括起来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思想精华和精神特质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能够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振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道德建设、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其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历史经验。在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与磨难,然而中华文化却能生生不息、一脉相承,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支撑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脉”,指的就是使其保持长久生命力的精神根基,而这个精神根基,就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在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厚德载物,在于包容万物、与日俱新。正因为有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国文化才能够愈久弥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无论怎样发展,只要是中国文化的形态,就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坚守“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根基。

再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并不是说一成不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论原则被提出来,就是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足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延续下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坚持有扬弃的继承;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守”和“变”的关系。在扬弃发展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当代精神相融合、与当代社会相协调。

2.继承中国革命文化,夯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

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是贯穿中国革命史的一条精神主线。一部中国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革命斗争史。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中华儿女既创造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也创造了伟大的革命文化,积淀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文化传统,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

继承好中国革命文化,最重要的就是继承革命文化传统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品格。建党时期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以及为新中国奠基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中国革命文化传统的典范。虽然它们诞生于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但是却有着共同的思想蕴涵: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实践意志等。作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革命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写照,它有着自身特有的文化品格,即政治性、革命性、人民性、先进性、理论性、实践性,这些文化品格是新时期重新思考和更好继承弘扬革命文化的基本立足点。

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个接连奋斗的历史过程,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在任何时期、任何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新时代,要将弘扬革命文化传统与全面从严治党、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让其释放出新的时代光芒。同时应该更加注重革命文化资源的挖掘工作,讲好中国故事、革命故事,用鲜活生动的内容浸润全体社会成员,增强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产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竭的精神动力。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之中,形成和发展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时代精神和文化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是先进的,就在于以先进的理论做指导,与先进的生产力相适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了革命文化的伟大精神,吸收了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代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与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的当代中国新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据时代的要求而不断发展,体现了新时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新时代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文化的每一次大发展、大繁荣都是建立在创新创造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性、前瞻性决定了要与时俱进,要体现时代内容、时代精神、时代要求,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扬立时代之潮头的浩气、超越前人的勇气、与时俱进的朝气,充分发挥文化发展创新的潜能;需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一切阻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完善文化发展政策;需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跨领域、跨文化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创新创造活力在人民群众当中充分涌流;需要注重青年一代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用先进的思想和知识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时代新青年;同时也需要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形式和传播载体。

二、站稳文化立场:增强文化的凝聚力

文化立场是一种文化态度、一种文化价值选择,深层次的关系到文化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安全性,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当今时代,文化立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立场的模糊、缺失和异化,会给文化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造成文化主体的完全丧失。因此,站稳文化立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人民立场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强文化的凝聚力。

1.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力

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站稳的首要立场。

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文化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其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党在九十多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一项基本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历史多次证明,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成败,决定着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只有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才能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也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守好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健康有序稳步地进行。

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向心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文化的民族性、独立性,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表现。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首先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命脉,彰显中华民族特色,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值得警惕的是,在坚守文化立场中,要谨防文化复古主义思潮。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和全盘西化思潮一样,是一种极端偏激的社会思潮,无视中国社会现实状况,无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兜售缺乏中国现实基础的各种文化形式,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其次,还应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和鲜明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和语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因此,在当代中国,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交流、对话和融合,既要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不意味着保守与封闭。中华文化向来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发展的文化”“开放的文化”“包容的文化”。在不忘本来的基础前提下,还应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魄力和宽广的视角,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动。一方面,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世界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在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的原则下,汲取人类一切先进的思想精华和优秀的文化成果,取其所长、去其所短,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让其更好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化能否走向世界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能否在文化交往中提升国际话语权,是衡量中国是否已经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利用好新的传播技术手段,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向更多国家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积极的姿态和开放的胸怀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中华文化认同。

3.坚持人民立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力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社会改革、社会创新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毫不动摇地秉持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民主体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 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就在于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奋斗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执政理念是人民至上,党的一切工作的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因此,人民立场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也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只有坚持人民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前进,才能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时代,站稳人民立场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文化发展依靠谁、为了谁,文化成果由谁共享,这是文化建设需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文化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和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它不仅是一种发展思想,更是一种执政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高度彰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坚持文化发展为人民服务。在文化建设中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更丰富的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文化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获得生活富裕、平安、幸福的同时,也获得基本的文化权益,使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其次,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要充分认识到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真正使人民成为文化发展的主体,成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最后,坚持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使人民不仅要成为创造者,更要成为最终受益者,使人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文化发展的丰硕果实。

三、担负文化使命:释放文化的生产力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在报告的文化部分结尾特别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需要我们有新气象、新发展、新作为,需要我们立足新时代、直面新矛盾、激发新活力,从而释放和发展文化的生产力。

1.立足新时代,满足新要求

文化向来与时代不可分割,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中进行的,是一定时代的反映。每个时期的文化发展都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反映时代内涵、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并为时代服务。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作出这样的判断有着充分、科学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依据。新时代不是历史学上的时代划分,而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历程中,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个深刻、根本性变革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表明了我国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期。

作为时代的产物,文化理应回应时代之问,解决时代问题,满足时代需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发展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等论述均彰显了文化发展要立足时代的基本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征更加鲜明。因此,立足新时代,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浪潮的方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要认识新时代。要在深入研究新时代社会现实,把握历史环境和理论语境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文化要担负起各个层面对新时代的解读,阐述新时代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在国家层面,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社会层面,是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下建构法治、平等、公正的社会的过程;在个人层面,是通过劳动和创造,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

另一方面要满足新要求。新时代意味着新要求、新任务,新使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握好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遵循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战略和新部署,顺应时代前进的足迹,追随时代翻滚的浪潮,在立足新时代、服务新时代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自身的发展进步,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创造文化新辉煌。

2.直面新矛盾,解决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论断是对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所作出的科学判断,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文化建设,同样也存在着新矛盾的转化。

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更加强烈,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而文化性、精神性的向往追求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新时代,人民对于文化需求大幅度增长,对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文化消费更加多样化和市场化。但是文化领域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极大制约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供给与消费不平衡,产品数量与质量不平衡等。文化发展不充分体现在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质量还不够好,具体表现为:文化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充分,文化创新能力不充足,文化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等。

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对矛盾的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赋予了新时代文化发展新的使命。因此,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矛盾,解决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大力提升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的生产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好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出发,进一步理清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源泉,让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尽情涌流,让文化生产力尽情释放。

首先,坚持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创新,激发新活力最关键的因素也在于创新。十九大报告在文化部分六次提到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推动文艺创新”“创新生产经营机制” ,为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文化创新,一方面,要有文创的理念和思路,针对新形势、新需求、新问题要有新的思路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要激发跨文化、跨领域、跨时空的创造力,善于运用“文创+”来提升各种传统文化产业的活力,推进文化创新与其他领域创新相融合。

其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文化体制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的时代条件下,依然要依靠改革激发新动力、焕发新活力,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文化发展方式。

最后,丰富文化发展方式。一方面,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三要提升文艺的创作力,推动文艺创新,创造出体现中国精神、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另一方面,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一母同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承担着不同的文化功能,但都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建设要“两手抓”“两推动”,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责任编辑:房 正) ARjgnWW8Q41ALa+HEm5vdFBIzIdzKGJ+2e1YkKP4+g6gQn2HAtotpPYt7qcztvM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