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方法及其作用探讨

山东大学 刘明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及敢于担当的勇气,秉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执政理念,逐渐形成了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国际社会格局向良好方向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另一方面蕴涵着丰富的思维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与引向了深入。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具备了思想家、战略家的思维素养与驾驭全局的开阔视野,习近平同志才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攻坚克难把改革开放中一堆堆难啃的硬骨头一个个啃下来。本文欲对此方面做一探讨,以帮助人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研究。

一、思维方法的含义

要了解习近平的思维方法,必须从人们最常用的一个基本概念“能力”说起。能力是指与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有关心理特征。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是构成人们一般能力的重要内容,其中思维力在这些内容中起着核心作用。

思维方法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科学的思维方式或思维方法有助于人们真实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思维方法的正确性取决于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强的人,相应地也会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一个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说话、办事甚至工作的方式方法得当,办事效率与工作效率高。思维方法根据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的思维方法和各门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法等。

一个人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哲学思维的熏陶,其次是实践的磨砺与锻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以哲学家的智慧与政治家的胆识打败了蒋家王朝、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执政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哲学家的战略眼光观察世界大势,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有机融合到一起,提出了一系列听民声、治贪腐、接地气、扬国威的治国理政重大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语言贴切入耳,富有中国特色,道理循循善诱哲理韵味浓厚,显现出浓郁的哲学智慧与哲学情怀,深得百姓喜欢,赢得了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这一思想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同阶段、不同形势以及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创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解决中国改革开放遇到的深层问题的新境界。习近平处理问题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思维方法和对全局的统揽,以及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出的鲜明主张,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风采,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使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方法分析

系统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方法,以下几个方面尤为突出:

第一,立足实际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紧紧扎根于中国国情。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观察与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 。他还指出,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急于求成的倾向以及任何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都要坚决纠正。习近平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立场出发,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十八大以来所提出的一系列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说明,无论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障“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还是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等,都“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表明习近平始终不忘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其思维方式紧紧围绕着中国大地的客观实际,根系党情、国情、世情、民情,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有着透彻的理解和准确的运用。2014 年 2 月,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指出,中国的改革经过 30 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面对改革的困难与险滩,习近平从用理想信念统一全党思想抓起,工作上勇于担当,对中国客观实际透彻把脉,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决中国问题,使中国的深化改革步伐亦步亦趋,硕果累累。

第二,“四个自信”坚定与提振了中华民族走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与精神,透彻地理解与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所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是在向全世界昭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及魅力。

2016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在“四个自信”的鼓舞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激情满怀、信心百倍地在为改革开放以及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 170 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道路自信是对方向和命运的自信。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必由之路的信念。

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正确性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丰富,涵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 40 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产物。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是发自内心地认可与认同这一理论。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自信。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合理,关键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最能保证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制度体系。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已向世人证明,在中国别无其他制度可以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继续发展和完善,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气神的重要体现。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和民族,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强,重视文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就大。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增强党和人民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不断进行文化传承,在全社会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选择提供内在动力与智力支持,振奋与激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精神与勇气,鼓励中国人民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斗志来打拼我们的幸福,创造美好生活。

“四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通过“四个自信”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让全世界了解中国关注中国读懂中国。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所以,“四个自信”的独特的思维方法与视角,坚定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使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满满,活力四射。

任何结果的发生都有其一定的原因,“四个自信”的提出同样如此。“四个自信”之所以自然而然地被提出,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近 40 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即中国国力实力的增强,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代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不是近代以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也不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资本主义现代文明,而是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此,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立足中国实际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丢掉了这个“根”和“魂”,就会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唯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人民的骨气与底气。当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离不开大众参与。大众参与程度越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程度就会越深入。而要实现更多大众参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需要进行中国化转换,另一方面传统优秀文化也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需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四个自信”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大引领和支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呈现的新气象、新景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从实践上彰显示出“四个自信”提出的正确性,在理论上也表现出习近平是在用哲学思维方法把握改革航程。

第三,坚持用“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解决深化改革中的各种难题,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运用推向深入。习近平以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治国理政过程中的各种难题的思想是很丰富的。回答时代课题、为大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产生、运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时代主题与实际情况会有很大的差异。1978 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当历史发展到当前,所面临的执政环境却变得异常严峻与复杂。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使中国改革遇到的困难与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占有一席之地,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解决国内“难啃的硬骨头”,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进行战略思考,坚持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此,习近平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牢固树立全局观,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总体谋划又牵住“牛鼻子”,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不断强调辩证思维能力及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本领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有 960 万平方公里国土,56 个民族,13 亿多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还不高,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在执政过程中,他牢牢地把握“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辩证思维方式,不断强化“四个全面”不是单打一,而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观点。他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棋子先手落在精准扶贫上,把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放在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全面依法治国以中国特色法治体系为总目标和总抓手,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拧住制度建设和“关键少数”不放,这些建立在贴近实际基础上的统筹全面及把握重点的思维与做法,体现了习近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变得有用而且管用。

第四,“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深入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对创造历史起决定作用。对此,习近平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执政思维,强调要完成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各项事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才能谱写历史新篇章。他的治国理政讲话字里行间,既坚持与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思想,又有其自身独特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思想。“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思想主要表现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历史首创精神;主张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把党的工作标准以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从严治党、密切党群关系;等等。

第五,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规律,分析历史规律,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注重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历史规律,注重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中指导现实开辟未来,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始终,是其今日执政走向成功的奥秘所在。习近平指出:“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从历史中总结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历史能够透析现在,也可以昭示未来。历史的重要性正在于其中包含历史的规律,学习历史就是了解和掌握其中包含的历史规律,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积累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善于总结历史从其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对于我们在把握历史的必然规律中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使命,对于研究深化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没有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知。

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实开拓未来。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相互承接着、延续着、发展着,从而使人类社会展现出美丽的画卷。习近平不仅倡导向历史学习,而且还放眼未来,强调历史、现实、未来的有机统一。“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对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上,习近平强调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在 170 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的伟大历史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营养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宝库中汲取的,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坚定“四个自信”,始终不渝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重温党史国史得出的必然结论。在处理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上,习近平也指出要把前后两个三十年作为一个彼此联系的统一整体来看待,把它们置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中去认识和理解。如此等等。

可以说,在总结历史中指导现实开辟未来思想贯穿习近平发展观的始终,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篇章,是他今日执政走向成功的奥秘所在。

应当了解,习近平之所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下表现出如此丰富的思维方法,主张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身体力行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用与发展,不仅仅是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的坚定坚持、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更为重要的是他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这个有力武器,为中国的深化改革、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保驾护航,当好“舵手”。处在改革开放继续加深的中国,所遇到事情、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都是空前的。在难而又难的情况下,习近平站在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民族大业的战略高度,对治国理政进行深度思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对马克思主义作深度把握,从具体怎么运用马克思主义下功夫,所以他十分重视思维方法。善于动脑筋思考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问题,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进行不断探索。

还须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把握其精神实质,寻找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应是一个基本的常识。然而,现实中往往是“学”“用”两端天各一方。“学”“用”的统一性,被人们特别是被领导干部们忽略。现实中人们往往在指导思想上很清楚很明白,但思考如何内化为思维方法的问题上却不愿动脑,在“高举”与“坚持”问题上只知道机械地照搬理论文件,缺乏对文件的理解、实际执行的具体思路以及向群众解释的方式方法,这样的做法势必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作简单化、空泛化、教条化的理解,引起普通群众的“逆反”。现实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与动摇,均与我们平时只喊“应该坚持”“必须坚持”,不谈“怎样坚持”“如何坚持”的思考、运用不到位有关。习近平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客观现实,深刻体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指出我们要“既反对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学习其精神实质,领会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对辩证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重视、学习与研究,是当前领导干部及理论工作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否则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就会变成空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偏离马克思主义航程。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方法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维方法是很丰富的,虽然在上面笔者进行了一定分析,但由于水平有限还不能对其所强调的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五大思维为核心的所有思维方法进行一一阐述,对此作者将会进一步探讨。但是,主观上的研究不足,并不会妨碍客观上他思维方法对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影响或者说贡献。习近平温馨发力的执政理念与独有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一步一步地改变着中国的现实,自十八大以来的短短几年中国社会就发生了耳目一新的变化。

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得到重新恢复与提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党内腐败的严重性导致党的向心力变弱的杀伤力和危害性,迈开了既凝聚党心又凝聚民心从严治党的坚定步伐。“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这些从严治党的一系列举措使管党治党的步伐从“关键少数”干部推及全党的 8900 多万党员。几年下来,通过持续发力,层层传递压力,潜规则在破除,腐败之风被遏制,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建构,党的生机活力在增强,治国理政的人心根基得到了坚实的夯实,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逐步得到恢复,从严治党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

二是由“中国梦”引领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基本形成。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及时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我们国家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各领域、全方位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也是具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增多与日趋复杂,传统的管理国家的理念与思路已经难以适应时代要求,必须直面问题挑战、紧跟时代潮流,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跨越性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不仅适时完成了这一转变,而且不断创新治党、治国、治军理念和思路,基本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治国理政思想框架体系,即一个梦想(“中国梦”)、两大目标(“两个一百年”)、三大主线(治党、治国、治军)、“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事实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其指示灯作用,今后将会继续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形成了“五位一体”及党的建设等配套方略。在治国理政系统方法的引领下,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党建等各个领域进入了全面推进、全面治理、全面创新的新阶段,各个领域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方略。其中经济建设坚持走转型发展的道路,政治建设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文化建设倡导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正能量,社会建设聚焦民生问题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生态建设实施绿色战略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党的建设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军队建设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强化政治建军这个灵魂,是其核心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整体思路的有效支撑。

四是基本构建了在“治理”问题上的执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三合一”格局。十八大以来,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党中央十分重视党和国家的治理问题,从加强执政党治理入手,不断深化国家治理,勇于参与全球治理,使党和国家的治理更好地融入全球治理平台,大大增强了治理的整体性,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放大了国家治理效能,初步构建起符合执政党建设规律、国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型治理模式,形成开放、包容、高效、科学的治理格局,真正走出一条科学治理社会主义的新路。

五是外交上习近平提出了“三个共同”即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思想。“三个共同”是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所开出的“一味良药”,是习近平对全球经济治理总构想的勾画。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导,崛起的中国有能力、有耐心“聚同化异”,为重塑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贡献中国力量,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正是由于有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法指导,当今中国才国泰民安、秩序井然、充满活力,中国人民才由站起来、富起来发展到强起来,充满自信地融入世界发展的舞台。

(责任编辑:房 正) cYUWnRiT2u/5mm/J9nChRaWyhYbGYkRAl3NN7/jsr4FxIa1mH5umnBgkocPq+j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