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新时代党的建设

第一节 要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

广义的党的建设,指的是政党为完成自身的使命而进行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和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狭义的党的建设,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进行的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党的建设是毛泽东总结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建设包括党建理论科学、实践活动、纪律规章,是基于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江泽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提出来的,是党建新形势下,完成新任务,解决新问题的需要,是党建新要求的具体标准。

一、保证党执政地位

97 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身建设,把党的建设工作摆在首位。党的历届领导人对党建工作非常重视,认真抓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同时期、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开展党建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确保党的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党开展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进行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延安整风,学习马列主义,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获得普遍提高,全党政治上思想上达到空前团结,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通过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开展“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从而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确保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十七大以来,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强调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九大强调“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

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三、体现党建工作要求

加强党的建设,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而党风廉政建设,则是事关党的建设的大事。抓党风廉政建设,关键要建立一套反腐保廉的有效机制,才能减少和消除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在加强党建工作中,必须加强党的宗旨教育,才能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廉洁从政,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必须抓好艰苦奋斗教育,才能不断发扬光荣传统,克服各种困难,奋发努力,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强群众路线教育,才能树立群众观点,密切党群关系,接受群众的支持与监督,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问题讨论:

1.如何认识“延安整风”重大意义?

2.如何认识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3.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现实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章总纲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第一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第二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第四 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十九大后,党的建设思想新方略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如何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关键是要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部署,变成具体的党建工作和能力建设新要求,切实完成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八个方面新任务。

一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强化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三要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切实改进推荐考察办法,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五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用好“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六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

七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八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切实把党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而不断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问题讨论:

1.如何理解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如何理解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3.如何理解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

4.如何理解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三节 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作为统领党的建设全局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做出的新论断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党建理论的重要创新,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意义重大。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核心内容。党的政治建设,是确保党在任何情况下不忘立党初心,牢记历史使命,有效防止和克服党在革命胜利和执掌政权之后可能出现的政治分裂、官僚主义和腐化变质等危险,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根本保证。

注重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政治立场,恪守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积极探索在中国特殊国情里保持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途径。1929 年的古田会议初步确立了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党的重要原则。延安时期,毛泽东首次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要求全党“加紧政治训练,提高全党的政治水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继续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期间,历经挫折和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率先以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为突破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面对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的变幻与挑战,我们党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使党始终坚强有力,经受住了国际国内各种政治风浪的严峻挑战,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实践证明,讲政治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灵魂,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政治建设是党的生命工程。建党90 多年来,我们党为什么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党始终勇于自我革命,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尤其是始终重视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每一个建设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目的和严格的政治要求,都有政治灵魂和“主心骨”,使党的自身建设主旨更加鲜明,浑然一体,有序衔接,不断为党的事业向前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的理论升华和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针对管党治党不严、党内政治生活“宽松软”等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地实施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党建新战略,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对党内政治生活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规范。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从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四个意识”,确立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等等,这些重大政治建设新举措,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以政治建设破局开新,带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发展,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鲜明特色和重要经验。党的十九大正是在总结历史,特别是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整体布局,置于首位和统领地位,进一步明确提出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等时代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现状、问题、形势、任务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把我们党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基本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的政治属性内在地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发展道路。党的政治建设状况,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国家其他方面政治建设的方向、进程和效果。我国的政治发展实践证明,无论是巩固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还是长期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首先确保党在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先进性。

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党的绝对领导地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党的领导既是重要内容,又居于核心和枢纽地位。党的领导犹如“定盘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突出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新的更高境界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进步与发展。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位和统领地位,明确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根本保证。

(一)牢固树立政治首位意识,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历史台阶。新时代新使命,更加迫切地需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对讲政治这个根本性的大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能含糊、决不能动摇。

(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不断增强党的政治能力,锤炼政治领导本领。讲政治必须具体而实际地落实在政治能力、政治本领上。习主席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政治能力训练,注重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深刻领会习主席关于讲政治的重大要求,切实在政治上强起来,推进一切工作从政治上考量、分析和处理,把敢讲政治、善讲政治、讲好政治落实到各项工作和建设中,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四)发展健康积极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深刻影响着政治建设的成效。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各种不正之风,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持续巩固政治生态向好的局面。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要加强党性锻炼,带头倡导践行党内健康政治文化,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和基本政德官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问题讨论:

1.政、党分离是否意味着“政”不需要党的领导?

2.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指什么?

3.党的绝对领导是否与党的民主集中制政治原则相矛盾?

第四节 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战斗堡垒作用的历史传承

1927 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初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支部建在连上”不仅是建军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制度。我们党历经 97 年的奋斗历程,现在,全党有 8900 多万名党员,45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我们党也正是通过遍布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和各个单位的基层组织,把广大党员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整体。如果没有党的基层组织,我们的党员就会成为散兵游勇,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来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将党的基层组织作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历史经验表明:党正是通过重视基层、狠抓基础,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才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二、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政治功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要求党的基层组织继承传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要求突出政治功能。这一要求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既体现在党要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带领人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体现在党要动员人民、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将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的自觉行为,贯彻到实践中去。为此,党在各条战线上的基层组织,都要突出政治功能,按照党章第三十三条的功能定位,切实承担起相应职责,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过去五大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为现在的“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5+2”格局,突出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一要求具体到党的基层组织,就需要基层组织突出政治功能。党内的所有党员,无论职务高低,都固定地隶属于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都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只有基层组织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在组织活动中突出党性锻炼,广大党员才能更好地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三、实现政治功能的具体路径

一是自觉维护中央权威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复杂形势,自觉维护党的领导,关键就在于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根本政治方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确保在政治上不迷失,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多元思潮的影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如果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民主生活会只是走过场、搞形式,那么基层党组织的战斗性和凝聚力就难以保证,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也难以保持。为此,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

三是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任务 。党的基层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积极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素质;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广大党员、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把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党员、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进来,落实、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党的制度优势,把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群众中的优秀人才,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同时,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

问题讨论:

1.党的组织建设重要意义?

2.新时代党组织应如何发挥其作用?

3.如何认识党组织与党员个人的关系?(如何定位个人在党组织中的作用和角色?)

第五节 党的思想建设

一、党的思想建设十分重要

思想建设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崇高的历史使命,宏伟的战略目标对中国共产党这一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讲“打铁还需自身硬”主要是从道理逻辑的角度告诫中国共产党要“自身硬”的话,十九大报告中改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宣示的则是决心、是意志,是更高标准。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的核心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个“一切工作”,一个“全面”都是在重申强调党的领导要贯穿体现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过程、各方面,从广度到深度,全方位、全层面无空白、无薄弱,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领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管干部、选对人用好人、树立鲜明的价值观和政治导向上。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建设“两个大”:建设世界上最伟大的政党,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但没有理想信念是不行的。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其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政治理想、政治纲领等等区别于其他政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先进优秀的根本。如果不信仰共产主义了还能是中国共产党吗?如果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不是中国共产党了。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政党。伟大的政党最根本的是主义,信仰,宗旨的伟大,是理想信念的伟大,这就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四大建设,在自我革命中彰显伟大、实践伟大。

二、党的思想建设要求

(一)加强思想建设,从能力建设入手。我们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强大的政党要有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这来自纪律、来自制度、来自规矩,我们要严明纪律、遵守规矩,让制度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八大能力建设”,让政治觉悟与工作本领相得益彰,切实提高党长期执政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依靠科学的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乘风破浪,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九大提出,将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的又一次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的重大举措。

(二)唤醒初心,增强使命意识。初心和使命是一个政党最根本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出发,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要做什么,集中体现在初心和使命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追求与承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这一思想基础须臾不能动摇。我们要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在新时代仍然通过治党来建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这一论断斩钉截铁,同样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新觉醒。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旗帜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然不应该犯这种颠覆性的错误,也不允许犯这样颠覆性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我们要在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的自我革命中继续百炼成钢。

问题讨论:

1.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什么问题上?

2.党的思想建设相对其他方面的建设地位如何?

3.党的思想建设与我们党员个体发展是否关系不大?

第六节 党的作风建设

一、作风就是党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作风建设发表过多次讲话,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段时间,干部作风出现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对我们党员干部意见大,成见深,干群矛盾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开展纠正“四风”活动。2013 年 4 月 19 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谈到,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全党同志一定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从思想上警醒起来,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进展、新成效取信于民,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6 月 18 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道:为什么要聚焦到“四风”上呢?因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9 月 25 日,《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强调,一定要认清“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对此,中央是下了决心的,希望大家也下定决心、毫不动摇。

2014 年 10 月 8 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加强治本工作,使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能、不想沾染歪风邪气,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因此,我们要说,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2015 年 1 月 13 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当前,“四风”问题在面上有所收敛,但不良作风积习甚深,树倒根在,稍有松懈,刚刚压下去的问题就可能死灰复燃,防反弹、防回潮任务依然艰巨。2016 年 10 月 27 日,《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必须坚决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斗争,必须注重家风建设、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必须诚恳接受各方面监督。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不可蜻蜓点水,不可虎头蛇尾,不可只是一阵风,否则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导致作风问题不断反弹、愈演愈烈,最后失信于民。这方面过去有不少教训,要好好记取。要本着于法有据、于事合理的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习近平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一文中指出,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影响社会风气的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几年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必须承认,干部队伍中的思想上求“稳”,观念上求“守”,心理上求“躲”,不求有政绩,但求无过失,得过且过现象仍然存在,精神懈怠、懒政庸政、为官不为、执行不力等问题甚至仍有滋长,成为影响民族振兴发展的“作风之弊”,极大地影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

二、求实改革转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那么,如何破解目前存在的领导干部“作风之弊”呢?

首先 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契机 明晰转变干部作风的主题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要把学习的普遍性要求与各自的特殊需要相结合,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针对“为官不为”等惰政庸政表现,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创新发展、勇于担当为转变作风的主题,明晰转变干部作风的主攻方向,切实把理论学习与转变作风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取得实效、形成共识、落地生根。要把理论学习与增强党员干部担当精神、服务意识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树立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要肩负使命、尽职履职,践行“为官有为”的担当意识。

其次 改进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创设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氛围 。转变作风,领导干部是关键,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切实用好选人用人这个政治导向。要按照事业为上、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确立以作风素质优先、不论资排辈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用实用活各类评先表彰结果,将其作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要切实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加大对精神不振、能力不够、服务不好、担当不足等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让那些“只顾保官升官、不想踏实做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人离岗让位;要探索并建立长效、管用制度法规,对为官不为者要依规治理,把治理由行政干预转向法治轨道,照章实行、依法推进。强化选人用人问责制,对用人决策进行责任追究,要严肃认真进行追查。

再次 落实转变干部作风责任制 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 。推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关键在于责任的落实。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切实明确作风建设的责任主体。各级党委书记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抓、负总责,党委分管领导要严格履行分管责任,切实抓好分管领域的转作风工作。其次,要实行主体责任问责制。党委书记要担负起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要做到知责、明责、履责。要把严格追责作为督促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主管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的,要及时约谈提醒、诫勉批评;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该调整的调整、该处理的处理。

最后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真正保护作风正派 锐意进取的干部 。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的要求,应努力营造敢闯敢试、锐意进取的舆论氛围,加快形成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社会共识,构建无错澄清保护制度。可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区分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在改革创新中哪些具体情况可以免责或者减责,最大限度保护和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要细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责任豁免的制度和办法。与此同时,要同步建立纠错机制,要注意将容错纠错机制与减少决策失误制度结合使用,健全风险评估制、专家论证制、合法性审查制、巡查反馈整改等系列制度,防止类似错误和问题重复出现。

问题讨论:

1.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无小事的看法?

2.有干部上班时间办私事、聊天、会私客等,是否属于作风问题?

3.一段时间群众反映的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在我们身上是否有?

4.如何认识一段时间社会上反映党政部门运行存在“旋转门”“玻璃墙”“弹簧称”问题?

第七节 党的队伍建设

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队伍建设应属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部分和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这一要求,体现了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根本原则,凸显了干部工作的政治定位,具有鲜明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

一、选拔党的干部,毫无疑义要突出政治标准,这是政党的政治属性决定的,是保证政党团结统一、实现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干部要又红又专。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同志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干部,政治上必须合格,要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胡锦涛同志强调,选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决防止和纠正重才轻德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四有”“四个铁一般”等要求,归结起来就是干部首先要在政治上达标,选人用人首先要看政治素质。所以,突出政治标准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贯方针,也是党的优良传统。

二、突出政治标准,在当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进一步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需要。毋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同志讲政治的自觉性降低,有的甚至对一些明显的政治问题视而不见、迟钝麻木;更有少数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搞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封官许愿等活动,有的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同时,一些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管党治党责任缺失,在政治上不设防、不把关,让一些政治上有问题的人混进领导班子。近年来,党中央严肃查处了这些有问题的人。他们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刻警示我们,干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绝不亚于腐败问题,其职务越高、平台越大,给党造成的损失越大。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全党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来抓,更需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队伍。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抓好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把紧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三、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总的要求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来衡量,具体应把握以下 5 个方面。

一看政治忠诚 是否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 ”。“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如果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对党忠诚,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党的组织、党的事业的忠诚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固树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观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四个意识”是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就要把是否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作为首要标尺,选拔那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四个服从”,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看齐、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对那些同党中央唱对台戏的人,那些对党中央大政方针态度暧昧甚至心怀不满的人,那些背离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另搞一套的人,那些心术不正、有政治野心的人,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党离心离德的人,绝对不能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坚决调整,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二看政治定力 是否坚定 四个自信 ”。政治定力,最根本、最紧要的是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说到底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宗旨这个根基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问题。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理想信方术,不敬人民敬“大师”,精神极度空虚;有的把共产主义看成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思想消极颓废;有的把西方三权分立、多党制那一套奉为圭臬,价值观发生偏差;等等。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选拔干部,必须深层次考察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绝不能把那些没信仰或是具有伪信仰的人选进来。这方面,最主要的现实判断标准就是看干部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源于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检验干部理想信念的“试金石”。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保持战略定力和前进动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三看政治担当 是否坚持原则 敢于斗争 。政治上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有没有担当,最能检验党员干部的政治操守、政治品格。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好像表现得政治上很成熟,但深入分析起来,其实是一种不问政治是非、不讲政治原则的圆滑。他们有的明哲保身、“爱惜羽毛”,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所谓“开明绅士”,甚至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无动于衷、置身事外;有的见风使舵、投机钻营,对自己政治前途有利的就上,没利的就躲,遇到重大政治事件和敏感问题没有态度,甚至故意耍滑头、当“墙头草”。这些人表面上很风光,但骨头不硬,关键时刻靠不住。如果干部队伍中这样的人多了,就会贻害党和人民事业。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既意味着我们已经积累起促成质变的历史性成果,也意味着我们到了最艰巨的攻坚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面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较量,面对激烈的国际政治斗争,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等等,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斗争精神,敢于亮剑、敢于碰硬、敢于攻坚、敢战能胜。各级党组织要在选人用人上树立鲜明导向,大力选拔使用那些敢担当、善作为,尤其是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溜肩耍滑的“骑墙派”“官油子”,大力营造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的浓厚氛围。

四看政治能力 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责任,必须有很强的能力作支撑。在所有能力中,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注意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政治能力的内涵很丰富,最核心的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应当看到,不少领导干部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比如,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深,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政治和经济、政治和技术、政治和业务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有的政治站位不高,全局观念不强,不能自觉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有的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政治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甚至对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和不良风气听之任之、逃避责任、失职渎职,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南充、辽宁拉票贿选案就是例证。因此,政治能力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而是对领导干部的刚性要求。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必须把好这一关,对政治能力不足的不能轻易放行,否则就可能耽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五看政治自律 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严明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根本保证。在所有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党员干部必须把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安身立命的“压舱石”,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就选拔使用干部而言,必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底线和红线,对那些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儿戏,我行我素、无所顾忌,违反“五个必须”要求、搞“七个有之”等活动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不但不能提拔还要严肃处理,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四、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前提和基础是把干部的政治表现考准考实。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干部活动空间越来越广,活动方式日趋多样,再加上政治素质属于人的内在品质,是思想深处的东西,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要准确识别和评价并不容易。必须针对这些情况,改进完善考察工作的理念思路、程序步骤、方式方法,确保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通过与干部谈心谈话,走进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听取多方面意见特别是知情人意见等各种方式,把“听其言”和“观其行”结合起来,多方印证、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表现,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以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以看其禀性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以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的为人处世方式以看其道德品质,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看其综合素质,从中考察识别其政治品德和政治素养。要抓住重要行为特征加强分析研判,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既从履行岗位职责中,又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特别是从关键时刻、重大关头的表现中,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能力。要全面辩证、客观准确评价干部,对干部政治表现既要有定性判断,更要用事实说话,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防止抽象的概念组合,避免模糊表述、千篇一律。特别是对个性鲜明、有魄力、能干事,但也容易得罪人的干部,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问题讨论:

1.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是什么?什么样的干部才是有着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干部?

2.如何选人用人才能体现“高素质”与“专业化”的充分结合?

3.有人提出要以三个“专不专”作为使用选拔干部标准,你认为科学否?

4.如何理解“党管人才”问题?

5.党员干部数量是否应为队伍建设指标?有人提出党员队伍中只要有“江姐、焦裕禄、孔繁森、牛生儒、郭小明”等就行,不一定强调党员人数的党员发展方针,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6.党员队伍应该起码体现先进性、纯洁性、责任性?你的看法是什么?

推荐阅读书目:

1.《十九大代表风采录》/本书编写组编。

2.《把人民装在心中》/薛俊生主编。

3.《伟大的复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课题组编写。

4.信仰的力量》/马代绍俊著。

5.《时代大潮和中国共产党》/李君如著。

6.《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的历史经验》/建辉等著。

7.《制度自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徐鸿武等著。

8.《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张明聪著。

9.《把责任举过头顶》/苏玉主编。 v2IqomJjIeDfVL3bvUqO388kqrYslGDybrxB5/sZ81n0YEnqkXkBcsmRP0kOHS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