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 理论研究的探讨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是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研究还主要停留着在实践探索层面,以经验总结和描述讨论为主,继续工程教育研究者大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问题进行探讨,经验体会和主观表述较多。内容涉及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职业认证、教育产业化、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反映了研究者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体现了研究者对继续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认识和追寻。然而,迄今为止,我国缺乏继续工程教育的统计指标和可以考证的准确数据,这将影响继续工程教育的预测和规划;继续工程教育的理论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继续工程教育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继续工程教育哲学是继续工程教育的理论基础。讲到继续工程教育的理论基础,就不能不涉及整个工程教育,不能不涉及工程师的学习认识过程—认识论,也不能不涉及这种教育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它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性(张宪宏,1987)。”很多继续工程教育现实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就在于理论上尚未对继续工程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认识和理解清楚。本书将分析和阐述继续工程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形式的发展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它的基本内涵以及它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与联系,以期增强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研究的理论关怀与实践价值之间的适切性和契合度,将有助于拓展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研究的视角。

长期以来,描述讨论、经验总结和比较研究是我国多数继续工程教育研究采用的方法,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的方法则较少被采用。在继续工程教育的重要战略发展期,采取更加多样、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继续工程教育的研究水平,是继续工程教育专家学者值得关注的问题。工程师是继续工程教育的办学对象,是办学机构的客户,本书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工程师的学习需求特性,因为工程师的学习需求特性对办学主体的办学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继续工程教育的办学主体,是一个组织的概念,主要是指办学机构的组织性质和组织管理特点。本书将从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办学类型、协同伙伴等方面分析各个办学主体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使本文能够全面客观地剖析教育活动的供需双方的诉求,既有对宏观办学环境的分析,也有对微观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因此,本书将运用综合运用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提升继续工程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将有助于丰富继续工程教育的理论研究。

“继续工程教育在我国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时间都很短,许多问题尚待我们认真探讨。如继续工程教育的动力、方式途径、经费来源等等。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研究继续工程教育的规律,使我国继续工程教育迅速地健康地发展(杨俊,1987)。”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继续工程教育多元化办学的改革已成大势所趋。在当今社会分工明确和知识专业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办学机构不可能具备继续工程教育所需的所有人、财、物的条件和要求,满足各种各样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需求。所以,在继续工程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步构建并完善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协同办学机制,形成特色鲜明、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办学形式,为工程师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本书将全面梳理国内外继续工程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结继续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律,为继续工程教育办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 实践研究的探索

从2000年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保持社会稳定,职业培训逐渐成效、劳动预备制度普遍推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就业训练中心数量3001个,比2004年减少了306个,民办培训机构数量19008个,比2004年减少131个;2013年职业培训总人数为2049万人,比2011年减少151万人(表1.3)。培训机构的数量、职业培训人数以及投入经费数量均呈现曲折变化。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从2004年以来,教育部统计的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迅速,学生数量经历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2013年进修及培训结业生数为2004年的3.2倍,但是在资格证书结业生数和岗位证书结业生数在近十年时间内增长缓慢,高校在职业培训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图1.1)。这些统计数据表明,一方面国家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提供教育培训的机构数量、所能培训的人数以及投入经费数量却不容乐观。因此,从国家人才战略发展目标和具体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继续工程教育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继续工程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一大批高水平的优质办学机构和培训基地,但是对继续工程教育办学主体研究在国内明显不足,本书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个不足,有助于探索有效解决继续工程教育供需矛盾的有效方法。

表1. 3 2004—2013年我国劳动就业培训发展情况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4—2013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图1. 1 2004—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情况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教育部2004—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编制

目前,继续工程教育市场基本形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办学机构的兴衰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和认同,是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办学各方的介入,打破了政府单一办学体制的局面,推动了办学机构在教育质量上的竞争。进入21世纪,伴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民办教育得以规范发展,出现了一些办学特色鲜明、品牌项目显著、以特色求发展的民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它们办学机制灵活,市场信息反馈迅速,注重学以致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然而,由于继续工程教育社会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和无序,主要表现在:一些成本低廉、服务劣质的培训机构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破坏着非学历教育的整体形象,“游击式”和“作坊式”的培训班屡见不鲜,虚假承诺得不到兑现,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书等非法行为时有发生。本书通过对国内多元化办学主体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发达工业化国家继续工程教育办学形式的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认识继续工程教育的办学所需的基本条件和办学特点,为办学机构和培训基地的办学思路提供实践参考,推动高质量继续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将有助于探索提高继续工程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直以来,继续工程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性教育经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和社会捐赠等。2005年,全国总工会在全国范围内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提取教育经费数量占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平均比例为1.39%,低于国家规定的1.5%。其中,2004年度企业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经费占33.7%;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提取比例高于持平企业以及亏损企业,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特别是华东地区企业优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企业。由于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导致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得不到有效监管,不按国家规定提取、教育经费被挪用、使用分配不透明的现象普遍。企业缺乏财力或者资金没有很好利用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障碍。虽然开展继续工程教育由来已久,但是相对于传统学历教育而言,继续工程教育处于边缘地位,经营基本属于自负盈亏状态,在使用学校教育资源还有很多障碍,手续较多,限制较多。对于专业性和业务性较强的继续工程教育,教学和实训的开展由于需要设施、装备的投入较大,维修和维护成本高,使得办学条件和运行成本较高。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继续工程教育办学机构发展的普遍问题。本书将提出协同办学机制的构想,通过多元化办学主体以及相关机构的协同,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源共享,探讨灵活多样的创新型办学形式,进而解决继续工程教育办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将有助于探索解决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经费短缺的有效途径。

同时,笔者也认识到,继续工程教育只是继续教育若干环节中的一个,继续工程教育办学问题涉及整个继续教育,甚至工程师培养的改革,本书也希望以小见大,以继续工程教育办学问题为切入点,讨论继续工程教育以及工程师培养的整体改革中的相关问题。 rkfbIC2WbdoB5lusYjy/phsRcxz0ROnhEVnd+cDPMXhiihWzV+PDnQjaNThrDa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