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充分考虑条件的应用

已知条件是证题的基础,对于证题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就像做饭菜、做衣服一样,做饭要有米面,做菜要备好食材,做衣服要选好布料,没有米面食材就做不出饭菜,没有布料就做不成衣服。几何证题也同此理,如果连已知有什么用处都不清楚,那就根本无法证题。因此,特别强调要充分考虑条件的应用,切切牢记,务必做到:

温馨提示

对于上述十六字诀要求记牢、记熟,会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自然要用,已知条件中没有的,但在图形中体现出来的也要会用。

(隐含条件——具体用法见平行线证题例 2)

(一)平行线

1.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与其他两边

(或其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温馨提示

范例解析

1. 已知:如图 1. 1, AB∥CD, BE∥CF。

求证:∠1 = ∠2。

图 1. 1

解析 :已知平行用性质,知AB∥CD,可得∠ABC = ∠BCD,又BE∥CF,∠3 = ∠4,结论可证。

注意 :图 1. 1 中,∠3 与∠4 是内错角,而∠1 与∠2 则不是内错角,切记“看三不看四”,即由四条直线所构成的两角,一定不是同位角或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2. 已知:如图 1. 2, AB∥CD。

求证:∠CDE = ∠B + ∠E。

图 1. 2

解析 1:已知AB∥CD,则想用性质,但BE与AB相交,而与CD不相交,故延长CD交BE于F (见图 1. 2 -1)。看到图形,想到性质。可得∠CDE =∠DFE + ∠E,又因AB∥CD,则∠DFE = ∠B,结论得证。

图 1. 2 -1

解析 2 :已知平行线,可用性质, DE与CD相交,而与AB不相交,故延长ED交AB于F (可见图 1. 2 -2),则∠1 = ∠2。看到图形,想到性质。可知∠1 + ∠B + ∠E = 180°,又∠CDE + ∠2 = 180°,结论得证。

图 1. 2 -2

解析 3 :知平行,用性质,亦可直线连接BD (见图 1. 2 -3),则∠1 + ∠2= 180°。看到图形,想到性质。可知,∠3 + ∠4 + ∠E = 180°,∠CDE + ∠2 +∠4 = 360°。因此,∠CDE + ∠2 + ∠4 = ∠1 + ∠2 + ∠3 + ∠4 + ∠E = 360°,结论得证。

图 1. 2 -3

解析 4:知平行,用性质,亦可过点D作DF∥BE交AB于F,将∠CDE分成两部分(见图 1. 2 -4),易证∠2 = ∠1 = ∠B, ∠3 = ∠E,结论得证。

图 1. 2 -4

解析 5 :已知AB∥CD,亦可作EF∥CD (或AB),则EF∥AB (或CD)(见图 1. 2 -5),可得∠CDE + ∠1 = 180°,∠B + ∠BEF = 180°,则∠CDF +∠1 = ∠B + ∠BEF,结论得证。

图 1. 2 -5

解析 6 :此题亦可向相反方向作EF ∥ CD,则EF ∥ AB,可得∠CDE =∠DEF,∠B = ∠BEF,结论得证。

图 1. 2 -6

温馨提示

“知道条件,想到用处”。固然重要,应予重视,但“看到图形,想到性质”也不容忽视,也应重视隐含条件的应用。

此题证法较多,应选用较简单易证的方法做答。

☆练习题一

1.已知:如图, AB∥CD,直线EF分别交AB、 CD于E、 F, EG∥FH

求证:∠1 = ∠2。

(第一题)

2.已知:如图, AB ∥ CD,直线EF交AB于E、交CD于F, EG平分∠BEF, FG平分∠EFD。

求证: EG⊥FG。

(第二题)

3.已知:如图, AB∥CD。

求证:∠AEC = ∠A + ∠C。

(第三题)

4.已知:如图, AB∥CD。

求证:∠A + ∠E + ∠C = 360°。

(第四题)

(二)三角形

1.边的关系

(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角的关系

(1)三内角和等于 180°;

(2)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和。

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中线

a.已知中线,便知中点。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如图: AD是△ABC的中线,则S1 = S2。

b.已知中线,利用 中线加倍构造全等三角形 作中位线 是常用的辅助线。

如图: AD是△ABC的中线,延长AD到E,使DE = AD,连接EC,则△DEC≌△DAB (中线加倍)。

如图: AD是△ABC的中线,亦可取AC中点F,连接EF (作中位线),则EF∥BC, EF =21 BC(作中位线)。

(2)角平分线

a.利用性质,角平分线上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是常用的辅助线。

如图: AD平分∠BAC,作DE⊥AB于E, DF⊥AC于F,则DE = DF。

b.利用对称性,构造全等三角形,是常用的辅助线。

如图: AD平分∠BAC,在AB上取一点E,连接DE,则△ADE≌△ADC。

(3)高

a.三角形中有高就有直角三角形,可进而考虑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4)中位线

a.知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用性质。

如图: DE是△ABC的中位线,则DE∥BC, DE = BC。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a.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如图: 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并交AB于点E,则EB = EC。

4.等腰三角形

(1)两底角相等;

(2)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与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5.直角三角形

(1)两锐角互余;

(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平方的和;

(3)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6.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温馨提示

(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除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外,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也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都等于 45°;

(3)勾股定理应用广泛,既用于计算、证明,也用于作图。

范例解析

1. 已知:如图 1. 3, AD是△ABC的中线。

求证: AB + AC > 2AD。

图 1. 3

解析 1:已知AD是△ABC的中线,则延长AD到E,使DE = AD,并连接CE(见图1. 3 -1)。可证△DEC≌△DAB, EC =AB,则EC +AC >AE,结论得证。

图 1. 3 -1

解析 2 :已知AD是中线,亦可取AC的中点E,并连接DE (见图1. 3 -2),得DE是△ABC的中位线,即DE = AB。在△ADE中, AE + DE > AD,即 (AB + AC) > AD,结论得证。

图 1. 3 -2

2. 已知:如图1. 4,在四边形ABCD中, BD平分∠B,且∠A +∠C =180°。

求证: AD = CD。

图 1. 4

解析 1:已知BD平分∠B,可用性质。过D作DE⊥BC于E, DF⊥BA交BA的延长线于F (见图 1. 4 -1),则DF = DE,知∠BAD与∠C互补,又∠1 与∠BAD互补,可得∠1 = ∠C,只要证明△DFA≌△DEC,即可得证结论。

图 1. 4 -1

解析 2 :已知BD平分∠B,亦可在BC上取一点E,使BE = BA,连接DE(见图 1. 4 -2),可证△ABD≌△EBD,则AD = ED, ∠A = ∠BED,又∠BED与∠DEC互补,可得∠DEC = ∠C, ED = CD,结论得证。

图 1. 4 -2

3. 已知:如图 1. 5, BD、 CE是△ABC的高, M是BC的中点, N是DE的中点。

求证: MN⊥DE。

图 1. 5

解析 1 :已知BD、 CE是高,△BCD和△BCE都是直角三角形,又只M是中点,则连接DM和EM(见图1. 5 -1)。可得DM = EM = BC,又N是DE中点,结论得证。

图 1. 5 -1

4. 已知:如图 1. 6,△ABC中∠ACB = 90°, AD⊥BC于D, ∠CAB的平分线交CD于E, F为AB上一点, AF = AC。

求证: EF∥BC。

图 1. 6

解析 :由已知可证△AEC≌△AEF,则∠ACE = ∠AFE。由∠ACB = 90°,AD⊥BC,易得∠ACE = ∠B,故∠AFE = ∠B,结论得证。

5. 已知:如图 1. 7,△ABC中∠BAC = 90°, AB = AC, M为BC的中点,点D、 E、 F分别在AB、 BC、 AC上, ADEF是矩形。

(1)求证: MD = MF。

(2)求证: MD⊥MF。

图 1. 7

解析 :已知M为等腰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可连接AM (见图 1. 7 -1)。则AM垂直平分BC且平分∠BAC,又知ADEF是矩形,可证AD = EF = FC,易证△DAM≌△FCM,则MD = MF, ∠1 = ∠2,结论(1)证出,又∠3 和∠2 互余,结论(2)得证。

图 1. 7 -1

6. 已知:如图 1. 8,△ABC是等边三角形, P为三角形内一点,以PC为一边作等边△PCD。

求证: BD = AP。

图 1. 8

解析 :由已知可得∠1 = ∠2,已具备边角边对应相等,故△BDC≌△APC,结论得证。

7. 已知:如图 1. 9, P为等边△ABC内一点,且PA = 3, PB = 4, PC = 5。

求证:∠APB = 150°。

图 1. 9

解析 1:已知等边三角形,可再作等边三角形。以AP为一边,作等边△APD (见图 1. 9 -1)。连接BD,可证△BAD≌△CAP,则BD = CP = 5,易证△BDP为直角三角形,∠BPD = 90°,又∠APD = 60°,结论得证。

图 1. 9 -1

解析 2 :已知等边三角形,也可以以PB为一边再作等边△PBD (见图 1. 9 -2)。则可证△ADB≌△CPB, AD = PC = 5,∠APD = 90°,又∠BPD =60°,结论得证。

图 1. 9 -2

解析 3 :此题亦可以PC为一边作等边△PCD (见图 1. 9 -3)。连接AD,则△ACD≌△BCP,可得AD = PB = 4,∠PAD = 90°,又∠PCD = 60°,由四边形内角和得∠APC + ∠ADC = 360° -150° = 210°,又∠ADC = ∠BPC,即∠APC +∠BPC = 210°,∠APB = 150°,结论得证。

图 1. 9 -3

温馨提示

已知等边三角形,再作等边三角形,是证题中常用的辅助线,应注意:

1.所作等边三角形一定要与已知等边三角形有一个公共顶点。

2.为方便证题,可将所作的和已知的等边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标记处一道杠和两道杠(见图 1. 9 -1),边角边对应相等的关系,一目了然。证三角形全等时,另一条辅助线随之作出。

☆练习题二

1.已知:如图,△ABC中∠BAC = 90°, AD是高, AE是中线, AF是∠BAC的角平分线。

求证: AF平分∠DAE。

(第一题)

2.已知:如图, AB = AC, AD = AE,且B、 D、 E、 C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 BD = CE。

(第二题)

3.已知:如图,△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 BE与DC交于G。

(1)求证: DC = BE。

(2)求证:∠BGC = 120°。

(第三题)

4.已知:如图,△ABC中∠A = 90°, D为BC中点, DE⊥DF。

求证: BE 2 + CF 2 = EF 2

(第四题)

5.已知:如图,△ABC的AB = AC, D为BC延长线上一点, ED⊥BC于D,交BA的延长线于E,交AC的延长线于F。

求证: AE = AF。

(第五题)

6.已知:如图, P为等边△ABC外的一点, PA = 3, PB = 4, PC = 5。

求证:∠APB = 30°。

(第六题)

(三)四边形

1.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 180°。

2. 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定值 360°。

3.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

4.平行四边形

(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对角线互相平分。

5.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另有:

(1)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角线相等。

菱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另有:

(1)四条边都相等;

(2)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1)四条边都相等;

(2)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相等,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关系图解

6.梯形

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梯形的表示,要强调平行的一组对边。如梯形ABCD的AD∥BC。

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是两种特殊梯形。

其中,等腰梯形的性质较为重要:

(1)同一底上的两角相等;

(2)对角线相等。

范例解析

1. 已知:如图 1. 10,四边形ABCD的∠B = ∠D = 90°,∠1 = ∠2,∠3 =∠4。

求证: AE∥FC。

图 1. 10

解析 :由已知可得,∠1 + ∠2 + ∠3 + ∠4 = 180°,∠2 + ∠4 = 90°,又∠4 +∠5 = 90°,故∠2 = ∠5,结论得证。

2. 已知:如图 1. 11,△ABC,且△ABD、 △ACE和△BCF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图 1. 11

解析 :由已知及图 1. 11 所标符号,可证明△EFC≌△ABC,则EF = AB =AD,同理,可证△FDB≌△CAB,则FD = CA = AE,结论得证。

3. 已知:如图 1. 12,梯形ABCD的AD∥BC, AB= DC。

求证:∠B = ∠C。

图 1. 12

解析 1:已知AD∥BC,故作AE⊥BC于E, DF⊥BC于F (见图 1. 12 -1)。则AE = DF,又AB = CD,可证△ABE≌△DCF,结论得证。

图 1. 12 -1

解析 2 :已知AD∥BC,亦可过D作DE∥AB交BC于E (见图 1. 12 -2),得平行四边形ABED, ∠1 = ∠B, DE = AB = DC,则∠1 = ∠C,结论得证。

图 1. 12 -2

4. 已知:如图 1. 13,梯形ABCD的AD∥BC。

求证: AC + BD > AD + BC。

图 1. 13

解析 1:欲证结论,需将梯形的两对角线与两底组到同一个三角形之中,已知AD∥BC,故过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见图 1. 13 -1),则DE = AC, CE = AD,结论得证。

图 1. 13 -1

解析 2 :欲证结论,亦可用两对角线与两底的一半作比较,故作梯形ABCD的中位线EF(见图1. 13 -2),则EF = (AD + BC),再取BC的中点G,并连接GE、 GF,则EG = AC, FG = BD,结论得证。

图 1. 13 -2

5. 已知:如图1. 14,梯形ABCD的AD∥BC, E为CD的中点,且AE = BE。

求证:梯形ABCD是直角梯形。

图 1. 14

解析 1:已知E为腰的中点,故取AB的中点F,连接EF (见图 1. 14 -1)。知AE = BE,则EF⊥AB,又EF∥BC,结论得证。

图 1. 14 -1

解析 2 :已知E为腰的中点,则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见图 1. 14 -2),可证△AED≌△FEC,则EF = EA = EB,故∠ABC = 90°,结论得证。

图 1. 14 -2

6. 已知:如图1. 15, 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D =1, PC =2, PB =3。

求证:∠DPC = 135°。

图 1. 15

解析 1:已知P为正方形内一点,实质是P为等腰△BCD内一点,可仿效等边三角形辅助线的作法,以PC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PCE (见图 1. 15 -1),即呈现出边角边对应相等,再连接DE,则△EDC≌△PBC, ED = PB = 3,又DC =2, PE 2 = 8,可得∠DPE = 90°,结论得证。

图 1. 15 -1

解析 2 :此题也可以PC为一直角边向相反的方向作等腰直角△PCE,连接BE (见图 1. 15 -2),则△BEC≌△DPC, BE = DP = 1,又PB = 3, PE 2 = 8,可得∠PEB = 90°,结论得证。

图 1. 15 -2

温馨提示

四边形中,正方形与梯形的应用较多,应予以重视。

1.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特殊矩形和菱形。正方形的一条对侥幸,将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同时出现 45°角。

2.梯形中的常用辅助线

(1)作高;

(2)平移腰;

(3)平移对角线;

(4)作中位线或变相中线加倍构造全等三角形。

☆练习题三

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 AE⊥BD于E, CF⊥BD于F。

求证: AE = CF。

(第一题)

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 E为AB的中点, F为AD的中点。

求证:(1) AF = DE。

(2) AF⊥DE。

(第二题)

3.已知:如图,梯形ABCD的AD∥BC, AB = DC, E、 F、 G、 H分别是AB、 BC、 CD、 AD的中点。

试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第三题)

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 E为OC上的一点, AF⊥BE于F,交OB于G。

(1)求证: OE = OG。

(2)若E为OC延长线上一点,其他条件不变,(1)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第四题)

5.已知:如图,梯形ABCD的AD∥BC,且AB = AD + BC, E为CD的中点。

求证: AE平分∠A, BE平分∠B。

(第五题)

6.已知:如图, P为正方形ABCD外一点,并且PD = 1, PC = 2, PB = 3。

求证:∠DPB = 45°。

(第六题)

(四)相似三角形

1.两条线段的比

(1)欲求两条线段的比,一定采用同一长度单位,但与采用哪种长度单位无关;

(2)两条线段的长度确定,则两条线段的比也确定,但两条线段的比确定,两条线段的长度不能确定;

(3)两条线段的比,其实质为正实数。

2.成比例线段

,则ad = bc;

,则b 2 = ac。

3.相似三角形

(1)对应角相等;

(2)对应边成比例;

(3)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4)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5)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范例解析

1. 已知:如图 1. 16, M为正方形ABCD中DC上的中点, AM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E。

求证: DE: DM: EM = 3:4:5。

图 1. 16

解析 :由已知可得EA = EM,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DE为x,则x 2 = (a - x) 2 解之,得x= a, DM = , EM = EA = a,结论得证。

2. 已知:如图 1. 17,已知△ABC中∠BAC = 90°, AD⊥BC于D。

求证:(1) AD 2 = BD·DC

(2) AB 2 = BD·DC

(3) AC 2 = BC·DC

图 1. 17

解析 :欲证A D 2 = BD·DC,只要证明 就可以了。因此要证明含有BD、 AD和含有AD、 DC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换言之,也就是顶点分别为B、D、 A和A、 D、 C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证明△BDA∽△ADC,结论可证。

用同样的方法可证结论(2)、(3)。

温馨提示

证明成比例线段,可用上述方法—“三点定位法”迅速确定证明相似的两个三角形。

3. 已知:如图 1. 18,已知M为直角△ABC斜边AB的中点,过点M作AB的垂线交AC的延长线于E,交BC于D。

求证: MC 2 = MD·ME。

图 1. 18

解析 :欲证MC 2 = MD·ME ,则改证 ,用三点定法确定,只要证明△MDC∽△MCE即可。∠CME为公共角,只要再证∠MCD = ∠E就可以了。由已知可证MC = AB = MB,则∠MCD = ∠B,又∠B和∠E同为∠A的余角,故∠B = ∠E,结论得证。

4. 已知:如图 1. 19,△ABC的∠BAC = 90°, AD⊥BC于D, DE⊥DF,分别交AB、 AC于E、 F。

求证: AF·DE = BE·DF。

图 1. 19

解析 :欲证AF·DE = BE·DF,则改证 ,只要证明△ADF∽△BDE即可。由已知利用两对等角关系可得∠DAF = ∠B,又∠ADB = ∠EDF = 90°,则∠ADF = ∠EDB,结论得证。

5. 已知:如图1. 20,梯形ABCD的DC∥AB, E为CD的中点, BE交AC于F,交AD的延长线于G。

求证:

图 1. 20

解析 :已知DC∥AB,可证△GDE∽△GAB,及△FCE∽△FAB,则

,又DE = EC,结论得证。

6. 已知:如图 1. 21, AD是△ABC的中线, EF∥BC交AD于P。

求证: PE = PF。

图 1. 21

解析 :已知EF∥BC,可证△AEP∽△ABD,及△APF∽△ADC,则 ,故 ,又知BD = DC,则PE = PF。

温馨提示

此题系用比例线段证明线段相等的实例,可用此方法,证明类似题目。

☆练习题四

1.已知:如图,△ABC的高AD与BE相交于F。

求证: FA·FD = FB·FE。

(第一题)

2.已知:如图,△ABC的AB = AC = 6, BC = 9, E是AB的中点, D为BC上的一点,且BD = 2。

求证:△EBD∽△BCA。

(第二题)

3.已知:如图,梯形ABCD的AD∥BC, AB = CD, E为BC上一点, F为CD上一点,且∠AEF = ∠B。

求证:

(第三题)

4.已知:如图,△ABC中, DE是中位线, BD与CE交于F。

求证: S△DEF = S△ABC。

(第四题)

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E为AB的中点, F为AD上一点,且AF = AD。

求证:(1)△AEF∽△BCE;

(2)△EBC∽△FEC。

(第五题)

6.已知:如图, BD、 CE是△ABC的高。

求证:(1) AE·AB = AD·AC;

(2)△ADE∽△ABC。

(第六题)

7.已知:如图,△ABC的∠BAC = 90°, BD是中线, AE⊥BD于E。

求证: CD 2 = DE·DB。

(第七题)

8.已知:如图,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

(第八题)

9.已知:如图, E为正方形ABCD的BC延长线上一点, AE交CD于F,FG∥BE交DE于G。

求证: FC = FG。

(第九题)

(五)圆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r为圆的半径, d为点到圆心的距离)

(1)点在圆内 d < r;

(2)点在圆上 d = r;

(3)点在圆外 d > r。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r为圆的半径, 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相交 d < r;

(2)相切 d = r;

(3)相离 d > r。

温馨提示

(1)重点是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2)已知圆的切线用性质,要证圆的切线用判定。知圆的切线,则“过圆心,连切点,出直角”,此为常用的辅助线。

(3)与圆有关的角

①圆心角

a.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

b.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圆心角所对的两条弧,及所对的两条弦,具有“一等都等”的关系。

②圆周角

a.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b.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c.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反之亦然。

注意:已知圆的直径,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常用的辅助线。

(4)三角形与圆的关系

①三角形的外接圆

外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②三角形的内切圆

内心——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切线长定理:若PA、 PB分别切☉O于A、 B,则PA = PB。

(5)四边形与圆的关系

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内对角。

(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R、 r分别为☉O、 ☉O′的半径, d为圆心距)。

①外离 d > R + r;

②外切 d = R + r;

③相交 R - r < d < R + r;

④内切 d = R - r;

⑤内含 d < R - r;

重点:两圆相交和相切(包括内切、外切)。

1.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2.两圆相切(包括内切和外切),连心线经过切点。

注意:

1.两圆相交公共弦是常用的辅助线;

2.两圆相切(包括内切和外切),连心线公切线是常用的辅助线。

(7)有关圆的公式

①C = 2πR (C为圆的周长, R为半径)

②L = (L为弧长, R为半径,n 为弧所对圆心角的度数)

③S = πR 2 (R为圆的半径)

④S 扇形 =21 LR

范例解析

1. 已知:如图 1. 22,☉O的弦AB⊥BC, D为AB的中点,过D作弦CE, BF⊥CE于F。

求证: DE = DF。

图 1. 22

解析 :已知AB⊥BC,连接AC,即是☉O直径(见图 1. 22 -1),再连接AE,则∠E = 90°,又D为AB中点,易证△DAE≌△DBF,结论得证。

图1. 22 -1

2. 已知:如图 1. 23,☉O与☉O′外切于P, AB分别切☉O与☉O′于A、 B。

求证: PA⊥PB。

图 1. 23

解析 1:已知两圆外切,可连接OO′ (见图 1. 23 -1),又AB为公切线,再连接OA、 O′B,可证OA∥O′B,则∠O + ∠O′ = 180°,只要证得∠OPA + ∠O′PB = 90°即可。

图 1. 23 -1

解析 2 :已知两圆外切,可作公切线PC交AB于C (见图 1. 23 -2),由切线长定理可证得, CA = CP = CB,结论得证。

图 1. 23 -2

3. 已知:☉O与☉O′相交于M、 N,过点M作直线分别交☉O于A,交☉O′于B,过点N作直线,分别交☉O、 ☉O′于C、 D。

求证: AC∥BD。

(此题可以画出较多符合题意的图形,现就以上三种情况研究如下:)

解析 1:欲证结论,只要证明∠A与∠B互补即可。知两圆相交,则连接MN (见图 1. 24 -1),可得∠A与∠MNC互补,又∠MNC = ∠B,结论得证。

图 1. 24 -1

解析 2 :欲证结论,只要证明∠A = ∠B即可。知两圆相交,连接MN (见图 1. 24 -2),则∠A = ∠MND = ∠B,结论得证。

图 1. 24 -2

解析 3 :欲证结论,只要证明∠A = ∠B即可。由已知,则连接MN (见图 1. 24 -3),可得∠A = ∠MNC = ∠B,结论得证。

图 1. 24 -3

4. 已知:如图 1. 25,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AC⊥BD于P, E为AD的中点,延长EP交BC于F。

求证: EF⊥BC。

图 1. 25

解析 :欲证结论,只要证明∠1 与∠2 互余即可。已知直角△APD且PE为中线,可得PE = ED,则∠3 = ∠4 = ∠2,又∠5 与∠3 互余,故结论得证。

5. 已知:如图 1. 26,☉O的半径OA⊥OB,弦AC交OB于D,过C作☉O的切线CE交OB的延长线于E。

求证: DE = CE。

图 1. 26

解析 1:已知CE是切线,故连接OC (见图 1. 26 -1),可得OC⊥CE, ∠3与∠4 互余,又∠A与∠1 互余,∠A = ∠4,可证∠2 = ∠3,结论得证。

图 1. 26 -1

解析 2 :已知CE是切线,还可再作切线,过A作切线AF交CE的延长线于F (见图 1. 26 -2),则∠1 = ∠3,又∠1 = ∠2,结论得证。

图 1. 26 -2

温馨提示

已知圆的切线,可应用性质作出辅助线。另外,已知切线还可再作切线,也是常用的辅助线。

6. 已知:如图 1. 27, AB为☉O的直径, CD切☉O于C, BD⊥CD, CE⊥AB于E。

求证: CD = CE。

图 1. 27

解析 1:已知切线,连接OC、 BC (见图 1. 27 -1),则OC⊥CD,可证OC∥BD,又OB = OC,得∠3 = ∠1 = ∠2,由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结论得证。

图 1. 27 -1

解析 2 :已知切线,连接OC,再作OF ⊥ BD (见图 1. 27 -2 ),得矩形OFDC,只要证明△CEO≌△CDB即可。

图 1. 27 -2

解析 3 :已知切线,可再作切线BF交CD的延长线于F (见图 1. 27 -3),则FB∥CE,连接CB,可证∠1 = ∠CBF = ∠2,只要证△CEB≌△CDB即可。

图 1. 27 -3

7. 已知:如图 1. 28,☉O与☉O′外切于点P, A为☉O上一点, AB切☉O′于B,延长BP交☉O于C, CD为☉O直径。

求证: AB⊥CD。

图 1. 28

解析 1:已知AB是切线,故连接O′B (见图 1. 28 -1),则O′B⊥AB,又☉O、 ☉O′外切于P,再连接OO′,可证∠1 = ∠2 = ∠3 = ∠4,则CD∥O′B,结论得证。

图 1. 28 -1

解析 2 :知两圆外切,亦可作公切线PE交AB于E,又知AB是切线,则再作切线CF交EP的延长线于F (见图 1. 28 -2),由切线长定理可证∠1 = ∠2 =∠3 = ∠4,则AB∥CF,结论得证。

图 1. 28 -2

8. 已知:如图 1. 29, P为☉O上一点,以P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作☉P交☉O于A、 B,过A作直线分别交☉O于C,交☉P于D。

求证: BC = CD。

图 1. 29

解析 1:欲证结论,连接BD (见图 1. 29 -1),只要证明∠CBD = ∠CDB即可。连接PB、 PD,可得∠PBD = ∠PDB,再证∠3 = ∠2 就可以了。再连接PA,则∠2 = ∠1 = ∠3,结论得证。

图 1. 29 -1

解析 2 :欲证BC = CD,连接BD (见图 1. 29 -2),只要证明∠1 = ∠2 即可。又连接PA、 PD、 PB,则∠A + ∠CBP = 180°,∠5 + ∠CDP = 180°,又∠A= ∠5,∠3 = ∠4,结论得证。

图 1. 29 -2

温馨提示

1.当两圆相交,其中一圆的圆心在另一个圆上时,“巧连半径”是常用的辅助线。

2.本题过A的直线,若位置不同,其他条件不变,则结论不变,但所连接的半径不同,证明方法也不同。

☆练习题五

1.已知:如图,☉O的弦AB⊥BC, OD⊥AB于D。

求证: OD = BC。

(第一题)

2.已知:如图,☉O与☉O′相交于M、 N,过M作直线分别交☉O、 ☉O′于A、 B,过N作直线,分别交☉O、 ☉O′于C、 D。

求证: AC∥BD。

(第二题)

3.已知: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AC⊥BD于P, PE⊥BC于E,延长EP交AD于F。

求证: AF = DF。

(第三题)

4.已知:如图,☉O中, AB是弦, BD是切线, OD⊥OA交AB于C。

求证: CD = BD。

(第四题)

5.已知:如图,☉O与☉O′外切于P, AB分别切☉O、 ☉O′于A、 B,直线OO′交☉O于C,交☉O′于D,延长CA、 DB交于E。

求证: CE⊥DE。

(第五题)

6.已知:如图,☉O与☉P相交于A、 B,其中点P在☉O上,过A作直线交☉O于C,交☉P于D。

求证: BC = CD。

(第六题) cI0p49/s+aUqWr9wAbaiCUP6/DsUEsZiurUnAsMYMXxfQyGrb+4d3UyXqFDZ9PC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