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山川

碣石山 县西二十里。

旧《府志》云,今昌黎县乃古三邑地,谓絫县及王莽之选武、冯德也。其为碣石,当自昌黎、抚宁南皆是,兹为大碣石,因天桥柱指之云。此以天桥柱为碣石。

新《府志》云:“山顶有石卓立如柱,相传为天桥柱。”俗传为碣石。然此石实不在山顶。由云峰之右稍上,道路崎岖,人迹罕至,海道望之,不能见也,此山即仙台顶之北面。而仙台顶则正在此山之顶,实一山也。石柱在仙台顶之西北。仙台前台、后台虽若分为二,而由南面视之,形如覆钟,高可一里有余,通趾顶,实为一石,而非累积所成。耸矗山顶,山高七里,通仙台顶,计之殆将十里,百里望之了然可辨,可以为大矣,则所谓“大碣石”,断当属之山巅之仙台顶,而非山背之天桥柱所能当,以其足为海道行舟遥望之标准,允协于“夹右”之义也。

其《地理志》特标曰“大碣石”,骊城县大碣石山在其西南。此即正文。旧府志以为注,亦稍误。有大者当必有小者。仙台顶有大碣石,而其余即小碣石,理亦或然。

史言秦始皇刻铭碣石门。今仙台顶之下不远,有二小山对峙,其状如门,未知是否。然又言二世至碣石,悉刻始皇所立石,则似始皇之铭别立石刻之。如峄山碑之例,而非即刻碣石之上。

他如汉武登之,名汉武台。魏武登之,观海赋诗。元魏文成帝登之,改名乐游山。高齐文宣登之,隋炀帝登之,赋诗。唐太宗登之,刻石纪功。实即仙台顶之一山也。但山高路峻,南北隔越,不能相通,此所标去县二十里,乃至天桥柱之路,非仙台顶之路。仙台路在县北十五里。今既考其真,又并列之于后。

碣石之疑,一误于王横 “五百里沦入于海”之说。不思地至五百里,岂能空阔无人,并无所属郡邑之名,而漫言五百里乎?况碣石为大山,即沦于海,断不能灭顶,何至渺无踪迹可见也?《禹贡·导山》言,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则碣石与太行、恒山必脉络相联,形势相应。旧《府志》以为,《地理志》既名为大碣石,必有小碣石,则抚宁县南一带连山皆为碣石。其说近理。且记石壁有五十四字,为石花所掩,不可辨识;又有“明昌几年”四字,乃申之曰碣石当有三。此仙台顶之碣石,非《禹贡》“夹右”之碣石,则仍信王横妄说也。

再误于蔡九峰 作《尚书传》,于所引《汉书·地理志》“骊城县:大碣石山在其西南”,而自增“河口之地”。《汉书》本无此四字也。九峰生于南宋,南北分裂,何由知北方之山川形势?此不过以意为之耳!

然碣石之必不在河口,不在海滨,不必繁称博引,即《禹贡》之文思之,可晓然矣。“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一节,凡河滨之山如华阴砥柱大伾皆著之,而至于大陆以下不复言山。大陆,泽也。过此地势平衍,无大山之隔阂。故可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文义本自明白。使碣石果在河口,《禹贡》当言至于碣石入于海矣,则碣石之不在河口可知矣。至兖州言贡道至“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是碣石去河海尚远。故望为标准,夹之右,乃可入于河耳!使在河滨,则《禹贡》当直言至于碣石入于河,而不必言夹右矣。经文自明,而后人多生轇轕。新《府志》于《旧志》大小碣石、石壁字迹之说,可信者皆删之,而独取此非“夹右”之碣石,其亦未之思矣。明郭造卿言“遣人求始皇铭迹而无之”,此其所遣者果深心好古之士乎?由此一端,遂起疑惑。抑思此地,僻在偏隅,且屡经沦陷。安得有嗜古之士,如峄山之枣木 传刻琅琊台之包糠摩读者!相隔数千年,其为土石所掩没,后人所棰坏,风雨所剥落,皆不可知。泥是以求碣石,未免执其末而忽其本矣。

仙台之西有石柱,高数十丈,石色青白,与本山不类。下方有后人刻“禹王系船处”五字,妄造无疑。王渻厓曾亲至其下,望上方隐隐有字迹,而苔封不可辨。或者为秦始皇铭迹,是耶?非耶?后有梯云驾空者,当能辨之。

案:《史记》秦始皇所刻乃碣石门,二世复有所刻。即“门”字思之,则所刻铭亦未定在碣石之上。《旧志》有两山门峙,疑其或者为碣石门。但空山崎岖,谁复能披榛剔藓,寻求古迹?后来如汉武登之,而名以汉武台;魏文成登之,而改名乐游山,皆此仙台顶之一山。既改山名,皆当有所刻记。唐太宗征高丽归,登碣石,刻石纪功。言刻碣石门者自是刻于门上,言刻石者当是别立一石,而今皆杳无踪迹矣。夫平地之祠宇、寺观,传为唐以来所建。虽递为修理,班班可考,而求唐时碑碣,每百不存一。而况深山远代,古今之径路有改移,则人不能至。野火之焚烧,樵牧之击损,山石亦时自摧裂,较平地尤易湮没也哉!

国朝《畿辅通志》,于碣石一条考证详慎,但因骊城属右北平,而肥如、絫县属辽西。以今地势揆之,中间隔断,遂疑乐亭为骊城。而乐亭西南无山,不得已而信沦海之说。不知骊城实为抚宁。今县治转徙近南故地,似为卢龙隔断,不能属右北平。然汉右北平治平冈,在今平泉州地。若由边外,北一带自可与抚宁边外地相连,肥如、絫县南一带相连,原不隔断也。

《禹贡·导山》言至于碣石,特以山之高大,足为标识者。言之非必拘于地脉之连络,古今之龂龂以碣石争者,其故亦不在此也。而在冀州之夹右碣石入于河,所以争者,以为九河必由碣石入海也。于是有王横之妄说,而以无可指实之五百里沦之于海,而蔡氏直谓九河入海之处,有碣石在其西北岸,遂将执碣石以求九河,而九河茫然,碣石愈杳然矣。夫兖、冀诸地本无此石,而援濡、易诸水中,高不与河通之。故驳九河之必不能从平州之境入海,其说诚然,乃因九河之不于是入海,而遂舍平州以别求所谓碣石,则大误也。夫《战国策》常山九门之碣石,人知其非矣。而蔡氏《集传》引《汉书·地理志》“骊城县:大碣石在其西南”,而实以河口之地平州之南乌有所谓河口者哉!是盖未深绎“夹右”之义也。

善夫!孔氏颖达 之说曰:“导河入海”。《传》云:“入于渤海也”。计渤海北距碣石五百里。《禹贡》行碣石不得入于河也。盖远行通水之处,北尽冀州之境,然后南回入河,而逆上夹右者,夹行此山之右,则碣石非河口之地,审矣。盖海道浩淼,必望大山之特出者,以为标准。海过平州,趋南瀛、渤之间,地势坦衍,千百里中无大山可望。故必以碣石为准,而夹右以行,然后可南转,以入于河。

然则碣石特取其远望可为标准,不惟不必求之于河口,并不必求之于海旁矣。郦道元 言:“骊城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韦昭 以为碣石。”其山则似今临榆县之角山。然又谓昔在河口海滨,沦入于海,则亦未明夹右之义,为王横之说所误耳。《汉武帝纪》注文颖 云:“碣石在辽西絫县。”絫县,今之昌黎县也。其说盖与郦异。郦所云之碣石诚在海旁,而骊城为今之抚宁县角山,实在其东南,显与《地理志》相歧。

今昌黎县之仙台顶去海三十里,犹之海畔也。上有石柱高数百丈,自海中望之,矗矗高出,可为标识,其地实当抚宁县之西南。夫舆地之书《地理志》最为近古而可信,则断之以骊城之西南,而碣石定矣。

乃《地理今释》以为求之于抚宁、昌黎,杳无碣石踪迹。其意遂以道元、文颖之说为不足据,而直以《肇域志》所言山东海丰县有马谷山,即古碣石。且援刘文儒[伟] 之说,以为合于《禹贡》入河、入海之文,则尤为武断。独不思碣石果在山东,班氏岂指千里外杳不相及之山以为右北平骊城之封域乎?推原其故,殆不知古之骊城,今析临榆而求于今之抚宁,而骊城无碣石矣。又不思海道标准之山,不必附在海旁,而问诸海滨,絫县无碣石矣。于是泥河口以求碣石,而夹右之义亦晦矣。岂不误哉?

昔曹孟德之伐乌桓也,盖尝临碣石而赋诗,道里所经,夫岂海丰之马谷所可假者?或者曰:“操自无终回军,上徐无山,出卢龙口,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然操之进军,本以故道之滨海污下,故用田子春 计,履险蹈虚,以乘乌桓之不意,至战胜而归,何必不从故道方轨徐行,以就其安而便粮运者。且操将伐乌桓,预凿泉州渠 ,以通运。胡氏三省 以为泉州渠,东至海阳县乐安亭 ,南与濡水合,而入于海。泉州,今之宝坻县;乐安亭,今之乐亭县。然则由泉州渠而粮运诚于行故道为便。操而归从故道,则昌黎之碣石相去至近,东临之以观沧海亦宜矣。

天桥柱 俗名棒槌山,即在碣石山之背,仙台顶下偏西,去城二十里,高将数十丈,围亦如之。王渻厓常至其下察之,似三截,石色青白,与本山石之紫黑色异。或云上刻“禹王系船处”五字,又云有大铁环。殆好事者为之耳。

仙台山 俗名仙台顶,即碣石山也。由南面登之,去城十五里。太行分派东来,惟此与裂头山 、景忠山 、兔耳山 、角山 为营、平五顶。上有仙人石棋局。明杨于陛于山腰刻“仰止”二字。金天会十五年,有僧建台,四面立石栏。绝壁万仞,上凌霄汉。登之远望,长城如带,渤海如沼,县城弹丸耳。台前寺其上石壁刻“碧云峰” 三大字,不署年代名款。

欢喜岭 在仙台顶东,登顶者至此,如出中霤,稍可四望,故名。直南向下,乱石交牙,俗谓之阎王鼻。两山夹峡,翳不见日,长溪路滑,湛湛阴阴。《水经注》言:“碣石有石如甬道数十里”,疑即此地。山顶大石如柱,至仙台顶矣。

按:今登仙台顶者,皆自南面二道。其北面涧壑连延不绝,险陡阴滑。并天桥柱之下,人亦罕至,真有甬道数十里之形势,故登仙台顶无北路。

东山 县东二里,一名围山。有围石,南向。有石佛影。

野湖山 县东四里。

两山 县东八里,两山相峙,以路旁两石名也。

樵夫山 县东十二里。其山孤立,山畔两石窟可容数百人。

联峰山 县东二十里,左右嵏 十余里,一曰海眼山 。接抚宁界。

正面山 县东北十五里。

西山 县西二里。石壁有韩湘仙影。

龟盖山 县西三里。壁有仙人影。

磨碨山 县西三里。其石可材。

骆驼山 县西四十里。

午山 县西五里。

衡山 县西北十里。

石门山 两山相峙,故名。县西五里。

凤凰山 县西十八里。于路中望之,昂首有冠,俗传即古避兵石城也。左右两翼轩翥,后舒修尾,俨然翔凤。及至山下,反不甚可辨。山有云峰寺。旧志谓上多奇花,名“穿花凤 ”,今人未有见此花者。

道者山 县西北二十里。其上古有道者寺。宋元纲 诗云:“兹山介平营,特与太古存。碣石拱其侧,水岩何足论。东北医巫闾,罗列为弟昆。”

安山 县西三十里。山有避兵堡,饮马河经其下。

书院山 县西四十五里。两冈合抱,环列石屏。屏下朝阳洞,覆石如厦。一小井,深不满尺,嵌石屏,冬夏不竭。井西大石壁立,镌“夷齐 读书处”五字,苔痕剥蚀,摩挲可辨。

驻跸山 县西七十里。《世纪》:唐太宗伐高丽还此山,刻石以识威德。

郭造卿曰:按史,帝自命名驻跸之山,在辽东安市城。著作佐郎敬璠谓銮舆不复东,是矣。帝征高丽,至孟冬班师。闻太子奉迎,从飞骑驰入渝关。太子迎于道左,相见为欢。因在道左登纪功德耳,未尝游幸至海隅。兹名或魏文成帝改“乐游山”,筑坛纪行于海滨,后人误传为唐太宗也。

武山 县西七十里。一曰五山。绝顶四望,边城在目。有古垒遗迹。

分水岭 县西六十里。

七峰山 县西六十里。

龙山 县西六十五里。上有塔,下有莲池百亩。今改为静安社。去山十里。

东拉虎山 县西六十里。

西拉虎山 县西六十里。二山在书院山北。又东南二峰,下侧滦河,其后孤石直立,即“一柱峰” 也。

庙儿山 县西六十里。

尖山 县西北十里。

牛眼山 县西五十五里。

团山 县西五十里。杨文坨在此山。

茶叶山 县西四十五里。在书院山东。

坟山 县西五十里。

荆山 书院山北。

长山 县西。

驾鳌山 县西北八里。

孤山 县西北三十里。

纱帽山 县西北三十里。

卧牛山 县西北二里。

药局山 县北三里。秀石错峙,古有异人采药于此。

桃花山 县北五里。山上有洞,其下石壁有泉涌出,亦名“桃源”。

馒头山 县北四里。东有千佛影,西对板石山。元人张勖题曰“蓬莱第一关”。往来诸山所必由也。

白石山 县北四里。

三角山 县北四里。山上有城最平漫,一名“平顶峪”。案:文意“城”字似当作“坡”。

香山 县北八里。在宝峰台左。峰后有庵。果木繁嘉,潭水直喷其左,水流一里,入地五里,至龟石桥复出,为地桥。去县北八里。盖碣石环城为扆,观音、锯齿其左右肩,五峰、笔架峰其左右臂也。

水岩寺 县北八里,有古寺、井,林木森然。多题咏。又名“宝峰寺”。

锯齿山 县北十五里。又名“锯齿崖”。

东五峰山 县北十二里。峰如笔架,秀绝人寰。而径幽峭,游屐罕至。

西五峰山 县北十二里。北峰名“平斗”,东峰名“望海”,西峰名“挂月”,东北峰名“锦绣”,西北峰名“飞来”。东峰悬崖峭壁上有深洞。又有一峰宛如浮图,名“药师塔”。石壁隙一松,高仅盈尺,数百年古树也。峰根三泉如钩。

达摩峰 县北十二里。在五峰后,左有石乳垂数尺,沥沥然,旱不涸,冬不冰。

龙潭山 县北十里。在仙台山畔。有石磴一百一级。明隆庆三年,为龙所毁,仅存其半,以达于洞。洞在绝壁,高可丈余,深三丈许。潭在洞中,深阔各丈余,水从石壁流出。时有云气,祷雨立应。有海月亭。多题咏。

观音山 县北十五里。仙台之北。有前后二峰,其岩有矿洞,遗迹杳然,莫知其处。

桃峰山 县北二十里。

石窟峪 县西七里。一名“石佛洞”,又名“混沌洞”。深二丈,中有罗汉像。元有僧修炼于此。山顶有一方石,广二尺,长五尺,名“玉砚池”。

耍儿峪 县西八里。

楸皮峪 县西十里。

长峪 县北二十五里。

牛儿峪 县西十二里。为昌黎西北境,凡一舍余,抵抚宁界。

安乐峪 县西五十里。其山东南横峙,北接卢龙,西近滦州。

柳峪 县北十里。

平顶峪 县北九里。

白庙峪 县北十里。

黑鹰峪 县北十里。两山壁立。

散坡峪 县北十里。

紫草峪 县北十里。

石门峪 县北十五里。

观澜石 在五峰上。可望大海。

顶包石 五峰山巅,其形若僧所顶之包。一名“飞盖石”。

韩仙洞 在仙台顶后,孤耸可栖。

山心洞 在龙潭洞下百步。洞下有巨石,大如夏屋,石底有穴,可容百人,悬石如心。金大定乙未(十五年,1175)四月初吉,北平牧高侯、贰车王公记游于此。西面字大如斗,题曰“独立不惧”,南面题字大如杯,乃高侯命其客王密之题记也。

刘九洞 在西五峰前。旧有石壁如洞形。俗传“若要洞门开,还得刘九来。”明范督师志完因与其小字相符,遂凿开,改名“范公洞”。

观音洞 在虎牢关东。

拴马洞

水 洞 皆在尖山。

阇黎洞 一名临河洞,在武山西。崖壁千仞,巅分八字,洞在其腰,前逼深潭,由小径匍匐入,颇昏黑。穿而直上丈余,四壁有石隙如牖,爽垲可容二百人。其深不测,小者十余穴。曰“金鳌洞”、曰“水洞”、曰“织罗洞”。辽金时避兵处。

石窟洞 县东悬崖上。可容千人。旧志有之,今莫之所在。

浩然台 龙潭山畔。知县孟秋命名。

慰心台 在桃花山畔。

宝峰台 在仙台山麓。有寺。昔有井七十二,今存十数井,花木丛茜。

滦河 县西三十里。由石门入昌黎境,东岸经套里堡,西岸上属滦州,下属乐亭县入海。

急流河 县西门外。源出龙潭水岩,至县西南入饮马河。案:此即《山海经》“绳水”、《汉书》志“编水”也。旧府志云絫县下“碣石水”亦即此。(以上)新府志。

饮马河 县南五里。源出卢龙桃花峪。自县西北三十五里两家店入昌黎界,经县西安山下,又东流为沙河,至县西十八里合深江河,又东南至琉璃庄合虹桥河,又东南至团林庄入七里海。其支一股由古河至陈家海口入海。案:此即《汉志》絫县之宾水。(以上)新府志。

潮河 县南二十五里。源出仙台顶后,由达摩峰头下张各庄,汇上源诸水,以达七里海。一名“马家河”。案:此即《汉书》絫县之官水。(以上)新府志。

七里滩 县南三十里。有菱,可渔。即今之七里海。府志云:即古漠[溟]海。旧闻可煮盐。自饮马河水入,化为淡水,海潮游沙为沙坨,与大海不通。旧谓纵七里,广十余里。今广袤几倍之矣。至咸丰八九年,忽竭。民皆种麦。十二年复潴水如故。

蒲河 县东南二十五里,即蒲泊也。源出海眼,夹联峰、樵夫诸山而下,经惠民场东南入海。

甜水河 县南三十里。南入七里海。

两河 县西南八里。上流诸水至此合而为二,因名之。

泉河 县西十里,两河之西二里。源出青沟营至兴宁屯为土桥河,由古蛤泊、捻坨入深江河。

深江河 县西十八里。源出净影池、长峪、石窟诸川,南流入饮马河。

梭头湾河 县西北三十里。土名锁头关。源出道者、凤凰诸山,合深江河,达虹桥河,入饮马河。

虹桥河 自安山发源,受各庄泊水归饮马河,入七里海。

沙河 县东南十里。此“东沙河”也。“西沙河”即饮马河别名,经安山下。

套里河 县西南五十里。源出龙山,过静安堡下,入乐亭。

绕湾河 县西南十二里。一名瑤湾河。在两河之南。源自西北茶牙山、贯各庄,由黄土营、垫子里、安山、崔刘庄入两河,一名“安山河”。

柳河 县北二十五里。

西五峰泉 在文公祠后。泉有三,水甘美。尤西堂诗所谓“三钩菩萨井”也。

东五峰泉 悬岩有洞,深广数丈,中有清泉流出,味甚甘美。

温泉 县西一里。平地涌出,隆冬不冰。知县杨于陛凿有莲花池。

瀑布泉 仙台山畔。飞流急湍。多题咏。西崖有忠孝节义四大字,径七尺余,明嘉靖三十五年间知县成庵王世业书。山东宁阳举人。

觱泉 海月亭左。右[石]孔中涌出,冬夏不竭,饮之甘美。

洗心泉 县北黑鹰峪。两山壁立,飞流千尺,横空如练,冬夏不竭,下注为潭,深三丈许。又,书院山寺后亦有洗心泉。

圣水泉 县西书院山云居寺内。

莲花池 一在城西龙王庙。一在静安堡。

净影池 孤山之上昔有异人幻影于此。下流入深江河。

玉砚池 石佛洞上。池水冬夏不竭,深可二尺许。又,笔峰山有玉砚池。

池 在上水岩休粮寺。冬夏不涸。又,尖山上亦有天池。

曲河 县西六十里。 plALHASh+BRDqe+9hfeQYgFV1xKlkUI8iC6Z0MPlpRENa/f+Z8/QFxzaE7YuMs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