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节 位置

大同县处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盆地中间地带。平均海拔 1050 米。位于东经 113° 20′—113°55′,北纬 39°43′—40°16′之间。东与阳高县所辖的友宰、东小村、下深井、朱家窑子头毗连,北屏采凉山、马铺山,与大同市北郊区的镇川、花园屯两乡接壤,西北滨文瀛湖与大同市南郊区的海里村、石家寨、水泊寺连界,西隔御河与大同市南郊区北村乡、怀仁县马辛庄、毛家皂乡相邻,南界马头山、万家山、大梁山……诸山与浑源县的东水头、吴城、大洼紧靠。南北长 59 千米,东西宽 43 千米,总面积为1503 平方千米。其中,平川区 123.865 万亩,占55.13%,丘陵区 67.8 万亩,占 30.18%,山区 33 万亩、占 14.69%。人口密度 106 人/平方千米。

第二节 沿革

大同县历史悠久。据考,从火山群发现的石器和桑干河南岸的古定桥、吉家庄之间残留的陶片来看,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系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

夏禹划九州: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大同属冀州。

商属危方、下危。

西周 西周属鬼方。

春秋 春秋属楼烦、代。为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林胡、楼烦)所居。

战国 赵武灵王因赵国居四战之地,决计主动征伐。为适应战争,便于与少数民族作战,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兵以益强。于公元前 300 年亲自率师略地:击林胡,破楼烦,括地千里。北至代(今蔚县、阳原、天镇、兴和、阳高、大同等县一带)、雁门西及云中(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旗一带)、九原(在今内蒙古包头之西)。从此大同归入赵国的代地。并置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时大同地区之城邑有:平邑(今许堡乡东水地村)、新城(又名小平城,在今朔州西南)、延陵(今天镇新平)、平舒(今广灵平城)、武州塞(今左云古城)、平城(今大同城北御河西岸,以祈福思安而得名)。

秦灭六国,统一九州,实行郡县制,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大同地区名平城、班氏。平城属雁门郡,班氏属代郡。秦以此地大张军威,威胁燕赵。平城之名自秦始。

西汉 沿袭秦郡县制,置平城、班氏、平邑三县。平城属并州刺史部雁门郡,班氏、平邑属并州刺史部代郡。

东汉 各州置州牧,后又改州牧为刺史,平城、班氏、平邑的归属未变。建武中,卢芳之乱,沿边八部并废,徙雁门、代郡之民于常山关、居庸关东。建武二十七年(51)复置郡,自善无移雁门郡治阴馆,县仍属。其代郡治高柳。东汉末,天下大乱。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在今代县东五里又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

西晋 班氏、平邑并入平城,属并州雁门郡,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定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为北都,修秦汉旧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 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前秦苻坚灭代,平城归前秦,淝水之战后,苻坚政权颠覆,鲜卑族拓拔珪乘机收复失地,改国号为魏,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天兴元年(398)自盛乐迁都平城,置恒州,领辖:凉城、善无(今右玉)、平齐(今神池、朔县)、桑干(今应县、山阴)、繁峙(今浑源)、灵邱、高柳(今阳高、天镇)、代等 8 郡 14 县(这时郡非常小为畿内之地)。时设两县:平城、永固属恒州代郡。北魏自平城建都之后,历时一百余年,境内安定,经济发展。到北魏太武帝延和元年(432)改称万年县。孝文帝元宏改为司州牧、置代尹(京都地方长官)。元宏迁都洛阳后,又改称平城县。属恒州代郡。至孝明帝元诩正光、孝昌年间,六镇造反,恒、代之北尽为丘墟。平城,致遭破坏,人口流失。天平二年(535),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平城在东魏境内。

北齐 天保元年(550)高欢之子高洋篡夺东魏政权,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迁徙富豪三千家以充实。翌年镇废,仍为北恒州。筑长城 1000 余千米以御北部。北齐中期,恒州被突厥占据。

北周 建德六年(577)北周灭北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大同称云中县,自北周始。

隋开皇元年(581)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国后,恢复地方政权郡、县两级制度,改诸州为郡,其地为马邑郡、雁门郡之地。马邑郡治善阳(朔县西北),辖善阳、神武(神池东北)、云内(改云中为云内)、开阳(阳高)。雁门郡治雁门(代县),辖雁门、繁峙、崞县、五台、灵丘。时恒安镇隶属马邑郡云内县。隋末大乱,云内又遭破坏。马邑郡刘武周,朔方郡梁师都勾结突厥反隋,云内为刘武周所割据。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年)平刘武周,复于原恒安镇置北桓州,武德七年(624)北恒州废。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 13 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云州(云中郡、下都督府)治云中,辖县云中。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开元十八年(730)改定襄为云中县,属河东道云州(此时云州辖今大同、浑源、怀仁、左云、右玉、丰镇、察哈尔右翼前旗、尚义、兴和及阳高大部)。天宝元年(742)改云州为云中郡,乾元元年(758)改云中郡为云州。会昌三年(843)以云、蔚诸州为大同道,罢属河东,置都团练使,治云州。中和二年(882)云州复隶河东道。

唐末 突厥族沙陀人李克用(本姓朱邪,其父朱邪赤心归唐,赐姓李)因平农民起义军黄巢有功,以今山西大部之地封为晋王,云中自在晋地,属云州(这时云州范围小)。

唐亡 朱温建国为梁,(五代始)李克用仍占原地。

五代 大同地区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清泰三年(936)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并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辽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重熙十七年(1048),从云中划出大同县,大同县之名自此始。辽西京道所辖:大同府,治所大同。统2 州7 县:弘州(河北阳原)、德州(大同西北)、大同县、云中、天成(天镇)、长春(阳高东南)、奉义(怀仁奉义故城)、怀仁、怀安县。

宋为路、州、县三级制,全国设 15 路。宣和五年(1123),预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同云中及武(神池县)、应、朔、蔚、奉圣(新保安)、归化(呼市)、儒(永宁县)、妫(延庆县)等 8 州与云州合称“山后九州”。此为宋金联盟攻辽的预置版图。后金失约,除武、应、朔、蔚诸州于宣和五年(1123)一度归宋,旋为金人所取外,西京仅在雍熙三年(986)云州观察使杨业攻占云州 3 个月外,再未进入宋之版图。

金仍以大同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大同县属西京路大同府。

元初大同仍称西京。至元二年(1265)云中县并入大同。元划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大同县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路。

明洪武七年(1374)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县属山西布政司大同府。

清初因明治,大同县隶属山西省布政使司大同府。后属山西省大同府。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大同废府留县,大同县属北路观察使。民国 2 年(1913)5 月设道承省统县,置雁门道,大同县属山西省雁门道。民国 16年(1927)废道后,大同县直属山西省。

抗日战争时期 民国 26 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大同地区出现了日伪、国民党、共产党三方辖治之势:

日伪 从民国 26 年(1937)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晋北自治政府,民国 28 年(1939)属伪蒙古自治政府晋北政厅,民国 32 年(1943),改为“大同省公署”隶伪“蒙古自治邦政府”。

国民党 从民国 26 年(1937)9 月至民国 28 年(1939)12 月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和第二行政区。

中国共产党 从民国 26 年(1937)抗日战争始,以北同蒲路为界,分西大同、东大同。东大同先后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北岳五专署、冀晋区五专署。西大同属晋绥边区、晋西区第五、第九专署。东大同曾建立过“应浑同”“大阳天”等县政府;西大同曾建立过“大怀左”“大丰左”等县政府。

解放战争时期 1945 年 8 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大同县民主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进入了如火如荼的解放战争。县政府先后属晋冀区五专署、晋冀区一专署、北岳一专署、雁北专署。曾建立过“大阳丰”办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年 5 月,大同解放,东西大同县合并。同时,另成立大同市,大同县属察哈尔省雁北区。

1952 年冬,归属山西省雁北区。

1954 年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

1958 年,大仁县归属大同市,称大郊区。

1960 年原大同县划为古城区。原怀仁县划为怀仁区,仍归大同市所辖。

1965 年又恢复大同县建制,属雁北地区。

1993 年 7 月 1 日,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大同县归属大同市。

表1-1-1 大同县历代建置沿革

续表 1-1-1 JsGoKXlh3O7OtRRwvM+LsN8kcbL4znWKf63MWKVwXtuR5CitBDfKS/stPs26v46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